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大关县天星镇有哪些村
中心、天星、绿南、南甸、沿河、斜文、祥云、安乐、鱼孔、青杠、打瓦、幸福、双河、寨子、毛坝、营盘等16个村民委员会
2,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下辖村委会包括朝阳社区居民委员会、天星村民委员会、安乐村民委员会、祥云村民委员会、鱼孔村民委员会、青杠村民委员会、沿河村民委员会、中心村民委员会、南甸村民委员会、绿南村民委员会、斜文村民委员会、幸福村民委员会、寨子村民委员会、打瓦村民委员会、双河村民委员会、毛坝村民委员会、营盘村民委员会。
3,7云南大关县天星乡青杠村滑坡
1 引言2013年7月29日,大关县天星镇青杠村禄家老屋基发生滑坡险情,滑坡体积36万m3,为中型堆积体滑坡。滑坡变形强烈,对坡体下部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由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抢险救灾,村庄中8户31人成功避险,避免经济损失约400万元。2 地质灾害特征2.1 滑坡区地质环境概况2.1.1 地形地貌滑坡区地貌属构造侵蚀、剥蚀高中山峡谷类型,总体地形坡度约35°~50°,局部地段大于50°,坡向北东向,东西两侧为冲沟夹持。斜坡总体西南高北东低,上缘近分水岭地带为陡崖地形,滑坡区靠近河谷,西南部地形较陡,松散崩塌堆积体易沿剪出口下滑失稳。2.1.2 地层岩性滑坡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上统菜地湾组(S3c)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岩层产状235°~240°∠12°~15°。坡体上覆土体为第四系崩坡积层黏土夹碎石、角砾及块石,厚度2~13m,植被发育。滑坡为典型的黏性土夹碎块石堆积层滑坡,堆积层坡体的物质构成主要是近代崩塌堆积体,坡体结构松散,具有孔隙比大、透水性强及易变性等特点。2.1.3 地质构造滑坡区域上于归属于北西向构造带,构造较简单,为一单斜构造,岩层产状180°~230°∠21°~43°。见有北西向,北东向及近东西向裂隙发育,一般延伸长1~3m。根据国家地震局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郧县地震烈度为Ⅵ度。2.1.4 气象条件根据大关县天星乡气象资料,大关县天星乡自7月份的降雨量为273mm,8月1日50.9mm,丰富的降雨量,使得地下入渗过程加快,使得斜坡整体完全解体,形成滑坡。2.2 地质灾害特征滑坡体平面上近似“舌”型,主滑方向70°,宽约200m,长约300m,滑体厚度5~8m,平均厚度约6m,滑坡方量约36万m3。滑坡主要发生于松散堆积体中,推测滑动面位于土—岩分界面一带,为一中型中层推移式碎石土体滑坡,剪出口位于内昆铁路K285+450段的临空面一带(图1-图4)。由于滑坡体下滑,分别在滑坡后缘及中部形成了二道滑坡陡坎,陡坎高5~6m,滑坡两侧也形成了高1~4m不等的滑坡壁,局部地段存在拉张裂缝、地面变形及垮塌现象,本次实地调查发现,在滑坡体东部,由于受滑坡体滑动后牵引作用形成了一新的潜在滑块,长约30m,宽约10m,厚约5m,方量约1500m3,目前,地表开裂变形严重,裂缝宽5~20cm,局部达40~50cm,垂直错差4~15cm,潜在滑动方向基本与滑坡方向一致,威胁下部居住的5户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及裂缝的加剧变宽,将继续牵引周围地表发生开裂变形,加之大量的滑坡物质仍堆积于斜坡之上,加大了斜坡的下滑分力,在降雨等外界因素的诱发下,随时有发生二次滑坡灾害的可能。图1 滑坡全景图2 滑坡后缘陡坎图3 滑坡体上部地表拉张裂缝图4 滑坡毁坏的铁路2.3 灾害成因分析2.3.1 地质因素斜坡总体西南高北东低,上缘近分水岭地带为陡崖地形,滑坡区靠近河谷,西南部地形较陡,松散崩塌堆积体易沿剪出口下滑失稳,边坡失稳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由较大的势能转换为动能。斜坡除了西高东低之外,还表现为局部的南北高、中间低之势,横剖面呈“凹”型,有利于西侧以及南北两侧的地表(地下)水向滑坡区汇集,为滑坡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岩土体软化和水动力条件。由于堆积层坡体的物质构成主要是近代崩塌堆积体,坡体结构松散,具有孔隙比大、透水性强及易变性等特点,与下覆基岩的弱透水性迥然有别,容易形成基岩面附近大量地下积水。大气降雨量与地下水补给变化必然会引起堆积层边坡坡体地下水位及受力条件的改变。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崩塌堆积松散土体重度增加,坡体土质松软,处于软塑—流塑状态,强度降低,构成本次山体滑坡的内因。2.3.2 持续降雨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雨水入渗导致的渗流作用使边坡的下滑力增加,其次就是随着雨水入渗使得岩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或软化。由于堆积层边坡物质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降雨、地下水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常常是导致滑坡失稳的最主要因素。降雨入渗作用通过增加滑体上的孔隙水压力,进而降低其自身抗剪强度,引起滑体失稳。根据大关县天星乡气象资料,大关县天星乡自7月1日以来一直为持续性降雨,7月份的降雨量为273mm,在该阶段由于降雨入渗,使得边坡土体逐渐饱和,促使斜坡局部产生破坏,出现局部的拉张裂缝;降雨易通过裂缝不断加速入渗,很快达到饱和状态。8月1日50.9mm丰富的降雨量,使得地下入渗过程加快,坡体岩土体天然重度变为饱和重度,一方面增加了滑体的重量,另一方面降低了滑带土的强度;最终使得斜坡整体完全解体,进而发生失稳破坏,形成滑坡。2.3.3 人类工程活动内昆铁路的修建对边坡开挖的扰动,破坏了坡体的应力平衡,提供了新的临空面,使得坡体的应力重新分布,并在坡体中产生潜在破裂面,在外界诱发因子特别是降雨的作用下,随着破裂面上下土体的变形差进一步加大,致使破裂面彻底贯通形成滑动面,进而产生推移式滑动破坏。3 应急预警与避险安置3.1 应急响应流程接到灾情信息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立即组成应急专家组赶赴灾区,片区专家于8月2日13时抵达灾害现场,省级专家组于3日凌晨1时到达昭通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分析了灾害的成因和发展趋势,并就做好下一步灾害排查和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灾害发生后,主要开展的工作有:一是清除滑坡区范围内不稳定岩土体;二是研究滑坡两侧未滑动区域处置方案;三是开展全县范围内类似滑坡隐患排查。3.2 应急响应措施(1)对滑坡体东侧下部居住的5户农户须采取临时避让措施。(2)对斜坡上滑坡堆积体可采取清方和支挡临时措施,确保交通畅通。(3)对滑坡区形成的新鲜裂缝进行黏土充填、夯实,同时对整个坡体完善地表截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入渗加剧滑坡发展。(4)加强对滑坡体周边地带、特别是对滑坡体西侧的群测群防工作,制定适宜的防灾预案。(5)为消除今后铁路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建议对该滑坡进行勘察、设计及工程治理。(6)开展全县范围内类似滑坡的隐患排查工作。4 经验与启示针对云南省山区广布、地质构造复杂、气象多变的特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将进一步增强对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持久性、艰巨性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领导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采取有力措施防灾避险,毫不松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