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石坑镇的经济
2007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14724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6738万元,农村人平收入4081元,工商税收完成961.8万元,比06年增长47.2%,至今年8月底实现工商税收13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0%,预计到年底可实现1800万元以上,比去年翻一倍。2010年,梅州市梅县区石坑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2亿元,完成工商税收45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4%和10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579元,比增6.2%。围绕区委西部现代农业板块发展战略,实施“三个一”工程,服务好一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石坑种猪场;新培育一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天草农业开发公司;新引进一家实力雄厚的广东长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万亩油茶基地。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00多万元,铺筑水泥村道6条共长14.1公里;投入近200万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其中澄坑、澄中两个村的梅州市梅县区小农水示范区建设工程投入130万元;投资160万元在圩镇建集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转水梅园”。林改工作全面普开,有林地总面积9.48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64万亩。至年底,全镇总面积87.2平方公里,有17个村和两个居委会,总户数6218户,总人口25756人。 该镇山地约有10万亩,耕地1.17万亩,经济作物主要有沙田柚、脐橙、柰李、天草、烤烟及传统的高山油茶、绿茶、柿花、木署、姜等,其中柰李历史悠久,产品果大、色美、风味独特而远近闻名;两茶一柿”为传统特产;石坑单丛茶1996年荣获“广东省名茶”称号,1997年又获北京博览会金奖。在企业方面,该镇企业主要以资源型为主,主要的企业有铁山嶂实泰公司铁矿场,龙塘村铜矿,龙径乌胶塘诚泰公司选矿场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客乡酿酒有限公司及其种猪场;着力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和环境瓶颈,完善民营经济发展载体,建立健全引导、扶持、服务措施。一是积极扶持客乡酿酒有限公司、石坑种猪场,推进“公司加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现已被省农业厅考核合格。二是帮扶实泰公司,龙塘铜矿等资源型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今年税收达到1600万元以上。油茶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它的特点是根系发达、易结果、管理粗放、收益期可达百年,比较适宜石坑种植。目前,在我镇有一定规模及比较集中种植的基地有:澄上梨树塘150亩,有四五十年的种植历史;澄中黄泥埂100亩,2004年又新种植一批,其中较有规模的有澄上下畲温珍明150亩、岭村洪焕新100亩、长布卢竹塘邓运祥50亩,各村农户都有一定种植,全镇总共约700亩。管理比较到位,目前长势良好,已挂果,有收益。梅州市梅县区石坑镇具有油茶种植的良好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种植经验,具体的优势条件是:①良好的地理环境:石坑镇位于梅州市梅县区西北部,海拔500以下,离梅城仅有46公里,全镇山地面积8.7万亩,35度以下的占1/2,以红土壤为主,土地肥沃,植被丰富,植被覆盖率达80%,土壤及地理条件适合山油茶树生长。②适宜的气候条件:石坑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不严寒,雨量充沛,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9.6℃,全年积温4700℃,相对湿度74-85%,年降雨量1500mm,年日照时间1800-2200小时,无霜期310天以上,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山油茶大规模种植。③丰富的种植经验:石坑镇有传统种植习惯,种植山油茶历史悠久,管理技术到位,农户热情高,易接受集约经营,成片开发种植。石坑镇素有“两茶一柿”闻名于海内外(即油茶、食茶、柿花)。种植油茶的历史据《梅县区志》记载已有250多年之久。另据资料记载,石坑油茶种植面积最多时曾经达到0.8万亩,是解放前石坑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队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文革”期间只顾抓粮食生产,忽视油茶的种植和管理,造成了大片油茶基地失管,最后被其他植被蚕食致残,甚至大面积枯死。改革开放后,几任政府领导均想恢复该传统产品的种植生产,但因诸多因素未能实现。几年来,油茶价格飙升,市场前景看好。据市场调查,种植1亩油茶年可获利润1300多元。乘着梅州市梅县区区委、区政府于2008年6月在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召开的油茶种植现场会的东风,我镇将广泛发动有种植积极性的群众发展油茶种植和扩大再生产。在原有700亩的基础上,明年在礤梅村再发展种植200亩,以发展老区经济,恢复传统产品,增加我镇农民收入。 矿厂、酒类,塑料制品等。石坑米酒以其醇香浓郁获深圳举办的“99年世界客家文化节”唯一指定饮用酒,石坑酒厂兼营生猪良种场,97年以来分别引进国外优良种猪,其杂交组合瘦肉型猪远销海南、香港基地,年上市生猪6000多头。
2,梅州市龙轩实业有限公司客家酿酒分公司介绍
简介:梅州市龙轩实业有限公司客家酿酒分公司成立于2002年08月0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销售:黄酒、白酒等。法定代表人:胡启梅联系方式:0753-2204450地址:梅州市梅江区西郊教子岌
3,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在客家地方也叫老酒、黄酒,据说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与江南的糯米水酒异曲同工,但却有着绝然不同的独特底蕴。客家娘酒呈乳白色,浓的用筷子一粘,可以拉出丝来,喝上一口,味美香浓,直透心头。《幼学琼林》中记载:“其味香芬甜美,色泽温赤,饮之通天地之灵气,活经络之神脉,尤适健身养颜之益也。”喝娘酒是客家人的普遍习俗,到了喜庆节日,客家人则更喜欢拿娘酒来款宴宾朋。 蒸娘酒颇讲究“山味”、“土味”。娘酒的主要原料糯米以刚脱壳的糙米为最好;水要用古井水;酒饼以江西、福建宁化的土酒饼为上;连清洗酒缸、酒瓮也不用洗洁精,而是用客家地区随处可见的“布惊叶”来清洗。其工序并不复杂。每年秋冬时节,客家主妇会先把酒缸、酒瓮、大锅等蒸酒器具用“布惊叶”泡洗干净,把糯米焖熟,凉透,然后把“酒饼”(曲药)研碎调冷开水均匀撒在糯米饭上拌匀,倒进酒缸里发酵,加盖并保温三天,每天加入适量的古井水,即见酒井中渗有酒酿。客家娘酒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米酒从酒糟中过滤出来,装进小瓮中,加入红曲,用草皮封好,埋入燃有暗火的火堆中炙上好几个小时。这样,不但可以使酒质更加醇厚清香甜美,而且可以保留更长时间。舀酒酿于铝制壶中,兑水炖开,即俗之所称“水酒”也。 客家人好酒更好客,石壁人用锡制酒壶装酒,一壶有三斤左右,一般人只能喝一斤上下,此酒醇香、爽口,喝到一定量时,酒意微微,脸上放光,五脏六腑似温水沐过,暖烘烘、热融融的.飘飘然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粤北客家地区,客家人家家户户几乎都精熟于酿制用糯米发酵而成的“客家娘酒”,因此村中家家户户少不了酒瓮、酒缸,晒在庭前院后。逢年过节,妇女们在自家的灶头和院子里做客家娘酒。农家人常常说:“酿酒做豆腐,无人敢称老师傅。”即便做了几十年黄酒的师傅也不敢大意。而妇女们也喜欢拿出来比较手艺,如果谁家的酒做酸了,会遭到笑话。 以前“客家娘酒”都是作为客家妇女坐月子时的滋补品、“客家娘酒”炖鸡,客家人叫鸡子酒。当小孩子出生三天后,亲友要喝“三朝酒”,满月喝“满月酒”,一岁喝“周岁酒”,成年结婚上轿前喝“暖轿酒”,喜宴喝“完婚酒”,年老寿辰时喝“生日酒”。每逢这个时节,妇孺老幼也禁不住小酌几口酒。 客家人除了自饮娘酒外,还把它当作礼品。在婚礼中娘酒是女方回赠男方的礼品,女方把自家酿制的娘酒和其他礼品一起用扁担挑送,俗称“送酒担”。如果客家人生了孩子,婆家要备一壶娘酒、一只公鸡、一挂鞭炮,送往女方家里报喜。 如今客家娘酒不仅成为客家人春节喜庆日子饭桌上必备饮品,更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附:“客家娘酒”的酿制过程 (1)选料:黄酒选取糯米为原料,晚季稻更好; 2)浸泡:把糯米浸泡一天左右,夏天半天即可;(3)蒸米:入甑进锅蒸,黄酒又称蒸酒,蒸米环节很重要,先用大火加热,沸后再用文火,将米蒸熟蒸透,而又不糊不焦(如果米粒焦糊,黄酒将有残味,制酒失败);(4)冷却:将蒸熟的米起锅摊开晾凉;(5)加入酒曲:在糯米内拌入酒曲,据说这种酒曲演变自畲族,由一二十种药材配制而成,相当于天然菌类;(6)发酵:将拌好酒曲的糯米放入陶器坛中发酵,大约24小时后,坛内温度自然上升,淀粉开始转化为糖份,冬天则用棉被或者稻草包裹坛子保温。自然发酵七日左右后转入大缸中,封好口放置两三个月。(其实发酵两周左右就可以取酒,但为了让糖份更好转化为酒精,保存稍久酒质会更好。)(7)取酒:压榨酒糟,分离汁和酒糟,把酒汁盛入坛中,用碗盖住,再用另一个碗反扣,以防杂物落入。(8)炙烤:在坛子四周围上谷糠或者稻草,阴火炙烤一天,把酒煮沸,既灭菌又让酒的口感更醇香。(9)封坛饮用:自然冷却,放置一周后,淘汰沉淀物,封好酒坛放置,待随时饮用。 客家娘酒的品种之一叫“娘帝生”,这个名字是根据客家发音命名的,主要产于世界客都广东梅州。娘帝生是由糯米精酿而成。糯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谷类食品,含有丰富的B类维生素。中医认为,糯米性愠,具有健胃补肾,生津止汗的作用。糯米经过酿制成酒,营养成本更易于被人体吸收。糯米娘酒源远流长,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娘酒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并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的功效。 梅州是著名的文化、华侨、足球之乡。在这孕育了不少人才的“世界客都”,有着逢年过节少不了娘酒做伴,以及客家女人“坐月子”必须用娘酒来调养身子的习惯。 娘帝生的食用方法: 1:用适量的鸡肉(猪腰、鸡蛋),少许生姜切丝,放进锅里热炒,加入娘帝生煮开后饮食,味道可口、香甜,是调养身体的传统食法。 2:倒入适量的娘帝生于杯中,兑入冰冻雪碧或可乐,顺口、清爽,是享受的一种饮法。 3:用适量生姜切片放入娘帝生,加热到90℃-95℃(请勿使酒煲溢),此时酒香四溢,浅斟慢饮,别有一番滋味。 另外,娘帝生性愠,海鲜性冷,有专家建议食用海鲜请饮用糯米酒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