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历史的追述在“甘美之”之后是长久的断层,再一次的出现就是清代各种烧坊的盛起,这时候也能零零碎碎找到一些文字记载,其中,题目中提到的“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就是这些文字中比较知名的句子。关于茅台酒是什么时候开始扬名的,现在的宣传最早是溯源到了汉武帝时期,唐蒙出使夜郎,带回的枸酱酒得到汉武帝“甘美之”的赞誉;且不说“枸酱”这么一个望文生义的名字和当今茅台酒原料毫无关联,高度蒸馏白酒都只是明清才盛行起来的,跟汉武帝时期的酒基本是风马牛不相及。
1、茅台是近三十年才变好喝的,还是历史上本来就是好喝的酒?
我在60年代末买过两瓶茅台酒,当时是3.24元/瓶(因为和100元存一年定期的利息相同,才记得),那酒真的好喝,只要一开瓶,滿屋酒香,用筷子可以拉出浓浓的酒线,而且酒色有点发青而且老百姓还能吃得起,没有假酒。现在的茅台酒嘛,和那时比差远了,除了有点醤香味,香气也不足,酒味也淡淡的,少了清香,只是价格狂升,远离老百姓的消费群,还假酒盛行,成了喝酒的不买,买的不喝,只是成了送礼的佳品(送什么人?你懂的)。
2、茅台现在被称为国酒,在中国古代,最有名的酒是什么?
茅台酒现在拿来吹牛的资本其实无外乎两点,其一,历史政治原因,当年红军长征在赤水河边盘踞一段时间,酒作为饮品也作为粮食使部队得以补充,特别是开国的将军们就热爱上了;其二,建国后,由于后来的官场老大们就是当年的红军将领,因此形成了官酒就把茅台放酒桌上的缘故,譬如许世友就特爱喝,红军的很多将领都爱喝。至于口味,如果理智客观不阿谀的人应该不见得都喜欢,相对而言我就更喜欢五粮液的口感,
至于有的拿出古代的历史云云,那就是牵强附会,就像有的学校说自己建校百年,比共和国历史都长,那是胡扯,几十年后在人家遗址上建立校舍就把校史往前倒,其实很扯。茅台酒厂大股东是共和国地方政府,共和国才不到百年,你就非要说你历史久远,那是不讲逻辑,至于最近茅台被工商总局驳回国酒商标注册,我认为工商总局完全正确。
3、“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这句话是何意思?展示了什么样的历史?
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历史文化故事关于茅台酒的起源发家史,有一句话是怎么都绕不开的,那就是”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这是清代西南大儒郑珍《吴公岩》一诗的句子,这两句话侧面表露了贵州茅台的起源。茅台本地不是什么资源丰富的地方,既没有名山大川以供瞻仰,也没有名人故里可供游览,更没有丰富矿产可供开采,然而这个几乎是四面环山的偏僻小村,在今天却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名酒产地。
这一切都源于茅台酒的发迹,关于茅台酒是什么时候开始扬名的,现在的宣传最早是溯源到了汉武帝时期,唐蒙出使夜郎,带回的枸酱酒得到汉武帝“甘美之”的赞誉;且不说“枸酱”这么一个望文生义的名字和当今茅台酒原料毫无关联,高度蒸馏白酒都只是明清才盛行起来的,跟汉武帝时期的酒基本是风马牛不相及。而茅台历史的追述在“甘美之”之后是长久的断层,再一次的出现就是清代各种烧坊的盛起,这时候也能零零碎碎找到一些文字记载,其中,题目中提到的“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就是这些文字中比较知名的句子,
诗出西南巨儒郑珍《吴公岩》一诗,郑珍诗贵州遵义人,道光年间的举人,官员、学者。至今仁怀还有纪念郑珍的道路命名,这两句诗描述的是道光时期贵州茅台地区渡口的商业景象。那时候贵州本地无盐,本地人所需的盐巴物资基本是由四川由水路运进,茅台镇紧挨着水道赤水河,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知名的渡口,而往来茅台渡口的商人大多是山西(晋)、陕西(秦)地区的晋商、秦商,这些商人在茅台聚集,给这个山野小镇带来了新的机遇,“秦商聚茅台”一句也成了茅台酒师从汾酒的“证据”之一。
这样就形成了郑珍诗中描绘的场面,秦商以贩盐名噪天下,到四川后,凭借雄厚的资本,抓住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盐需加大的时机,至清代时,逐渐垄断了四川盐业生产,最终形成了“川省各厂灶,秦人十居七八,蜀人十居二三”的局面。蜀盐逆流而上,“茅台酒”作为免于空载的回头货顺流而下,慢慢地,酒就做大了,至道光年间就达到了年产400吨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