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规模和影响开始逐渐超越黄酒。白酒收藏我可以在此科普一下,我家几代酿酒,多数人都认为收藏什么矛台、五粮液,我不认为错,因为他们都是名酒,具有收藏价值,但这些酒只可收藏,而不舍轻易饮用,否则饭后就一笑而已,但如果我们喜欢喝窖藏酒,希望自己藏点好酒以后慢慢品尝;在此我可以建议朋友们一定要买正规厂家生产的50度以上的酒,而且一定蜜封瓶口,深埋一米深度,三年后就可以喝真正的陈酒了;当然,封口好,时间越长越香。
1、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喝白酒?
(以下内容酒评网原创,欢迎酒友交流观点)中国最早出现的酒是米酒和在米酒基础上进化而来的黄酒。数千年的酿造和饮用历史,使黄酒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成文中国文化中最醇香的一部分,而我们知道的历史上几乎所有关于酒的人、事、传统、风俗、仪式、礼节,以及诗词歌赋基本上说的都是黄酒,而白酒的流行,则是相当晚近的事。明清时期白酒才兴盛起来,但其规模和影响仍不足以超越黄酒,
大约元朝的时候,随着蒸馏器的引进,蒸馏酒才逐渐出现,我们现在所说的白酒才初具雏形。但这时候黄酒依然有很大的市场,明朝时黄酒达到了鼎盛时期,并逐渐出现了南酒北酒之分。随着南酒逐渐向北方推广,南酒逐渐成为主流,而北酒逐渐走向了没落,直到今天,黄酒的主要产地仍然主要分布的江、浙、沪、闽等地区,而北方,也只有山东即墨老酒、河北北宗黄酒、陕西稠酒和大连黄酒比较出名。
黄酒的兴衰离不开技术、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的推动和左右,清末民初,战争频繁,当时的北方盛行烧酒,而南方以黄酒为盛——南方的黄酒,家家可酿,而购买烧酒则需到烧房酒肆方可。整个民国时期有关白酒的主流观念是酿酒耗费粮食,因此在酿酒原料的选择上,通常选择高粱、谷子等杂粮,彼时,高粱被普遍认为是酿酒的上佳选择,由于酿酒粮食与食用粮食没有过大冲突,政府也便逐渐放宽限制,开始鼓励和支持酿酒业的发展。
此时中国白酒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北方分支:白酒产量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北方流行高粱酿制的烧酒,南方流行稻谷酿的黄酒。民国时期,中国白酒的酿造技艺已然成熟,全国各地涌现出各大名酒的产地,当时白酒著名产区主要有汾阳地区、凤翔地区、洋河地区、泸州地区以及茅台地区,此外,还有牛庄地区、天津地区以及山东地区。至此,白酒的规模和影响开始逐渐超越黄酒,
白酒全面超越黄酒,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儿。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温饱问题,而更加节省粮食的白酒,以及后来被酒友们广为诟病的液态法白酒(酒精酒)便成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解决人们对酒精饮料需求的权宜之计。白酒的度数高,易于保存和运输,非常适合原理商业节点的人群,兵卒、旷工、脚夫、拓殖者等;白酒口感烈,一小口就能满足人们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对感官刺激的需求;而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从南向北的迁移,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白酒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人们的饮食偏好和味觉记忆是可以被改变的,尤其是在特殊的情况下。随着白酒大面积的普及,之前喜欢低度黄酒的人们开始逐渐适应并喜欢了这种口感更重、味道更浓、刺激更强的高度烈酒,随着白酒酿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和销售规模的不断放大,白酒的口感和利润也有了质的飞越,在需求和利润的双重刺激下,反过来又更加巩固了白酒在当今的社会地位。
2、最近想给爸爸买点好的白酒,什么白酒好喝呢?
我们兴宁客家人,有个不成文的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在婚后就要伺候一家大小,上孝老人,下护孩子,耕种土地更要是一把好手。男人到外面挣钱,每月寄钱回家!地里活一点都不用操心,每到年关的时候回来,就坐到那里,女人把饭菜做好端上桌,像作为女儿,我小小年龄就学会了担水,耕种,打谷晒谷,割草喂猪!所有的农活在小小年纪的时候都学会。
男人一肩扛着大小全家,拼命的挣钱回来,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真的很享福!在我们老家广东兴宁,每到年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做酿米洒!对于酿酒来说,我们家应该是最在行了,母亲每次做酒的时候,也会分很多种,给我们小孩喝的是甜米酒,类似于陕西人爱喝的醪糟洒。如果来了客人那就浓度高一点,还是自家粮食做的糙米酒,这种酒味度数比较大一点,接近52度白酒!基本上每顿都有自酿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