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白酒,成品必须经过勾兑,不经过勾兑的白酒,那是原浆和基酒。勾兑是白酒最后成型的点睛之笔,也是重要核心技术,大家都知道,液态法白酒是扩产扩容的新式白酒,为什么,即便优级酒精还不能用于直接勾兑白酒,需要再提纯,像伏特加那样,酒精成本就接近或超过酿造酒成本,我们的白酒勾兑企业不仅不会干,还不会用到优级酒精,只要最便宜的酒精。
1、为什么有些酒是酒精勾兑的?
感谢邀请。酒精酒产生的历史背景:酒精勾酒即新工艺白酒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工艺白酒,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白酒企业多属小作坊生产,布局分散、管理粗放、技术落后,整个中国的白酒年产量不过10万吨左右,纯粮固态发酵即粮食酒远远不能满足一个新生国家的消费需求,因此酒精酒应运而生;市场需求:1、生产成本差异:从工艺的角度分析,纯粮白酒的成本要比新工艺白酒高出许多,新工艺白酒的优势在于“成本优势”和“缩短储存时间”上。
而在相同售价对比中,新工艺白酒”的市场利润空间就自然比纯粮白酒高许多,于是留给市场链条中的利润分割机会就要优先得多,进一步促进了酒精酒的的发展;2、销售价格差异:新工艺白酒仅适用于低、中档白酒的生产,价格相对亲民,对满足广大低收入群体的白酒消费需求具有积极作用,纯粮白酒虽然所含成份更有利于饮酒者健康,但因成本原因,价格稍高,与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匹配,由此可见,普通消费者为酒精酒的强大市场支撑;综上所述,酒精酒的存在是历史和现在共同作用的结果。
2、明明知道十元左右的白酒都是酒精勾兑,为什么还要买了喝?
就一句话,这一切都是经济基础决定的!能买得起纯粮固态发酵的白酒,谁还去买食用酒精调和的勾兑酒呢?那不是给自己找口渴吗?买得起宝马的,应该没人去买辆普通轿车吧,大家都知道,液态法白酒是扩产扩容的新式白酒,为什么?生产周期快,工艺稳定,可以满足更多人饮酒,能扩大市场容量。这种新式白酒减少了单位生产时间,势必便宜,能满足更多劳苦大众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勾兑”这个词就是被用烂了的词语。不管是什么白酒,成品必须经过勾兑,不经过勾兑的白酒,那是原浆和基酒,勾兑是白酒最后成型的点睛之笔,也是重要核心技术。不可否认的是10元左右的白酒,喝了基本半夜口渴,这个价位的的确确,确确实实,基本买不到纯粮酒,迷你包装的小瓶除外!10元钱,哪怕就是再掏40元,要买一瓶常规瓶装的品牌纯粮白酒,也需要细细选择,
50元左右含外包装的白酒,基本上也是新工艺白酒。个别品牌的光瓶除外!这个要看具体的产品生产代号,在瓶身商标上有标注,行得正、做的直的白酒,会直接在瓶身打出“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文字,这样的品牌一般都值得信赖!我不是给波汾打广告的,这个酒市场最低价也要38元,一般卖到50元左右,已经算是业界良心!那么收入低的人群,不可能把它当做口粮酒,40-50元的价位,可不低啊。
收入低的人群,月入上万的毕竟是少数,即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税后过万的比例也不是很高,这种酒,偶尔打牙祭还行。而更多的劳苦大众并不具备买纯粮酒的经济实力,纯粮固态发酵的白酒,才是粮食的结晶,众所周知,传统白酒生产周期漫长,出酒率低,单位生产时间的增加势必价格昂贵,这让低收入群体望而却步。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工艺白酒和新工艺白酒,如果前者工艺不佳,口感甚至比不上勾兑的新工艺白酒,
3、中国粮食连年丰收,为什么白酒都是用酒精勾兑,而不用粮食酿造?
谢邀!粮食虽然年年丰收,但是不可能所有的粮食都用于白酒的酿制,过去白酒在市场上的供不应求才导致了食用酒精勾兑白酒的合法性。所以粮食酒虽好,但也不代表食用酒精就是不能喝的酒,食用酒精与香料勾兑的白酒也是经过国家标准检验的,也符合食用标准,只是“勾兑”一词在很多没有深入了解的喝酒人士眼里属于非法制酒的标识,因此排斥食用酒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