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白酒中的塑化剂,但是塑化剂究竟是怎么回事、对人体又有什么样的危害呢?估计能说清楚的人并不多。因此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塑化剂的问题。
科学证明,塑化剂是有毒物质,其毒性是三聚氰胺20倍。为什么要在白酒中添加这种物质呢?这得从白酒生产说起。一般说来,白酒有两种生产方法,即是,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
所谓“固态法白酒”是指在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主要过程中采用固态基质形态生产的白酒。传统固态法白酒生产是把“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等原料,固态糖化发酵,自然微生物接种制曲,甄桶蒸馏,陶坛或酒海储存陈酿而成。所谓“液态法白酒”是液态发酵法白酒。一般是以“粮谷、薯类、糖蜜”等为原料,经液态“发酵、蒸馏”成食用酒精,再经串香、勾兑、调配而成的白酒。液态法白酒与固态法白酒一样,同属饮料酒范畴,是可以饮用的。
由于追求返璞归真,现在的人们对原浆酒格外珍惜和偏好。什么是“原浆酒”呢?真的原浆就是生态的,安全的吗?所谓原浆酒就是直接从粮食加麯,发酵,蒸馏而获得的液态酒。也叫“基酒”,望文生义就是“基础酒”,亦称为“半成品酒或原浆酒”。这种酒在我国白酒家族中历史悠久。相传酿酒的鼻祖就是杜康。但是,据科学实验证明,原浆酒不经过勾调不能于直接饮用。因为这种原浆酒中的有多种有害成分,如:乙醇、杂醇油、醛类、甲醇等。
乙醇对一切神经均有麻醉作用,古人曾将酒作为手术麻醉药。饮酒过量,使人的大脑抑制功能减弱,让人丧失自制力,同时辨别力、记忆力、集中力及理解力也受到影响或消失,甚至视力也出现障碍。所谓“发酒疯”,就是酒精中毒,很容易误事,也伤身体。杂醇油,是人们经常讲的“上头”的那种物质刺激作用。杂醇油油强烈的气味,是白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使神经系统充血。其毒性比乙醇强,毒性也比乙醇大。酒中的醛类分,低沸点的甲醛、乙醛和高沸点的糠醛、丁醛、戊醛、己醛。10克甲醛既能置人于死地。甲醇也称“木精”,4~10克就可引起严重中毒,急性甲醇中毒会引起头痛、恶心、胃痛、衰弱、视力模糊,继而发展胃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甚至死亡;幸而恢复过来的,也常发生失明。
塑化剂是一种添加剂
“塑化剂”是一种添加剂,调酒师在勾兑白酒时往往使用它。因为酒中添加了“塑化剂”,让年份不够的酒液外相好看起来,让视觉效果取悦“酒囊”,也就是通常所说“吸人眼球”;其次,“塑化剂”可以使各种增粘剂可固化、伪造粮食酒内的糖分,产生粘杯挂杯的效果。
究其实剥掉“塑化剂”的画皮,看看“塑化剂”到底是何方“神圣”?“塑化剂”又称“增塑剂”,其作用是起到“乳化、增稠、稳定”作用,使不易溶于水、油溶液容易形成均匀的混合胶状分散体。
而塑化剂添加到酒中,不只是人为因素,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就是塑料生产工具的残留。前者是为了让年份不够的酒液看起来好看,增加各种增粘剂可固化伪造粮食酒内的糖分,产生粘杯挂杯的效果。后者主要源于塑料酒桶、塑料输酒导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
“塑化剂”作为“食品添加剂”还广泛用于其他饮料、食品和化妆品之中。为了防止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果酱类、粉状胶体出现沉淀,并改善口感,常常也添加“塑化剂”。此外,女性经常使用之香水、指甲油等化妆品,则以邻苯二甲酸酯类作为定香剂,以保持香料气味,或使指甲油薄膜更光滑。
所以如果要有效地控制“塑化剂”的指标,一是舍得在工艺上提高技术,而不是不顾及风险,甚至瞒天过海;一是在工具上改进,这就是为了消费者这个上帝,还得拿出真金白银去投资,而不是在追求利润上毫无底线。尽管我国白酒行业对这种添加剂有严格的标准,但“具体标准”尚在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