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与其他酒水各有不同,由于米酒有一定的养生保健的功效,在其中有健脾养胃健脾胃和活血化淤、去风止疼的功效。其中黄酒世界上较古老的酒类之一,以绍兴黄酒较为有名,那对于酿造黄酒的方式你了解吗?相关的介绍如下!
酿造黄酒需要用什么
1、原料
原料选择:黄酒酿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经过精白处理的糯米和大米,也有用黍米和玉米的,其次是小麦和水。酿造黄酒的大米应该米粒洁白丰满、大小整齐、夹杂物少。千粒重在20~30克,比重在1.40~1.42,米的淀粉含量越高越好。在生产时,较好使用吸水快、易糊化和糖化的软质米。
2、水
酿造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劣。一般要求所用的水要清洁卫生,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常用泉水、湖水、深井水和河心水。
酿造黄酒的方式
1、米的精白:大米外层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影响成品质量,应该通过精白(碾米加工)把它除去,大米的精白程度可用精米率表示,一般要求精米率在90%,也可以直接以标一粳或标二粳作投料用米。
2、浸米:其目的是使淀粉吸水,便于蒸煮糊化传统工艺浸米时间长达18~20天,主要目的是取得浸米浆水,用来调节发酵醪液的酸度,因为浆水含有大量乳酸。新工艺生产一般浸米时间为2~3天即可使米吸足水分。
3、蒸饭:蒸饭目的是使淀粉糊化。目前一般使用卧式或立式连续蒸饭机蒸饭,常压蒸煮25分钟左右即可,蒸煮过程中可喷洒85℃左右的热水并进行抄饭。要求米饭“外硬内软、内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
4、落罐发酵:蒸熟的米饭通过风冷或水冷落入发酵罐中,再加水、麦曲(原料米量的10%)、酒母(约发酵醪液体积的10%),使总重量控制在300~340公斤(按原料米100公斤为基础),混合均匀,品温控制在24~26℃。落罐10~12小时,品温升高,进入主发酵阶段,这时必须控制发酵温度在30~31℃,利用夹套冷却或搅拌调节醪液温度并使酵母呼吸和排出二氧化碳。主发酵一般要3~5天完成。
5、后发酵:经过主发酵后,发酵趋缓弱,即可把酒醪移入后发酵罐,控制品温和室温在15~18℃,静止发酵20~30天左右,使酵母进一步发酵,并改善酒的风味。
6、压榨、澄清、:后发酵结束,利用板框式压滤机把黄液体和酒糟分离开来,让酒液在低温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再经棉饼过滤机过滤,然后送入换热器,在70~75℃20分钟左右,杀灭酒溶中的酵母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后趁热罐装,并严密包装,入库陈酿一年。成品黄酒要求酒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
黄酒家族的成员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黄酒家族的成员不断扩大,品种琳琅满目。酒的名称更是丰富多彩。较为常见的是按酒的产地来命名。如绍兴酒、金华酒、丹阳酒、九江封缸酒、山东兰陵酒等。这种分法在古代较为普遍。还有一种是按某种类型酒的代表作为分类的依据,如“加饭酒”,往往是半干型黄酒;“花雕酒”表示半干酒;“封缸酒”(绍兴地区又称为“香雪酒”),表示甜型或浓甜型黄酒;“善酿酒”表示半甜酒。还有的按酒的外观(如颜色,浊度等),如清酒,浊酒,白酒,黄酒,红酒(红曲酿造的酒);再就是按酒的原料,如糯米酒,黑米酒、玉米黄酒、粟米酒、青稞酒等;古代还有煮酒和非煮酒的区别,甚至还有根据销售对象来分的,如“路庄”(具体的如“京装”,清代销往北京的酒)。还有一些酒名,则是根据酒的习惯称呼,如江西的“水酒”、陕西的“稠酒”、江南一带的“老白酒”等。除了液态的酒外,还有半固态的“酒娘”。
饮黄酒的较佳温度是38℃
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教研室主任郭海英教授介绍说,饮黄酒较好的方法是温饮,温饮能使黄酒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温饮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黄酒的较佳品评温度是在38℃左右,此时脂类芳香物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蒸腾,从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
黄酒的营养价值
黄酒是世界上较古老的三大酒种之一,是我国特有产品。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有“液体蛋糕”之称。其很多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黄酒是很重要的中药药剂辅料或“药引子”。中药处方中经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一些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
主任说,黄酒主要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冬天温饮黄酒,可祛寒、通经活络,可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适量饮用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养颜。
以上就是关于黄酒酿造方式的介绍,总之,黄酒根据品类酿造方法的不同,有花雕、状元红、加饭酒、封缸酒、善酿酒、沉缸酒皆属黄酒。而黄酒的酒精含量为15-20%,是比较理想的酒精饮料。山东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黄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龙岩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红曲稻米黄酒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