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酱香酒是怎么酿造出来的呢。为什么只有茅台镇能酿出很多好喝的酱香酒呢,第二步是下沙外边的人估计不知道下沙的含义,“沙”呢就是指酱香酒酿造需要的主材料就是茅台镇周边的高粱,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为“追糟酒”。
1、茅台镇的酱香酒是怎样酿成的?
酱香型白酒又称为茅香型白酒,以其香气幽雅、细腻、酒体醇厚丰满、空杯留香持久著称,深受消费者喜爱。国家标准对酱香型白酒的定义为:以高粱、小麦、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酱香风格的白酒,按照糖化发酵剂的不同,酱香型白酒分为大曲酱香和麸曲酱香两种。
大曲酱香白酒典型代表是贵州茅台酒和四川郎酒,其酿造工艺非常有特色,以高粱为酿酒原料,小麦制取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取2次投料、8轮次发酵和7次取酒,再按照酱香、醇甜及窖底香3种典型的基酒和不同轮次酒分别长期贮存后,勾兑而成。“2次投料”指的是原料高粱先投一半左右,经过“蒸粮”、下曲(加大曲)发酵后,再将剩下一半加入到第一次发酵后的酒醅中,再经过蒸馏、下曲后继续进行发酵的过程,
8轮次发酵”是指从第1次投料开始,物料要经过8次的反复发酵和馏酒后,再丢糟的过程。除了第1轮次和第2轮次添加原料外,从第3轮次开始只加大曲,不加原料进行发酵,“7次取酒”指的是除了第1轮次发酵后蒸馏的酒不保留,又加到酒醅中继续发酵外,摘取后面7轮次发酵后蒸馏出来的酒,并按照香味特征和轮次分别贮存。大曲酱香型白酒的工艺特点可总结为“四高两长、一大一多“,
国酒“四高”的含义如下:①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其制曲温度高达60℃以上;②高温堆积,即入窖池发酵之前,先把酒醅放在空气中堆积发酵,当堆积温度达到45~50℃后入窖池继续发酵;③高温发酵,即酒醅在窖池中的发酵温度可达到42-45℃;④高温馏酒,即发酵后的酒醅在蒸馏时的出酒温度与其他香型白酒馏酒温度相比较高。
“两长”中的一长指的是生产周期长,从投料开始到产酒结束,一批酒的生产周期是一年;另一长是指贮存时间长,一般都在三年以上,长时间贮存是保证酱香型白酒风味质量稳定的重要措施。“一大”指的是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用曲量大,是所有香型白酒中用曲量最大的,与投料原料比为1:(0.85-095),“一多”指的是酒醅要经过多轮次的发酵和馏酒,一般要经过8次发酵和7次取酒。
2、你们都真正了解茅台镇酱香酒的酿造工艺吗?有什么讲究呢?
一、端午制曲1.踩曲每年端午的时候,一个新的茅台酒生产周期正式开始,今年的端午制曲,央视还直播了盛况,记得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曲即曲药,曲药以小麦为原料,先将小麦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搅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脚不停地踩,关于制曲,有过一段历史传说,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制曲时间在夏天,制曲车间里的温度经常高达40摄氏度,
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2.曲块装仓小麦经过“踩曲”做成“曲块”,用谷草包起来,进行“装仓”,大约10天后再进行“翻仓”,就是把曲块进行上下翻转,让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触微生物。前后一般要进行两次翻仓,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0℃以上,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发酵温度都高10-15℃;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
在制曲过程中,黄曲所占的成分比较高,一般来说,发酵后的曲块分为黄曲、白曲和黑曲,黄曲是一般适宜的曲块,白曲是发酵不够的,黑曲是发酵过头的,3.曲块出仓再过30~40天,曲块就做好可以出仓了,但是要使用的话还需要存储40天以上。在使用之前,要将曲块“切碎”,越碎越好,经过这样一番工序,生产一块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