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偷漏税,一个关于偷漏税的政治题目

本文目录一览

1,一个关于偷漏税的政治题目

(1) 材料一,二反映了依法纳税是纳税人的义务.对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欠税行为 , 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 , 还要做出相应的法律制裁 , 说明了税收是具有强制性的.材料三中李某的行为属于偷税,抗税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 也说明了税收的强制性特征. (2) ①税收作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具有强制性, 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 , 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②税收是国家凭借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 ,具有强制性 ,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 , 使财政收入得到切实的保证 ,使国家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作为纳税人,应以向国家纳税为豪 , 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④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 国家兴旺发达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与人民的生活幸福直接联系在一起.在社会生活中 ,每个公民都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 ,享受就必须承担义务.只有每个人都自觉纳税 ,国家繁荣及个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才有保证.

{0}

2,常州一啤酒厂工人偷8万个兑奖瓶盖折现你如何看待他的做法

我认为这两个啤酒厂工人的做法已经触犯了法律,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条例。这两个人的做法往小了说就是投机倒把,往大了说是属于破坏国家经济发展,如果所有人的都想这两个人一样,那这个社会早就千疮百孔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有些人偷税漏税,就是为了获取大量的利益,但是这种利益是以危害国家经济为基础的,长此以往,国家还如何实现进步,所以对于这些偷税漏税的人或公司都是严惩不贷的。《刑法》第22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且我要强调一点的是,现在大部分工厂都是有监控的,像是发生在常州啤酒厂工人投8万个兑奖瓶盖折现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这件事也给大家提个醒,不要随意拿取工厂的东西,我就问一句,被抓住的时候不尴尬么?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想要赚钱的方法有很多,为什么非要走邪路呢,走正道难道不好么?要提醒大家法律在保护我们的同时也在约束着我们的行为,遵纪守法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国家的强大才能够让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和谐。最后提醒大家,国法无情,触犯法律的后果有多严重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不要因为自己的贪念导致葬送自己的一辈子,这不是在开玩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

{1}

3,为什么感觉周围没有什么人喝郎酒了呢

我不知道郎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久,但我知道在泸州老窖的强势下,短短百年的岁月,它不仅仅异军突起,还敢跟茅台斗酱香,郎酒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第一泸州号称酒城,以泸州老窖为主,虽然也有其他酒,但是你能否认老窖在泸州王者地位吗?而郎酒比历史可能比不过老窖,比群众基础,以前泸州市区的人基本不喝酱香型的。第二就是在酱香型的酒当中,茅台又绝对是霸主地位,要想紧随其后也并不容易,不要说贵州其他的酱香型酒厂,就是古蔺还有潭酒与郎酒抗衡。但是这些所谓的不容易下,人家郎酒就是闯出了自己的名堂,而且还处于一线酒的位置,所以我非常好奇。当然沽酒客不太了解这些年郎酒的发展轨迹和人家的营销策略,这也不是我想探讨的话题,不是这个行业人,最好不要谈一些专业的事情,我倒是很想给大家聊聊,郎酒这一百来年的发展历史,看看它是怎么从无到有的,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情。郎酒厂坐落在四川省古蔺县赤水河中游的二郎滩,地处川黔交界,与费州茅台酒厂隔河相望。是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地方。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群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流淌。泉清水洁、味带甘甜,人称“郎泉”。取郎泉之水酿酒,故名“郎酒”。郎酒属酱香型,酒液色清透明,酒质醇柔,口感似食鲜果之甜润清爽,回味悠长,留香滞口,饮时四座生香,虽醉而不感头昏口渴。实乃宴席佳品。据查考清代末年,泸县喻寺商人邓汇川从泸州贩来高粱酒,因畅销而获厚利。邓在家曾烤过酒,发现郎泉之水宜于酿酒,且酿酒原料又就地可取,便下定决心,举家迁往二郎滩,亲友相助筹集资金,在后来的二郎小学处兴建酿酒作坊,取名“絮志酒厂”(“老槽房”)。按泸州香型配方制作,勾兑试销,获利甚厚。继而聘请江津人苏登成为酒师,改烤香沙曲酒,更为畅销。时逢一泸州商人运泸州曲酒来此推销,因用桐油卮子装运,酒带油味,顾客疑虑,只好求助于邓汇川,邓即廉价买回部分,兑以从民间收购来的普通烧酒,装进陶瓷土罐,取生猪油泡在酒内,用肥泥加封下窖。数月后取出开罐,酒香喷鼻,酒味更佳,油味全消。为扩大絮志酒厂名望,打开销路,与其自产翻沙曲酒勾兑,宴请二郎滩镇上头面人物,席间开瓶,酒香四溢,赴宴者赞不绝口,有人提议:茅酒扬名全国,是以茅台镇为名。此酒产于二郎滩,何不以“郎”字为名,以扬我地名望。故得名“回沙郎酒”。从此,名声大噪,絮志酒厂因而红火十余年,邓也发了大财。1939年,当地商家雷绍清、苏登成、古良成和胡泽美等人,见老槽房的回沙郎酒大有可为,于是集资合股扩大经营。租赁邓宾如的住房为厂地(后为郎酒厂老车间处),取名“集义酒厂”,又称“新槽房”。1933年,贵州茅台镇三家酿茅酒作坊中最有名气、酒质最好的陈义酒坊被火烧毁。集义酒厂为改进酿酒技术,与老槽房的回沙郎酒争雄,高薪聘请陈义酒坊的大师傅,按茅台酒制作方法指挥酿制。取郎泉之水,选用优质高粱、小麦作曲,两次投粮(每容下料120石),八次加曲糖化;窖外堆积、窖外发酵,七次取酒;备存一年的酿酒工艺。从此,集义酒厂按茅台酒生产工艺酿出的酒,大大超过原老槽房的回沙郎酒,成为与茅酒相似、别具一格的酱香型酒。“香、醇、甜、净”四美俱备。正式定名“郎酒”。用土陶瓷罐包装,售价两斗米一瓶。当时,不仅运销遵义、贵阳、广州等地,而且在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地,也受到广泛的欢迎。虽然“新槽房”战胜了“老槽房”,但终究是土法手工操作,年产量只有四五十吨,不能满足市场需要。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二郎滩时,曾收购郎酒当酒精,供医疗消毒和饮用。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郎泉之水清哟,可以濯我脚,郎泉之水香哟,可以做我药”;“赤水河呀长又长,手捧郎酒香又香,红军哥哥为穷人,献给红军尝一尝。”1936年,贵州陈义酒厂再遭火灾(这个酒厂也有点背时,安全生产看来意识不到位,遭了一次遭二次。),求助于集义酒厂从二郎滩收郎酒母糟运去复烤,以恢复茅台酒生产。故有人说二郎酒胚胎里有茅酒的“基因”,茅酒的肌体中有郎酒的“血液”。把郎、茅二酒称为“姐妹酒”。1950年11月,古蔺县大村区税务所因集义酒厂偷税漏税严重,将该厂查封,报川南行署税务局核实处理。1951年9月6日,川南行署税务局批复:为照顾生产,罚款由一倍减为20%,专卖利润部分准予免罚。照章应补税14984万元(旧币),专利2809万元,罚款2996万元。允许分期缴纳,并委托川南专卖公司拍卖推销成酒,以此作抵税、罚款,该厂从此停办。这个段历史就告一段落了。1956年召开的全国名酒会议后,1957年成立了国营古蔺郎酒。酒厂继承传统工艺,引进科学技术,质量逐步提高,年产量也由1958年的48吨上升到现在的450多吨;产值也增加10倍以上。固定资产由10多万元上升到250多万元。每年为国家提供税利近200万元。郎酒厂左侧的“郎泉水”,是从砂质岩层溢出的,明如镱、洁如冰、碧如玉、甘如露。用来酿酒,具有甜、醇、净的独特风味。位于附近蜈蚣岩山腰的天宝洞、地宝洞,这两个大溶洞,辟作酒窖。洞内冬暖夏凉,有利酒的老熟,提高酒质。这是郎酒得天独厚之处。1963年全省名优酒评选会上,郎酒首次被评为四川省名酒,荣获金质奖。1979年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酒。同年,又荣获四川省和中商部优质产品称号。当然后来因为时代变革,郎酒也曾经一度陷入困境,不过当郎酒厂请到一位大神级别的人物,正好又遇到白酒的第三次高潮来临,终于创造了郎酒的新时代辉煌,成为中国一线名酒,也让泸州自豪的开出出来泸州老窖,另外一朵金花,当然这段历史又是另外一篇文章了。

{2}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