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之言是什么意思,韩信临死前说悔不听蒯通之言

第一,君子有三畏,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根据这个词的意思,什么是绅士就是国王的儿子。后来解释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他说这样的人怕他的命运,他的命运是什么,就是你的命运是上天给的。他为什么有钱,你为什么穷?这是命运,而你就是这个命运,是不可违背的命运。我先告诉你,韩信听了蒯通的第一个意见是什么。

韩信临死前说悔不听蒯通之言,这蒯通之言指的是什么?

如果韩信当年听了蒯通的劝说,在楚汉争霸时自立反刘邦,韩信成功的几率可以说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最后参与争霸的可能就不是刘邦,而是韩信跟项羽了。韩信是历史上的一代名将,他的军事才能可是极其之高的,可以说,刘邦的汉朝有一大半江山都是他来打下的。从古至今,功高震主的人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而韩信也不例外,韩信的功劳给刘邦的震慑力实在是太大,所以刘邦和吕后联合把韩信骗到了宫中,叫人用竹签子给扎死了,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著名的狡兔死,走狗烹。

纵横了大半辈子的韩信,最终却倒在了刘邦的怀疑和吕后的先发制人之下,所以韩信临终之前,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不甘,所以大呼悔当初不听蒯通之言!很多人会疑惑这蒯通是谁?他到底跟韩信说了什么,让韩信临终前如此悔恨呢?蒯通其实就等同于韩信身边的一个张良,不过韩信不像刘邦那样对张良言听计从,所以蒯通跟韩信提出的建议,他一般听一半留一半。

先来跟大家说说,韩信听从蒯通的第一个意见是什么。当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帮刘邦拿下齐国之时,原本已经到达齐国边境的韩信,听到刘邦这个消息之后就准备撤退了,毕竟齐国已经打算跟刘邦投降。而蒯通非常替韩信不甘心,所以他跟韩信提建议说郦食其一个文人就凭一把嘴就让齐国投降,这么大的功劳肯定会骑在您的头上,所以您不要浪费这次机会,完全可以自己不知情,就按着原计划接着攻打齐国,这个时候攻打齐国肯定能够长驱直入,一举把齐国攻下来。

韩信接受这个建议之后,果然很快就打败了齐国,而齐国国君感觉被刘邦耍了之后,将郦食其赶出去了,开始东躲西藏,还找了项羽求救。当时的项羽把重心放在对付刘邦和彭越去了,所以只派了大将龙且率领10万楚军选去救助齐国。其实对付像韩信这样的名将是需要项羽亲自出马的,只不过他这次太过于轻敌,让龙且率领的10万楚军全部被韩信灭了。

十万楚军丧失之后,项羽屡遭重创元气大伤,韩信也因此一飞冲天,成为了楚汉相争的格局中,谁都无法忽视的一股势力,而刘邦也因项羽的重创终于可以跟他面对面硬扛了。这个时候韩信凭借目前手里的兵力和他的势力足以打破整个楚汉局势平衡,他是那个能够决定历史走向的人,只可惜他放弃了。项羽因为元气大伤,他意识到了韩信对于刘邦的重要性,所以派人游说韩信叫三分天下跟刘邦分庭抗礼,还让韩信要注意刘邦,只不过韩信只记得刘邦的知遇之恩,直接拒绝项羽的提议。

而这个时候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向韩信提供了第2个建议,而这个建议其实是决定韩信是否能够自立称王的一个重要关节点,韩信也正因为没有听从这个建议才走向悲剧。蒯通通过分析天下形势认为楚汉两家已经对峙很久,谁也没有能力直接打败谁,而影响天下局势走向的就是韩信本人,既然如此,倒不如韩信自己自立为王,形成三足鼎立,说不定还能一举统一中原。

只可惜,蒯通这个建议没有被韩信所接纳,毕竟韩信可是连项羽的游说都不愿意接受,何况一个谋士给的建议呢?而此时,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给韩信画了很多大饼,还封他为齐王,让韩信和他一起出击攻打项羽,韩信非常高兴的接受了。结局很明显,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即位称帝,而韩信也因功高盖主被吕后解决了。韩信在临终之前所说的悔不听蒯通之言其实指的就是蒯通的第二个意见,他非常后悔没有在最合适的时候三分天下,才让自己沦落如此。

那么韩信能自立吗?其实他有资格自立,自立也很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我们来分析一下韩信当时的实力。刘邦败给项羽后,刘邦闯进韩信的军营,抢走了韩信的过山车,直接带走了韩信的主力,只给他留下了两千人。后来韩信手里有多少马?他有超过30万的军队。也就是说,韩信手里,除了原来的两千汉军,其他的军队都是他自己招募的或者其他地方投降的士兵。这些人完全听命于韩信。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