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有名的茅台酒,颜色微黄是其标志性特点,不黄的话反而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茅台酒。尽管袁仁国在不同场合一直强调,“茅台酒跟腐败没有联系,茅台酒也从来不是、也更不想成为腐败酒”,茅台酒出厂价969元/瓶,利润率45.3%,因此可以推算出茅台酒的成本大约在439元/瓶。
1、茅台断货涨价是怎么回事?
贵州茅台的价格飞涨,断货现象,是营销策略的结果。尽管袁仁国在不同场合一直强调,“茅台酒跟腐败没有联系,茅台酒也从来不是、也更不想成为腐败酒”,但是事实是,中国白酒行业2013年到2015年三年间的业绩纷纷遭遇滑铁卢,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无一幸免。在贵州茅台业绩反弹的2016年,袁仁国在中央电视台的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里也不得不承认,“是反腐拯救了茅台,茅台酒的公务消费占比已由之前的30%以上降到不足1%,茅台已经成功由公务消费转向大众消费,
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在2012年整治“三公消费”之前,公务消费也是“茅台神话”的一个重要推手。在《永远在路上》这部记录片讲到了一个真实的现象,“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前,一些茅台酒的经销商优先保证单位团购,剩下的才市场零售,普通大众买酒时,时常出现断货;在茅台酒厂的自营零售店,当时买酒要拿身份证,一人限购两瓶,还得排长队,
”经历了2014年和2015年的低谷以后,茅台也算是成功的转入了民间消费,所以茅台当年的抢购景象已出现,经销商囤货,黄牛炒货的热情和赚钱渴望就来了。还有一个是投资茅台的兴起,一些陈年老酒拍卖高价新闻的出现,让人们对现代茅台的未来价值产生了兴趣,购买投资的行为,导致了饮用供给面的紧张,进而也导致了实际成交价格上涨,
还有一次就是资本推手。老股民们应该还记得,“茅台神话”第一次出现,是十多年前那轮牛市,2006年初到2007年10月,不到两年时间里,中国A股上演了一轮由“股权分置”改革引爆的大牛市,上证综合指数从1000点附近启动,一路昂扬,创下中国股市近三十年历史的最高点6124。在这一轮牛市里,茅台酒,作为“中国唯一能够称得上奢侈品的品牌”,被众多公募基金重仓抢购,成为当年唯一一只“百元大股”,
2、有人说大多数白酒是无色的,但是茅台酒却呈微黄色,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白酒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复杂的糖酵解反应,酒中的某些物质会发生呈色反应故而会呈微黄色,随着时间推移,黄色会越来越重。最常见的有名的茅台酒,颜色微黄是其标志性特点,不黄的话反而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茅台酒,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成酿,不卖新酒。茅台酒刚出厂的就就至少是生产五年以上的,而且勾兑了一定的老酒,
所以茅台酒一般都是微黄。而成年老酒黄色更深,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黄色深度来简单判断一款酒的年份,正常的情况下,贮存了一段时间之后,应该是纯粮食酒或者酱香型白酒比较容易出现酒体变黄的现象,兼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也会有这种情况,而清香型的白酒、米香型白酒则不会出现变黄现象。而且其他类型的白酒很少像茅台一样注重年份,流入市场的更多是新酒,
3、你认为茅台酒理性价格是多少,造成目前的价格的原因是什么?
茅台酒的成本到底是多少?这个不能根据几斤高粱出一斤酒推算,最简单的推算办法就是看报表啊。2018年贵州茅台酒大约营收750亿元,净利润大约340亿元,利润率大约45.3%,茅台酒出厂价969元/瓶,利润率45.3%,因此可以推算出茅台酒的成本大约在439元/瓶。当然,这个439元/瓶是不准确的,因为茅台酒出品的不只有普通飞天茅台,其他高中低档茅台酒,出厂价也不是969元/瓶,但是大概如此差不多吧,
那种“5斤高粱一斤酒,高粱8块钱一斤,所以茅台酒的成本是40元/瓶”的逻辑很白痴,运营成本呢?税费成本呢?时间成本呢?比如2017年年报披露:营业成本59.4亿元、销售成本29.9亿元、管理成本47.2亿元、研发成本4.3亿元、税费成本77.3亿元......回到题目中来,茅台酒理性价格应该是多少?何为理性价格?1.如果按上面计算的,茅台酒的成本大约是439元/瓶,是不是略微高于439元即为理性呢?难道不能低于439元?没有见过亏本的生意?茅台酒就一定要赚钱?2.如果按上面计算的,茅台酒的成本大约是439元/瓶,出厂价969元/瓶,已经狠狠赚了一把,市场指导价1499元/瓶,又被经销商狠狠赚了一把!但是!但是!1499元/瓶还买不到啊,今年大多数地区价格在18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