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正是杏花盛开时节,满眼的杏花把我们带进了另一个世界,满村都是杏花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很想沉醉不忍归去。其中的“杏花村”,均泛指杏花盛开的村庄。杜牧在池州待了两年,作为地方最高长官,不至于冒雨跑到荒郊野外找酒喝。那么,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到底是实是虚?在翻阅唐诗宋词过程中,似乎找到了答案。
古诗中的杏花村指的是现在的哪里?
一切,都源于杜牧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长久以来,天南地北有十多个地方都宣称自己才是正宗的杏花村。这其中,以山西汾阳、安徽池州、湖北麻城三地的竞争最为激烈。翻遍历史学家缪钺编著的《杜牧年谱》,都没有找到杜牧到过山西的足迹。杜牧在池州待了两年,作为地方最高长官,还不至于冒雨跑到荒郊野外找酒喝。
如果此诗作于杜牧从湖北黄州转任安徽池州的路上,即会昌四年的九月份,则在时间上与“清明时节”不符。杜牧曾三次经过江苏丰县,但丰县一带自古以来只有一个“张杏村”,且向来不产酒。三处呼声较高的“杏花村”,都因证据不足纷纷落榜。那么,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到底是实是虚?在翻阅唐诗宋词过程中,似乎找到了答案。“杏花村”是唐宋诗词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字眼。
如唐诗中有“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雨干杨柳渡,山热杏花村”、“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宋词中有“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等等。其中的“杏花村”,均泛指杏花盛开的村庄。类似于“杏花村”的白描手法,比较常见的还有“黄叶村”、“绿杨村”、“菊花村”、“苇花村”、“夕阳村”等等。
细细品味,这些村名的意境并不比“杏花村”差,但因杜牧名气太大,且诗中有“酒”字,所以关于“杏花村”商标、归属地的问题才会引起激烈争论。古人作诗填词时,贵含蓄、忌直白,尤其是在涉及村名、地名的时候,往往以自然景观、人文特色,甚至自己的某种意境来替代。所以,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应该是诗人看到或想像中的一个开满杏花的村庄。
杜牧诗中杏花村到底指的是山西还是安徽?山西清明没有雨吗?
个人更支持安徽池州,论据主要来自:一、杜牧的个人经历——他曾担任池州刺史,但是并没有造访过山西;二、诗中所蕴含的意境——池州地处皖南,临近徽州,符合大家对这种烟雨意境的预期;三、清明期间的气候特征——山西清明时节并不适合放牧,因为气候尚未回暖;四、史书中的明确记载——《江南通志》和《广舆记》都将这一地名指向池州府秀山门外。
然而,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真正将“杏花村”这一符号发扬光大的,却是千里之外的山西汾阳。以贡献论,汾阳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没有汾阳的杏花村汾酒作坊,“杏花村”就不过只是个干瘪的场景。早在2006年,汾阳的“杏花村汾酒作坊”就已经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年之后的2012年,杏花村汾酒作坊又与成都水井街酒坊、泸州老窖作坊群、宜宾五粮液老作坊等古酿酒遗址一并打包为“中国白酒老作坊”,入选含金量极高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这是对它文物价值和工艺传承的肯定。而位于池州的真·杏花村,毕竟千年过去,早已物是人非,如今其原址仅存一口古井,1989年入选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后开发拓展为景区。所谓“酒归山西,旅游归安徽”,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两处景点我都去过,给大家放点照片。这是池州的杏花村古井文化景区,我去的时候还在建设过程中,尚未正式开放。
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在哪里吗?山西汾阳、安徽池州还是江西玉山?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有些诗情画意的味道。更有意思的是,我曾经三次去过那里,它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从全国来说,目前能确定的杏花村共计19个,其中最为有名的有6个。分别是:位于山东梁山的杏花村、山西汾阳的杏花村、湖北麻城岐亭镇的杏花村、江苏徐州丰县的杏花村、南京金陵的杏花村和安徽池州的杏花村。
其中安徽池州的杏花村就是晚唐诗人杜牧笔下描写的杏花村。2008年3月,我因公出差到池州。出于对诗人的尊敬和对杏花村的神往,我专门在杏花村转了一圈,住了一个晚上。当时正是杏花盛开时节,满眼的杏花把我们带进了另一个世界,满村都是杏花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很想沉醉不忍归去。那一次游历,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安徽池州的杏花村原来只是一个荒郊野外的几间茅草房,没有任何名气,直到晚唐时期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才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熟知,随之遍驰名中外。如今的杏花村早已今非昔比。村里景点众多,西湘桥、十里桥、问酒驿、窥园、明清村落、梅州晓雪和杏花酒坊都是值得游玩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