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因为“视同缴费”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忽视它。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都是影响因素之一。个人账户养老金直接与个人账户存储额挂钩,可视同缴费年限期间个人账户没有资金积累,所以过渡性养老金是重要的补充。基础养老金每月的发放标准,是以退休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年限除以100后作为系数。
什从是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的指标解释,在1997年颁布的劳办发〔1997〕116号文件的附件2第17条:视同缴费年限,指参保职工建立个人帐户之前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年限。其实“视同缴费年限”说白了,就是职工当时没有缴费,但仍然算做缴费的一段时间。与视同缴费年限有关的群体,主要是上个世纪的国企职工,养老由企业承担转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入之前的时间虽然没有缴费,但被视为缴费。
还有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前,个人没有缴费,但视同缴费。这些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养老金待遇时,视同缴费这段时间,要予以计算。他们的退休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时,都是影响因素之一。
基础养老金每月的发放标准,是以退休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年限除以100后作为系数。其中,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先计算参保时每月缴费工资与缴费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即每个月的缴费指数,然后将每个月的指数相加再除以的缴费年限的月数,得到平均缴费指数,最后再乘以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计算过程中所涉及的视同缴费年限,因个人没有缴费,在计算中各地都会对具体月缴费指数直接做出规定,但标准会有所差别,一般都会等于或大于1。个人账户养老金直接与个人账户存储额挂钩,可视同缴费年限期间个人账户没有资金积累,所以过渡性养老金是重要的补充。对于过渡性养老金,国发【2005】38号文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
各地对这一部分制订了不同的计算办法,如深圳市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享受比例,享受比例又与缴费年限挂钩;浙江省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缴费年限再乘以调节系数,调节系数为每年公布的固定值。总之,从职工的角度来讲,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退休金水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退休金水平。千万不要因为“视同缴费”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忽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