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湖南的人才最出名。您好!我是小牛寻味,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湖南什么酒最出名,有何特色?我是北方人,后来嫁到湖南娄底,记得第一次到老公家时,我知道老人喜欢喝酒,就买了茅台送给他,结果人家很不屑,没几天就送到老公外婆家了。
湖南省什么最出名?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当然是湖南的人才最出名。“清孚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史”(谭世骧语)。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五个重要的人才群体。一:是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派人才群体。代表人物是嘉道年间的名臣陶澍,贺长龄及唐鉴,李星沅等,著名学者、启蒙思想家魏源及汤鹏等。陶澍,(1779一1839),安化人,官至两江总督,追封太子太保,谥文毅。
清经世派代表人物,政绩:督办海运,整顿盐政,兴修水利。代表作:《印心石屋诗抄》,《陶文毅公全集》等。贺长龄,(1785一1848),长沙人,官至云贵总督。他主修的《遵义府志》,被梁启推为“天下府志第一”,著有《耐庵诗文集》。唐鉴。(1778一1861),善化人,官至太常寺卿,服膺程朱之学,是当时义理派的巨擘之一,蜚声京门,著有《朱子年谱考异》,《畿辅水利备览》等著作。
李星沅(1791一1851),湘阴人,官至两广总督。魏源,(1794一1857),邵阳人,曾官高邮知州。著名学者,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著有《海国图志》,《圣武记》等。汤鹏,(1801一1844),益阳人,进士出身,官监察御史,著《浮丘子》。二:是咸同年间崛起的湘军集团,代表人物曾,左,胡,彭,郭等人。
曾国藩,(1811一1872),湘乡人,清末重臣,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官至大学士,两江、直隶总督,追赠太傅,谥号“文正”,功业,著作人尽皆知,从略。左宗棠(1812一1885),湘阴人,是清末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中兴名臣”之一,官至陕甘总督,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追赠太傅,谥号“文襄”。
诗文、军事著作颇丰。胡林翼,(1812…1861),益阳人,官至湖北巡抚,谥“文忠”。政治家,著名将领,晚清“中兴名臣”之一。彭玉麟,(1816一1890),衡阳人,官至兵部尚书,名将,追赠太子太保,谥“刚直”,郭嵩焘(1818一1891),湘阴人,首任驻外公使,著名启蒙思想家。三:是十九世纪末,戊戍年间的维新志士群体,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
谭嗣同,(1865一1898),浏阳人,以一人之死而唤醒天下的著名维新志士,滴血菜市口。唐才常,(1867一1900),浏阳人,著名维新志士,领导自立军起义。熊希龄,(1870一1937),凤凰人,著名维新人士,主宪派,民初任“第一流人才内阁”总理。四:是二十世纪前十余年间,即清末民初,辛亥革命志士群体。
黄兴,(1874一1961),善化人,革命党领袖,与孙文并称“孙黄”。宋教仁,(1882一1913),桃源人,民主革命家,为民主宪政流血第一人。蔡锷,(1882一1916),邵阳人,清末民初军事家,“反袁护国军神”。蒋翊武,(1884一1913),澧县人,武昌起义的领导者,民国开国元勋。另有:陈天华(新化人),禹之谟(湘乡人),刘道一(衡山人),姚洪业(益阳人),杨毓麟(长沙人),焦达峰(浏阳人),陈作新(浏阳人)等。
五:是五四运动前后崛起的革命家群体:共产党阵营有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李立三、蔡和森,向警予,李达,彭德怀、贺龙、罗荣桓,蒋先云,谭震林,李富春,李维汉,蔡畅,粟裕,陈赓,谭政,黄克诚,萧劲光,许光达等人。国民党阵营有谭延闿,程潜,唐生智,陶峙岳,李默庵,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黄杰等人。真是人才辈出,灿若星辰。
这些人才群体,在晚清及民国时代都发挥了独一无二的作用,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才有“晚清是湖南人天下”一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湖南人的基本素质与特殊性格是人才辈出的基础。在漫长的古代,湖南发展缓慢,被称为“瘴疠蛮荒”之地,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大都是苗瑶等少数民族,文物远逊中原和江南地区。
唐大中年间,长沙人刘锐考中进士,号称“破天荒”,至宋代,文化发达的江西陆续向湖南移民,湖南的经济和文教事业才开始有较快发展,长沙岳麓书院,衡阳石鼓书院建立,与江西白鹿洞,河南嵩山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但经元末明初战乱,湖南人口锐减,发展停滞。明洪武年间,从邻省向湖南大量移民,借移民之力,经济得以恢复,文化亦开始有迅速发展的趋势。
但到明末清初,闯献造反,清军人关,三藩作乱,各州县迭遭蹂躏,人口丧失了三分之二。清顺治,康雍乾年间,清庭屡颁“召民开垦”谕旨,于是大量移民进入湖南。这次移民,使湖南全省人口素质得以更新,带来了移民所具有的开拓精神和进取意识,加上与少数民族通婚,吸收了苗瑶等民族强悍,刻苦的习性,从而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它省份的特殊民风:朴实勤劳,劲直勇悍,尚气好胜,霸蛮任性。
受这种民风薰陶的学人士子,也形成了特殊的士风:质朴淳厚,不尚浮靡,勇于任事,锐意进取,负气好胜。(二),湖南建省与南北分闱为湖南士子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机制。清雍正以前,湖南还是湖广省的一部,省会在武昌,考场遥远,交通不便,费用浩繁,湖南士子赴试者少,中试者廖廖,名额几乎被湖北人独占。雍正元年(1723)设湖南布政使司,正式建省,次年设湖南巡抚,驻长沙,同年两湖南北分闱,湖南单独举行乡试,中试名额四十九名,副榜九名,武举二十五名,一举与湖北持平。
建省与分闱,既免除了旅途之遥,又减轻了士子经济负担,名额的划分又增加了湘中士子中试的机会,从而激发了湘士求取功名的积极性,促进了“人才之奋起”。正如杨昌济所说:“湖南与湖北分闱以后,文运大昌”,“湘省士风,云兴雷奋,咸同以还,人才辈出,为各省所难能,古来所未有,此分闱之效也”。(三),湖湘文化经世致用学风的影响。
近代湖南几个人才群体都体现出了强烈的“经世致用”精神。经世致用,从人生态度上来说,就是以天下为已任,扶社稷,济苍生,不以一已私利为进退。从价值取向上说,是追求内圣外王,修齐治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从学术风格来说,是联系社会实际,研究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注重学问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尚浮夸。湖湘学派始终以“康济时艰”,“传道济民”为治学宗旨,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扬光大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嘉道年间的贺长龄,魏源,也大力提倡经学,后来的曾,左,彭,胡,郭等莫不如此,不但提倡,更身体力行。
正是经世致用的学风,使湖南一批又一批才人志士,树经世之志,治经世之学,修经世之术,成经世之业。(四),重教尚学之风极盛,促使湖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湖湘士子的成才打下扎实的学问根基。清中叶之后,岳麓书院成为湖南人才兴起的大本营,以上的名人大多曾就读于此。戊戍维新运动中,湖南还成立了时务学堂和一批学会组织,都成为研究学问和培养人才之所。
湖南最好喝的酒是什么?
酒鬼酒,浏阳河,白沙液,邵阳老酒这些就不说了,说点特别的我说所说的“好酒”,是当地普通的糯米甜酒,味甜,容易下口。同样是酒,因为放入不一样的原料、用了不同的工艺,有了各自的味道,夺得当地人的味觉认可。倒缸酒:醉脚不醉头 在嘉禾,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上几缸倒缸酒,迎接前来拜访的客人。将选好的上等糯米浸泡一个晚上,然后用清水冲洗三到四遍,糯米洗干净后,添好新火,把水烧开,便将糯米上火去蒸。
待糯米蒸熟,浇水冷却、漏干、将糯米装入缸,再加上酒曲让其慢慢发酵。在酿制中将糟烧或水酒倒入糟缸,故名“倒缸酒”。当地民谚说:“嘉禾倒缸酒,醉脚不醉头”。它香且甜,色黄如金,醇烈而后劲大,是将米烧酒倒入糯米酒里密封月余而成。由于气温较低,冬至酿制的水酒色更清、味更醇,酒糟化酒率高,故每年冬至时节,家家户户将糯米酿酒,直到春节才开盖饮用。
“冬至酒、舀断手”,嘉禾人爱饮此种倒缸酒,很多农户除过年酿酒以外,常自酿自饮,常年不断。小米窖酒:苗家密藏 湘西人豪爽好客,历来有“无酒不成席”的习惯,纯朴的湘西苗民用包谷酿制成烈性的“包谷烧”酒,酒度可达70多度。还可用粘米酿成低度醇和的“米酒”,用糯米自制酒曲制成富有营养的“糯米甜酒”,每当有贵客临门便端出“包谷烧”、“米酒”、“糯米甜酒”等待客。
此风相沿成俗,村村都酿“包谷烧”,家家都做“糯米甜酒”。还有一种苗族小米窖酒,采用传统古老工艺酿制,百年苗家密藏,是酒中珍品。它品质清醇,入口绵甜,清澈透明,香气优雅,酒体醇厚,回味悠长,具有独特苗族风格。红薯酒:小村老酒味 在永兴,逢年过节人们都少不了喝上几杯红薯酒,被当地人称为“永兴茅台”。年来岁往,酿酒的老手艺不变,醇香的味道也依旧。
先把红薯洗净切块,在锅里煮熟,然后把熟红薯放在大木桶中冷却至二十五摄氏度,再把酒曲放进捣烂的红薯泥里拌匀,再用农膜蒙住发酵。二十五天左右即煮酒。在发酵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过高酒则带酸味;过低出酒率低。在煮酒时火不能烧得过猛,否则酒有焦味。红薯酒不像曲酒那样有一股浓浓的香味,而是有一缕淡淡的清香。红薯酒味甜、润喉,如清冽的泉水、喝了还想喝,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醉了,不管你喝了多少,即使酩酊大醉,头也不痛。
当地还以它驱风寒去感冒,“盐酒一杯是良方”,即当感冒头痛时,将粗食盐烧得爆响,然后倒入红薯酒,便兑成了盐酒。苦瓜酒:瓜在瓶里,瓶在架上 与红薯酒相比,苦瓜酒更有趣味,它是湘西、湘北等地民间自酿的保健药酒,有清热解毒、养血滋肝等多种功效。其酿造方式很特别,讲究“瓜在瓶里,瓶在架上”。就是说要把酒瓶子固定在苦瓜架上,让苦瓜在酒瓶内长大。
苦瓜在瓶子里长成果皮呈青绿色后,再把度数较高的白酒灌进瓶里,浸泡近两个月,即成。当瓶内的苦瓜条变成黄色浸渍状,酒液有混浊感时,就可饮用了。品尝时会有味苦爽口之感。苦酒:侗乡特色 侗族有句俗语,“到侗乡没有喝苦酒,等于没有到侗家”,通道喝到一种名叫“苦酒”的酒,它又称吊酒,系一种侗族人家不用烧的酒。酿制方法是:把糯米蒸熟,晾冷放入甜酒曲,置入大坛内酿制。
待发酵后,漏去酒糟,纯甜酒水对半掺入当地洁净山泉,存入大坛中密封,半月后即成。初酿的苦酒,色泽乳白,黏稠带丝,甜而略带苦味。最为上品者,为九月初九酿制的苦酒,叫“重阳酒”,可放至过年时饮用,故又称“老酒”。那时色泽透亮,倒出时带有丝状,劲力较足,苦味较浓,被人们称为当地“土茅台”。这种酒度数低,可大量饮用,夏饮可解渴,冬饮可祛寒,是侗家待客的上等饮料。
苦酒后劲大,一般喝不醉,两三碗下肚开始没有什么醉意,一旦过量则醉而难醒,半小时后开始发作,有的一醉几天才醒。故苦酒又有“醉不醒”、“侗家魔水”之称。牛屎酒:待贵客的礼物 “牛屎酒”是永州蓝山县一大特产,只有蓝山县新圩镇能生产这种酒。属于酿造酒,酒度一般为15度左右。其颜色褐黑如牛屎,看上去黑糊糊的,酒液特别浓,酒从壶嘴流出,呈黏性的丝线状,掉在桌上不会流走,凝成一小团。
在当地这种酒极其珍贵,只有家里来了贵客,才会拿出饮用。其酿造工艺独特、复杂、讲究。只能在冬季酿造,必需选用优质糯米,浸泡要恰到好处。采用二度发酵法,两次发酵分别在木缸、瓷缸中进行。只能加入当地的井水,酒曲必须是当地山上采集的百草配制而成。第一次发酵的温度和时间要配合控制,严密把关;第二次发酵完全利用新鲜牛屎堆自身产生的温度。
新鲜牛屎堆的体积有一定的要求,用的牛屎最好是吃百草的牛产生的,而牛屎堆由新鲜牛屎与百草搅拌混合而成。醽醁酒:闻着清香,喝着甜香 历史悠久的中华一绝“湖之酒”,古称“醽醁酒”,是衡阳传统贡酒,衡阳因此号称“醽醁之乡”。在《辞海》中,醽醁二字均是中国古代美酒的名称,晋代大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中即有“飞轻轩而酌醽醁”的名句,唐太宗以醽醁酒赏赐丞相魏征,并赠诗一首:“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晋代诗人张载、三国大将张飞等都留下了与醽醁酒的佳话。清朝出版的《一统志》证实该酒产于衡阳市酃湖乡:“酃湖在衡阳县东,水可酿酒,名醽醁酒。”因此,醽醁酒为衡阳特有的酒,推算起来,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了。醽醁酒选料精细,工艺严谨,采用当地传统“贡米”、“麻矮糯”为原料,用金鸟井涌出的矿泉水经淘洗、浸泡、蒸煮、冷却、糖化,陶瓷小缸多次发酵、过滤、密封,精制而成。
湖南什么酒最出名?有何特色?
您好!我是小牛寻味,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湖南什么酒最出名,有何特色?我是北方人,后来嫁到湖南娄底,记得第一次到老公家时,我知道老人喜欢喝酒,就买了茅台送给他,结果人家很不屑,没几天就送到老公外婆家了。后来我才知道,湖南人一般不喝外面销售的那种酒,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我们这一片地方,家里有喜欢喝酒的,都是喝大米酒,我老公公几乎每两个月都要自己做一次,就是用自己的大米酿的酒,我不喝酒,不太懂酒,但是每次家里酿酒时,闻到那个酒香味,特别的香,有点像糯米甜酒的气味,很诱人呢。
我个人是特别喜欢喝糯米酒的,特别是例假期,每次都要喝的,喝完全身暖和,重要的是暖肚子,开胃,消食。听家里老人说自己用大米做的酒,喝了有很多好处的,活血化瘀,疏通血管,增强抵抗力,特别适合年龄大一点的老人,我家老公公60多岁了,一天三餐都要喝一杯,是用一次性杯子喝的,每餐都要喝一大杯,从不间断,有时候家里来客人或有邻居来,都会用这个大米酒招待。
咱们湖南邵阳本地生产的白酒有哪些品牌,口碑如何,喝的人多不多?
邵阳本地产的白酒知名度较高的有邵阳大曲和开口笑酒,邵阳境内的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占地1700余亩,年酿造优质基酒5万吨,原酒窖藏能力10万吨,是代表湘酒产业高度的地标。酒文化的发达,所以邵阳人酒量在湖南属于比较厉害的,喝酒的人自然很多,有喜欢喝米酒的,有喜欢喝啤酒的,有喜欢喝白酒的,还有喜欢喝葡萄酒的……米酒在邵阳农村地区可是相当受欢迎的,很多家庭都自酿米酒,不论男女都喜欢来几口,尤其是很多男人,饭前必喝酒,有事没事喝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