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高卫东被查万亿茅台如何才能走出越控越涨怪圈
自袁仁国卸任后,接任的两任茅台董事长——李保芳、高卫东都试图控制茅台的终端价格,并进行渠道改革,但始终无法摆脱“越控价越涨价”的怪圈。茅台集团原董事长高卫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5月13日晚,贵州省纪委监委发出的这则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丁雄军开始了“控价”和渠道变革,i茅台正式启动试运行2021年9月,比高卫东还年轻两岁的丁雄军从他手中接过了权力棒。丁也开始了“控价”和渠道变革,今年3月31日,i茅台正式启动试运行。处在试运行阶段的“i茅台”目前罗列了珍品茅台酒、虎年生肖茅台酒、茅台1935酒,平台没有上架“硬通货”——500ml的53度飞天茅台。有消息传出,茅台即将发布新品100ml飞天茅台,预计在5月19日i茅台结束试运营当天上线,出厂价379元。测算来看,与500ml电商渠道售价、建议零售价1499元相比,每吨价格提升幅度约25%。在今年一季度业绩会上,公司披露,截至到4月29日,i茅台上线后预约人次超过2亿,每天预约的人次700多万,现在累计在平台投放了77万瓶。然而,在这些数字背后,i茅台也因支付系统频出故障、黄牛开发抢购软件等问题而频遭质疑。自2018年5月袁仁国卸任茅台董事长后,接任的两任董事长——李保芳、高卫东都在想方设法控制茅台的终端价格,并进行渠道改革,但始终无法摆脱茅台酒越控价越涨价的怪圈。在高卫东时代,高称茅台曾研发了“反黄牛系统研发技术”,利用大数据手段打击“线上黄牛”。但当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密集投放的茅台酒,很多最后还是被“线上黄牛”给抢走了。
2,上海严打茅台加价销售为何要压价茅台政府管控可以这么刚性吗百度
上海严打茅台加价销售,茅台的价格已经太高了,已经不是正常的这个销售了,近些日子涨幅很高,茅台飞天53度白酒来说,某自营平台是2999,但是你到线下的话,3000块钱估计是拿不下来。政府可不可以采用这么严格刚性的管理方法当然可以,因为市场的管理是两个手在起作用,一个是市场的自行调节,这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这是看得见的手在市场调控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发挥的好的情况下宏观调控的这个政府的手是尽量不插手的,因为正常的价格变动就能够让市场的规则继续运营下去,不会对销售者也不会对购买者产生不好的影响就没有关系,但是当跳出了规则之外,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的时候,有形的手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政府有形的时候,就是通过一些宏观政策调控的方式来刺激市场,比如说原来经济下行了,那就在需求侧刺激,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贷款利率下调,甚至说存款利率也下调,大家就会更多的消费,那这就拉动经济增长了,但是如果说是专门针对某一个行业呢,有很多种方法,但是最直接有效的也是实在不行了才会用了一种方法,就是行政命令,就是直接规定你这瓶酒价格不能超过3000块钱,超过了你就不能销售,这就可以。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通过强行压价政府直接插手的方法去控制的,但是到了不得不管的时候就得管,因为茅台酒这个长得真的太可怕了,如果说你半年前入手茅台现在再出出去的话,这个股票,恭喜你赚得盆满钵满,年少不知白酒香,错把医疗倒插秧,年少不知白酒好,错把科技当作宝,不知道买白酒非要买些什么医疗板块科技板块,那不是没有用的事情吗?现在也明白这个道理了,晚了呀。市场本身如果能调控的好的话,政府当然是不想插手,但是现在显然市场规则已经失灵了,因为市场规则就是价格上涨了,购买者就会减少,价格下跌了购买者就会增加,或者反过来购买者太多了,就会导致价格上升。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但显然现在是价格上涨了,购买者越来越多,产品却又不够出现一种特定的行业现象,这个上涨对于这个行业的正常发展是没有好处的,从长远来看必须对它进行一定的调控,才有了政府直接出手来压价茅台。
3,茅台酒为什么要限价
上海为严打茅台加价销售所下达的限价令,有媒体称之为不实消息。一时之间,限价令是真是假让人摸不着头脑,市场上除了从某些经销商渠道还有可能寻觅到一些以高于3000元/瓶整箱销售的供货,官方指导零售价1499元/瓶销售的53度500ml飞天茅台却几乎踪影全无。 其实,茅台的限价令并非子虚乌有的空穴来风。只不过当前下达这个限价令的似乎并非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而是茅台集团自己。今年元旦期间,茅台集团就发布一个专项通知,要求专卖店系统每月将80%的飞天茅台酒按照1499元/瓶的价格售卖,厂家会不定期到店检查拆箱售卖的情况以及留存纸箱数量。自1月14日起,拆箱比例又调整至100%。拆箱是形式,目的是限价。“拆箱令”其实也就是“限价令”。 茅台集团这次之所以采用“拆箱令”的形式颁布“限价令”,可能是吸取了此前的教训。历史上,茅台集团曾经三次发布“限价令”。2010年,茅台集团首次发出“限价令”,要求经销商售价不得超过730元/瓶;2011年1月,第二次发出“限价令”,要求售价不得超过959元/瓶;第三次“限价令”是在2012年12月的经销商会议上发布的,53度飞天茅台零售价不能低于1519元/瓶,团购价不能低于1400元/瓶。限价本身就是涨价的产物,越是限价,价格非但没能限得住,反而还有可能越涨越高。2011年的那次限价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限价令”一出,一路狂奔的价格上涨非但没有产生刹车效应,959元/瓶的价格反而还飞涨到了创纪录的2200元/瓶以上。这也就造成了次年的第三次“限价令”不得不跟着水涨船高,将限价底线一下子就提高了58%。茅台的“限价令”由于涉嫌价格的维持、固定,是纵向垄断的表现,理所当然地遭到国家发改委的调查。2013年1月15日,茅台集团取消了有违反反垄断法的相关政策。 时至今日,茅台集团再次重拾限价话题,也许不无几分不得已的尴尬。一方面,茅台酒本身的涨幅已远超我国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的速度。1987年前,53度茅台酒的零售价是每瓶8元,1988年价格改革后提高到每瓶140元,2005年底的平均价格是每瓶350元,2009年12月则已达790元,2010年12月又提高到1300元,目前的官方指导性零售价则为1499元,比2010年上涨15.3%,比2009年上涨89.75%,比2005年上涨328.28%,比1988年上涨了1970.71%。也就是说,即使抛开价格改革前的每瓶8元不提,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涨了近10倍之多。另一方面,大河涨水小河满。在市场化条件下,如果没有建立健全而有效的销售机制,任何厂家要想只顾自己吃肉,不让经销商喝汤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即使茅台集团对发生在自己内部的权力腐败一反再反,但是,经销体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来已久,靠层层加价大赚特赚的习惯决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得了的。事实上,就在这次茅台集团重新祭出变相限价之利器的同时,经销商非但将本该拆箱放到零售柜台的飞天茅台一下子就都给撤了下来,而且以整箱销售方式所售出的茅台酒价格反而还提高到了3200元/瓶。这对茅台集团的“限价令”无疑是一种辛辣的讽刺,反过来也说明,对于茅台来说,已经不是要不要“限价令”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使价格上的拨乱反正回归茅台定价之初衷的问题。 茅台酒究竟要不要限价,这并不是一个形式上谁可以说了算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比限价不限价更重要的是茅台酒的价格要让老百姓喝得起。这也是不止一任的茅台集团领导人都说过的。可惜的是,一些人一边在作表白,一边却一次又一次地猛提价,其结果势必是离老百姓都喝得起的目标越来越远。而就在茅台酒的价格越来越背离老百姓的消费承受能力的同时,茅台酒如今早已经不是平民百姓餐桌上的家常酒。很多时候,喝茅台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随着茅台酒市场销售价格的一路攀涨,茅台本身不仅越来越迅捷地摆脱其消费品的市场定位,而更多地正在成为投资和理财的工具,同时,由于它在商务宴请的礼尚往来中已成为非常抢手的标的,“喝的不买,买的不喝”个中意味深长。 茅台的股票,是投资者分享茅台价值的载体,而不应该是短线博弈的筹码,更不能成为少数投机者暴富的工具。可是,让人同样不无遗憾的是,随着茅台股价的飞快上涨,不仅出现了茅台的业绩增长越来越跟不上股价上涨步伐的情形,少数利益机构依仗资金优势抱团取暖的情形也愈演愈烈。上涨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高的茅台股价与其说是价值发现的成果,不如说是价值的透支。不难想象,如果对一只股票的投资需要五六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回本,那么,它所能留给投资者的投资空间又能有多少呢?一旦利益机构的资金链无法支撑茅台股价的连续推升,或者说机构在一定的监管压力下无法继续维持其抱团炒作的趋势,那么,随着既得利益者的落袋为安,为泡沫性股价买单的一定是那些只懂得跟着机构去炒股的中小投资者,尤其是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