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镇,二郎镇的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1,二郎镇的介绍

二郎镇位于合川区西北部,素有“一脚踏四县”之美誉,是通往邻县的交通运输基地之一,是周边十二个镇乡的商贸中心。东与四川省武胜县接壤,西北与蓬溪县相连,南与潼南县毗邻,镇域幅员面积38.1平方公里,场镇建成区面积1.45平方公里。

{0}

2,二郎镇的介绍

二郎镇是安徽宿松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皖鄂两省四县的结合部。北依大别山,南邻县城,东与太湖相望,西与黄梅相连。地势以浅山、丘陵、平畈为梯次呈现,全镇辖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1万,镇区面积58平方公里。历史悠久,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处,是宿松县县西北部最活跃的商品集散地。集镇辐射人口20万人。集镇既有古老特色的历史老街,又有已开发的两纵一横的新街。目前正在组织实施“西镇东移”的宏伟规划。

{1}

3,二郎镇的历史沿革

二郎镇原名二郎乡,1958年改复陶公社,1984年复二郎乡,1987年将二郎、新华、复陶3乡合并建二郎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73公里。与贵州习水市隔河相望,有习水大桥沟通两岸。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3.9万。赤水河畔的川南古镇古蔺县二郎镇,属先秦时代“夜郎”的疆域。2000年前,古夜郎人就已开始酿酒。二郎镇地处川黔交通要道,与贵州名酒产地茅台隔赤水河相望,相隔不过几十里。北宋年间,二郎镇一带酿出了优质大曲——“凤曲法酒”。明代赤水河畔出现了酿酒的“回沙工艺”。清代二郎镇已有大小酒坊、糟房20余家,酒师、酒工数以百计,除生产著名的“凤曲法酒”外,还酿造各种曲酒、白酒、果酒和杂粮酒。

{2}

4,二郎镇的乡镇概况

全镇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5326人,其中农业人口22591人,非农业人口2735人,规划区内常住人口8200人,人口出生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3‰。 全镇共有19个党支部,其中流动党支部1个,党员617人。地区生产总值1090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398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17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5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4元。财政收入91.3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6.66万元。财政供养机关干部82人(含退休25人)、定补93人、低保63人、五保160人,特困户547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4800人,参合率65.2%。历史沿革二郎镇原名二郎场,始建于清代中期,原属合州定远县辖;清康熙八年(1669年),撤销定远县,属合州直辖;雍正六年(1728年),二郎场属合州来苏里辖;民国20年(1931年),建立二郎镇,属合川县第七区辖;民国30年(1941年),二郎撤镇建乡;1952年7月,分原第八区设置二郎区,区公所驻二郎乡;1991年12月,建立二郎镇。

5,二郎镇的行政区划

二郎镇位于皖鄂两省四县(蕲春、黄梅、太湖)的结合部,北依大别山,南邻县城,东与太湖相望,西与黄梅相连。总面积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万亩,山场面积2.9万亩,水面757亩。全镇辖二郎村、界岭村、石咀村、三冲村、铜铃村、茯苓村、卓岭村、刘坡村等8个行政村,318个村民小组,7886户,人口3.5万。 二郎村由原二郎、江家、墨烟三村合并而成,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约4000人。东与破凉镇车河村交界,南与本镇卓岭、茯苓两村相邻,西与二郎镇刘坡村及隘口花学村隔河相望,北与隘口乡隘口村及小圩村交界。耕地面积2600余亩,山林面积3800余亩。宿两公路、墨柳公路纵贯全村,交通极为便利。全村40个自然组均有通组公路,电力、有线电视、自来水覆盖全村。境内二郎集镇属千年商贸古镇,商贾云集,集市繁华,是黄梅、柳坪、陈汉及周边地区商贸集散地,是二郎镇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集镇建设北扩东移规划正在稳步推进。界岭村位于二郎镇西南部,东隔二郎大河与本镇茯苓、石咀村紧邻,南部与孚玉镇韩岭村接界。西面与湖北黄梅县停前镇接壤;北面是本镇铜铃村,由二郎镇原界岭、方沟、闵咀村合并而成。全村辖区面积12.4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3248亩,旱地839亩,山场1.2万亩,水面175亩,其它2600亩。石咀村位于二郎镇东南方,东北与孚玉镇小湾村、韩岭村交界。全村4415人,56个村民小组,12平方公里。三冲村位于二郎镇西北部,东与铜铃村紧邻,西与湖北柳林乡接界,北与柳坪乡古山、大地村接壤。有43个村民小组,1168户,总人口5026人,是二郎镇人口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全村辖区面积11.4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300亩,旱地300亩,山场1.1万亩,水面105亩,其它1600亩,年平均人收入2008年为2000元,地处大别山余脉属县级贫困山区村,山多地少,是典型的山区,海拔为380多米,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据地质部资料含有大量磷矿资源。其它全部土壤为弱酸性黄棕壤,土质肥沃,适宜种植油茶,毛竹等。铜铃村位于二郎镇西边3公里处,合九铁路9公里,高速公路11公里;东邻二郎大河,南邻界岭村,西邻湖北黄梅,北邻刘坡村,国土面积3694.5亩,全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3246人,有5个街道,宿松磷矿生活区,六国化工集团,铜铃中学,铜铃小学,铜铃粮站,铜铃卫生院,飞利亚服装厂。茯苓村由原董山村和茯苓村合并而成,因境内茯苓畈而得名,自古以来是宿松粮仓之一。全村国土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83.33亩,山场150亩。辖40个村民小组,共897户,3860人。卓岭村地处二郎镇东南边陲,座落于宿松县火车站东北方向,相距约2公里。整个村域贯穿宿两公路4公里,是企业落脚之地。全村4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218人,国土面积1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96亩,山场1960亩。刘坡村坐落在二郎镇西北部,二郎河大桥西边,紧邻二郎河集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占地8.8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716亩,旱地684亩,山场4135亩;共有2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30户,总人口数3010人。全村范围内有水库2个,水塘74口。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