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常把白酒比作人生,五味杂陈,不同的味道,后融到嘴里是一种饱满和丰盈。但科学来讲,白酒有六味,酸、甜、苦、辣、涩、咸,白酒中的这些不同的味道,有各自对应的物质,那白酒为什么叫白酒呢?具体如下!
白酒名字的由来
按照颜色来看的话,白酒完全可以叫“透明酒”、“无色酒”之类的名字。但中国人的文化中,一个白字就代表了许多含义。学习过中国画的朋友一定知道,国画有一个技法叫“白描”,白描指的就是只用毛笔和墨水,用墨水的深浅来表达画面感,勾勒出线条后,就能完成一幅画。这里的“白”指的是简朴流畅,没有一丝累赘的颜色。
白描技法中,墨水的深浅和毛笔的勾勒是关键,所以线条颜色有浓有淡,以水来调和。白酒亦是如此,原料简单,用水来勾调酒的酒精度数,水的多少直接影响白酒后形成味道,可以说,白酒的酿造工艺和国画白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白酒用一个“白”来表达,非常准确。
白酒的名字由来
白酒只是一个总称,在中国各地区,白酒拥有截然不同的名字,有人把白酒叫做老白干,有人把白酒叫做二锅头,也有人给白酒冠上茅台、高粱酒、烧刀子等。直到官方统一名字,“白酒”这个名字才算定型下来,代替所有透明无色的白酒液体。不过,在部分地区仍然延续着白酒的旧名。
白酒能不能加冰
白酒原材料必须是谷物粮食,以酒曲为发酵剂,加入清水经过蒸煮、发酵、提纯、蒸馏等步骤做出来的粮食酒,这才能被称为白酒。若是用酒精和化学添加剂勾兑出来的饮料,不叫白酒,只能叫酒料。
一般的白酒是不能加冰的,加冰会让酒体变得浑浊,并且产生水味,破坏了白酒本身的口感。如果是高品质的白酒,更是不能加冰。把无色透明的酒液饮料称为“白酒”,虽然在名字上统一了。
白酒的饮用方式
白酒的正常取用方式是用来抿的。白酒须菜后饮,一饮之量,只需将口舌涂浆挂膜即可。不论素食还是肉食,有此五谷蒸馏之精华烘托,菜味层次何止丰富数倍。兴之所至,每餐一至二两足矣。若是口腔肌群控制力强,三两钱高白就能尽兴。
喝白酒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数九冬雪,全家人齐聚客厅,围坐火锅前。鲜切羊肉大白菜,麻酱腐乳野韭花;锅中蒸汽氤氲,窗缝风声倏呜;偕子同乐,与妻对酌。热乎乎的羊肉与甜脆的白菜下肚之后,紧跟着抿一口,一缕热线窜胃,满嘴窖香蒸腾。
相比于低度酒与未蒸馏原浆的水溶性果香与粮香而言,50°以上的高白才是脂溶性窖香(主要是各种挥发性酯类)的良好载体。度数不够,酯类含量过低,酒精的刺激性味道会掩盖酒香,闻起来就会很呛;当然硬兑酒精以提高度数的也没什么香味。但纯粮高白香气过于馥郁,酒精的刺激性亦过大,必须经消化液充分稀释,化解酒力,不可多喝,过犹不及。在口腔需唾液稀释,先吃菜的一个目的也是为了用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在胃内则需胃液稀释,而先吃菜则食物先入胃,又可刺激胃液分泌。滥饮时入喉发苦,返口发馊。便如吲哚之香,若浓集于谷道,即成粪臭。
白酒说到底是发酵物,就像风鸡火腿腊肉臭豆腐一样,吃的就是各自独特的发酵风味,即使同为好酒之人,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同为喜爱白酒之人,香型党也泾渭分明;高度酒里还有用活性炭把所有酵味都除掉的伏特加呢,照样很多人喜欢。
无法享受白酒的窖香,既可以说是遗憾,也可以说是幸运,毕竟饮酒还要承担摄入乙醇、乙醛这样的一类致癌物的风险,高白尤甚。对于每个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来说,愿意为自己的选择付出足够代价、求仁得仁就是幸福。
总之,拿酒文化来说,中国酒经典的是黄酒,发展好的却是白酒。黄酒颜色偏向棕黄色,味道醇厚,有养生治病的功效。白酒颜色透明,味道浓烈,多饮会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