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混淆了几个概念,白酒属于酒的一种,中国的酒还包括果子酒,米酒,黄酒,所以说白酒的起源与酒的起源是不一样的。有些朋友一直以为古代的酒就是现在的白酒,是错误的,古时候并没有高度白酒,古代说的烧酒和蒸馏酒也是由黄酒慢慢发展出来的,最后,白酒的酒型因香型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多派系,每一种白酒香型的层次和递进,都是一种丰富的感官表达,而白酒的特性注定不是给年轻人准备的,一般人,就算平时喜好白酒,要懂白酒的味道,起码也要到30岁以后。
1、在中国白酒文化里,关于酒的起源,为什么说猿猴造酒说是最初的酒的来源?
提问混淆了几个概念,白酒属于酒的一种,中国的酒还包括果子酒,米酒,黄酒,所以说白酒的起源与酒的起源是不一样的。古代以及近代建国前,白酒并不是流行的酒种,白酒在古代以军事用途为主,御寒消毒,蒙古人不种粮食,抢来的粮食蒸馏出白酒源源不断的供应前线,不过我国建国之前,主流社会还是以葡萄酒和黄酒为主。而现代白酒的来源于元朝,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之,
”李渡烧洒作坊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我国白酒“自元始创之’的说法。那么我国酒到底的来源于哪个朝代?有众多种说法,最早夏禹时期,仪狄总结归纳民间配方造出了醪,这是浊酒,也是黄酒,记载来自《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夏朝国君杜康发明了粮食酒,记载来自《事物纪原》:“杜康始作酒”。
有些朋友一直以为古代的酒就是现在的白酒,是错误的,古时候并没有高度白酒,古代说的烧酒和蒸馏酒也是由黄酒慢慢发展出来的,唐代诗人李白是一个标准的酒鬼,大部分诗歌都是喝醉以后来的灵感,李白的《客中行》中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在这里琥珀光肯定指的是黄酒,杜甫曾经说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斗酒相当于现代的六公斤,就算诗歌夸大了成分,两公斤算吧,按照现在的高度白酒也是不可能的,别说作诗了,估计连话都讲不清楚了。
宋朝的《水浒传》里曾经写到,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之前,喝了十五碗,按照现在的白酒同样不现实,在建国之前的民国时代,胡适、鲁迅、闻一多为代表的知识界,大多青睐温柔细腻度数低的黄酒,这也是当时流行的酒种。另外可能很多人都不记得这则新闻了,2015年在江西发现战国时期的海昏侯墓,墓主为汉武帝之孙刘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批青铜蒸馏器,里面装满了板栗、荸荠、菱角等植物果实,
2、为什么中国的白酒无法全世界流行呢?
其实,最主要的只有一句话:它和黄酒一样,白酒之所以不能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于白酒因中式菜肴的存在而存在,这两者相辅相成,无间搭配。离开了中式菜肴,白酒将不再焕发魅力,当然没有白酒的中式菜肴,自然也会失色三分,这就是白酒不能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原因。首先,如果世界范围吃的都是中餐,那么白酒自然就会流行,根本不需要酒文化输出,
你现在想一想,老外们吃着西餐,一人一盘,怎么喝白酒呢?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西餐的凉菜,比如水果沙拉吧,配上高度白酒,其他的比如鱼籽酱、香肠、各种牛排,火鸡、搭配一杯白酒,简直是太违和了。与中式丰富的菜系,和各种烹饪手法比起来,五个字:简直弱爆了,丰富的菜系和各种地方口味和白酒都非常搭配,就是一个简单的油炸花生都是白酒的打前锋的标配。
然而老外们没有这种餐饮习惯,其次,作为古老的农业国家,白酒的流行有着天道自然成的内因。白酒的生产来自于五谷杂粮,不论什么白酒至少有四种味道,即“酸甜苦辣”四味,这几种味道的交织,深刻的贴合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史,勤劳、奋进,在历史的进程中吃了太多的苦,且从未间断。而白酒的味道就是贴合了我们生活的特性,也是对生活的告慰和安抚,
白酒之所以在媒体中可以打广告,就是白酒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它的意义超越了同样带有成瘾性的香烟,因为白酒之于中餐,不仅可以佐餐,也是一种生活仪式感的存在,而其它国家和民族明显没有如此的文化底蕴,最后,白酒的酒型因香型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多派系,每一种白酒香型的层次和递进,都是一种丰富的感官表达,而白酒的特性注定不是给年轻人准备的,一般人,就算平时喜好白酒,要懂白酒的味道,起码也要到30岁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