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酒没有白酒这么出名?黄酒和白酒的区别是什么?

  纵观当今酒业,似乎葡萄酒、白酒、烈酒等均有至少一款高端酒水的代表之作,然而在这些花团锦簇的丛林中唯独少了黄酒的身影。黄酒发展历史悠久,为什么没有白酒有名呢?

Content fewscrev

  黄酒及其口味分类有哪些?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大约3700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黄酒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栗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包含21种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的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

  黄酒分为四种口味:元红、加饭、善酿、香雪,对应的就是干型、半干、半甜、甜型。

  干型黄酒,“干”表示酒中含糖量少,糖分大多发酵变成了酒精,总含糖量小于或等于15g/L。

  该酒口味醇和鲜爽、酒香浓郁,呈橙色至深褐色、清凉透明,微苦,口感较单薄。此类代表有元红酒、干型丽春酒等。

  半干型黄酒,“半干”表示酒中的糖分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分,总糖含量在15g-40g/L。在生产上,这种酒的加水量较低,相当于在配料时增加了饭量(糯米或糯米饭,是制酒的配料)。

  该酒口感醇厚柔和鲜爽,浓郁醇香,越陈越香且久藏不坏,我国大多数高档黄酒均属此种类型。此类代表有加饭酒、上海老酒等。

  半甜型黄酒,制酒工艺特别,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发酵醪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发酵醪中产生的糖分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分较高,总含糖量在40.1g-100g/L。

  该酒酒香浓郁,酒度适中,味甘甜醇厚,为黄酒中之珍品。但不宜久存,储藏时间越长则色泽愈深。此类代表有善酿酒、即墨老酒等。

  甜型黄酒,一般采用淋饭操作法,拌入酒药,搭窝先酿成甜酒酿,当糖化至一定程度时,加入40-50%浓度的米白酒或糟烧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总糖含量高于100g/L。

  该酒口味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浓郁醇香,由于加入了米白酒,酒度也较高,可常年生产。此类代表有沉缸酒、客家甜黄酒等。

  黄酒与白酒相比有什么不同?

  从原料上看,黄酒的原料大米、黍米等,白酒是高粱谷物等粮食;从工艺上看,黄酒是发酵酒,白酒是蒸馏酒;从度数上看,黄酒度数较低,度数在14-20度之间,白酒度数较高,主流度数在40-55度之间。

  从营养价值上看,黄酒含有21种氨基酸,包括几种未知氨基酸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的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相比白酒,在营养价值上略胜一筹。

  从保存时间上看,蒸馏酒因酒精含量高、杂质少,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一般情况下在恒温恒湿的稳定环境下可存放5-10年,而黄酒根据其质量、口感的不同最佳保存期在1-3年之间,时间超过三年则会使酒精蒸发,酒质下降。

  口感和颜色上,黄酒呈淡褐色至褐色,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白酒无色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但白酒香型很多,每种香型口感和香味都会有差别。

Content u equals 369193077134469978... 

  黄酒的发展历史如何?

  早在先秦时期,黄酒的雏形就已经诞生,由于这一时期的谷物酒还处于低级阶段,因此只能称之为米酒。到了秦汉时期,酿酒工艺变化仍然非常缓慢,酒的度数徘徊在1-3度左右,此时已经可以按照酒的形态划分为“清酒”和“浊酒”,这两种形态一直延续到宋元时代,最终被高品质的黄酒所取代。

  当时的酒属于黄酒,度数很低

  当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住东关古镇时,品饮女儿红酒后写下了著名诗句“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现今我们耳熟能详的鸿门宴、武松打虎以及贾宝玉生日宴席等等,那说的可都是黄酒。作为上流社会的主流饮品,当时中国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喝酒均崇尚黄酒。但到了后来,黄酒的发展就衰落了。

  权威数据显示,2018年,黄酒企业销售167.45亿,利润为17.2亿,这样的数据单独来看的话,可能并无感触,但是如果横向对比的话,它的收入连白酒产业销售规模5364亿的零头都不到。

  为什么黄酒不如其他酒类发展得好?

  1、度数低,使黄酒“南盛北衰”

  相较于黄酒,白酒度数高,感官刺激强,对抗寒冷效果更强,所以在北方更流行。国内黄酒主要销售区域为浙江、福建一带,西部和东北地区很难有机会接触。

  南方多雨空气潮湿,北方干燥寒冷,这是大环境下影响的外部因素。白酒曾经也有过因地域不同而发展区域受限的问题,但后来白酒克服了这个问题,发展到了全国范围。

  2、在关键时期没有突破发展,同时宣传力度不够

  1980年以后,我国酒类行业尤其是白酒行业进入高利润,高增长的阶段,但盲目建设现象突出,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利润的下降使得大批企业陷于困境。

  数据表明,从2000年开始,我国酒类市场峰回路转,生产全面回升。然而,在总酒量消费2800万吨的情形下,黄酒只占其中的5%左右。

  除区域限制外,国外的葡萄酒、啤酒也如黑马般异军突起,随着洋酒大量进击国内市场,黄酒的“不突破”,导致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本就不多的消费市场被一点点蚕食。

  其次,黄酒的“不吆喝”也使得产品本身知名度不高。相较于白酒,啤酒等的大规模广告宣传,黄酒无论是品牌包装亦或是企业宣传都远远不够。如今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未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底蕴,精准定位是黄酒企业的最大痛点,也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

  3、黄酒行业缺乏一定的“标准化”

  2012年来,酒业步入新一轮调整期,黄酒行业也同样进入了休整期,相比白酒、葡萄酒等酒种而言,黄酒由于一直在小众的消费领域,销售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也保持着小幅增长的态势。时隔三年后,黄酒产业迎来转机,销售收入猛涨,直增30亿,这为整个黄酒产业注入了一股强大的信心能量。

  但是此后,黄酒行业规模增长受到了限制,没能进阶到更高段位,在200亿之下徘徊。此番表象的背后,实际上映射的是整个黄酒产业正面临着各种发展“束缚”。

  从整个黄酒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来看,目前黄酒行业缺乏一定的“标准化”,尽管目前行业在不断出台相关规范化、标准化文件政策,但是还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而从局部来说,很多黄酒企业的产品梳理比较杂乱,没有形成清晰的品牌定位,黄酒主流产品的核心价值没有被挖掘出来,整个行业的价值定位没有得到共鸣。

  4、价值定位、消费群体认知固化

  聚焦到黄酒行业的市场微观层面,在价值定位、消费群体认知、主流消费区域方面,消费者固有的认知限制着黄酒行业的发展。

  根据销量排名前几位的价格均在10-22元/500ml

  黄酒消费现在多集中于中低端黄酒,主流产品价格相比较其他酒类产品价格偏低,二三十元成为主流的价位段,渠道利润低微,发展动力缺乏。在这种情况下,黄酒市场存在诸多乱象,如产品形象眼花缭乱,品相太杂;低价同质化竞争明显影响了消费者对黄酒的认知度;各种品牌的黄酒年份酒乱打,透支了黄酒真正的市场价值。

  黄酒,一个历史悠久却又相对小众的酒种,希望它能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大众视线之中,让更多人了解到黄酒的存在和她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实现黄酒文化的复兴。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