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酿造历史悠久,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那白酒到底是怎么酿造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酿造白酒的方式
1、固态法白酒,即纯粮固态发酵,采用高粱、大麦、小麦等粮食原料,通过在窖池中或地缸中发酵,然后上甑蒸馏,蒸出60—75度之间的原酒(基酒)。再通过长期储存、陈化老熟、勾调降度后成装为成品酒。根据固态法白酒的工艺和香气、口感风格的不同,形成了目前市场上消费者见到的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等合计12种香型。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名优白酒或知名品牌均为纯粮固态发酵。
2、液态法白酒,是以谷物、薯类以及含淀粉、含糖的代用品为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的蒸馏酒。如红薯酒、木薯酒。QB1498-92液态法白酒标准中指出:“本标准适用于以谷物、薯类、糖蜜为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而得的食用酒精为酒基,再经串香、勾兑而成的白酒。”
3、固液结合法白酒,分为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即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白酒香型的来源
在1965年以前酒是不分香型的,那个时候品鉴白酒是根据酒的色、香、味来品鉴的。白酒开始有香型之分是在1965年,那年在四川的泸州召开了全国届名酒技术协作会。
当时茅台酒的代表在会上宣读了一篇《我们是如何勾酒》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从此开启了中国白酒的香型分类时代。1979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把酒以香型分类,从此以香型区分酒的类别成为惯例。讲完了历史原因,来讲讲技术原因。白酒里,酒精和水占了98%,剩下的2%就是那些微量物质,它们正是白酒风味物质的来源。它们含量和比例的不同,带来了浓香、酱香、清香等香型的区分,也带来了酸、甜、苦、辣等不同的口感。
白酒的香型有哪些
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各家的不断改进,目前中国白酒的香型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兼香型(浓香加酱香)。其它香型还有很多,比如:米香型、凤香型、鼓香型、老白干香型、小曲清香型等等。香型不同的酒其口感、香味、色泽等都不一样,每一种香型的酒都有详细的描述。
每一种香型都有自己的代表,比如:酱香型的代表是茅台、清香型的代表是汾酒、浓香型的代表是五粮液。大家在买酒时好弄清楚自己买的酒是那种香型的,一般在酒的包装上都会注明是那种香型的酒。
白酒香型的未来
应不应该把酒以香型来划分,在业内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把白酒以香型来划分促进了中国白酒业的发展,并且以香型来划分白酒能更好的研究和管理白酒。但是一部分人则认为:以香型来划分白酒限制了白酒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目前的白酒市场,我们应该“淡化香型”或者“香型融合”。
总之,白酒酿造按照工艺分为液体法、固态法、固液结合法。按照粮食分:单粮酒(如玉米酒、高粱酒)、多粮酒等。按照发酵曲不同分:麸曲酒、大曲酒、小曲酒多微发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