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我国烟酒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的利弊有哪些

1,我国烟酒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的利弊有哪些

无利,有害。吸烟会导致国民身体健康受损。长期吸食会导致肺癌等严重病情。

我国烟酒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的利弊有哪些

2,制酒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哪些利弊

利:丰富人们物质生活;形成一种酒文化;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创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弊:对全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影响;大量浪费谷类食品……

制酒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哪些利弊

3,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新的禁酒令所产生的影响

禁酒令颁布之后,会导致酒的消费水平大幅度降低,一起带来的影响就是造酒业所生产的酒滞销,从而导致企业大面积损失,继而造成国民经济的损失。
发展航母,是国防重器。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国防开支属于财政支出的范围。所以发展航母不是经济建设项目,受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水平决定的消费的对象、质量与方式。发展航母受我国生产力水平,科技实力的影响。

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新的禁酒令所产生的影响

4,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旅游业的发展,能有效缓解居民工作压力,增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带动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并积极引导了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共同转变。总之,旅游业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不仅在于它对社会各阶层收入具有二次分配的经济意义,还在于它能带来的各地域、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及价值观方面等交流和沟通。 旅游本身就是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需求以外对于个人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享受方面、休闲方面的需求。而旅游业这一行业的发展也是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旅游业更能突出的表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同时和谐的社会也会不断的带来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二者是相互作用的。而社会主义社会对于我们来说是和谐社会和安定的基础,旅游业发展,同样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良好发展,并且更加巩固了这一经济基础与环境基础。

5,经济萧条对中国的酿酒行业有没有什么影响

现在才刚刚开始,将持续至少3年。 ISO预计经济危机对食糖酒精行业影响有限 国际糖业组织ISO秘书长表示,即使全球经济危机给食糖和酒精行业带来的的不利影响,但全球不断增长的酒精需求以及亚洲和中东地区的食糖需求将会对全球食糖价格形成支撑。 ISO秘书长认为,虽然信贷紧缩会导致食糖和酒精行业的投资减缓,部分新厂的投产期也将会被延迟,但估计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糖市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不过如果国际油价跌至50美元/桶之下时可能会对部分生产成本较高的酒精厂造成影响。
会持续的 经济学家预测:今年年底至明年上半年是中小企业发展最困难的时期。 影响就是:国内外需求减少,目前处于供大于求的现状。酒的价格会跌降,如果要出口的话,外销也会受影响的。
当然有影响!对很多企业影像更重! 只是对教育事业无影响!

6,我想知道表面胶体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研究胶体和一般粗分散体系的性质和规律以及各种界面现象的物理化学分支学科。 研究对象 在分散系统中,分散相粒子(质点)半径为10-9~10-7米的称胶体,通常所说的胶体多指固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又称溶胶。分散相粒子半径为10-7~10-5米时则称粗分散系统,例如悬浮液(如泥浆)、乳状液(如牛奶)等。胶体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分散系统。胶体化学与化学其他分支的不同之处是,后者研究对象均属小分子,胶体化学除了分子之外,更注意胶体大小的粒子。粗分散系统也属其研究范围。一般情况下,一个胶体粒子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但许多高分子物质的分子,在线度上与胶体粒子相当,因而在高聚物的溶液(例如明胶溶于水或橡胶溶于甲苯)中,虽然它们被分散成单独的分子,但这些溶液与溶胶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和相同的研究方法。为此高分子溶液又称为分子胶体,也成为胶体化学的研究对象。鉴于高分子材料的迅速发展和日益重要,高分子物理化学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分支。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性质上的紧密联系,高分子溶液仍是胶体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界面处,由于分子的受力及能量情况都具有特殊性,所以相界面上具有特殊的性质,表面化学就是专门研究这种界面性质的现象的学科。 胶体是多相系统,其中的粒子和介质是两个不同的相 ,这是它与真溶液的重要区别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胶体的高度分散,致使它有很大的相界面(例如直径为10纳米的金溶胶,当其粒子的总体积为1立方厘米时,其表面积可达600平方米),从而有很高的界面能。胶体的许多性质都与界面能有密切关系,因此对界面性质的研究构成胶体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研究表(界)面性质的表面化学是胶体化学中极其重要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常被联系在一起而命名为胶体和表面化学。 应用 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胶体和各种相界面,所以胶体和表面化学的规律在生命现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胶体和表面化学的许多原理和研究方法也常用以研究生命科学(例如生物膜的研究等)。另外,形形色色的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农业及人类生活中亦发挥重大作用。由于分散系统的普遍存在,胶体和表面化学在整个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及人类生活(例如天文、气象、催化、染色、水土保持 、选矿等)中用途甚广。

7,人民币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贷款利率上调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六方面影响,不容忽视。  一是利率调整后,县域内的商业银行利差倒挂现象更加明显。原因有三:其一是由于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直接导致了县域内商业银行贷款能力的下降,贷款规模停滞不前,甚至逐年收缩,贷款利息收入逐年减少;其二是由于存款利率上升,存款额的逐年增大,存款利息支出逐年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加;其三是目前商业银行当地机构中间业务发展速度缓慢,业务量小,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还很小,存贷利差的倒挂直接影响其经营绩效。  二是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负担。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调的上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两倍,贷款利率上浮后,利率上限提高,农村信用社为追求利润,基本采取“一浮到顶”的做法,执行的浮动利率基本上是先上浮到上限,在此基础上,对农户贷款再执行小幅的利率下浮。由于贷款利率的提高,相应增加了农民的支出(利息)负担,不利于农民增加收入致富,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贷款利率提高,给民间借贷提供繁殖的土壤。贷款利率提高前金融机构贷款与民间借贷比较最大的优势在于利率低,而民间借贷则以借贷方式简单灵活、手续简便等优势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一定的市场。贷款利率提高后,金融机构贷款与民间借贷的利率已经已经基本持平,又加之金融机构贷款的准贷门槛高、手续繁杂,造成一些急需资金的企业或个人选择民间借贷。  四是利率调整后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将加剧。由于受传统消费习惯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的影响,本地区居民消费始终处于谨慎、保守的状态。前几年,中央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用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消费需求始终处于不够旺盛的状态。利率提高后,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居民消费转为储蓄,从而加重消费不足现象。  五是将造成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县域大多数企业虽经多年发展,但由于底子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市场占有份额少,企业经营本来就很艰难,贷款利率的上调,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其经营成本,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将受到影响。  六是间接造成农牧民收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将迫使企业通过降低原材料价格来保持盈利空间,所增加的融资成本将转嫁给供应原材料的客户,县域中小企业多以当地农副牧产品加工为主,企业所增加的融资成本其实就是转嫁给了农牧民,这样就降低了农牧民收入,与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相悖。  还可以去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6/08/21/001389149.shtml 学习一下
1.利率是本币资金市场的一种价格信号;汇率则是外汇资金市场的一种价格信号。因此,从某国的角度讲,利率是本币的对内价格;汇率则是本币的对外价格。2.利率间接影响汇率。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经由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利率差距而引发的。根据“无套利均衡”原理,低利率的货币必然升水;高利率的货币必然贴水。由此可见,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利率差距过大,必然会引发明显的汇率逆向变化。3.汇率间接影响利率。汇率对利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收支的非均衡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差额主要由两大部分所构成:一是经常项目差额;二是资本项目差额。一国国际收支如果长期顺差,则外汇必然供过于求,本币就会对外升值;本币升值,一般会抑制出口、刺激进口,从而扩大国内商品供给,国内物价平抑,利率被迫下调;另一方面,为了稳定本币汇率,该国必然会将国际收支顺差转化为外汇储备。在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本币投放就会增加,货币供给就会扩大、银根就会放松,从而迫使利率下调。最最简单的变动关系是,由于利率的上升导致外国资本的涌入,由于外币要对换成本币才能在国内进行六通,致使外比对本币需求增大,从而使本币对外币升值。不过实际情况还与通胀、国际收支等因素有关,总之人们的预期是最重要的。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及主要行业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顺差急剧增加,外汇储备增速超过50%,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成为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我国从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增速减少1.5个百分点,进口增加0.2个百分点,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升值使企业投资成本下降,在经济比较景气的状态下,企业投资意愿有可能增强;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口消费品价格下跌虽有利于消费增加,但影响有限。受出口减慢、新增就业减少的影响,居民收入增速会有所下降,不利于消费增加,人民币升值对消费将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综合考虑,人民币升值2%,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跌0.4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减少50万人,农业、纺织业、机械、电子等产业受到影响相对较大。从中长期看,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为了研究汇率体制这一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利用《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和《中国投入产出模型》,对汇率升值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如下。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模型测算依据 汇率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为进出口价格变动引起的初始影响(直接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这一影响的大小主要由进出口价格弹性决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发展的定量分析显示,我国出口价格弹性为1,即我国出口价格相对世界出口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进口价格弹性为0.4,即我国进口价格相对世界进口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进口增长率提高0.4个百分点。 汇率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除了要考虑进出口价格变动引起的初始影响外,还要考虑汇率变动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回波效应(间接影响)。对进口而言,汇率升值的初始影响会导致进口增加,但升值造成出口需求下降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放缓,却会减少对进口的需求。定量分析表明,我国GDP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实际进口增长率减少1.33个百分点,因而进口的回波效应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对出口而言,作为经济贸易大国,不仅汇率升值的初始影响会抑制出口;同时,由于本国经济贸易减速将导致世界经济贸易趋缓,又会进一步减少本国的出口需求。定量分析表明,世界经济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实际出口增长率减少2.7个百分点,因而出口的回波效应对减少出口表现为叠加效应。 由此可见,货币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进口的刺激作用,国内国际经济减缓对进出口的影响,强于价格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2.测算结果及分析 按照人民币升值1%、2%、3%和5%四种情况,经模型测算,其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影响,如表1和表2所示。根据表1和表2,人民币升值2%,出口增速减少1.5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增加0.2个百分点。按2004年数据计算,相当于出口减少91亿美元,进口增加12亿美元,贸易顺差由320亿美元减少到217亿美元,减少净出口需求852亿元人民币,大约影响当年GDP增长率(当年支出法GDP为140776亿元,增长9.5%)中0.6个百分点。汇率升值后,能源、原材料、机器设备等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国内相应产品价格也会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下降,企业投资意愿有可能增强;同时,国内价格水平下降以及出口受阻,也会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消弱企业投资意愿,综合作用的结果,名义投资下降0.2个百分点,实际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下跌有利于消费增加,但受经济增长减慢的影响,收入水平会有所下降,实际消费增速降低0.1个百分点。考虑到三大需求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就业减少50万人,财政收入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增加额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M0、M1和M2增速分别下降0.4、0.5和0.4个百分点。 模型测算显示,一次性汇率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会随着时间递减,第二年影响减弱一半,两年后影响基本消失。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主要行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后,由于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消费需求也相应减小、投资略有增加,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行业的增加值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测算结果如表3、表4、表5所示。 1.对三大产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2%,按2004年数据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减少94亿元,增速减少0.4个百分点,占当年增长率6.3%的6.3%;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减少544亿元,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占当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1.5%的6.1%;建筑业增加值增加7亿元,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减少122亿元,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占当年增长率8.3%的3.6%。 2.对工业部分行业的影响 工业部门中,出口份额较大的行业如纺织、机械、电子、化工等受到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较为明显。 人民币升值2%,作为我国出口大户的纺织业出口减少20亿美元;增加值减少90亿元,增速下降近2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出口减少14亿美元;增加值减少110亿元,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电子工业出口减少18亿美元;增加值减少85亿元,增速下降1.5个百分点。化学工业出口减少8亿美元;增加值减少85亿元,增速下降1.4个百分点。 三、对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几点看法 1.短期内对宏观经济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但影响不大 人民币升值2%,一次性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就业减少5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这一影响是严格假定其他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理论结果。实际上,由于我国汇率是在国民经济仍处于繁荣阶段中调整的,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仍然较强,对宏观经济的实际影响可能没有理论测算得那么大,汇率小幅度调整不会对宏观经济带来较大冲击。相反,从中长期看,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2.当前是汇率调整的良好时机 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看,上半年,GDP增长9.5%,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既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也没有通货紧缩。1~6月新增城镇就业59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8万人,就业形势良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处高位,消费增长加快。宏观经济形势良好,抵御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带来冲击的能力就强,对经济造成的负面会较小。从金融体系和外汇市场看,目前,我国外汇管理逐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市场工具逐步推广,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企业抵御和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增强。从升值的预期看,近几个月来,美元相对于欧元、日元等多数货币走强,大体升值在5%~10%之间;美元利率相对于人民币利率的利差在扩大。这些因素的出现,弱化了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有利于防止投机。因此,目前是推进汇率改革的有利时机。 3.灵活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应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我国采取了一次性升值2%,继而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如果市场预期大大高于人民币升值幅度,人民币有可能在多个交易日连续上涨至浮动的最高点,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升值过大的情况。获利投机资本也可能迅速流出我国。这些问题都会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农业、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带来不利影响。 为此,一要根据国际收支变动状况,适度干预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二要利用各种可用贸易保护措施,优化进口产品结构,尽量减少对农业等行业的冲击;三是根据国际热钱流入或流出动向,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稳定国内需求增长。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