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们都知道一直有七二卖的说法。历代文人墨客,没有七十二卖,就不能赞美天津。天津七十二家,市区二十一家。七十二春水活,野桃开在午后的风景里。事实上,这七十二古是根据海河沿岸的景色和地理特征而命名的,流传至今。
天津是否真的有七十二沽?
身为地道天津人我们都知道历来有七十二沽之说,历代文人墨客,颂扬天津都离不开七十二沽。要说,天津是否真的有七十二沽,我还真有些拿不准,借着这个题正好去翻了一下我们今晚报的资料库,您还别说,不查不知道,没想到这里面门道还不少,下面就为您慢慢讲述。七十二沽的命名 其实这七十二沽,是以海河沿岸风光和地理地域特征而命名,并流传至今的。
是哪七十二沽呢?要说有哪七十二沽呢?据天津县新志卷二十七从余称在天津县境内实际只有二十一沽,另外五十一沽则在宝坻和宁河两县。 名声大的,要数丁字沽西沽小直沽大直沽,沿海河下去,还有咸水沽葛沽桃源沽东西泥沽,直到海河入海处的大沽。 丁字沽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清初朱导江有诗云潞卫交流入海平,丁沽风物久闻名。
潞河即今北运河,卫河是南运河,两河流进天津,在城北八里处汇合,成丁字形,故名丁字沽。西沽在明代曾设官渡,清康熙时,在旧址设浮桥。民国后,沿北运河岸遍种桃树,春天桃花盛开,成为天津春游胜地。直沽是明清以来对天津三岔口居民区的通称。具体地点,在县东南十里,群流横溢,茫无涯涘,故称大直沽。流传下来的大直沽地名在今海河东岸,当地多设制酒烧锅,酿制高粱白干酒名闻全国。
为嘛叫咸水沽? 咸水沽在海河中下段西南岸,同葛沽桃源沽东西泥沽等都在一侧。据说,海河水随潮上涨,咸水至此而止,故名咸水沽。海河入海处,是大沽和塘沽。七十二沽的数字准确吗? 津门学者杨平曾根据旧时的行政区域划分,一一列举地名。也有前人,考证七十二沽,把这个数字凑得不多不少。 我个人以为,七十二沽,是极言其多。
七十二沽真有七十二处吗?有何来历?
寻芳步步踏青来,柳外何人筑钓台?七十二沽春水活,午景声里野桃开。一首清代诗人查昌业的即景诗,勾勒出了老天津卫七十二沽沽水阔,一般风味小江南的北国江南的风景画。天津因有七十二沽,所以天津又被称为津沽大地。而沽则成了天津的别称。塘沽大直沽西沽丁字沽咸水沽如今天津有许许多多朗朗上口的带沽的地名,那么天津人习以为常的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一点反而没人仔细想过。
在历史上,天津位于九河下梢,其最大的地理特色就是湿地众多,河流坑塘洼淀水库湖泊星罗棋布。据清光绪年间津门杂记记载:天津的七十二沽,在城区内的实为二十一沽。光绪年间的重修天津府志,还列出了在宝坻的二十九沽,在宁河的二十二沽,合计七十二沽。这也许就是历史上关于天津72沽的最早记载。从文献的记载上看,72沽这一说法,应该是旧天津地区历史上实际统计的数字,而不是一个虚数。
但后期,曾经有过对沽的统计调查,发现仍有许多沽未含在内,除此之外,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制约,有的沽已经消失不在了,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72沽,应该只是延续历史上习惯的说法而已。大直沽说完了数字,咱们接着回到之前的问题,沽到底是什么意思?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沽就是退海后自然形成的水坑,大洼地。
也有人说,古是一个古老的河名,它可以分为东和西。因此,古河两岸的村名往往标有“卖”字。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古是河流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绕水开阔高地。那么正确的说法是什么呢?个人认为后者最接近历史事实。让我们逐一分析。如果卖的是指水坑,72卖的是指72个大水坑,那么这个说法的弊端就是如何定义什么是水坑,有多大?显然,水坑理论没有衡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