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流行用高粱酿造的烧酒,南方流行用大米酿造的黄酒。这是春节期间延长屠苏酒寿命的祭坛。这是每年最后一次喝屠苏。70多年来,苏辙的《消弭日人》诗中透露出一种奇特的春节酒俗,这种酒俗不同于历代的有序礼俗。屠苏酒是古代中国人在春节期间饮用的主要酒,因此也被称为新年酒。浓香型白酒是茅台王子系列白酒的第二选择,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白酒。
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喝白酒?
以下内容酒评网原创,欢迎酒友交流观点中国最早出现的酒是米酒和在米酒基础上进化而来的黄酒。数千年的酿造和饮用历史,使黄酒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成文中国文化中最醇香的一部分。而我们知道的历史上几乎所有关于酒的人事传统风俗仪式礼节,以及诗词歌赋基本上说的都是黄酒,而白酒的流行,则是相当晚近的事。明清时期白酒才兴盛起来,但其规模和影响仍不足以超越黄酒。
大约元朝的时候,随着蒸馏器的引进,蒸馏酒才逐渐出现,我们现在所说的白酒才初具雏形。但这时候黄酒依然有很大的市场。明朝时黄酒达到了鼎盛时期,并逐渐出现了南酒北酒之分。随着南酒逐渐向北方推广,南酒逐渐成为主流,而北酒逐渐走向了没落。直到今天,黄酒的主要产地仍然主要分布的江浙沪闽等地区,而北方,也只有山东即墨老酒河北北宗黄酒陕西稠酒和大连黄酒比较出名。
黄酒的兴衰离不开技术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的推动和左右。清末民初,战争频繁,当时的北方盛行烧酒,而南方以黄酒为盛——南方的黄酒,家家可酿,而购买烧酒则需到烧房酒肆方可。整个民国时期有关白酒的主流观念是酿酒耗费粮食,因此在酿酒原料的选择上,通常选择高粱谷子等杂粮。彼时,高粱被普遍认为是酿酒的上佳选择,由于酿酒粮食与食用粮食没有过大冲突,政府也便逐渐放宽限制,开始鼓励和支持酿酒业的发展。
此时中国白酒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北方分支白酒产量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北方流行高粱酿制的烧酒,南方流行稻谷酿的黄酒。民国时期,中国白酒的酿造技艺已然成熟,全国各地涌现出各大名酒的产地,当时白酒著名产区主要有汾阳地区凤翔地区洋河地区泸州地区以及茅台地区。此外,还有牛庄地区天津地区以及山东地区。至此,白酒的规模和影响开始逐渐超越黄酒。
白酒全面超越黄酒,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儿。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温饱问题。而更加节省粮食的白酒,以及后来被酒友们广为诟病的液态法白酒(酒精酒)便成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解决人们对酒精饮料需求的权宜之计。白酒的度数高,易于保存和运输,非常适合原理商业节点的人群,兵卒旷工脚夫拓殖者等;白酒口感烈,一小口就能满足人们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对感官刺激的需求;而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从南向北的迁移,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白酒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人们的饮食偏好和味觉记忆是可以被改变的,尤其是在特殊的情况下。随着白酒大面积的普及,之前喜欢低度黄酒的人们开始逐渐适应并喜欢了这种口感更重味道更浓刺激更强的高度烈酒。随着白酒酿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和销售规模的不断放大,白酒的口感和利润也有了质的飞越,在需求和利润的双重刺激下,反过来又更加巩固了白酒在当今的社会地位。
大家过年都喝什么酒??
春节是一坛益寿延年的屠苏酒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苏辙的除日诗中,透露一个与长幼有序礼俗异样的奇特春节酒俗屠苏酒是古代中国人春节期间主要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红楼梦五十三回有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唐朝人韩鄂所著的岁华纪丽卷一元日进屠苏注中记载,屠苏为草庵,庵中名医每到除夕夜都要给邻里赠送药酒以避瘟疫,因不知医生姓名,人们便用草庵的名称屠苏来命名此酒,称屠苏酒。
据《本草纲目》记载,屠苏酒的配方是红木、肉桂、防风、菝葜、大黄、桔梗、川椒、附子、赤小豆等八种中药,有利于养生保健。《南朝宗巡荆楚年谱》中有这样的记载:农历新年饮酒,第一个是幼,第二个是长,小的过农历年,大的过生日。原来,从小到大喝屠苏酒这种奇怪的习俗,并不是一种无序有序的礼俗。难怪宋代苏轼写他夜宿常州城外,却顾此失彼,不惜最后一饮屠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