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马红酒厂,能证明中国一千年前就有葡萄酒的诗句是什么 急用

本文目录一览

1,能证明中国一千年前就有葡萄酒的诗句是什么 急用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国古代谈及葡萄酒的诗,最著名的莫过于唐朝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这首《凉州词》了,盛在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更衬出“醉卧沙场”、征人不归的悲壮。那么,诗里所说的“葡萄美酒”究竟是种什么样的酒,跟现代的葡萄酒是否一样呢?   一般诗词选本注释这首诗,只笼统说"葡萄美酒"产自西域。由《凉州词》这个题目,以及“琵琶马上催”、“沙场”、“征战”等语,可知这种美酒确实应该与西域有关。而一般工具书解释古代的“葡萄酒”时,也比较笼统,比如《辞源》说是“用葡萄酿制的酒”,“汉时来自西域,唐时已能自酿”,《汉语大词典》解说稍详,云“用新鲜葡萄或葡萄干经过发酵而制成的酒”,并引《史记·大宛列传》、晋张华《博物志》等为例。殊不知,古代的葡萄酒并非只有一种,而来自西域的葡萄酒制法与中原地区旧有的葡萄酒制法尤其不一样。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明确记载“葡萄酒有两样”,一种是简单地酿制而成的,“取汁同曲如常酿糯米法,无汗用干葡萄末亦可”,这也就是中原地区旧有的方法,据传汉代或三国时期就已开始制造,“魏文帝所谓葡萄酿酒,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者也”。宋人朱翼中所著《北山酒经》也记载了酿制葡萄酒之法,比《本草纲目》所说要详细,说明了原料的份量、比例及具体制作工艺等,但可以肯定的是,用这样的方法酿成的“葡萄酒”并非现代意义的葡萄酒。   另一种葡萄酒的制法则类似烧酒,“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据李时珍说,这种制法“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太平御览》卷九七二引《唐书》:“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世或有贡献,人皆不识。及破髙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太宗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醍醐。既颁赐群臣,京中始识其味。”《唐会要》、《册府元龟》等也引述了这段记载,文字略异。既然三国时已有葡萄酒,而来自西域的这种酒居然“人皆不识”,直到唐太宗试制成功,“京中始识其味”,这就是说,从高昌学来的酒法,与先前所知晓的酿制方法是迥然不同的。《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了古代高昌所谓“踏浆”之法,也就是破碎葡萄果粒的方法,与今日欧洲一些小型酒厂沿用的方法非常相似。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告诉我们:葡萄只有被破碎,使果汁与果皮上的酵母接触后,才能发酵,除了自然酵母,还可以在葡萄浆汁里加入酒母。《本草纲目》所称的“大曲”,应该就是酵母或酒母。王翰诗中产于西域的这种美酒,其制法与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颇为相似,据周桓刚《白酒工艺学》、李约瑟《中国古代金丹术的医药化学特征及其方术的西传》等著述说,它就像是古代的白兰地或葡萄烧。也有专家认为,《唐会要》等书中描绘的那种西域葡萄酒,更像是现代葡萄酒中的桃红葡萄酒,其颜色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   来自西域的这种新型葡萄酒,其技术居于同时代之前列。不过这方法在中国似乎并未得到广泛流传,据美国学者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载,直到晚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仍认为“中国人喝的酒是米制的,他们不用葡萄制酒,也没有从外国输入葡萄酒”(这记载是针对华南地区的)。金朝文豪元好问写了一篇《蒲桃酒赋》,序言中说,当时虽然多种葡萄,但“人不知有酿酒法”,“世无此酒久矣”,他的朋友刘光甫等人试着酿制了一些,自认为得到了“不传之秘”,但他们也承认,他们造的这种酒已没有古人所谓甘而不饴、冷而不寒等特点,看来顶多达到《北山酒经》、《本草纲目》等所载的酿制葡萄酒水准。   回到王翰所在的唐代,可以想象,这种来自西域的葡萄美酒,除了京中少数权贵,普通人是无法享受的,从这一点来说,《凉州词》中那些可以痛饮西域葡萄美酒的将士们还是有口福的。

能证明中国一千年前就有葡萄酒的诗句是什么 急用

2,跪求汉马桑红的价格

名称:“汉马桑红” 据《本草纲目》记载,桑葚味甘性寒,有生津止渴、补肝益肾等功效。民间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出逃慌不择路,逃进树林又饥又渴,恰逢桑葚掉落,尝之清爽甜美,下令军中食之,使军心大振,反败为胜。而在众桑葚中,又以古镇安所产最为正宗--颗粒饱满、果肉鲜肥,后经现代红酒工艺加工而成的“汉马桑红”更是红酒中的红头!实为饮用之珍品!汉:及取自寓言故事有指其独特的功能形象。 马桑:为桑葚的别称,其叶可养蚕,皮可入药还可造纸,果实可以食用。红:碧红色的酒体,既是非白酒类高端酒的象征也暗含其功能性暗示作用。本名称取民间故事之吉祥寓意,加以先进科学的传播理念,以及独到的酒文化内涵,切容易传播,第一提及率也相当高。这么好的东西,价格应该不便宜。我想定价应该在300-800之间。不过现在市场上好像不太看得到,可能还在市场开发期!

跪求汉马桑红的价格

3,能证明中国一千年前就有葡萄酒的诗句是什么 急用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国古代谈及葡萄酒的诗,最著名的莫过于唐朝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这首《凉州词》了,盛在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更衬出“醉卧沙场”、征人不归的悲壮。那么,诗里所说的“葡萄美酒”究竟是种什么样的酒,跟现代的葡萄酒是否一样呢?   一般诗词选本注释这首诗,只笼统说"葡萄美酒"产自西域。由《凉州词》这个题目,以及“琵琶马上催”、“沙场”、“征战”等语,可知这种美酒确实应该与西域有关。而一般工具书解释古代的“葡萄酒”时,也比较笼统,比如《辞源》说是“用葡萄酿制的酒”,“汉时来自西域,唐时已能自酿”,《汉语大词典》解说稍详,云“用新鲜葡萄或葡萄干经过发酵而制成的酒”,并引《史记·大宛列传》、晋张华《博物志》等为例。殊不知,古代的葡萄酒并非只有一种,而来自西域的葡萄酒制法与中原地区旧有的葡萄酒制法尤其不一样。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明确记载“葡萄酒有两样”,一种是简单地酿制而成的,“取汁同曲如常酿糯米法,无汗用干葡萄末亦可”,这也就是中原地区旧有的方法,据传汉代或三国时期就已开始制造,“魏文帝所谓葡萄酿酒,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者也”。宋人朱翼中所著《北山酒经》也记载了酿制葡萄酒之法,比《本草纲目》所说要详细,说明了原料的份量、比例及具体制作工艺等,但可以肯定的是,用这样的方法酿成的“葡萄酒”并非现代意义的葡萄酒。   另一种葡萄酒的制法则类似烧酒,“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据李时珍说,这种制法“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太平御览》卷九七二引《唐书》:“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世或有贡献,人皆不识。及破髙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太宗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醍醐。既颁赐群臣,京中始识其味。”《唐会要》、《册府元龟》等也引述了这段记载,文字略异。既然三国时已有葡萄酒,而来自西域的这种酒居然“人皆不识”,直到唐太宗试制成功,“京中始识其味”,这就是说,从高昌学来的酒法,与先前所知晓的酿制方法是迥然不同的。《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了古代高昌所谓“踏浆”之法,也就是破碎葡萄果粒的方法,与今日欧洲一些小型酒厂沿用的方法非常相似。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告诉我们:葡萄只有被破碎,使果汁与果皮上的酵母接触后,才能发酵,除了自然酵母,还可以在葡萄浆汁里加入酒母。《本草纲目》所称的“大曲”,应该就是酵母或酒母。王翰诗中产于西域的这种美酒,其制法与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颇为相似,据周桓刚《白酒工艺学》、李约瑟《中国古代金丹术的医药化学特征及其方术的西传》等著述说,它就像是古代的白兰地或葡萄烧。也有专家认为,《唐会要》等书中描绘的那种西域葡萄酒,更像是现代葡萄酒中的桃红葡萄酒,其颜色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   来自西域的这种新型葡萄酒,其技术居于同时代之前列。不过这方法在中国似乎并未得到广泛流传,据美国学者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载,直到晚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仍认为“中国人喝的酒是米制的,他们不用葡萄制酒,也没有从外国输入葡萄酒”(这记载是针对华南地区的)。金朝文豪元好问写了一篇《蒲桃酒赋》,序言中说,当时虽然多种葡萄,但“人不知有酿酒法”,“世无此酒久矣”,他的朋友刘光甫等人试着酿制了一些,自认为得到了“不传之秘”,但他们也承认,他们造的这种酒已没有古人所谓甘而不饴、冷而不寒等特点,看来顶多达到《北山酒经》、《本草纲目》等所载的酿制葡萄酒水准。   回到王翰所在的唐代,可以想象,这种来自西域的葡萄美酒,除了京中少数权贵,普通人是无法享受的,从这一点来说,《凉州词》中那些可以痛饮西域葡萄美酒的将士们还是有口福的。
唐朝 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壮士欲饮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大约生于公元700年左右。所以可以确定就是公元一千年前,中国就有葡萄酒。

能证明中国一千年前就有葡萄酒的诗句是什么 急用

4,广东俏脸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东俏脸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是2014-08-07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575号1002房。广东俏脸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111304597942F,企业法人屈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广东俏脸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营业性文艺表演;展览馆;美术馆;演出经纪代理服务;非酒精饮料、茶叶批发;文艺创作服务;艺(美)术创作服务;群众参与的文艺类演出、比赛等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策划;珠宝鉴定服务;文化娱乐经纪人;体育经纪人;文学、艺(美)术经纪代理服务;美术展览经纪代理服务;美术辅导服务;工艺美术辅导服务;服装批发;化妆品及卫生用品批发;文具用品批发;黄金制品批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广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4803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247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广东俏脸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5,96年的北京夜光杯红葡萄酒能喝吗

不太理解葡萄酒配夜光杯的说法,呵呵,仅仅因为古诗么? 红酒要用肚子圆圆的高脚杯,当然脚不要太高,端酒的时候五指分开握住杯身,让手温传递给酒,因为红酒只有在相近于室温的时候才能品出滋味。 同是葡萄酿制,香槟酒则要用那种细窄的纤长脚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国古代谈及葡萄酒的诗,最著名的莫过于唐朝王翰这首《凉州词》了,盛在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更衬出“醉卧沙场”、征人不归的悲壮。那么,诗里所说的“葡萄美酒”究竟是种什么样的酒,跟现代的葡萄酒是否一样呢? 一般诗词选本注释这首诗,只笼统说"葡萄美酒"产自西域。由《凉州词》这个题目,以及“琵琶马上催”、“沙场”、“征战”等语,可知这种美酒确实应该与西域有关。而一般工具书解释古代的“葡萄酒”时,也比较笼统,比如《辞源》说是“用葡萄酿制的酒”,“汉时来自西域,唐时已能自酿”,《汉语大词典》解说稍详,云“用新鲜葡萄或葡萄干经过发酵而制成的酒”,并引《史记·大宛列传》、晋张华《博物志》等为例。殊不知,古代的葡萄酒并非只有一种,而来自西域的葡萄酒制法与中原地区旧有的葡萄酒制法尤其不一样。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卷二十五明确记载“葡萄酒有两样”,一种是简单地酿制而成的,“取汁同曲如常酿糯米法,无汗用干葡萄末亦可”,这也就是中原地区旧有的方法,据传汉代或三国时期就已开始制造,“魏文帝所谓葡萄酿酒,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者也”。宋人朱翼中所著《北山酒经》也记载了酿制葡萄酒之法,比《本草纲目》所说要详细,说明了原料的份量、比例及具体制作工艺等,但可以肯定的是,用这样的方法酿成的“葡萄酒”并非现代意义的葡萄酒。 另一种葡萄酒的制法则类似烧酒,“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据李时珍说,这种制法“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太平御览》卷九七二引《唐书》:“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世或有贡献,人皆不识。及破髙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太宗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醍醐。既颁赐群臣,京中始识其味。”《唐会要》、《册府元龟》等也引述了这段记载,文字略异。既然三国时已有葡萄酒,而来自西域的这种酒居然“人皆不识”,直到唐太宗试制成功,“京中始识其味”,这就是说,从高昌学来的酒法,与先前所知晓的酿制方法是迥然不同的。《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了古代高昌所谓“踏浆”之法,也就是破碎葡萄果粒的方法,与今日欧洲一些小型酒厂沿用的方法非常相似。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告诉我们:葡萄只有被破碎,使果汁与果皮上的酵母接触后,才能发酵,除了自然酵母,还可以在葡萄浆汁里加入酒母。《本草纲目》所称的“大曲”,应该就是酵母或酒母。王翰诗中产于西域的这种美酒,其制法与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颇为相似,据周桓刚《白酒工艺学》、李约瑟《中国古代金丹术的医药化学特征及其方术的西传》等著述说,它就像是古代的白兰地或葡萄烧。也有专家认为,《唐会要》等书中描绘的那种西域葡萄酒,更像是现代葡萄酒中的桃红葡萄酒,其颜色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 来自西域的这种新型葡萄酒,其技术居于同时代之前列。不过这方法在中国似乎并未得到广泛流传,据美国学者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载,直到晚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仍认为“中国人喝的酒是米制的,他们不用葡萄制酒,也没有从外国输入葡萄酒”(这记载是针对华南地区的)。金朝文豪元好问写了一篇《蒲桃酒赋》,序言中说,当时虽然多种葡萄,但“人不知有酿酒法”,“世无此酒久矣”,他的朋友刘光甫等人试着酿制了一些,自认为得到了“不传之秘”,但他们也承认,他们造的这种酒已没有古人所谓甘而不饴、冷而不寒等特点,看来顶多达到《北山酒经》、《本草纲目》等所载的酿制葡萄酒水准。 回到王翰所在的唐代,可以想象,这种来自西域的葡萄美酒,除了京中少数权贵,普通人是无法享受的,从这一点来说,《凉州词》中那些可以痛饮西域葡萄美酒的将士们还是有口福的。

6,我终于看见了中国汉马

  东风铁甲  [编辑本段]  东风汽车公司研制的1.5吨级东风越野车:东风·铁甲E-Q2050(标准型)和东风·悍马E-Q2058(豪华型)两种型号,现有单排软顶、双排软顶、豪华硬顶、双排硬顶4种款式。该车采用铝合金车身,全时4轮驱动型式,5速手动变速器,变断面框架式车架,前后双横臂独立悬架和前后盘式制动器以及变速比动力转向器。  发动机  [编辑本段]  发动机罩采用非金属防红外线辐射材料制成(军用型)。可以有效地避开雷达及热制导导弹的攻击。  内置的液压盘式制动器。  [编辑本段]  它的尺寸可以不受车轮尺寸的限制,还能防止外界异物入侵,通风式制动盘随时都暴露在空气中,散热性能更好,可有效地避免制动时的热衰退。  中央充放气系统。  [编辑本段]  从车内即可方便地调节轮胎气压,尤其是通过松软路面时,适当降低轮胎气压可以有效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通过性能。  四轮独立悬架和重载螺旋弹簧。  [编辑本段]  这种设计使车轮有足够的跳动空间,并极大地改善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重载螺旋弹簧在任何路况下都较钢板弹簧有更好的表现。  轮边减速器。  [编辑本段]  它不仅大大增加了减速传动比,使车轮具有更大的驱动力,而且大大简化了传动系统的设计,增大了离地间隙。 E-Q2050标准型车长4.97米,车宽2.134米,车高1.916米,轴距3.3米,最小离地间隙406毫米,装载质量1.75吨,拖挂质量两吨,最大爬坡度60%,最大行驶侧坡40%,发动机为4BTAA103千瓦增压中冷柴油机并配以5速手动变速器和两速全时驱动分动器,最高车速120公里/小时。 E-Q2050标准型装有中央充放气系统并可选装电动绞盘。车身上还设有吊环,可以用直升机吊运。  其他  [编辑本段]  为提高舒适度,悍马还配置了包括电动窗、中控锁、CD音响和空凋等设备。东风悍马装V8机的顶级车型售价为65万,采用四缸发动机和手动变速器的基本型售价40万。  颠峰对决:东风铁甲VS北奔勇士  [编辑本段]  北吉勇士和东风铁甲分属于我国二代军车中0.5吨级和1.5吨级多用途轻型车辆,做为本次北京车展上最硬派的两辆越野车,它们引起了越野爱好者的极大兴趣,而即将进入民用市场的消息也让不少人对它们充满了期待和疑问:它们谁的性能更强?谁的适用面更广?谁最适合拿来“撒野”呢?下面,让我们比比看!勇士和铁甲从车身尺寸以及吨位来看,没有可比性,从目前二者装配军队的用途来看,铁甲也要比作为指挥用车的勇士更广泛一些。但作为军车,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强悍的越野性能及坚久耐用的品质标准,这就是越野爱好者青睐它们的根本原因。眼下我们抛开因为定位不同带来的价格差异,单纯从车辆本身出发来看看二者在外观、动力、结构、越野等方面看看谁能更胜一筹。东风铁甲的外部线条简洁硬朗、造型威猛豪放,除了中网与悍马不同外,其他部位都差别不大。它的宽度及离地间隙在轻型越野车中是不多见的,高离地间隙是为了越野,而2.2米的车身宽度也为变速箱、分动箱等大部件的放置提供了充裕的空间从而提高了离地间隙。北吉勇士中网的造型似乎有意大利IVECO的MLV越野车的影子,左上为IVECO的MLV。勇士的造型与铁甲相比要柔顺一些,但也不失威武。它的前脸经历了三次大修改:最早继承了北京212,俄式风格明显,第二个版本则有点像陆虎,融入了欧式设计元素,第三次推出的,也就是现行版本,则让人大跌眼镜,评价好坏参半,不过非常有性格,它模仿狼眼上扬、怒视前方的表情,与前保险杠融为一体的狼牙造型,看上去还真有点像狼,但是,该中网的造型似乎有意大利IVECO的MLV越野车的影子。 正面来看,一个橡“蛤蟆”,一个像“狼”,放在一起就是“动物凶猛”。从侧面看,东风铁甲就是一小卡车,勇士则还是乘用车。其实,东风铁甲或悍马与美军在二次大战时使用的中吉普区别不大。从上图可以看出,东风铁甲的接近角、离去角都大于勇士,特别是接近角,东风铁甲可达到惊人的72度,勇士仅42度,足足大了30度。从后面看,更能直观反映东风铁甲与北吉勇士的宽度和高度。其实,东风铁甲与短轴勇士高度相仿,铁甲高达406毫米的离地间隙,导致其虽有宽大的车身,但内部乘坐空间,特别是头部的,并不宽裕。总体来看,东风铁甲与北吉勇士的外型设计完全是两个不同风格的设计,东风铁甲其实就是小型化的卡车底盘加箱式车壳,它完全走的是美军悍马的路线,而北吉勇士则接近民用越野车的外型和尺寸。纵观全球,能按照美军风格来设计使用类似军用车辆的国家真是寥寥无几,这绝对是实力的体现。但是,悍马这种尺寸的车辆使用起来也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在山区、拥挤的城市及水网密集的地区使用。这一点,笔者有体会,在广州某村村口的路边,停放着一辆悍马H2,刚开始以为是车主显富,将车停在路边,后来才知道,是这辆车太大,根本就进不了村,车主另有一辆丰田LC70,真正去玩越野,还是拿LC70去。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北吉勇士的体积与中等尺寸民用越野车相仿,长轴型与短轴型北吉勇士的轴距、长度分别与长丰猎豹和JEEP2500差不多,只是宽和高一些。而东风铁甲就是一辆具有全尺寸越野车高度的卡车,高度与短轴型北吉勇士相仿,宽则比北吉勇士多了355mm,长度与全尺寸的华翔富奇FQ6510B相仿,比长轴型北吉勇士长了350mm,比短轴型北吉勇士长了550mm,看上去让人觉得就像是一只趴在地上的“蛤蟆”。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