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茅台经销商掌握着茅台的什么
控制权茅台对经销商也是掌握一定的控制权,以此来控制市场的销售价格。所以,茅台公司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一方面,经销商一定程度上受茅台的控制,销售策略需要按照茅台的政策执行;
2,票子华子茅台分别代表什么
中华香烟号称华子,茅台酒号称国酒茅台。目前茅台酒打的是国酒茅台,代表中国酒业标杆,民族酒业多次抗议无效,茅台酒在中国具有酒业话语权和高品牌定价权。中华香烟是指"中华"牌卷烟系烤烟型高档名优精品,被誉为"国烟",是中国卷烟品牌的杰出代表。
3,茅台集团是什么时候上市的当时每股多少钱
00:00 / 01:03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4,议价权和定价权有什么不同
两者相比,提价权应该是比定价权的权利更大,因为只有拥有绝对霸主权利,拥有侵人心智的品牌,你才能拥有超过通胀增长的提价能力。即定价权看的是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而提价权则看的是企业在消费端的地位。定价权是基于公司产品成本和公司在行业的地位,拥有对产品定价的能力;而提价权,是在定价以后,进行产品价格提升的权利。定价权指公司对其产品价格制定拥有主动权,若改变产品定价不会对需求有负面影响,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在成本上升情况下可以顺利通过提价将新增成本传导给下游且不影响销量。议价权是指在自由竞争或垄断市场上一个或几个企业具有议定价格的权力(决定价格的权力)。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可以说是稀有货,老百姓很多人会觉得新鲜,但是大部分人却不会主动去当试验田,采用限量的方式可以挑起大家的好奇心,让人们拗不过自己挣扎的思想然后去尝试新事物。固定所有东西使得大家感觉到东西的珍贵,越觉得珍贵越不会去考虑价格问题,那就使得卖家有更多议价权。打个简单的比方,比如涪陵榨菜作为行业老大,你将产品定价为2块,行业其他企业就不敢高于这个价格,这是定价能力的体现:而产品提价则是在定价后进行的,比如从2块提升到3块,这个提价能力就不仅仅要考虑产品成本和竞争对手,还必须考虑消费者对这个价格提升的敏感性,同样的东西,为啥现在要比以前贵?为啥以后要比现在更贵?为啥贵了我还会继续买?为啥我只买你的不买别人的?比如苹果手机刚出来上市的时候,因为产品拥有排他性的IOS系统和极致的产品工艺,就是高端定位,这就是定价权,但这两年也因为过度提价而不得不降价,这就是苹果提价权的体现,能提价,但是提价之路也很崎岖,也会有天花板。比如茅台,高端酒价格的风向标,所有其他酒企的高端定价都是跟着茅台走,这就是定价权,而强如茅台,近几年也才提过一次价,这也说明提价权是项更牛逼的权利,同时也说明提价时要考虑的因素会多余定价时考虑得因素。
5,茅台酒为什么要限价
上海为严打茅台加价销售所下达的限价令,有媒体称之为不实消息。一时之间,限价令是真是假让人摸不着头脑,市场上除了从某些经销商渠道还有可能寻觅到一些以高于3000元/瓶整箱销售的供货,官方指导零售价1499元/瓶销售的53度500ml飞天茅台却几乎踪影全无。 其实,茅台的限价令并非子虚乌有的空穴来风。只不过当前下达这个限价令的似乎并非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而是茅台集团自己。今年元旦期间,茅台集团就发布一个专项通知,要求专卖店系统每月将80%的飞天茅台酒按照1499元/瓶的价格售卖,厂家会不定期到店检查拆箱售卖的情况以及留存纸箱数量。自1月14日起,拆箱比例又调整至100%。拆箱是形式,目的是限价。“拆箱令”其实也就是“限价令”。 茅台集团这次之所以采用“拆箱令”的形式颁布“限价令”,可能是吸取了此前的教训。历史上,茅台集团曾经三次发布“限价令”。2010年,茅台集团首次发出“限价令”,要求经销商售价不得超过730元/瓶;2011年1月,第二次发出“限价令”,要求售价不得超过959元/瓶;第三次“限价令”是在2012年12月的经销商会议上发布的,53度飞天茅台零售价不能低于1519元/瓶,团购价不能低于1400元/瓶。限价本身就是涨价的产物,越是限价,价格非但没能限得住,反而还有可能越涨越高。2011年的那次限价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限价令”一出,一路狂奔的价格上涨非但没有产生刹车效应,959元/瓶的价格反而还飞涨到了创纪录的2200元/瓶以上。这也就造成了次年的第三次“限价令”不得不跟着水涨船高,将限价底线一下子就提高了58%。茅台的“限价令”由于涉嫌价格的维持、固定,是纵向垄断的表现,理所当然地遭到国家发改委的调查。2013年1月15日,茅台集团取消了有违反反垄断法的相关政策。 时至今日,茅台集团再次重拾限价话题,也许不无几分不得已的尴尬。一方面,茅台酒本身的涨幅已远超我国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的速度。1987年前,53度茅台酒的零售价是每瓶8元,1988年价格改革后提高到每瓶140元,2005年底的平均价格是每瓶350元,2009年12月则已达790元,2010年12月又提高到1300元,目前的官方指导性零售价则为1499元,比2010年上涨15.3%,比2009年上涨89.75%,比2005年上涨328.28%,比1988年上涨了1970.71%。也就是说,即使抛开价格改革前的每瓶8元不提,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涨了近10倍之多。另一方面,大河涨水小河满。在市场化条件下,如果没有建立健全而有效的销售机制,任何厂家要想只顾自己吃肉,不让经销商喝汤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即使茅台集团对发生在自己内部的权力腐败一反再反,但是,经销体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来已久,靠层层加价大赚特赚的习惯决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得了的。事实上,就在这次茅台集团重新祭出变相限价之利器的同时,经销商非但将本该拆箱放到零售柜台的飞天茅台一下子就都给撤了下来,而且以整箱销售方式所售出的茅台酒价格反而还提高到了3200元/瓶。这对茅台集团的“限价令”无疑是一种辛辣的讽刺,反过来也说明,对于茅台来说,已经不是要不要“限价令”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使价格上的拨乱反正回归茅台定价之初衷的问题。 茅台酒究竟要不要限价,这并不是一个形式上谁可以说了算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比限价不限价更重要的是茅台酒的价格要让老百姓喝得起。这也是不止一任的茅台集团领导人都说过的。可惜的是,一些人一边在作表白,一边却一次又一次地猛提价,其结果势必是离老百姓都喝得起的目标越来越远。而就在茅台酒的价格越来越背离老百姓的消费承受能力的同时,茅台酒如今早已经不是平民百姓餐桌上的家常酒。很多时候,喝茅台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随着茅台酒市场销售价格的一路攀涨,茅台本身不仅越来越迅捷地摆脱其消费品的市场定位,而更多地正在成为投资和理财的工具,同时,由于它在商务宴请的礼尚往来中已成为非常抢手的标的,“喝的不买,买的不喝”个中意味深长。 茅台的股票,是投资者分享茅台价值的载体,而不应该是短线博弈的筹码,更不能成为少数投机者暴富的工具。可是,让人同样不无遗憾的是,随着茅台股价的飞快上涨,不仅出现了茅台的业绩增长越来越跟不上股价上涨步伐的情形,少数利益机构依仗资金优势抱团取暖的情形也愈演愈烈。上涨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高的茅台股价与其说是价值发现的成果,不如说是价值的透支。不难想象,如果对一只股票的投资需要五六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回本,那么,它所能留给投资者的投资空间又能有多少呢?一旦利益机构的资金链无法支撑茅台股价的连续推升,或者说机构在一定的监管压力下无法继续维持其抱团炒作的趋势,那么,随着既得利益者的落袋为安,为泡沫性股价买单的一定是那些只懂得跟着机构去炒股的中小投资者,尤其是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