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调,三足鼎力;其实不光是酱香型白酒,其他香型的白酒同样适用。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调,三者缺一不可,三足鼎力,绵柔白酒避开了浓香白酒的竞争,让人一下子就想到洋河,中国几千年的国酒都是低度数的黄酒或者米酒(广义上,米酒和黄酒是同一种酒)比如曹操煮酒论英雄,或者古代小二们倒酒前都要筛酒,就是米酒饮用前用来加温或者过滤的一种方式黄酒度数低,不杀菌所以要煮酒古代状元红,女儿红,花雕等等都是指米酒,自古文人诗情画意,无酒不欢,说的都是低度数的米酒,如果是两三杯就醉的白酒,诗兴未发人就不行了,又如何写出“三杯两盏淡酒”一类的风情,就连粗犷的水浒传中所描述的酒,都是低度数的黄酒否则怎么可能大碗喝酒,豪气万丈,而高度的白酒只能小杯细抿一直到元朝蒸馏技术的兴起才开始出现高度数的白酒(烧酒),也就是说几千年的黄酒(米酒),几百年的白酒虽然明清两朝已经有了白酒,但是社会还是比较歧视白酒,认为白酒是不正经的或者劳动穷人寻求刺激才喝的但是白酒有两个优点,一是,劲大,解乏,适合劳作一天的人,二是,白酒价格便宜,用高粱就可以酿制,不像黄酒米酒那样需要用粮食主要还是因为白酒价格便宜,使白酒最终开始产量在清朝年间就超过了黄酒(米酒)但直到民国期间,上层社会和精英都是只认同黄酒(米酒)的,包括民间百姓也是平常喝白酒,而把黄酒珍藏起来白酒还是劳动者解乏用的廉价酒而白酒真正翻身是在解放后,国家整合传统酒厂,建立国营大厂,而解放后这段时间,经济困难,粮食比较紧缺,大米不够吃,国家大力推行新工艺白酒,这最终导致黄酒(米酒)彻底一蹶不振,逐渐被边缘化,而白酒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几千年国酒地位黄(米)酒突然消失了,而白酒瞬间兴起了,各大白酒厂商纷纷花巨资打造中国酒文化,白酒俨然成为新国酒的样子以至于现在说到酒,国人第一印象就是白酒,而米酒或者黄酒就边缘化了,甚至和料酒一个水平了难喝不难喝看,因人而异,其实对古人来白酒解乏,劲大,便宜,足够了但是现在随着中国富强,粮食危机已经解除,这些年,黄酒(米酒)似乎又有兴起的势头。
1、酱香白酒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调。三者是什么关系?
我是@芙蘭一醉的芙蘭哥,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我来说一说我的看法: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调,三足鼎力;其实不光是酱香型白酒,其他香型的白酒同样适用,这是中国白酒区别于其他国外烈酒的重要特点。特别是酱香型白酒,在这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互为基础,缺一不可,生香靠发酵是基础白酒所呈现的滋味,来自于糟醅发酵后的精华。
应该说,这些发酵后所产生的风味物质是微生物附着在酒醅上,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环境下,经过复杂的繁殖、代谢所产生的产物,如果没有优质的原料、没有优质的曲药,没有优质的窖池和窖泥,没有规范的发酵工艺和科学的管理,发酵过程就无法有序进行,各种呈香呈味的风味物质就无法产生。即使产生了,不是质量低下,产的少,就是邪杂物质多,为后续的蒸馏和勾调带来巨大的影响,
提香靠蒸馏是关键丰富的呈香呈味物质发酵好了,光在酒醅里是不行的,必须要提取出来才是酒啊,所以当酒醅达到了蒸馏的要求了,这个时候蒸馏提香就是关键所在了。一般在酒醅上甑蒸馏的时候,一般都是酒厂有丰富经验的师傅亲自上甑,亲手装填酒醅,因为,再好的酒醅如果蒸馏出现问题,不但会影响出酒率,还会影响酒的质量,造成成本的增加,原料浪费不错,为继续在发酵,以及后续的分级存储及勾调带来巨大的影响。
成型靠勾调是风格一个酒厂有每一个酒厂的风格特点,每一批蒸馏出来的酒的品质却是不一致的,为保证一贯的品质和一致的风格,就需要专业的勾调师进行勾调。勾调是一门技术,需要丰富经验,是一个酒厂最重要的环节,如果在发酵环节和蒸馏环节把控的好,出品好,那么勾调环节就会出精品;如果前两个环节做的都不好,或有一个环节有问题,那么对于勾调来说,不但增加了勾调的难度,而且还增加了酒的成本。
所以,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调,三者缺一不可,三足鼎力,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如果各位酒友还有其他的观点或不同意见,非常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请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吧,留言必回!我是芙蘭一醉的芙蘭哥,一名爱喝会品且有独立观点的头条作者,希望用浅显的文字让您健康喝好酒,选酒不犯愁!码字不易,点赞鼓励!如果您觉得我写还凑合,请赐个关注或点个赞吧,真诚期待与您结缘,芙蘭哥在此鞠躬谢啦。
2、白酒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历代诗人都和酒有不解之缘。白酒从酝酿到制作过程都是文化,发酵用的大米、糯米、玉米等粮食的比例,还有用特有的泉水,酿出的原浆又是如何勾兑出来的白酒。有的酒的酿造过程甚至可以申报非遗文化,卖酒的策划推销也要注入文化内涵,起的名字和品牌酒的品牌故事典故,多了去的文化内容。
酒的饮用更是有文化讲究,劝酒令,劝酒诗,颂酒文,祝酒歌,都是文化人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文化作品,有的广为流传,有的甚至流传千古成为经典文化作品!唐代诗人很多都在酒杯里找到创作灵感,写出闻名于世的佳作,有酒仙之称的李白和杜甫就是无酒不欢的爱酒人士。李白斗酒诗百篇,据统计,李白和杜甫的诗中提到酒的比例各占17%和20%。
3、你认为传播酒文化主要靠什么呢?
传播酒文化,有三大法宝,懂酒在“知”。就是懂得酒文化,酒,能源远流长,是因为酒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甲骨文的“酒”字,中间是酒坛子的象形,两边是酒坛里飘逸出来的酒香,金文的“酒”字就是酒坛子的形状,即“酉”,酿酒技术高了,饮酒习俗就逐渐形成,属一种群体文化。酒最先是用在祭祀活动,供神享受,终于在人们悟出了喝酒的乐处后,就由娱神变为娱人为主,酒大量出现在宴飨和文化活动中,谓之“酒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