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新规怎么回事,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的新规是什么

1,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的新规是什么

即将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有关规定相衔接,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作出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将一律吊销驾照,并在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   此外,根据修正案草案,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新规矩就是罚驾照,5年内不能考驾照,想喝酒驾车的自己看着办吧,喝酒害人不说还害自己家人!

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的新规是什么

2,淘宝酒类新规定 什么意思

可以去工商部门咨询一下,看是否符合条件办理一个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因为最新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要求你作为批发商或零售商需要有营业执照才可以进行备案登记,在流通的过程中才不会被商务主管部门没收。但是如果是小本经营,建议就不要管了,你这样的要办的东西很多的,当然如果你想以此创业,倒是需要认真了解下,时机和成本感觉合适还是要合法化好点,你说呢!
一般商品是这样的,那酒你没出钱就是违禁品要你出钱了,出钱加入商城就可以了发布了会认为是违禁品,要处罚的,不过有的酒又可以,乱七八糟的

淘宝酒类新规定 什么意思

3,新酒驾什么情况下终身不得再次申请驾驶证

  大于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毫升的是属于酒后驾车:扣6分、暂扣驾驶证3个月、罚500元。   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的就是醉酒驾车:扣12分、暂扣驾驶证6个月、罚2000元、再加上15日的行政拘留。   一年内有2次醉酒记录的酒吊销驾驶证(这里的一年是指第一次查到醉酒驾车日到第二次醉酒驾车日,而不是指一个自然年度)。   我国对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认定标准较其他国家放得过宽。目前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是0.2%(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瑞典为0.02%,德国0.03%,日本0.05%,美国0.08%   按照新《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驶机动车、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驾驶公路客运车辆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等6种交通违法行为将一次记12分。   新规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一次记6分调整为记12分,并罚款500元,暂扣3个月驾驶证。也就是说,从4月1日开始,只要是酒驾,无论是酒后驾驶还是醉酒驾驶,一旦被查处将一律扣12分,只不过前者是记分罚款,后者还要处以15日以下拘留。酒后驾车是指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每100毫升20毫克,并小于每100毫升80毫克,如大于每100毫升80毫克为醉酒驾车。普通人喝一杯啤酒,血液浓度已经可以达到酒后驾驶的数值。   驾驶证记分达到12分仍驾车的,交警查处后将予以扣车扣证处理。根据规定,驾驶人必须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接受考试。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

新酒驾什么情况下终身不得再次申请驾驶证

4,10度p的啤酒是什么意思

啤酒中的“度”是原麦汁浓度. 啤酒小贴士   我国最新的国家标准规定:啤酒是以大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2.5-7.5%)的各类熟鲜啤酒。   啤酒是当今世界各国销量最大的低酒精度的饮料,品种很多,一般可根据生产方式,产品浓度、啤酒的色泽、啤酒的消费对象、啤酒的包装容器、啤酒发酵所用的酵母菌的种类来分。 啤酒可分为: 1淡色啤酒   淡色啤酒的色度在5-14EBC单位,如:高浓度淡色啤酒,是原麦汁浓度13%(m/m)以上的啤酒;中等浓度淡色啤酒,原麦汁浓度10-13%(m/m)的啤酒;低浓度淡色啤酒,是原麦汁浓度10%(m/m)以下的啤酒;干啤酒(高发酵度啤酒),实际发酵度在72%以上的淡色啤酒;低醇啤酒,酒精含量2%(m/m)[或2.5%(v/v)]以下的啤酒。 2浓色啤酒   浓色啤酒的色度在15-40EBC单位,如:高浓度浓色啤酒,原麦汁浓度13%(m/m)以上的浓色啤酒;低浓度浓色啤酒,是原麦汁浓度13%(m/m)以下的浓色啤酒;浓色干啤酒(高发酵度啤酒),实际发酵度在72%以上的浓色啤酒。 3黑啤酒   黑啤酒色度大于40EBC单位。
啤酒度数后面的那个p是proof(酒类的标准酒精度)的缩写. 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规定200proof为酒精含量为100%的酒.如100proof的酒则是含酒精50%.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互相换算. 啤酒酒标上的度数与白酒上的度数不同,它并非指酒精度,它的含义为原麦汁浓度,即啤酒发酵进罐时麦汁的浓度。也就是说酒标上标有8度p只的是它是用含糖量为8度的麦牙汁酿造而成的啤酒. 资料来源利群网上商城 www.liqunshop.com

5,酒的问题

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啤酒的起源: 啤酒是当今风靡世界的饮料之一,而说起啤酒的来历还颇有些传奇色彩。新石器时代有—一个健忘的面包师,一天无意中把作面包用的生面团长时间的放在太阳下晒,生面团逐渐变成液体状态并开始发酵,由此发现了最早的啤酒酿制方法。关于啤酒的起源,说法颇多,有文献记载,啤酒的起源可追溯到9000年前,中亚的亚述(今叙利亚)人向女神尼哈罗献贡酒,就是用大麦酿制的酒。也有人说,大约4000多年前居住在两河流域地区的苏美尔人已懂得酿制啤酒,而且当时啤酒的消耗量很大,苏美尔人收藏粮食的一半都用来发麦芽然后酿制啤酒。大约同一时代,据说伊朗附近的闪米人不但会酿制啤酒,且将制法刻在粘土板上,献给农耕女神,至今在巴黎还保存着这种记载制酒法的文物。巴黎卢浮宫竖立着一块两米多高的墨绿色石柱,上面刻着3700年以前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在这部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里,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6代国王,自公元前1792~1750年统治巴比伦)制定了关于啤酒酿造和饮啤酒的法规。另外,叙利亚人和埃及人用小管吸饮啤酒的情景在柏林 红酒即为红葡萄酒。据说葡萄的原产地起源与中亚沙漠地带,栽种及酿制则起源于古希腊迈锡尼时代,随着海洋民族性的希腊人在各地建立了殖民地后,葡萄的栽种与酿制开始传入了西方;而中世纪的欧洲,修道院几乎是知识及资源的发展地,修道士更是本着研究奉献的精神,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欧洲成为目前全世界红酒产量最高的地区。而法国则由于特殊的坡地及气候的优势,得以酿造出世界最知名的葡萄酒,其中波尔多(bordeaux)及勃根地(burgundy)两处,更是世界最知名的葡萄酒产区。为了保持其世界第一的宝座,目前已进入专业团队经营,以科学方法精算出色香味俱佳的珍酿。
不晓得

6,年份酒是什么意思

年份酒就是指窖藏的时间长的酒,以茅台为例,有15年30年50年80年的年份酒,年份时间越长价格越高!年份酒深受一些爱酒人士的喜爱,因为年份越长酒就越醇香。一般认为,所谓年份酒就是指窖藏的时间,年份时间越长,香味越浓,口感越醇,价格也越高。实际上一般中国市面上的年份酒只是指有多少年份,并不是真正的藏了多长时间。所谓的年份酒大多都是用存放一两年的基酒加入少量的年份原酒勾兑,标签标注的却是时间最长的原酒年份。一些带有十年陈酿甚至三十年陈酿标志的白酒,大多只是一个概念。比如包装上写的陈酿三十年,并不是说这瓶酒里面所有的内容物都是储存三十年,而只是指在这瓶酒中勾兑有部分陈酿三十年的酒。扩展资料:鉴别方法:挥发系数是指当溶液的蒸气与溶液达到热力学平衡时,蒸气中某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与溶液中该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之比。该方法利用热力学平衡原理和多台精密检测仪器联用技术,检测年份酒中微量香味成分的挥发系数值,然后根据挥发系数值与贮存时间的标准曲线图谱,即可准确地鉴别酒的贮存年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份酒
每一瓶酒上都有一个年份,那你知道葡萄酒标上年份的含义是什么吗?
年份酒是指的窖藏的时间,年份时间越长,香味越浓,口感越醇,价格也越高。实际上一般中国市面上的年份酒只是指有多少年份,并不是真正的藏了多长时间。所谓的年份酒大多都是用存放一两年的基酒加入少量的年份原酒勾兑,标签标注的却是时间最长的原酒年份。一些带有十年陈酿甚至三十年陈酿标志的白酒,大多只是一个概念。比如包装上写的陈酿三十年,并不是说这瓶酒里面所有的内容物都是储存三十年,而只是指在这瓶酒中勾兑有部分陈酿三十年的酒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年份酒就是指窖藏的时间,以茅台为例,有15年30年50年80年的年份酒,年份时间越长价格越高! 编辑本段国际标准 对于年份酒有严格的限制,法律规定:自酒蒸馏之日起,在橡木桶中储存2年半以上的可以叫vo、vs,储存4年半以上的叫vsop,储存6年半以上的叫xo。比如人头马公司的路易十三,酒龄都在40年以上。同时,国外也允许不同储存年份的酒可相互混合,但混合之后只能按照最低酒龄来分级。 编辑本段国内现状 年份酒究竟始自何时?据悉,最早打酒龄酒(陈酿)概念的人是古井贡的王效金,但古井贡并没有因为王效金的“这一发明”而在白酒市场中淘到真金,倒是一批后来者掏空了消费者的腰包。 据统计,目前市场上打着“陈酿”概念的白酒企业绝大多数由知名品牌推出,其中以五粮液、茅台“年份酒”最受关注。上世纪90年代,茅台最早推出白酒“年份酒”制度,2004年推出15年、30年、50年、80年,2005年8月,五粮液推出10年、15年、30年、50年、60年,12月,酒鬼酒又推出6年、9年、15年,成为高档年份酒市场上的第三驾马车。而葡萄酒年份酒盛极时代也大都从2004年发烧的,其中以华夏长城张裕为代表 目前针对国内市场上年份酒的混乱,国家将要制订年份酒的标准 国家将制订年份酒标准,今后企业要慎重开发年份酒。”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会上,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毕玉安向500多名与会者传达了质检总局近期的工作动态。 近年来,我国酒行业内掀起了一股“年份”风,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国外,年份酒有严格的管理法规、标准进行管理,如xo、vsop等都必须达到规定的年限才能在酒瓶标注相应年限,由于国外对年份管理相当严格,所以消费者对陈年酒没有任何异议。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应管理法规,一些企业将三年陈酒标注为十年、二十年,甚至刚成立不久的企业便推出了二十、三十年的陈酿,不但白酒存在这种情况,葡萄酒、黄酒企业也都纷纷推出陈年酒。随着消费者对年份酒认识的加深,以及国内外交流增多,年份酒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关注。什么是年份酒?每瓶酒中陈年酒含量占据多少才能称为相应年限的陈年酒,这些问题急需定义。 “年份酒由于缺少相应标准,致使企业乱标注,欺骗消费者,此问题引起了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开始研究相应的管理法规、标准”,毕玉安说,“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制订了《葡萄酒国家标准》等有关文件,但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为此国家正在制订年份酒标准,并有望在年内出台。如果年份酒标准出台,企业对年份酒的标注将会有严格的规定,市场销售的年份酒也将被没收或责令改正。如果企业执迷不悟,一旦查处,这些企业的损失将是难以估算的,为此企业在对待年份酒的开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另外,针对酒类标签使用不规范问题,毕玉安说,国家正加强食品标签管理,正在制订《食品标签管理办法》。《食品标签管理办法》将严格要求规范标注各项的准确性,特别是要详细标注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受勾兑技术的影响,许多添加剂应用在酒中,但是标签中并未明确注明使用情况,下一步将对此给予严格管理,并要求禁止在固态法白酒中添加任何添加剂。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7,至交通安全关爱生命

交通安全  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我们驾驶员驾车一天中要经过几个“危险时段”,应引起驾驶员的高度重视:  1、中午  大约在11时—13时。此时由于人的大脑神经已趋疲劳,导致反应灵敏度减弱,加之有的司机急于赶路,把本该吃饭的时间一拖再拖,饥肠辘辘,手脚发软,极易发生意外。同时,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集中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应休息一会儿,千万不要急于加班开疲劳车。  2、晚饭后  大约在18时—22时。该时段通常为夜间交通事故的高发期。因为现在人们的夜生活丰富多彩,除了一般的晚宴外,还有跳舞、唱卡拉OK等娱乐活动,此时,不论是行人还是驾车人都十分疲倦,安全意识薄弱,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3、午夜  大约23时—3时,此时万籁俱寂,万物处于“休眠状态”,路上行人车辆稀少,驾驶员易产生麻痹心理,此外,这段时间为全天温度最低时刻,易导致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这些都加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驾驶员无视交通法规造成的,其中以饮酒后驾车最为严重。那么,为什么规定酒后不准驾驶机动车呢?因为机动车是一种速度快、冲力大的交通工具,它要求驾驶员行车时,对于道路上瞬息万变的交通情况,要在0.75秒内做出迅速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交通安全。饮酒后,酒会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饮酒者每100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时,反应能力即有所下降,达到100毫克时,下降约35%,达到150毫克时,下降50%,并使人动作失调,手脚失控。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动踏板的动作之间的反应时间一般为0.75秒。饮酒后一是驾驶员会出现远视,视物的立体感上发生误差;二是反应时间要增大二至三倍。所以,我国《道路交通法》中规定禁止酒后开车。可有人误认为禁酒只限于白酒,实际上凡是酒类都含有酒精成分,如啤酒含3%至5%,葡萄酒含10%至15%,白酒含50%至60%。据统计,驾驶员酒后开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由于酒后开车,对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危害极大,因此,我国把酒后开车按严重违章论处。  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交通事故的偶然性。为了减少大家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节约大家的宝贵时间,我重点给大家讲一下发生了交通事故什么办,什么情况下使用交通快速处理程序即交通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交通事故。  交通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交通事故它范围是: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事实清楚,财产损失3万元(含)以下的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受伤人员认为自己伤情轻微并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它就像颗威力十足的炸药,一时大意,这颗埋伏在我们生活中的炸药就会交通事故是那么可怕,一刹那间,就夺走了人的生命。现在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马路越来越拥挤,同时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每年,有多少的生命被夺走,有多少个家庭被破坏,有多少人要失去亲人了。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交通规则,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我相信一定可以避免很多悲惨的交通事故。让交通法规在我人们心中生根吧,让我们牢牢记住:遵守交通规则就是珍爱生命!爆炸,炸得家庭破碎,炸得人心悲苦。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国人对于酒后驾车的意识如何呢?通过对4 500多位新浪网友的调查,有81%的被调查者同意酒后驾驶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在问及是否有过酒后驾驶行为时,仅有20%的被调查者从未有过酒后驾车的行为。绝大部分人对于酒后驾车的危害都有所了解,但是在亲朋好友的“盛情”相劝下,往往要贪饮几杯后再驾车回家。尤其是在一些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的中小城镇,酒后驾车的现象更加普遍。 酒后开车者的驾车心理 调查表明,40%的酒后驾车者“过高地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这类驾车者认为自己酒量大、开车技术过硬,总想酒后驾车来“炫耀”自己的技术,结果造成险象环生。27%的酒后驾车者的“安全意识不强”。这类人并没有意识到酒后驾车能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他们觉得喝酒少了不够朋友情谊,酒过三巡后再送朋友或者自己开车回家,这样往往会造成追悔莫及的交通事故。另外,19%的酒后驾驶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以前饮酒驾车从来没有出过事,也没有被抓过,而且也经常看到其他人酒后驾车,于是便侥幸酒后驾车,造成惨剧。有了以上思想作怪,驾驶者往往把酒后开车不当回事,使酒后驾车屡禁不止。要减少甚至根除酒后驾车事故,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这些错误思想,让驾驶者切实意识到酒后驾车的严重危害,树立良好的驾车风气和习惯。 酒精对驾驶者的影响 喝酒时酒精的刺激使人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喝多,当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对于酒后驾车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发生撞车的几率越大。当驾驶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8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2.5倍;达到10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4.7倍。即使在少量饮酒的状态下,交通事故的危险度也可达到未饮酒状态的2倍左右。 受到酒精影响的驾驶者通常会有如下特征:对信号灯反应慢;逆向行驶;摇摆不定、突然转向或在道路中线驾驶;乱踩刹车;转弯幅度大;蛇行;没有原因就停车;开车速度极慢;突然转弯或违法转弯;天黑时不开前灯等等。 另外,酒后驾驶者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咖啡、浓茶和苏打水等具有解酒的作用。而实际上,这些只能增加体内的水分含量,并不能有效加速体内酒精的代谢,对于血液酒精浓度的影响十分微弱。 对于酒后驾车者的处罚 正是由于酒后驾车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各个国家都对酒后驾车执行了严格的规定。我国的相关法律将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所谓饮酒驾车,指驾驶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 mg/100 ml、小于80 mg/100 ml的驾驶行为。所谓醉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 mg/100 ml的驾驶行为。根据计算,一般情况下饮用350 ml啤酒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20 mg/100 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按照新交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法律处罚更加严厉:处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罚款。当饮酒量上升至1 400 ml啤酒或一两半36度以上白酒时,血液酒精浓度即可达到醉酒驾驶处罚条件: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 000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运营机动车的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 000元罚款。 当然,要杜绝酒后驾车行为不仅要靠处罚手段,更要形成良好的驾车意识,让远离酒后驾车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远离酒后驾车是每个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 在日常的道路使用中,我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身份——驾驶员、乘客、行人。无论被动与主动,毫无疑问,我们都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道路交通安全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反对酒后驾车不应该仅仅是政府或相关管理机构的义务,更应该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每逢节日来临,各式各样的宴请聚会也接踵而至,请大家务必牢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劝开车人,这是你、我、他的共同责任。 我们在宴会时要形成良好的风气:作为客人,我们尽量不开车赴宴;指定一个不喝酒的人,请他在宴会结束后送大家回家;开车者不要不好意思拒绝劝酒。作为主人,一定要提供非酒精饮料;不要强迫客人喝酒;提供食品,来减少身体对酒精的吸收;送饮酒的客人回家或为他叫一辆出租车。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