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酿造自制黄酒,关键词

家里做黄酒根据自身条件,决定做多少米的,不论几斤米,上面的两个比例不能变,一年四季都可以做。黄酒的酿造,最早源于家庭制作,现今家里做的甜酒醪糟,有着古代酿黄酒的核心工艺技术。这里不说工厂化生产,只说家庭怎么做,给喜欢的友友们提供个模板,自己看了在家就能做出好喝的黄酒。

如何自制阿胶黄酒?

比较经典的做法,阿胶500克,红枣500克,黑芝麻(炒)500克,核桃500克,枸杞100克,冰糖250克。阿胶我选福牌,性价比高,东阿牌随着广告做好涨布恐怖。福牌也是老牌,慈禧赐名,贡品。红枣偏爱若羌,香甜皮薄枸杞选中宁,瘦长型,头尾有白点的,泡水上浮率九十五以上的,才是中宁,市面青海冒充中宁的冰糖,无硫磺的冰糖都是微黄,大家想想甘遮微黄,怎么可能做出很白的糖核桃,自己买带壳剥。

纸皮核桃肉多些黑芝麻,买生自己炒熟阿胶,号称中药三宝,养血再好,处理不好难吸收,之前经常碰到朋友说再好我无福消受,其实就是不吸收,反而导致上火,所以脾胃不好的人慎吃。但选阿胶时可选陈年阿胶,泡阿胶的黄酒也是重点,我曾经有吃过半水半酒的阿胶,不好吸收。还有用市面上做料酒的黄酒熬制(我经常和朋友们讨论酿酒的,市面料酒在酿酒时水加非常多的,水多的后果酒精度低容易酸,所以要添加剂抑酸),因为好的黄酒本钱稍高。

我用我自酿三年陈红曲黄酒,也是我试验过和阿胶最配的黄酒,红曲酒本来是健脾胃的药酒,融胶特别快为什么选年份阿胶和年份黄酒?我家酿酒从太祖婆开始酿酒,当时有八十个酒坛的规模。爸爸改行做了食用菌,但每年酿酒的习惯没有断过。在老家大家只知道新酒上火,老酒温和,其中理论我也长大了学了物理才知道,老师说水能导电,酒能导电。

后来才知道原来黄酒专家早用导电理论发现年份越久电阻率越低,说明分子细化。中医老祖家一直推崇一些药物或食品是陈的好,终于懂了,因为经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不断温差变化,不断热胀冷缩导致分子细化,从而好入口好吸收。这个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证实,我做阿胶糕起,有卖一百多个客户,没有人说不好吸收,其中也有脾胃不好容易上火的客人。

关于泡阿胶,我从不叫商家打粉,我都用泡的,一斤阿胶用600到700克酒差不多,有些人有500克酒会有点紧张的。酒倒进去后密封起来,两天左右就融,可以用玻璃保鲜碗,好拿出来,泡到快融冰糖也放进去,冰糖有块状在锅里不好融。万一阿胶一丁点没融,在锅里很快就融。小火熬到挂旗,如图,挂旗后加红枣(红枣洗过去核,我经常是放电饭热饭链反复搅去水气)加核桃,核桃可烤或炒,也可不用,加枸杞,快速搅拌均匀。

最后一步加黑芝麻,如果是夏天,气温高要把黑芝麻炒时趁热加进去,夏天阿胶糕很难凝固难晾,福建天气在春天快转夏天时潮湿又热,难度大我经常开空调抽湿低温加进黑芝麻时是个体力活,快速搅拌保证均匀模具事先备好,用食品级袋子用麻油或其它食用油擦好,以免粘到分不开,底部抹平凝固时切小片真空包装放冰箱一天两片生理期量少不要吃,容易止血,量太多可吃,一直不能收尾,子宫收缩要吃。

黄酒是怎么酿制的?喝起来和白酒有什么区别?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酿造酒,远比白酒早。文献记载有4000多年,其实远远不止,只是无法考证。黄酒的酿造,最早源于家庭制作,现今家里做的甜酒醪糟,还有着古代酿黄酒的核心工艺技术。当然还有很多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古老的黄酒酿造传统,普济就在多地的朋友家喝过。这里不说工厂化生产,只说家庭怎么做,给喜欢的友友们提供个模板,自己看了在家就能做出好喝的黄酒。

工艺大致与醪糟做法相同。流程:糯米泡到饱满雪白,手碾即粉时捞出沥干水分,上蒸锅大火半小时蒸熟,拿出摊凉到稍微烫手,大致三十几度时,按10:1,十份米、一份红酒曲拌均匀后,装进可以加盖密封的容器里,然后按10:15,十份米、十五份的比例加进凉开水,然后加盖密封放置不要动了。然后每十天开盖搅拌一次,第三十天就成了。

刚出的新酒是红色,然后在不断沉淀中变黄。新酒可以喝,存放几年就更好喝,三年以上就叫“花雕”了。家里做黄酒根据自身条件,决定做多少米的,不论几斤米,上面的两个比例不能变,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要注意的是,做酒全过程不能接触油腻和生水,否则必坏。再说黄酒的喝法。黄酒和白酒喝法有所不同,一般的,黄酒都要温热喝,不喝凉的。

讲究的,热酒时放进一些鲜姜丝,更讲究的还要放些红枣枸杞,好看,味道也丰富些。再者,喝黄酒主要为的养生,轻咂浅酌,讲究的是个情调,所以没有喝白酒那样的划拳猜枚的斗酒现象发生。再要往细里说黄酒喝起来和白酒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黄酒的成分和白酒不可同日而语。白酒是粮食精,黄酒更是营养丰富,俗名就叫“液体面包”,比啤酒、葡萄酒还高。

而且黄酒的酿造技术最长久最精湛,酒类里价值最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药食同源,黄酒才是名副其实的滋补饮品。又因为酒精含量低,微甜不辣,入口绵软,老人妇孺都可以喝些,也都爱喝一点。当然可以适当多喝,有地方甚至一天三喝,每顿一小碗,那叫一个惬意。有诗赞道:“黄酒不伤身,微醉如酒神。品自香中来,天地皆入樽。”这样子就不是白酒多能达到的境界了。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