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从古代就有猿猴造酒的传说,多少文人骚客在喝了酒之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篇。但也不能无节制的饮酒,喝酒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的,否则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那白酒与啤酒混着喝好不好呢?相关的介绍如下!
白酒与啤酒混着喝的危害
1、容易醉
主要是因为白酒和啤酒是不同性质的酒。白酒是蒸馏酒,啤酒是发酵酒,因此两种酒的成分不一样。白酒除少量的杂醇油外,主要是乙醇,而啤酒中含有很多成分如二氧化碳、肽及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物质,有一些物质可以促进乙醇的吸收。所以白酒和啤酒混合饮用,更容易喝醉,而且后的难受程度明显大于单喝一种酒的醉感,使醉感提前到来,引起头昏、恶心、呕吐等,甚至会引起其他中毒症状。
2、容易吐
喝酒一旦喝到吐,说明胃已经受不了了,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胃炎,而白酒啤酒掺着喝,人更容易吐,胃先接受了白酒的浸泡,接着,又来几瓶啤酒,胃很可能会难以承受。
3、容易得肝癌
经过实验证明出来的,而肝癌的危害,相信不用我多说,目前,可以说难以,因此,喝酒的朋友,要千万的注意。
白酒的营养价值
中国白酒和现在的中医药目前的境遇有相似之处,中医药里很多成分不能检测、不能评定,与西方的西药相比缺少数据、成分上的支撑。
白酒是几千年中华历史的传统传承产业,与西方酿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独特的酿造工艺赋予了中国白酒丰富的微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而这一点至今仍是一大世界科学奥秘。还好,中国白酒业还是传出好消息。根据对中国传统白酒活性物质分析的新研究,中国传统白酒的健康因子不但不亚于西方的蒸馏酒,还强于被世人所公认的葡萄酒。这是国内次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中国传统固态发酵白酒的微量成分的种类与含量。以正相色谱技术等科学手段检测分析中国传统白酒,从中检测到四十至五十余种种萜烯类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具有症、抗病毒以及抗氧化等活性功效),总量在3000~4000g/L之间。
国内外研究表明葡萄酒中萜烯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小于1000g/L,所以从酒体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健康作用而言,中国白酒明显高于葡萄酒。
白酒的不同味道
1、酸味
酸味是白酒的重要品味物质。白酒的酸类以乙酸含量多,其酸味有愉快感,是白酒酸味的主要成分。白酒中的各种有机酸还起调味解暴的作用,其中乳酸还能给酒以浓厚感。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
2、甜味
甜味主要来源于醇类,特别是多元醇类等。多元醇的甜味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而加强,如丁四醇的甜味比蔗糖大2倍,已六醇的甜味更强。此外,多元醇是黏稠体,均能给酒带来丰富、浓厚感,使品味绵长。
3、苦味
苦味主要是由过量的醇、琥珀酸,较多的酚类和糠醛引起的。这类物质均由发酵产生,其中正丙醇极苦,异丁醇、酪醇均有苦味。另外,原料中的单宁、甘薯酮等苦味物质,由于蒸馏时被拖带入酒中,也会使成品酒呈强烈苦味。而好的白酒,苦味是不应该露头的。
4、辣味
辣味是白酒的主要口味,不会饮酒的人初尝白酒,个感觉就是辣。白酒的辣味主要来源于乙醇,其次是醛类。极微量的乙醛即形成辣味,甘油醛、乙缩醛和过量的糠醛、醇也会产生辣味,醛类物质是发酵的中间产物,发酵完全可以降低醛含量。此外,缓汽蒸酒、掐头去尾、贮存老熟均能减少酒的辣味。
5、涩味
涩味主要是由醇、单宁、过量的乳酸乙酯等物质引起。另外,起疏松作用的配料谷糠,如使用过多,也会给酒带来涩味。白酒的涩味也不应显露。
白酒的不同香型
作为中国特有的蒸馏酒,中国白酒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和金酒并列为世界上着名的六大蒸馏酒,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产物,是中国的国粹,其工艺的多样性、复杂性形成了中国白酒香型的丰富性。
到目前为止,行业内认同的独立香型已有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米香型、兼香型、凤香型、董香型、豉香型、特香型、芝麻香型、老白干香型、小曲清香型等12种香型白酒,不同香型白酒之间因制曲、工艺等不同,其酒体风味风格与活性功能成分种类及其量比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和个性特征,具有每种香型的特殊性。
综上所述,因为啤酒虽然是低酒料,但是其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与白酒混喝,会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渗透作用,对、肠胃和脏等器官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危害,影响消化酶的产生,使胃酸分泌减少,可导致胃痉挛、急性肠炎和引起出血、十二指肠炎等症状,对心血管的危害也相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