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唐的文成公主长什么样哦
很美丽的一个女子
太丑了
文成公主好像不是皇上亲生的吧
跟浪一样
漂亮的 我看电视上的文成公主 都很漂亮
你最好穿越去看看.......小说不是经常穿越么.
2,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利于吐蕃的事
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带上的水磨,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公主和她的侍女,还把纺织、刺绣技术传授给吐蕃妇女。
弘传佛教,为藏民祈福消灾,同时,还拿出五谷种子及菜籽,教人们种植。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为技术和医学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维护两族的合法利益,维护和平局面,极力保护公主,让吐蕃百姓和大唐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叫她让吐蕃人多读儒家经典,给那儿的人扫扫盲
互帮互助,促进双方发展一直抵御外敌
互帮互助,促进双方发展一直抵御外敌!
说国语
不做什么事,还要捣乱!
吐蕃强盛后就经常打唐朝的土地
3,谁能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概括一下我是个小学生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不同的粮食共有三千八百类, 给西藏的粮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不同手工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西藏的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不同的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和其他6位使者前去长安求婚.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来到青海的日月山,因为过了日月山山的另一边就是广袤的草原,完全没有了家乡的景象,在看看母亲走的时候送给她宝镜,想想母亲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长安。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看到八水绕长安的景象。在看看眼前的茫茫的草原,不由的潸然泪下,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在此修建了日亭和月亭称也就是现在的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
到网上搜去
4,100以内的家乡传说
你好,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 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 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籽、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希望对你有用 。
5,文成公主进藏缩写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 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 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籽、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6,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什么的故事
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民间传说)故事,
赞扬文成公主为民造福的精神
是一篇民间神话故事 4下语文书上有
促进和平 发展经济 传播先进生产经验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 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 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籽、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7,文成公主的称号
赞普
待生活安定下来后,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乐师们开始履行职责,他们十分卖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使松赞干布大有如闻仙音的感觉,他对乐师和音乐大加赞叹,并选拨了一批资质聪慧的少男少女,跟随汉族乐师学习,使汉族的音乐渐渐传遍了吐蕃的领地,流进了吐蕃人的心田。 随来的文士们也开始工作,他们帮助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记录松赞公布与大臣们的重要谈话,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规化。松赞干布欣喜之余,又命令大臣与贵族子弟诚心诚意地拜文士们为师,学习汉族文化,研读他们带来的诗书;接着他还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贵族子弟,千里跋涉,远赴长安,进入唐朝国家,研读诗书,把汉族的文化引回吐蕃。 农技人员并不宣扬什么,他们只是先把从中原带去的粮食种籽播种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后精心地灌溉、施肥、除草,等到了收获的季节,那顶壮的庄稼,惊人的高产,让吐蕃人瞪大了眼睛;因为吐蕃人那时虽然也种植一些青稞、荞麦之类的作物,但因不善管理,常常是只种不管,所以产量极低,他们不得不佩服汉族农技人员高超的种植技术。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授意下,农技人员开始有计划地向吐蕃人传授农业技术,使他们在游牧之余,还能收获到大量的粮食。尤其是把种桑养蚕的技术传给他们后,吐蕃也逐渐有了自制的丝织品,光泽细柔,花色浓艳,极大地美化了吐蕃人的生活,使他们喜不胜收,都十分感谢文成公主入吐蕃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文成公主以款款柔情善待松赞干布,使得这位生长于荒蛮之地的吐蕃国王深切体会到汉族女性的修养与温情,他对文成公主不但备加珍爱,而且对她的一些建议尽力采纳。文成公主则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见地,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提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协助丈夫治理这个地域广阔,民风慓悍古朴的国家。而文成公主又不是那种极有权势欲的女人,她参预治国,却从未要求松赞干布给自己一个什么官职,对于吐蕃国的重大政治决策,她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强行干涉,因此松赞干布和大臣们对她非常悦眼,经常向她讨教唐宫的政治制度以作为他们行政的参考,而广大的吐蕃民众更视她如神明。
文成公主,名李雪雁,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并信仰佛教。唐贞观十四年(640),西藏王松赞干布,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 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100匹小马放在中间,1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 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5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籽、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