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按照什么检测,浓香型白酒从哪些方面进行质量检测

本文目录一览

1,浓香型白酒从哪些方面进行质量检测

白酒产品(类别) 检测标准(标准名称 /标准号) 我喝过西凤酒1952标准版 凤香型正宗的西凤酒 宴请送礼首选不管是浓香型白酒,还是酱香型白酒,只是酿造工艺不同,所用酒曲,不一样。第二个按勾兑方法不一样。(酒葫芦网)

{0}

2,怎样检测 白酒与玻璃瓶 安全

对厂家生产的瓶装酒,可先用鼻子嗅嗅瓶口或包装盒,若启封前就能嗅到酒味道,说明包装密封不好。启封后,倒酒时,酒香扑鼻,气泡少;似乎有粘稠性。用火能点着,呈蓝颜色火焰,一般说来是好酒。勾兑酒可能有医用酒精味。要细心观察,可能发现假酒包装较为粗糙。仅供参考。白酒检验方法GB/T10345-2007不同香型的白酒检验依据不同,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需要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话可以留下你的邮箱,我给你发过来!玻璃瓶方面可以去找厂家,我只管白酒质量的,这个有一个GB**的执行标准的,你参照标准来搞就行了。很简单的。白酒厂家自己都配备有检验机构,可以自己检验。若是私人,可自己送样到下属的事业单位检验。瓶装白酒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及标签标识这四部份,都是必检项目。在检测过程中判定白酒的等级只有两个依据项目,即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

{1}

3,谁知道用什么办法检测纯粮酒

鉴别纯粮酒方法一:真正的传统粮食酿造的白酒,香而不呛,微苦而不涩。粮香、酒香、糟香明显,与酒精勾兑的酒有明显的区别。纯粮酒闻起来香气清纯而饱满,酒精勾兑的白酒闻起来则是很冲鼻子。像东北知名的白酒大泉源酒就是纯粮食酿造的白酒,口感柔和,饮后不口干、不呛嗓、不上头、不难受。鉴别纯粮酒方法二: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两手心接触用力摩擦几下,纯粮白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且留存时间比较长;酒精勾兑的白酒则相反,只有香精味,不仅闻起来冲鼻子,气味很古怪,而且留存时间很短,很快就没有味道了。鉴别纯粮酒方法三:用氢氧化钠,也就是大家平常说的烧碱。把要检测的白酒与烧碱以50:1的比例放入试管中,也可以用我们平常家中的可以加热的杯子,然后放入热水沸腾几分钟就行了。如果是粮食酿造的白酒,试管内的白酒会变成黄色。如果颜色很淡那就是纯粮酒不纯,含有酒精勾兑成分。不变色为纯勾兑酒,因为勾兑酒遇到烧碱不会起化学反应。适当饮用白酒对人是有好处的,能够活血通络,促进血液循环,暖胃驱寒,还能杀菌消毒,预防肝炎及肠道炎。不过前提都是要饮用纯粮酒,而不是勾兑酒。按比例加水后观察颜色 如果是纯粮酒,酒水会变成浑浊的乳白色谷养康纯粮原浆酒,蛮好的!酒香,味道非常正,人口饱满!挺不错!爱的人可不能错过!他们可是第一家承诺真正粮食酒的品牌。......希望能够帮助你!

{2}

4,白酒是怎样测量度数的

两类:高度白酒和低度白酒。一般来说高度白酒这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酒度数呢?现在佳酿网小编就教你测试白酒度数的方法。我国早年没有酒表,测定酒度主要依靠看酒花和用火烧酒等办法来确定酒的酒精含量。看酒花是指将酒兑上一定数量的水,取一勺一盆,用勺舀慢慢由高处向低处倒入盆内,观察落在接酒盆内的酒“花”大小、均匀程度、保持时间的长短,来确定酒精成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的准确率可达90%。用火烧是指将白酒斟在盅内,点火燃烧,火熄后,看剩在盅内的水分多少,根据水分的数量确定该酒酒精的含量。这种方法,因常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尚欠准确。建国后,全国统一使用“酒表”,用酒表来测定白酒的酒精含量。具体方法是:取一只玻璃量杯,杯里装满拟测度的白酒,把酒精计、温度计放进量杯内,待三五分钟后升降稳定了,即可观看酒精计、温度计的度数,然后通过查表测出酒的度数。常用方法 第1种方法最直观最方便 我国早年没有酒表,测定酒度是用看酒花和用火烧酒等办法来确定酒的酒精含量。 1 看酒花。将酒对上一定数量的水,取一勺一盆,用勺舀慢慢由高处向低处倒入盆内,观察落在接酒盆内的酒“花”大小、均匀程度、保持时间的长短,来确定酒精成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的准确率可达90%。 2 用火烧。将白酒斟在盅内,点火燃烧,火熄后,看剩在盅内的水分多少,根据水分的数量确定该酒酒精的含量。这种方法,因常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尚欠准确。 3 建国后全国统一使用“酒表”,用酒表来测定白酒的酒精含量。方法是取一只玻璃量杯,杯里装满拟测度的白酒,把酒精计、温度计放进量杯内,待三五分钟后,温度计升降稳定了,即可观看两计的度数。

5,卫生部怎样检验白酒用什么设备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nbsp;GBnbsp;2757-8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82-06-01实施nbsp;nbsp;蒸馏酒系指以含糖或淀粉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得的白酒。nbsp;nbsp;配制酒系指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配制而成。1nbsp;感官指标透明无色液体(配制酒可有色),无沉淀杂质,无异臭异味。2nbsp;理化指标见下表:项目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指标nbsp;甲醇(g/100mL)以谷类为原料者nbsp;≤0.0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者nbsp;≤0.12nbsp;杂醇油(g/100mL)nbsp;≤0.15nbsp;(已经取消)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大米为原料者nbsp;≤0.20nbsp;氰化物(mg/L,nbsp;以HCN计)以木薯为原料者nbsp;≤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代用品为原料者nbsp;≤2铅(mg/L,nbsp;以Pb计)≤1nbsp;锰(mg/L,nbsp;以Mn计)nbsp;≤2nbsp;食品添加剂nbsp;按GBnbsp;2760-81规定nbsp;注:以上系指60度蒸馏酒的标准,高于或低于60度者,按60度折算.nbsp;GB/Tnbsp;5009.48-2003nbsp;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乙醇浓度、甲醇、锰、氰化物铅5009.12着色剂5009.35GB/Tnbsp;5009.49-2003nbsp;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内容太多,最好买一本,下载的容易出错。

6,白酒需要化验哪些指标很急

卫生指标  甲醇 甲醇和乙醇(即酒精)虽同属脂肪醇,结构上仅有一碳之差,但其毒性却大相径庭。甲醇是有着严重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少量饮用后轻则失明,重则致死。甲醇加水稀释后与酒精有相近的气味,且售价远低于食用酒精,严格地讲,甲醇兑的产品纯属毒液。  饮料酒(包含各种蒸馏酒及发酵酒)都含有极微量的甲醇,白酒自然也不例外。国家标准规定,以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04g/100ml(折成酒度为60度计,下同),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12g/100ml。事实上,只要按正常酿造工艺组织生产,即使是普通白酒,甲醇含量也不至于超过这一限量标准。  杂醇油 杂醇油是由酿酒原料所含的氨基酸与糖类在发酵过程中经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生成的,其构成部分有各自的香气与口味,其总量及各种醇类的含量比例直接左右着白酒的风味,因此白酒中不能没有杂醇油。但是杂醇油的含量不可过高,多量的杂醇油将导致人头疼、头晕,它在人体内氧化分解的速度较慢,毒性较乙醇强,且随碳数的增加呈加剧的趋势。因此,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60°蒸馏酒的杂醇油含量应不超过0.20g/100ml(以异丁醇与异戊醇计)。  铅 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直接摄入少量即可中毒,20克可致人死命。由于铅在人体骨骼中有蓄积作用,且可移入血液而导致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因此,即使是微量的铅也不容忽视。国标规定,60°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v.b计)。  理化指标  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白酒中乙醇在20℃时的体积百分含量,它是白酒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国标规定白酒必须蒸馏后再测定酒精度。由于普通白酒中,除乙醇、水以外,其他成分含量很少,接近于乙醇和水的二无混合物的组成,而且乙醇含量又比较高,所以不经蒸馏,直接用酒精表测定的结果,准确度完全可满足国家标准对酒精度指标的要求(标签标注的酒度±1°),但像特型酒这类允许含糖的白酒和有添加物的营养性白酒,则必须经蒸馏后再进行酒精度的测度。  总酸 白酒中有机酸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酸两类。甲醇、乙醇、丙酸、丁酸等属于挥发性酸,它们对酒香起到烘托作用,又起着缓冲作用;非挥发性酸以乳酸为主,它们比较柔和,由于具有羧基和羟基,因而能和很多成分亲和,对酒的后味起着缓冲、平衡作用,使酒质调和,减少烈性。有机酸本身具有香气,是呈味物质,在酒中还起到调味作用,因此只要含量及比例适当,饮后会感到清爽利口,醇滑绵甜,反之若酸量少,就会使酒寡淡、后味短,而酸量过大则会使人感到酸味重、刺鼻。  总酯 白酒的香味物质中种类最多、对香气影响最大的是酯类。酯类除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及乳酸乙酯三大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外,其他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烘托的作用。它们聚集在酒内以不同的强度放香,汇成白酒的复合香气,衬托出主体香韵,形成白酒的独特风格。因此白酒中总酯的含量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配比对白酒的质量及香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固形物 白酒固形物是指在测定的温度(100℃~105℃)下,经蒸发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组分后的残留物。  酿造用水中的无机成分是固形物的主要来源。如果水中有较大量的无机盐和不溶物,不仅会使成品酒固形物超标,也会影响酒的口味,甚至出现沉淀或浑浊,这样的水质必须经预处理。在生产降度酒及低度酒的过程中使用的淀粉或抗絮凝剂等物质,未能过滤除净,这是低度酒固形物含量较高的一个原因。按国标规定,由粮谷发酵酿造的白酒,不得加入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但一些酒厂仍在使用添加剂,其中有些是不挥发物,如食糖、甘油、蛋白糖和各种香精中所含的高沸点成分等,这常是固形物含量超标和测定时无法恒重的原因。我把银条放进白酒泡,整条变黑色?会受到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里的黑色素增多

7,怎么检查白酒质量

在感官鉴别酒类的真伪与优劣时,应主要着重于酒的色泽、气味与滋味的测定与评价。 对瓶装酒还应注意鉴别其外包装和注册商标。在目测酒类色泽时,应先对光观察其透明度,并将酒瓶颠倒,检查酒液中有无杂质下沉,有无悬浮物等,然后再倒人烧杯内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其颜色。 2、酒的品种分类 酒的种类繁多,一般有四种分类法。 (1)按生产特点分 ①蒸馏酒:原料经发酵后,用蒸馏法制成的酒叫蒸馏酒,这类酒其他固形物含量极少,含酒精高、刺激性强,如白酒,白兰地酒等。 ②发酵原酒(或称压榨酒):原料经发醇后,直接提取后用压榨法而取得的酒。这类酒的度数较低,而固形物的含量较多,刺激性小,如黄酒、啤酒、果酒等。 ③配制酒:用白酒或食用酒精与一定比例的糖料、香料、药材等配制而成的。这类酒因品种不同,所含糖分、色素、固形物和酒精含量等各有不同,如橘子酒、竹叶青,五茄皮及各种露酒和药酒。 (2)按酒精含量分 ①高度酒;含酒精成分在40°以上者为高度酒。如白酒、曲酒等。 ②中度酒,含酒精成分在20°~40°之间者为中度酒。如多数的配制酒。 ③低度酒:含酒精成分在20°以下者为低度酒,如黄酒、啤酒、果酒、葡萄酒等。它们一般都是原汁酒,酒液中保留营养成分。 (3)按生产原料分 ①粮食酒:以高梁、玉米、大麦、小麦和米等粮食为原料而酿制的酒。 ②非粮食酒:以含淀粉的野生植物或水果等为原料而制成的酒。 (4)按酒的风味特点分 在商业经营中,我国习惯上根据各种酒的风味特点把酒类分为白酒、黄酒、啤酒、果酒和配制酒五类。 3、感官鉴别白酒的基本方法 白酒又称蒸馏酒,它是以富含淀粉或糖类成分的物质为原料、加入酒曲酵母和其他辅料经过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一种无色透明、酒度较高的饮料。人们在饮酒时很重视白酒的香气和滋味,目前对白酒质量的品评是以感官指标为主的,即是从色、香、味三个方面来进行鉴别的。 (1)色泽透明度鉴别 白酒的正常色泽应是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的液体。将白酒注入杯中,杯壁上不得出现环状不溶物。将酒瓶倒置,在光线中观察酒体,不得有悬浮物、浑浊和沉淀。冬季如白酒中有沉淀可用水浴加热到30~40℃,如沉淀消失为正常。 (2)香气鉴别 在对白酒的香气进行感官鉴别时,最好使用大肚小口的玻璃杯,将白酒注入杯中稍加摇晃,即刻用鼻子在杯口附近仔细嗅闻其香气。或倒几滴酒在手掌上,稍搓几下,再嗅手掌,即可鉴别香气的浓淡程度与香型是否正常。白酒的香气可分为: 溢香——酒的芳香或芳香成分溢散在杯口附近的空气中,用嗅觉即可直接辨别香气的浓度及特点。 喷香——酒液饮入口中,香气充满口腔。 留香——酒已咽下,而口中仍持续留有酒香气。 一般的白酒都应具有一定的溢香,而很少有喷香或留香。名酒中的五粮液,就是以喷香著称的:而茅台酒则是以留香而闻名。白酒不应该有异味,诸如焦糊味、腐臭味、泥土味、糖味、酒糟味等不良气味均不应存在。 (3)滋味鉴别 白酒的滋味应有浓厚、淡薄、绵软、辛辣、纯净和邪味之别,酒咽下后,又有回甜、苦辣之分。白酒的滋味评价以醇厚无异味,无强烈刺激性为上品。感官鉴别白酒的滋味时,饮入口中的白酒,应于舌头及喉部细细品尝,以识别酒味的醇厚程度和滋味的优劣。 (4)酒度鉴别 白酒的酒度是以酒精含量的百分比来计算的。各种白酒在出厂的商标签上都标有酒度数,如60’,即是表明该种酒中含酒精量 60%。 白酒总的特点是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芳香浓郁,回味悠长,余香不尽。 影响白酒品质的因素: (1)白酒的变色:用未经涂蜡的铁桶盛放呈酸性的白酒,铁质桶壁容易被氧化、还原为高铁离子或低铁离子的化合物,从而使酒变成黄褐色。使用含锌的铝桶,也会使之与酒类中的酸类发生氧化作用而生成氧化锌,使酒变为乳白色。 (2)白酒的变味:用铸铁(生铁)容器盛酒会使白酒产生硫的香味。用腐烂血料涂刷后的酒蒌盛放酒,会产生血腥臭味。有的在流动转运过程中用新制的酒箱装酒,也会发生气味污染而使酒液带有木材的苦涩味。 不论是变色还是变味的白酒,都应查明原因,经过特殊处理后恢复原有品质的酒可继续饮用,否则不适于饮用或只能改作它用。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