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喝现在人喝酒最大的区别有三点:一、酒器的不同。"酒逢知己千杯少”中国人喝酒注重气氛,酒礼与酒令更是古来有之。三、最为重要的一点,喝酒的形式不同。能喝酒玩乐玩一宿然后直接上班,这体力也真不是吹的。
古代有什么喝酒小游戏?
"酒逢知己千杯少”中国人喝酒注重气氛,酒礼与酒令更是古来有之。古代的投壶、射覆,复杂而又高雅,现代"哥俩好、五魁手"的划拳酒令更是简单而又有趣,这些都是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你的酒桌徒增几份雅趣。文雅一点就是行酒令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一般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饮酒行令,不仅要以酒助兴,往往还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迷行拳之举,要求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彩和才华。行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流行于士大夫中。古人与我们现在在酒桌上玩摇骰子一样,古人也偶尔会想一些“益智小游戏”来玩,藏钩、射覆、牙牌、猜枚都属于此类。
藏钩也称“送钩”,简便易行。参与的一方将“钩”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另一方猜度,猜错罚酒。就像现在的“猜有无”一样。射覆则是要先分队,也叫“分曹”,先让一方悄悄把东西藏在器皿下让另一方猜。唐代诗人李商隐大概是精于此道,才会写下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的诗句。
能喝酒玩乐玩一宿然后直接上班,这体力也真不是吹的。牙牌就是麻将,明朝盛行的玩法是猜麻将的点数。猜枚则是从藏钩、射覆发展而来的,不仅要猜有无,还要猜单双,猜数量,猜颜色,抓的东西也更加常见,随便一把瓜子、松子,就地取材,随时可以玩起来!划拳可能拿着工具玩儿有点不够爽利,喝酒还是划拳最过瘾。猜拳这事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手势令”,自古玩法一脉相承,都是用若干个手指、手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时各报一个数字,若恰好有人报的数字为二人比出的数字之和,则为赢家,输的就要喝酒喽。
明代盛行的姆战则是划拳的简化版,规则类似斗兽棋,双方出手指比大小,拇指胜食指,食指胜中指,以此类推,最后小指胜拇指。《浮生六记》中记沈复曾“拇战辄北,大醉而卧”,看来沈复当时的运气和手法都不是很好。投壶射覆,划拳捻牌射箭比武,歌舞助兴,这些都是最初级的玩法。《周礼》有 “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的记载,想来颇有气魄——搭弓射箭,谁输谁喝,倒也不失为鼓励骑射的好手段了。
但是,要喝个酒还要专门找块场地准备一堆弓箭,实在是太麻烦了,更何况还有不会射箭的人呢,于是人们简化出了老少咸宜的投壶——以铜壶代替靶子,投箭取乐。玩法虽然不同,难度却不见得降低,毕竟还有人在壶外面放上屏风玩“盲投”,或者背对壶玩“背投”呢。汤匙令、拧酒令除了这种颇有技术又富有竞技意味的游戏,古人喝酒时候有一些玩法也是相当的简单粗暴。
你觉得古人喝酒和现在的人喝酒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古人喝酒喝现在人喝酒最大的区别有三点: 一、酒器的不同。我国古代的酒器是非常讲究的,根据酒器的功用又可以分为三类,即盛酒之器、温酒之器及饮酒之器。现出土的文物发现盛酒的器皿有尊、彝、罍、瓿、斝、卤、盉、壶等。温酒的器皿出土的不是很多,留给后人补充。饮酒的器皿有爵、角、觥、觯、觚等。光是凭这一堆你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器具就知道古人的别致。
当然其制作的材质也只各不相同,有陶制品、青铜、玉石、瓷制品、水晶玻璃、动物骨骼等等。二、不同的时节喝不同的酒。汉代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在《元旦》中这样写道。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一日,这一天要喝中和酒、宜春酒来祭祀土神,祈求丰收。
所以《古今图书集成・酒部》写道:“中和节,民间里闾酿酒,谓宜春酒”。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端午节,辟邪、除恶、解毒,要喝菖蒲酒、雄黄酒。中秋节要喝桂酒;重阳节要喝菊花酒、茱萸酒、桑落酒。三、最为重要的一点,喝酒的形式不同。《 兰亭集序》中有这样描写“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就是在小溪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掉,叫做流觞。
最终演化成一个成语“流觞曲水”,也算是当时的一种有趣的亲近大自然饮宴风尚。还有一种特别的就是行酒令,酒令有很多种,玩法各不相同,酒令官根据宴席的气氛和宾客年龄不同随机规定酒令。有击鼓传花令、汤匙令、投壶等,当然诗词的酒令算是最文雅的一类。《红楼梦》中就有关于酒令比较精彩的描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设宴款待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