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二两酒,实际每天即使只喝一两,也算有酒瘾之人。那些喝几口酒就脸红扑扑的朋友可千万就别再劝他们更尽一杯酒了,不是他们不愿意喝,而是他们多喝的话身体是会遭殃的,而他们喝了酒之后是真的很难受,很多人喜欢每天饮用二两左右的白酒,而白酒的酒精度数(含量)相对较高,一般在38%—70%不等,酒精物质摄入的越多,对于身体的刺激时间越长,自然危害也就会越大。
1、以前喝白酒二三两,最近喝一斤白酒没有感觉,是怎么回事?
感谢邀请。最开始我们谁也不会喝酒,而且也没觉得这酒有啥好味儿能吸引这么多酗酒的人,但是工作应酬、借酒消愁、哥们儿聚餐、朋友结婚,这些场所个个都要人沾酒,长久下来,即使自己不爱喝酒,喝不了几口酒都会被“训练”得能喝个几杯子,那些喜欢喝酒后微醺感觉的人更是从几两的酒量变成几斤的酒量,这说明什么呢?酒量是真的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从刚开始喝不了酒到后面的酒大汉,其实我们的酒量可以逐渐提高,只要经常喝酒,我们对酒精的适应能力就有所上升,但是问题来了,这个所谓的“适应能力”并不是指我们体内处理酒精的能力提高,也不是指我们原本没有的“乙醛脱氢酶”合成效率提高,更不是肝功能提高,而是“大脑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还得慢慢来说,
酒精也叫作“乙醇”,当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有几个代谢过程,先会让乙醇脱氢后生成乙醛,这个乙醛不是好东西,它有毒害作用,必须在短时间内再一次脱氢生成无毒的乙酸这才松和。但是刚好有很多朋友的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或者乙醛脱氢酶的合成效率较低,所以,大量的乙醛会在体内囤积,对身体造成威胁,这时候身体就要报警了,这个警报就是:脸变红,身体变红,
所以那些喝几口酒就脸红扑扑的朋友可千万就别再劝他们更尽一杯酒了,不是他们不愿意喝,而是他们多喝的话身体是会遭殃的,而他们喝了酒之后是真的很难受。这和人体的DNA表达有关,中国人大部分都缺乏某样基因,导致我们大部分人的乙醛脱氢酶都不丰富,但欧美人的乙醛脱氢酶普遍丰富,所以国人大多酒量不及欧美,乙醛可能会侵入大脑,刺激神经,酒精是唯一除了葡萄糖和酮体意外能够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的物质,所以喝多几口我们就会觉得头晕目眩。
缺乏乙醛脱氢酶的朋友也会觉得更晕,浑身也难受,不过大脑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如果长期喝酒,大脑对酒精的刺激反应减弱,逐渐适应了酒精刺激,所以不会那么容易喝晕,乙醛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感也会减轻,它会释放更多多巴胺或内咖肽麻痹我们,让我们没那么难受,对酒精提高耐受能力。不过先别高兴的太早,大脑是被麻痹了,但其实我们体内的脱氢酶并没有更高效地处理乙醛,酒精也并没有停止大量进入我们的大脑,酒精对身体的影响依然存在,
2、什么是喝早酒?早酒是指什么酒?
喝早酒多办是一些慢生活节奏的城市,一般多见于县城或者农村,大城市也有,不过退休后的老人或者下夜班的工人比较多些,我见过的喝早酒的一般都去自己经常光顾的早餐店(免费的小菜比较多像炒藕,土豆丝,凉拌黄瓜都有)来一碗面条,弄几个小菜,一个人也行,三五位也照,趁着面条没上来先就着小菜喝一杯,等面条上来后在吃着面条上的浇头喝点,酒喝够了就吃面条,酒足饭饱后该遛弯的接着遛弯该回家睡觉的就回家睡觉,我下夜班也喝过几次,不过可能是不习惯吧总感觉酒有股苦味感觉没有晚上喝酒那么惬意。
3、我每天晚上都喝二两白酒,这算不算酗酒呢?
每天喝二两酒,实际每天即使只喝一两,也算有酒瘾之人,原以为小酌不仅怡情,还会对身体有益,但据《柳叶刀》最新的论文,饮酒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只会伤害身体,而且,与量无关,一滴酒也对身体不好,还不论是白酒、红酒、啤酒,一句话,所有酒精只要饮了,都对身体不好。饮酒既然没有任何好处,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好酒之人?周国平老师讲,喝酒一定是人类一种更高的需求,动物为了生存要吃食,不饮酒,人类如果生存的话,只吃也就行了,但人类有更高追求,要有精神愉悦,所以从这个方面,他说,人是会饮酒的高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