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红薯烂窖?
霜降前就要收获红薯了,所以题主的这个问题正合时宜。因为现在就要考虑建红薯窖或清理红薯窖了。红薯窖一般有两种形式:发券大窖和深井窖。发券大窖:有的借地势而建,东西方向为长度,根据自己需求设置;宽(南北方向)为3m,高为2m。过道在东西方向的南面。上顶部有两个喘气孔,顶部盖土约1m,墙厚(包括围土)要1m左右。
我们这里一般用深井窖。它的特点是保温保湿好,建窖省工省料。井筒深5、6m,上口直径80㎝左右;下口1m左右。在井筒的底部左右两边挖窖。但不管哪种窖形,要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和运输方便的地势。红薯在入窖前,如果是新窖,需喷洒多菌灵溶液杀菌:一方面预防工作时带入病菌,另一方面预防红薯入窖后带入的病菌;如果是往年贮存过红薯的旧窖,首先要清理窖内遗存的杂物,并用点燃硫磺杀菌,在红薯入窖前再喷洒多菌灵溶液消毒。
红薯在收获后,入窖前要剔除有病斑、破伤、受冷害、涝害以及遭受病虫害侵袭的红薯。红薯入窖时,需要给运送红薯的工具消毒。并做到当天收获的红薯当天入窖。存放红薯时,切忌用运送红薯的工具直接倒出,以免造成新的破伤;切忌堆放,切忌用蛇皮袋直接打垛,以免造成因不能通风透气而腐烂。在贮存时,仔细码放,高20cm时为一层,洒上多菌灵溶液消毒。
贮存完后,放上一桶水供红薯吸收。以上仅是贮存红薯的基础工作。贮藏期间的管理:一,贮藏初期在霜降期间,窖温在18℃以上,湿度大,红薯呼吸旺盛,容易发芽,应敞开窖口、天窗进行通气、排湿。二,贮藏中期(冬至前后)气温低,地瓜易受冷害。当气温下降至13℃时,红薯呼吸作用缓和,释放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减少,要及时封窖口和天窗;低至11℃时,要在红薯上加盖草苫保温。
发券窖需要小火提温。三,春节后,气温逐步回升,但常有寒流,因此时红薯在长期贮藏后,生机衰退,呼吸较弱,抵抗力下降。此时窖内温度升高,要及时撤除草苫,晴暖天气打开窖口天窗降温排湿。总之,在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红薯存放情况,有个别烂薯及时取出,以免病菌传染。入窖检查时,应先用蜡烛试验灯火,灯不灭时方可进窖,以免因缺氧造成事故。
为什么明朝能流通那么多来自外国的白银?
研究过明史的人应该都清楚,大量的白银流入,是在明朝中后期形成的,有人说大明是一个被白银杀死的国家,这个不细说。造成外国白银大量流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长期的贸易顺差,一个就是现在所说的套汇了。贸易顺差这个很容易理解,明朝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可以说是已大明为中心的单极化世界,当时明朝的GDP占世界GDP的三成。
同时明朝有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使得中国商品成了真正的物美价廉。因为航海大发现,当时世界的海上贸易是掌握在欧洲的手里的,欧洲本土爆发的价格革命使得本土商品价格持续增长,如此一来,和明朝质量好且价格低廉的商品一对比,自然能吸引欧洲的商人蜂蛹而至。而当时的明朝是一个只出不进的奇葩,欧洲的工业产品远远无法和明朝相比,那么欧洲商人只能是以白银换货,如此就造成大量的外国白银持续不断的流入。
而第二个原因套汇就比较复杂了,当时在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发现两个超级大银矿,使得世界白银流通量大幅增长,这些白银的所有权几乎都在欧洲国家的手里,也就造成了在欧洲白银兑黄金的贬值,而恰恰相反的是,当时的明朝白银供不应求导致白银价格持续增长,比如在欧洲一两黄金兑换10两白银,然后中国一两黄金兑换5两白银,只要是稍微有点经济头脑的人就能看到这里面的巨大利润。
明朝重农抑商,那为什么在全球贸易中三分之一的白银都到了中国?
明朝的重农抑商只是前期,后期几乎完全放开了商业方面的限制。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重农抑商。比如,农民出个门都要有路引,没有路引的人就是违法。到明朝后期,随着人口的增多,失地农民逐渐增加。政府无力对人口实行管制,商业的限制逐渐放松。于是路引就逐渐做废了,农民到城市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工业生产需要的自由人口也就具备了。
明朝实行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制度,士大夫们在朝堂上决策方面权力很大。明朝前期,拥有财富不多的士大夫阶层还受到皇权压制。明朝中后期,社会上土地等资源私有化逐渐完成;代表富人利益士大夫阶层逐渐壮大,政府已经无法压制了。士大夫阶层自然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明朝前期的“礼制”对富人生活方面的限制,此时政府无力执行了。
比如衣服颜色方面的级别限制,建筑高度的限制,城市入夜的宵禁,等等。此时都已经放开了。这在明朝前期是不可想象的,朱元璋时代因为穿逾制颜色的衣服而掉脑袋的人太多了,现在居然说放开就放开了。有了需求自然市场上就有供给,富人的需求刺激了工业产品的丰富,技术也变得日益精进。江南地区的苏州、杭州一带,工商业更是发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甚至,江南地区爆发了多次工场主反抗政府的抗税事件。因此,世界上的历史学家认为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航海家开辟了东方航线,于是西方国家的商人和冒险家来到了中国。但是,此时中国一直实行海禁。西方国家需要的丝绸、瓷器等物,只有通过走私贸易才能得到,为此,催生出了海盗和走私商人勾结的“倭寇”集团。
公元1546年,西班牙人在墨西哥、秘鲁开发了超级大的银矿。白银一船船的从美洲运出,除了满足西班牙的货币需求,剩下的都运到中国来了。大量收购各种中国独有的商品,然后运回西方获利。外贸的需求刺激了明帝国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和福建一带市面很是繁荣,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大为增加。政府眼见海贸的丰厚利益,改变了海禁政策。
保存了两瓶贵州茅台酒,是1980年买的,埋在地下到现在,还值钱吗?
又来一个编故事的,连图片都不是真的。拜托你拿自己的酒的真实照片上传先啊。1980年的茅台酒资料照片。请注意这是“葵花”商标要知道,茅台酒在1980年代前期是不装盒子的。从80年代晚期(89年前后)开始装盒,这时盒上开始印生产日期。从2000年左右开始在瓶盖喷码生产日期 。此外,在1980年时的飞天茅台是外销为主的,内销的是五星牌和葵花牌。
如果你想买到飞天茅台,要先有外汇券,去华侨商店或友谊商店才能买到。你的茅台酒如果真是1980年买的,难道这2015年的酒盒可以穿越时空到1980年去?你的图片上,还有个附带赠品的酒杯的盒子,上面可以辩识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字样。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Kweichow Moutai Company Limited SH:600519),是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糖业烟酒公司、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共同发起,并经过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字(1999)291号文件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