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三杰酒怎么样,历史深处的江氏三杰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什么酒最好,那要看看谁来评价,爱酒懂酒的朋友更多会说茅台好,那么不懂酒的呢,你给他一杯茅台,一杯小白盲评你看谁好喝,这真不知道呢!合适自己的,能消费得起自己喜欢,不是酒精勾对的粮食酒,这就很好了,最差的酒那无疑就是那些麦草,薯干之类的提练的酒精勾兑的欺骗消费者的酒最差。

成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明代文学家,新都(今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杨廷和(1459-1529),汉族。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

年十二,举于乡,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进士及第。孝宗弘治二年(1489)进修撰。历官左春坊大学士,典诰输敕。以指斥佞幸忤刘瑾,滴官。瑾诛后,拜华盖殿大学士,总朝政。武总死,无子,以从弟……刘娥(968-1033),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刘娥虽然长年受宠,却无法怀孕,真宗和刘娥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

1010年,李氏生下一子,却只会认刘娥为母,两年后刘娥被立为皇后。刘娥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李冰,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

秦昭襄王末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出山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

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下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

明朝与清朝哪个更让人恨?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也是客观存在,虽然不是科学,但也绝不是文学作品,本身不带有情感色彩,不能以爱恨情仇这样的感情立场来评判。认识历史可以有个人的感情成分,但不能把感情成分做为评判标准,给历史评价冠上感情色彩就会变成某些活跃在荧屏上的“大师”煲出的心灵鸡汤了,进而会演变成以简单的好人或坏人、爱或恨这样的认识角度对待历史,这就失去了历史认识的意义。

历史认识的意义在于发现真实的过去(其真实性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之上的,并不是个人感情说了算)并由此扩展至现实问题的讨论。如果以感情成分来评判历史,我们的认识将变得十分混乱,因为感情是没有标准的。人在心情舒畅的时候是一种感情表达,心情忧郁时又是另外一种感情表达,男人是一种感情表达,女人又是另外一种感情表达,以这种时刻处在变化状态的条件来做为一种评判标准,完全会无所适从,也就没有理性可循。

所以,我不能全部回答这一问题,只回答合理的部分,对明清两代做一些比较分析。帝制时代,开国皇帝们的作为往往会影响整个朝代的发展趋势,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典型的农民皇帝,其在开国以后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维护既得利益和如何顺利将巨额遗产传承给下一代两个方面,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地主的形象,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是其先天的缺陷。

因此明朝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上突破有限,基本上延续了秦始皇以来的治国之道,甚至还有倒退,以长城为界守护国门实质上就是农民式的圈地修院墙,分封诸王又退回了汉朝的老路,在任用官员上既不信任武将,也不信任文官,使有明一朝始终不能人尽其才,造成皇帝和臣属之间始终紧绷着信任危机的弦,内耗频仍,拖累了整个国家的进步。

这一点反倒使民间藏龙卧虎,加之思想管控较松,所以促成了社会的思想繁荣和科技创新,在整个帝制时代相对比较突出。皇二代以后有所突破,明成祖朱棣时代的永乐盛世在文治武功方面进步不小,尤其是对海洋的经略,既代表了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也体现了封建帝王对世界关注的胸怀,大有开一代风气之先的风范,可惜的是,也仅仅体现在了对世界的好奇,并未能形成国家层面的政治格局,之后的继任者们又没能继续进行下去,完全止步于农民式的算账方式上,因此也就没能摆脱农家格局的束缚,使中国失去了可以领先世界的一次机会。

清朝的开国过程比起明朝来说相对要复杂一些,开国之君皇太极虽完成了立国,但只是在关外,进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还没等国家稳定下来就驾崩了,所以我们就从康熙皇帝说起。康熙皇帝是一位开国和守成兼而有之的皇帝,清王朝在其手中基本完成了政治稳定,清朝的大部分政治建设工作也由其完成,康熙皇帝在纠正了满清入关初期的陋政后,也充分吸收了前朝失败的教训,取消了分封制,之后还破除了以长城为界守护国门这一历代帝王坚守了几千年的陈规,同时也以自己出身少数民族的先天优势,与国内大部分少数民族建立了特殊的政治信任关系,避免了历代经历由少数民族引起的战乱影响,应该算是历史的进步。

但恰恰是这一出身,却在更大范围内造成严重的民族矛盾,也限制了其政治格局始终不能摆脱草原文化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开历史倒车更远,比如奴隶制,主子和奴才的关系,就完全回到了草原游牧民族时代,造成其和中原主流文化离心离德,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的防范心态,使其政治制度更加专制,既限制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也阻碍了社会科技的进步,所以,有清一代,正好处在世界大变局的时代,封建帝制完全处在了没落边缘,与世界的差距开始逐步拉大。

白酒,什么酒最好,什么酒最次?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什么酒最好,那要看看谁来评价,爱酒懂酒的朋友更多会说茅台好,那么不懂酒的呢,你给他一杯茅台,一杯小白盲评你看谁好喝,这还真不知道呢!合适自己的,能消费得起自己还喜欢,不是酒精勾对的粮食酒,这就很好了,最差的酒那无疑就是那些麦草,薯干之类的提练的酒精勾兑的欺骗消费者的酒最差。

汉初三杰:韩信被杀,萧何被囚,为何只有张良得以善终?

汉初三杰就是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三位杰出人才。甚至汉高祖刘邦当着众大臣的面肯定三人的能力,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得天下,完全是依赖于张良的运筹帷幄、萧何的后方支持、韩信的攻伐必取。可惜,这三位为大汉立下不世奇功的人物,在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得到意想之内的封赏,而是一个被杀、一个被囚、一个归隐。其实只要仔细分析,这一切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再杰出的人才,也只有在拥有舞台的时候才能施展才华。

犹如唱戏,你方唱罢我登台,有人捧的时候才是角。可是当班主不准备开这场戏的时候,你还要坚持站在台上唱,那就是造反,就有被逐出戏班的危险。汉初三杰也面临同样的局面。楚汉之争时期,刘邦需要他们争霸天下;可是当刘邦取得胜利后,他们也就必须自动谢幕,退出舞台交由后面的人继续表演。首先是韩信。韩信是三杰之中最后一个投奔刘邦的,在得到重用后,为刘邦夺取关中,征服了魏、代、赵国、燕、齐诸侯国,多次打败楚君,围困项羽于垓下,最终帮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赢得最终胜利。

按理说韩信在军事上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刘邦应该给予充足的信任。但事实并非如此,就在楚汉之争的关键时期,刘邦先后两次夺取韩信的兵权,将部队收归己有。一是在攻破代国之后,刘邦就将俘获之精兵剥夺,补充在荥阳对楚作战的刘邦军队之中;二是刘邦成皋兵败,东渡过黄河,与夏侯婴跑到韩信军中,乘机再次剥夺韩信精兵,然后命令韩信攻打齐国。

项羽死后,天下诸侯全部归附,而此时韩信虽为刘邦部下,但依然执掌着大量部队,刘邦对其是更加不能放心。于是韩信被一步步的剥夺军权,一次次的降爵减封。公元前197年,就在刘邦外出平定代郡叛乱的时候,被变为淮阴侯的韩信被吕后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其次是萧何。萧何是三杰之中最早跟随刘邦之人,甚至可以说萧何是刘邦的投资人,是大汉帝国的原始股东。

从最早辅佐刘邦起义,到楚汉之争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帮助制定律法,发掘人才,韩信就是萧何推荐给刘邦的。当初论功行赏,萧何被论为首功,封为酂侯,食邑最多。然而就是这样的人才,在刘邦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依然失去信任,不得不自污名节,以求自保。

当面对萧何的劝谏时,刘邦一生气,就将萧何下狱了。之后,虽然将萧何放了出来,继续担任国相,并且以礼相待,但萧何对刘邦是更加恐惧了,对国事也是保持沉默了。最后是张良。张良是贵族出身,其祖先出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张良是三杰之中第二跟随刘邦的,与韩信、萧何相比,张良在跟随刘邦之前是经过充分考察的。投奔刘邦之后的张良,屡次出谋划策。

在鸿门宴上,就是张良出谋,让刘邦躲过一劫,才有之后的大汉江山。张与韩信两人,一文一武,可谓珠联璧合。同样,在刘邦取得天下之后,需要治理天下的人才,而这些争夺天下的人才就会失去作用。张良也很早看出了这一点,就在刘邦定都长安之后,张良就开始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

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为何论功行赏时却排名至六十二位?

此问有误,张良是汉初二十九侯中第二批第三位,第一批封侯具有一定的宣传导向作用,是为刘邦封赏功臣定基调的,第二批才真正是大腕云集。张良在第二批位列第三,排在其前面的是仅仅是吕氏兄弟两人,而萧何、周勃、樊哙、灌婴等大碗都在其后。所以说张良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且人家是万户侯,汉初万户侯只有三位!他们是曹参、张良与萧何,其中萧何初封八千户,刘邦走后门给这老伙计加了两千户,这才跻身万户侯,而刘邦令张良在齐地任意挑选三万户,张良不愿成为众矢之的,因而自降至万户,是实打实的万户侯!汉初首封十侯西汉开国后,七年时间内共封了一百四十三位功侯,奠定阶级基础和统治架构的当属初期分封的二十九侯。

即从汉六年十二月甲申日首封的平阳侯曹参开始,到汉六年正月戊午日的东武侯郭蒙结束(秦汉以十月为岁首,这里不是时间错误)。此阶段完成后,由于“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直到该年三月,刘邦与张良商议后,才继续分封,可以说二十九侯之后的分封,很大程度上还参考了张良意见。先说汉六年十二月甲申日分封的十侯,从前到后分别是平阳侯曹参、信武侯靳歙、清阳侯王吸、汝阴侯夏侯婴、阳陵侯傅宽、广严侯召欧、博阳侯陈濞、曲逆侯陈平、堂邑侯陈婴。

这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记载的分封顺序,此顺序并不代表功劳大小,但绝对代表着刘邦平衡各派系的意志,我们来一一解析:首批十侯中,第一位曹参、第四位夏侯婴属于从龙最早的沛县嫡系;靳歙、召欧、陈濞属于外县将领,但跟随刘邦时间长,我们暂称外县嫡系;这里陈平比较特殊,他是刘邦还定三秦的时候才归顺的,此后在出关的统一战争中担任“地下工作者”,他的代表性不在于时间,而在于工作性质。

王吸、薛欧属于刘邦老家丰县子弟,刘邦起事后,从家乡投奔刘邦,这帮人代表刘邦的老乡;傅宽是韩信手下得力干将,陈婴则是西楚投降过来的代表人物。这十个人的分封,为之后的分封奠定了基调,后来基本上是按照这个体系分别照顾各派势力的,势力照顾到后,分封的标准就是功劳大小。所以这十人的分封可以看成刘邦要传达给各功臣的信号,起到宣传导向作用:曹参是沛县子弟中战功最高的,这个是可以量化的, 如《史记》记载的“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所以首封曹参意味着沛县从龙者,应该属于首先考虑的封赏对象,这是给刘邦起事儿时候的老伙计一个交代,别着急,慢慢来,以后封侯首先还是咱们沛县的难兄难弟!而且第一批分封中还以战功列席了夏侯婴,十人之中沛县老伙计入列两人,而且曹参万户侯,夏侯婴六千九百户,二人封赏位居前两名,代表沛县子弟不仅封赏比重大,且得到的“好处”最丰厚!其实对刘邦而言,稳住了沛县子弟,就相当于是稳住了汉庭的根基,因为此时他们很多人手握重兵。

靳歙是第二位封赏的,他虽来自外县,但属于早起跟随刘邦起事的中流砥柱,相比较沛县老伙计的亲近关系,这帮人差点意思,但相比较丰县老乡,这帮人又更接近嫡系。他们随着刘邦南征北战中立下战功,忠诚度值得信赖,又属于汉军主力,所以靳歙排在第二,同时封赏了召欧、陈濞,代表着中流砥柱的重要性,这些人基数较大,所以有三人入列,表示刘邦不会忘记半路跟随自己的功臣。

王吸位列第三,则代表丰县老乡的地位,刘邦将老乡排在第三,我觉得还是受到当年丰县兵变之事的影响,否则较亲疏远近来说,这部分人的待遇应该比半路投奔的强。但这场危机被化解之后,刘邦宽容的接纳了这批人,在日后的征战中,丰县子弟也踏踏实实的跟随刘邦,并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刘邦还是将丰县老乡加入了核心团队,并放在第三的位置。

王吸、薛欧二人则代表丰县子弟所占比重。傅宽是位列第五,按派系划分,则属于第四梯队要考虑的,即大将军韩信一派。楚汉争霸期间,这些人立下战功自不必说,但他们是韩信的嫡系,而非刘邦的嫡系。韩信索要“假齐王”一事对刘邦还是有影响的,这批人很有可能成为韩信“造反”的主力军。若不分封则会激起更大的反对意见,所以刘邦分封傅宽意在维稳,此时的傅宽已经是齐相,封他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可是傅宽只获两千六百户的封赏,在首批封赏里倒数第三,这与战功其实不符,或许也有敲打之意。陈平属于“地下工作者”,投靠刘邦后几乎干的都是特务工作,离间、行贿、打探情报这些工作无法用战功衡量,但作用又很大,且由于工作性质的隐秘性,在核心集团里不显山不露水,所以刘邦特意照顾了这个群体,让他们名垂青史。陈平的五千户不算低了,这也是给幕后工作者一个交代,表示刘邦不会抹杀这些人的功劳,一定会有重赏。

陈婴是首批最后一位列侯,且是食邑最少的一位,他是西楚降汉的代表人物,他随箱梁、项羽多年,直到项羽死后才归顺汉军,但由于此人政治立场有值得“争取”的地方(较拥护楚怀王、楚元王),所以刘邦给奠定了基调,对投降者,政治立场比较“正义”的,还是会封的,只不过这些人跟错了人,所以封赏不会太高。汉初第二批封侯如果说首批封侯是定基调的,那么第二批封侯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表彰!但在第一批封侯时很可能是漏掉了吕氏家族,所以在汉六年正月丙戌日加封了吕后的两位兄弟,即周吕侯吕泽、建成侯吕释之,随后才开始按照基调封侯。

所以可以说张良是第二批第三位,也可以说是第三批第一位。在补充分封吕氏兄弟之后,刘邦于汉六年正月丙午日分封了十六位列侯,其中便是以张良为第一席。此批封侯顺序:留侯张良、射阳侯项缠、酂侯萧何、曲周侯郦商、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颖阴侯灌婴、汾阴侯周昌、梁邹侯武虎、成侯董渫、蓼侯孔聚、费侯陈贺、阳夏侯陈豨、隆虑侯周灶、阳都侯丁复、新阳侯吕清、东武侯郭蒙。

按照首批十侯的派系划分来对号入座:周勃、樊哙属于第一梯队,是沛县嫡系武将;郦商、灌婴、周灶属于第二梯队,是外县投奔的武将,亦视为嫡系;第三梯队的丰县老乡在这一批未得分封;孔聚、陈贺、陈豨都是大将军韩信体系下的重要人物,属于第四梯队;武虎、董渫跟陈平的性质相当,属于第五梯队的幕后功臣;项缠(项伯)、吕清皆是第六梯队的西楚降将;丁复、郭蒙则是吕泽从属,也就是汉六年正月丙戌日补充分封的吕氏派系。

以上人员分封与首批封侯的原则是吻合的,且每个人都能量化军功,如周勃“入汉,定陇西,击项羽,守峣关,定泗水、东海。侯,八千一百户”。再如灌婴“入汉,定三秦,以车骑将军属淮阴,定齐、淮南及下邑,杀项籍,侯,五千户”。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灌婴是刘邦派往北线辅助韩信的将领,并不是大将军体系下的将军,他是从刘邦亲兵成长起来的将领,隶属关系当是刘邦嫡系。

这些量化的军功都能转化成对应的封赏,而有些功劳是无法量化的,比如项伯这种,刘邦只能特意点出他在鸿门宴上助其脱身的功劳。除了上述人员外,最引人注意的便是萧何、周昌、张良这三人,他们是刘邦的核心智囊,而功劳也不可能向军功一样量化。张良的封赏被记载为“常计谋平天下,侯,万户”,没有具体的功劳描述,但“常计谋平天下”这句话的上限足够高,万户之赏也压过了周勃这类将领。

萧何的封赏被记载为“佐上定诸侯,为法令,立宗庙,侯,八千户”,也是一个上限很高,很笼统的概括,但八千户之封赏仅比周勃少了千户,比樊哙的五千户还多了三千。周昌的提拔源于其哥哥周苛,刘邦做泗水亭长时,这二人都是泗水卒吏,也算沛县嫡系,只不过二人都是搞文职工作的,荥阳之围时,周苛宁死不降,被项羽煮了,所以周昌接替哥哥当了御史大夫。

说到这里就得提一下汉政权的领导班子了,刘邦立为汉王后,他的辅政体系就是丞相萧何、太尉卢绾和御史大夫周昌。待韩信加盟后,大将军进入核心体系,在军事上与卢绾“分庭抗礼”,相互制衡。张良在刘邦集团内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重要谋士,却游离于几大势力之外,历史上几乎没有记载张良在汉王处的任职,所以张良在第三批第一位封万户侯,是刘邦给予的特殊嘉奖,不牵扯派系的照顾。

张良排名六十二的说法由上文可见,张良在汉初分封时食邑万户,封侯顺序位列第三批第一位(或者说第二批第三位),初封食邑仅次于曹参。既然武将是以军功定食邑,那么文臣当然以功劳比战功,所以汉初给文臣封侯时会说“功比某某”,张良能得万户,也就是以文臣之首来对比曹参的。不过这里有可能是刻意压低萧何,抬升张良,毕竟萧何是丞相,张良无实职,而实际上二人的功劳难分伯仲。

那么这个第六十二的排名打哪来的呢?“萧何第一,曹参二,张敖三,周勃四,樊哙五,郦商六,奚涓七,夏侯婴八,灌婴九,傅宽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柴武十三,王吸十四,薛欧十五,周昌十六,丁复十 七,蛊逢十八。 ”——《史记索隐》刘邦白马之盟时确实做过十八侯的排名,《汉书》载为“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

但《索隐》中的排位是否为白马之盟时的排名呢?《汉书》只是提了这个事儿,并没有实际名录,所以这个排名可能是后人伪造的。吕后时期,也令陈平“尽差列侯之功”,这个时期的排名政治意义就很大了,毕竟吕后封了异姓王,比如刘邦封的周吕侯吕泽,被吕后追封成悼武王,其长子吕台封吕王,建吕国。所以吕后时期的功臣排名定会偏向吕氏家族,比如“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

“以綴續前記,究其本末,并序位次,盡于孝文,以昭元功之候籍。”——《汉书》到了文帝时期,刘氏重新掌握权力,也开始了对诸吕的清算,所以这个排位必然会改动,诸吕在这次改动中一个席位都没有了,亲吕的大臣如张买、冯无择也一并被除名。那么张良的席位被推后就可以理解了,毕竟当年他帮助吕后保太子位,对吕后临朝称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以说这次改动的主观性太强,若按照汉初刘邦分封来看,列侯食邑前十位分别是曹参、张良、周勃、萧何、丁复、夏侯婴、陈平、樊哙、王陵、灌婴。综上所述,张良在刘邦时期已经得到应有的褒奖,所谓的功臣排名只不过是后人政治博弈的结果。而且由汉初封侯顺序、食邑来看,张良的分量超过了那些沛县老伙计和丰县老乡(除封王的以外)。

三国末期最阴毒的将领卫瓘,是如何除掉邓艾、钟会和姜维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景元四年(263年)夏,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邓艾、诸葛绪、钟会分三路大军围攻蜀国。姜维绕过邓艾、诸葛绪的战略布局,火速支援汉中,并与钟会在剑阁相持不下。钟会因物资匮乏之际,准备撤军,然而邓艾却想出奇谋: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得到司马昭的允许后,邓艾率军出摩天岭,并在绵竹地区斩杀诸葛瞻父子,兵临成都。

刘禅惊慌失措,听取光禄大夫焦周的建议,投降曹魏,蜀国灭亡。并要求正在作战的姜维,即刻放下武器投降。姜维向钟会投降,但不久后,邓艾、钟会、姜维都被监军卫灌所杀,这究竟是为何?卫灌的最终命运又是怎样?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首先分析卫灌如何杀掉邓艾。邓艾偷渡阴平,成功灭蜀之后,威声大震。而邓艾本人也是忘乎所以,他不但在绵竹地区修筑景观台,为自己歌功颂德,更是未经司马昭允许,擅自任用蜀中的官吏。

比如任用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督尉。蜀中大小官员,很多都被再次任用,邓艾声称,如果蜀中官员落入别人的手中,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于是大家都很感激邓艾的仁慈。演义中曾这样记载:却说邓艾封师纂为益州刺史,牵弘、王欣等各领州郡;又于绵竹筑台,以彰战功,大会蜀中诸官饮宴。邓艾在蜀中的所做所为,已经激怒了钟会。

在钟会看来,灭蜀第一功应该是他的,毕竟钟会才是三军主帅,功劳却被邓艾捷足先登。姜维也看出了钟会与邓艾之间得矛盾,考虑到钟会有十多万军队,可以帮助姜维复国,于是姜维才向钟会投降,并伺机挑拨邓艾与钟会之间得矛盾。演义中记载,姜维也曾暗自向刘禅写信:望陛下忍数日之辱,维将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必不使汉室终灭也。

随着邓艾在蜀中日益做大,钟会终于安耐不住,便找姜维商议对策。姜维建议钟会上书司马昭,奏报邓艾在蜀中专权恣意妄为,结好蜀人,早晚必反。而事实上,司马昭早就怀疑邓艾的谋反之心,其实邓艾也经常上书司马昭,基本是表彰自己的功劳的。昭曾让邓艾凡事都要奏报,不要擅作主张,而邓艾却回复: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既然让我邓艾奉诏专征,又为何要阻拦?司马昭于是更怀疑邓艾有谋反之心。

再加上钟会奏报邓艾谋反,朝中一片哗然,司马昭也是深恶邓艾。后来钟会又暗自在途中截获邓艾表文,令人模仿邓艾的字迹,改动内容,尽是傲慢之词。司马昭观看了邓艾的表文之后,勃然大怒,遣人告知钟会,令其收服邓艾父子,押回洛阳。钟会收到收押邓艾的命令后,便找姜维商议对策,姜维建议让监军卫瓘前去收押。如果邓艾杀卫瓘,就会反心必露,这样也不会祸及钟会,而钟会也可以起大军围剿邓艾,钟会大喜。

卫瓘领了钟会的旨意,率领数十人,前去收押邓艾。卫瓘也是聪明之人,出发之前,先发布檄文二三十道,主要是讲述卫瓘奉命收押邓艾,与其他人无关,如果有主动收服邓艾者,可以因功受赏,如果有抗拒者,夷其三族。演义中曾这样记载:其檄曰:“奉诏收服邓艾,其余各无所问。若骚来归,爵赏如先;敢有不出者,灭三族。”卫瓘星夜赶往成都,邓艾的部下见到檄文之后,都纷纷来投拜卫瓘。

卫瓘到达成都邓艾府上之时,邓艾父子还在睡觉,瓘引数十人冲入,大呼:奉命收服邓艾父子。邓艾大惊失措,滚落床下。瓘令武士将邓艾父子绑在车上,钟会与姜维率军也随后赶到,二人均大骂邓艾,钟会是愤恨邓艾夺取功劳,而姜维是恼怒邓艾灭蜀,邓艾父子随后被钟会押送洛阳。后来钟会与姜维一起谋反被杀,卫灌觉得自己错抓好人,冤枉邓艾,如果让邓艾回到洛阳,自己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卫灌令田绪引军五百,前去追赶邓艾,行至绵竹地区,刚好赶上。邓艾以为是本部军马,并没有防备,被田绪一刀斩杀,邓艾之子邓忠也死于乱军之中。演义中有诗叹曰:自幼能筹画,多谋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其次分析卫灌如何斩杀钟会、姜维。钟会成功收押邓艾之后,尽得其军马,威声大震。

而此时钟会也是忘乎所以了,姜维趁机劝说钟会谋反,钟会也是个胸怀大志之人,因此二人一拍即合。远在长安的司马昭,早已觉察到异常,因此修书给钟会,声称:因惧怕钟会不能收服邓艾,因此率兵入长安。钟会大惊失色,便于姜维商议:司马公明知我军数倍于邓艾,却仍旧率军前来,这分明是在怀疑我。姜维也声称,主上怀疑臣下,臣下也会不久将死,邓艾就是个例子。

钟会于是更加恐慌,便决心谋反。姜维就劝说钟会,近来郭太后刚去世,当以弑君之罪,讨伐司马昭。钟会于是便让姜维为先锋,愿与其共享富贵。姜维又担心诸将不服,钟会于是便要在元宵佳节坑杀不服者,演义中这样记载:会曰:“伯约当作先锋,成事之后,同享富贵。”维曰:“愿效犬马之劳,但恐诸将不服耳”。会曰:“来日元宵佳节,于故宫大张灯火,诸将饮宴,如不从者,尽杀之。

”姜维钟会于是宴请诸将,钟会手捧着杯子失声大哭,大骂司马昭背主弑君,有废人伦,并声称封郭太后之遗诏,讨伐司马昭,号召众人共商大计。诸将无不惊慌,钟会见诸将有疑虑,拔剑在手:违令者,杀无赦!众人只能画押为证。钟会又令人对诸将严家看守,只是姜维看出诸将很难收服,于是劝说钟会将众人坑杀,钟会照做。并命令数千军士手持大棒,有不服从命令者,将其打死并且坑埋。

然而消息却不胫而走,正是胡烈的部下丘建,将钟会谋反之事,偷偷告诉了胡烈之子胡渊。因为胡烈当时也在钟会囚禁的队伍里,丘建因感激胡烈的恩惠,在加上钟会对丘建深信不疑,这才成功将消息传递给胡渊。渊调集本部人马,于监军卫瓘一起商议诛杀钟会等反臣。时间正是正月十八,姜维按照约定,准备对诸魏将下手,却心疼如刀绞,昏死过去,半晌方才醒来。

而此时宫外已经是人声嘈杂,四面喊声震天,数不清的士兵拥杀过来。钟会持剑斩杀数人,却被乱箭射死,将士将其头斩下。姜维左冲右突,拔剑在手,然而由于心痛复发,仰天长叹:“吾计不成,乃天命也!”绝望中,姜维拔剑自杀。卫瓘令众军士将姜维剖腹取胆,并将姜维家人尽皆杀害。可怜姜维,至死还想着复国,真是难得的大忠臣。

后有诗叹曰: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再次分析卫灌的结局如何。卫瓘成功平定益州后,因功受赏,咸熙二年,卫瓘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镇东将军、菑阳侯。卫瓘的弟弟卫实,也因此而被封为开阳亭侯。卫瓘因勤勉善于理政,功绩卓著。泰始七年(271年),卫瓘被任命为征北大将军,兼幽州刺史。自此之后,卫瓘开始保卫北方的战略,他成功离间鲜卑诸部,表奏朝廷设立并州,晋武帝有对其大加封赏。

282年,卫瓘升任司空,他因为人诚恳,为政清廉,深得世人的赞誉,后来晋武帝又将自己的女儿繁昌公主,下嫁给卫瓘之子卫宣。只可惜后来卫宣沉迷于酒色,外戚杨俊与卫瓘不合,于是联合朝中大臣一起诋毁卫宣,最终导致卫宣与公主分开,卫瓘也因此慌慌不可终日。290年,晋惠帝司马衷继位,由太傅杨俊辅政,由于卫瓘做事耿直,也得罪了当时贾后(贾南风)。

于是便下诏给司马玮,令其斩杀卫瓘,司马玮派遣清河王司马遐率军包围卫瓘府邸,以谋图废立的罪名,将卫瓘子孙等九人斩杀,享年七十二岁。后来卫瓘的后人奔走朝廷,经过百般曲折,卫瓘才被平冤昭雪,卫瓘一生为司马氏奔波操劳,最终受冤而死,也算是个大忠臣吧。你是如何看待卫瓘的?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