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运输距离远,运费就会增加,盐的价格就会飙升。清代南河总督衙门如今已成为公园,只有衙门所属的严清公园还在。清初在江苏淮安设立总督衙门,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北京永定河的堤防安全和清淤。总督府最早设在山东济宁,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也比较靠近黄河。
清朝,河道盐道还有什么独立的衙门?工作内容是什么?
清朝河道衙门变迁自古以来,中国的水患比较多,因此设置了专门的部门治理水患,经历了地方治理到专门部门治理这样一个过程。主要原因是一个水系经过的省份太多,单一一个地方政府不能完全治理过来。譬如黄河经历了很多省份,但是黄河水患主要影响的区域则是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个省京杭大运河也经过很多省份,由于淤积的淤泥会阻碍运河的正常运转,需要不时的疏浚。
现在我们国家设置水系管理部门,全流域进行管理,设置有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等,类似于清朝的河道总督衙门。清朝和南河总督衙门现在成了公园,只有衙门所属的清晏园还在,江苏淮安清朝初期就设置了河道总督衙门,主要负责黄河京杭大运河北京永定河的堤防安全和疏浚等工作,河道总督的治所首先设置在山东济宁,此处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节点,同时距离黄河也比较近。
治理一段时间后,于1677年治所迁移到江苏的淮安清江浦,治理的侧重点已经发生变化了。不过这一次迁移治所,导致远离黄河水患多发的河南省,一旦黄河在河南境内发生水患,河道衙门距离太远。1724年,雍正在河南武陟设置河道副总督,负责管理山东河南境内的黄河运河等。1729年,河道总督一分为二,原来的河道总督为江南河道提督军务,简称南河总督原来的河道副总督为山东河南提督军务,简称河东总督,都是二品大员。
南河总督仍然驻扎在江苏淮安清江浦,河东总督治所在河南开封。1730年,又设置直隶河道总督,负责海河水系和境内运河的堤防疏浚等工作,由此形成南河东河直隶河三河总督。1749年,裁撤直隶河道总督业务减少,1858年裁撤南河总督太平天国运动和水患减少,1902年裁撤河东总督纯粹是为了减少支出,这些都是根据当时的水利治理和政治情况而裁撤的,并不是没有水患了。
河道总督有自己的专属军队,负责河道安全,清朝河道衙门一直属于独立的衙门,有时候地方大员兼任这一职务。清朝盐道衙门的变迁。清朝时期,食用盐有三大品种,分别是海盐湖盐和井盐,海盐主要产自于东部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井盐主要产自于四川贵州和湖北湖盐主要产自于山西运城地区,西部地区也有湖盐。其中海盐的产量占比最大,供应的范围最广。
海盐主要有奉天盐长芦盐山东盐两淮盐浙江盐福建盐广东盐之分,分销都是采取就近原则,井盐湖盐也是如此。运输远了,运费增加,盐价格会飙升。清朝盐引档案图清代初期,清朝中央政府在各省设置巡盐御史,巡盐御史又称盐政,由中央派员,是一个肥缺。后来清政府将大部分巡盐御史裁撤,地方盐管理划归各地的总督或者巡抚管理,属于权力下放。
不过清朝中央政府还是保留了两个巡盐御史,也就是盐政,一个是长芦盐的巡盐御史,一个是两淮盐的巡盐御史,这两地盐产量大,影响大,国家控制是为了平衡地方。1830年撤两淮盐道,1860年撤长芦盐道,统一划归地方管理。长芦两淮两浙广东设盐运使司。河东初设盐运使司,嘉庆时改以河东道兼办盐法事务。福建初为盐驿道,后改为盐法道。
入川之初为盐茶道,宣彤称帝时改为盐运使。盐茶道的名称和作用是不同的。比如盐茶道,就是管盐管茶的盐驿道,盐务和邮政系统合二为一,其他的分别管盐务。这些部门都属于总督管辖的下属衙门,由清朝的中央政府改为总督政府。盐道的主要作用是监督盐场盐的运销全过程,进而收税。同时,它调查盐的走私,没收罚款和逮捕囚犯。盐道衙门有自己的执法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