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时为什么有甲醇,为什么自酿散装酒不建议喝

凡是酿造的酒,甲醇不可避免,都有,只是含量有多有少。也就是说,农村自酿酒,在接酒过程中,自然有了去甲醇的做法,所以不用担心甲醇超标。怎样去除甲醇?原料蒸煮时其实是能排除部分甲醇的。农村酿酒过程中的去甲醇办法:掐头去尾。谢邀自酿酒一般做不到工业酿酒那样精准去甲醇的程度,所以不建议自酿白酒。

自酿白酒怎样去甲醇?

谢邀自酿酒一般做不到工业酿酒那样精准去甲醇的程度,所以不建议自酿白酒。要想去除甲醇,得明白甲醇的生成途径。酿酒原料中含有的果胶质是甲醇诞生的基础。一般酿酒原料中果胶质含有量最高的是薯类、其次是麸皮、谷糠、腐败的水果。这些原料长期蒸煮后就会分解出甲醇。怎样去除甲醇?原料蒸煮时其实是能排除部分甲醇的。蒸馏排除。

大酒厂在白酒蒸馏取酒时控制蒸馏温度在50度上下,可排除大部分甲醇。如果不能一次除尽,一般酒厂都会用专门去甲醇的装置去除杂醇。(杂醇含量少的酒不容易上头)用吸附甲醇的天然沸石或人造分子筛进处理。尽量不用薯类酿酒。薯类物质太容易分解出甲醇了(酒精酒的原料食用酒精大多都是用薯类酿造的,所以人喝了患病的风险很大)。

有人说农村自家酿的酒没有提炼甲醇,不能喝,你认为呢?

农村自家酿的酒,焦点就是甲醇含量。人们普遍认为他们设备简陋,技术古朴,又没有现代化的检验化验手段。就做不到大酒厂那样水平,害人的甲醇没提炼,一定含量高,喝它有风险。酿造白酒都有甲醇,但基本都在国家标准之内,安全范围。凡是酿造的酒,甲醇不可避免,都有,只是含量有多有少。所以,国家制定有强制执行标准,不得超过,否则违法,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标准号为《GB 10343-2008》,规定在谷物以及可食用作物发酵酿造的酒精,按100酒精度,每100毫升的甲醇含量:●特级酒精不大于2毫克;●优级酒精不大于50毫克;●普通级酒精不大于150毫克。换算成粮食白酒,每100毫升甲醇含量不大于6毫克,一般实际含量在2毫克。农村酿酒过程中的去甲醇办法:掐头去尾。

农村自家酿酒,沿用的是传统的技术。其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接酒时,把整个出酒过程分为三段:开始出来的叫头酒,甲醇含量高,度数高,味道太冲不好喝,不要;中间一段,因为杂醇杂酯少,味道好喝,留着;尾酒度数低,口感也不好,一样的不留。所以北方酿酒有二锅头之说,二锅头就是中间段的酒,喝酒只喝二锅头。其他农村酿酒都这个模式,掐头去尾。

当然头酒尾酒不是扔掉,下次倒进酒涪重新烧。也就是说,农村自酿酒,在接酒过程中,自然有了去甲醇的做法,所以不用担心甲醇超标。甲醇自己会跑掉,喝的时候烫热,或者存放一段就挥发了。甲醇比乙醇的沸点低,在64.7℃,乙醇的是78℃,所以甲醇比乙醇挥发得快。根据甲醇的这个特性,一般在三个正常情况下,甲醇就跑个差不多了:●蒸馏出酒过程中,大部分温度超过甲醇沸点,甲醇就会挥发掉一部分;●新酒存放也挥发一部分。

都见过卖散酒的,大陶缸,小口大肚。缸口不是硬质盖子,是布袋一样的盖子。目的就是不要那么严密合缝,留着空隙给甲醇挥发留出路,然后酒味越来越好。●喝酒温热了喝。古人喝酒,还不是高度酒,可是都热着喝。之所以热着喝得舒服,就是热的过程,促使甲醇挥发掉,酒味更好。当然如今的酒甲醇含量比古时候低,但是热着喝酒是个好习惯。

买了几十斤农民自酿纯粮食酒,感觉不错,他们是怎么去除甲醇的?

1,高度酒都是蒸馏获得的,因为自然发酵的酒度数低。原理是酒液的度数到一定度数,酵母菌就自己承受不住死去,发酵过程就自然停止了。2,在蒸馏过程中,自然去除甲醇了。因为甲醇沸点是65度,低于乙醇的78度,当酿造的酒液加热到65度时,甲醇优先沸腾蒸发,气化出来,此时酒体温度停留在65度,等甲醇走完了,酒体温度继续上升,到78度附近,大部队出来了,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美酒,收好储存,让酒体继续熟化后提升口感。

等大部队都走完了,酒体温度又上升了,此后就无需再蒸馏,可以停止蒸馏作业了。所以,掐头去尾,中间段的蒸馏的酒都是好酒,储藏好,等酒质熟化归顺就好。当然决定酒质的还有好多其他因素,粮食的好坏和新鲜度和干净度,制曲的窍门,发酵的窍门等等。只要头酒不要,就能去除甲醇,这是蒸馏的功劳。化工厂专门有精馏工艺,把不同沸点的物质充分拆分开,所以沸点相差这么大的甲醇和乙醇的分离不是难事,根本无需从技术上担心,要担心的是作坊老板的良心。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