这个夏天,还有谁没喝上精酿啤酒?
作为当季主流饮品,啤酒向来是解忧酷暑的快乐源泉。不过,今年与往常略有不同,在啤酒的赛道上有一个细分品类,正从高端化逐渐迈向大众化,并进一步“下沉”到区域市场,这个品类就是——精酿啤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除了超市、饭店、小酒馆,精酿啤酒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夜摊、路边,并成为消费者的新“桌宠”。
所以,当精酿啤酒开始无处不在时,会改变现有的啤酒行业格局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6月初,美团发布了2023年酒吧指南。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精酿酒馆”相关搜索量同比去年上涨320%;在京东超市“618”开门红28小时,精酿啤酒消费热情也迎来爆发,成交额同比增长160%。
此外,翻看近两年啤酒产业相关的扩产项目,有14个都和精酿啤酒有关,相关投资额达75亿元。但值得关注的是,投资主体并非大厂,并且酒厂多建于中西部省份和三四线城市。
精酿啤酒的进一步下沉,再加上龙头企业和资本市场的相继布局,其品类声量已经大幅提高,销量也在近几年呈现出几何式增长。尽管目前中国精酿啤酒市场销量占比并不高,但是经过长周期的发展,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销售口径)将达到1342亿元,占整体啤酒市场规模的17.2%。
显然,精酿啤酒的消费潜力还有待释放。毕竟“野蛮生长”的背后,是更加多元的消费需求与丰富的场景体验在赋能。
对此,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理事长何勇曾分析指出,消费升级带来消费结构转型,促动啤酒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加速转变,啤酒消费正在从价格到品质、从大众化到个性化、从社交分享到个人享受、从豪饮到自酌等多个层面发生根本转变。
但不容忽视的是,因为精酿啤酒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做约束,发展至今,虽然品类已迈入高速发展的上升通道,但品质仍是参差不齐,行业乱象丛生。
“如果只是精酿两个字,它可以下沉到每个村。但是啤酒工业要完成从淡啤酒工艺向精酿啤酒工艺转变,这个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完成。”
北京圣雄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文武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所谓的精酿,严格意义上就是字面上的精酿,远没有达到真正国外精酿的水平。并且国内淡啤酒工艺已经完成了长期的市场教育,虽然精酿啤酒在不断发展和浮现,但不会彻底改变中国啤酒市场。
“国产啤酒工业是奠定在淡啤酒工艺基础上的,要想改变整个产品线,国产啤酒工业必须完成全面的颠覆,这个基本上短期内很难完成;另一方面,口味的认同教育也需要时间,已经形成的口味和口感,是很难在战略上完成颠覆的。再说,啤酒工业的变革,不是一些小企业或者精酿馆就能完成的,如果没有领军企业参与,也很难真正实现。”邹文武如是说。
的确,工业体系的变革,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说能改变就能改变的。
这是一个庞大且系统的工程,不仅涉及到国家战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扶持,还需要产业链上的各个端口做出“由内向外”全方面的变革。
在消费为王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的确可以推动产品的迭代升级,并加速产业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但精酿啤酒想要成为一个支点,打破原有产业发展的竞争格局,恐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来源:华夏酒报,记者:张瑜宸;好文贵在分享,若涉及版权,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