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经营环境“不佳”,白酒行业自然无法独善其身。去年中国白酒年度总体销售额在6000多亿元左右,“茅五”两大高端白酒在行业全年总营收的占比接近20%,说的直白点,高端白酒特指品牌在行业第一梯队的高端产品,中国白酒走出去最重要的还是文化的推广普及,让人们对白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白酒也可与食物搭配,或者调配成鸡尾酒,让大家更易接受;推广普及白酒文化,让消费者了解白酒是什么,比如茅台蕴藏了什么样的文化,而不仅仅是概念的推广。
1、明年白酒行业的销量会如何?
2018年中国高收入人群同比增长8%,中等收入增长3%,低收入增长8%,扣除CPI的影响,中等收入人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准倒贴)。高收入人群对高端白酒的消费自然不会减少,要么源于自身社交需求,要么源于中等收入人群与高收入人群的交叉社交需求,而对于中等收入人群来说,危机感远比高低端人群强烈,高端白酒的需求量也相对更大,但目前由于酒企提价或控货影响,所以导致这部分人群往往供不应求。
2、中国白酒如何出口非洲?
当前,中非关系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建议建设等合作平台,既是中非关系的重要支撑,又是中非合作与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需要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作为支撑。白酒作为中国文化中最独特、最鲜明的符号之一,中国的酒文化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完全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友好往来、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白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饮料产业的32.1%、利润总额的51%。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中国白酒的价值创造已超过威士忌,成为世界烈酒中价值创造最高的类别,中国白酒产量占全球烈性酒产量的比例接近40%,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却不到8%,且主要消费群体仍集中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远未进入世界主流消费圈和文化圈。
中国白酒“走出去”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标准问题,白酒是中国独有的烈性酒品种,技术体系一直局限在中国国内,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这始终制约着中国白酒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二是政策法律问题,世界各国关于烈性酒管理的政策法律差别很大,各进口国按照本国法规将中国白酒归类于不同品类酒精饮料,执行不同的进口检验和关税标准,这导致中国白酒的出口成本较高,削弱了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文化融合问题,酒类是文化属性很强的商品,文化差异使得国外的主流消费群体对中国白酒不易认知和接受。肯德基国外的产品及口味与国内的相比大有不同,国内常吃的肯德基是针对中国人口味对产品进行相应改良,例如墨西哥鸡肉卷变成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老北京鸡肉卷,中国白酒在品牌度和产品知名度还未打开局面的情况下,“水土不服”的症状愈加明显,可以借鉴肯德基“本土化”的策略,了解并学习非洲的酒文化,研究非洲人民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特色,根据当地的文化来具体分析,考虑如何能在不改变口感、包装的情况下,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入乡随俗,走出一条“非洲特色化白酒”之路。
中国白酒走出去最重要的还是文化的推广普及,让人们对白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白酒也可与食物搭配,或者调配成鸡尾酒,让大家更易接受;推广普及白酒文化,让消费者了解白酒是什么,比如茅台蕴藏了什么样的文化,而不仅仅是概念的推广,中国白酒和白酒文化在国际化表达和传播上亟待由中国思维、中国语言向国际思维、国际语言转变,要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来讲好中国白酒的文化故事。
3、高端白酒的销量如何?该如何在市场站稳脚步呢?
高端白酒有没有市场?咱们先看一下数据,就在7月1日,茅台股价突破1500元,创历史新高,金种子酒、泸州老窖相继涨停,五粮液、老白干、口子窖、迎驾贡酒多股拉涨。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经营环境“不佳”,白酒行业自然无法独善其身,不过,无论是从资本市场来看,还是从销售数据来讲,对名优白酒的影响不算太大,根据京东618全球年中购物节数据显示,开场仅5分钟,中高端白酒成交金额就达到去年同期的10倍;天猫公布6·18酒类战报,200多个酒类品牌成交量超过去年双十一,六十多个单品成交过万件;苏宁易购线上酒类数据也显示,高端白酒销售额大幅领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