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请帮忙取个泸州白酒名
- 2,请参谋下与宝应历史有关的酒名
- 3,我记得唐伯虎也是那一年公元1500年参加科举的只是有舞弊嫌疑
- 4,广西猜码游戏规则是
- 5,厦门博状元规则详细
- 6,我是广西的一直想学猜码又不好意思问人家谁能介绍下猜码
- 7,乡试会试殿试
1,请帮忙取个泸州白酒名
泸州探花酒
2,请参谋下与宝应历史有关的酒名
我就知道有下列几种地产白酒:宝应大曲,宝应二曲,五琼浆,八宝亭,扬州人
不明白啊 = =!
3,我记得唐伯虎也是那一年公元1500年参加科举的只是有舞弊嫌疑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科举三年一次乡试考中(考试通过)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参加会试,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参加殿试,殿试考中称进士,一二三名分别为状元 榜眼 探花。唐伯虎又叫唐解元,才通过乡试,路还长,难说了。
不大可能, 因为唐伯虎的性格太张扬,考试过后就是由于他酒后放言“今年状元必是我唐伯虎", 遭人嫉妒,随上报朝廷其作弊,朝廷和他有仇的人到不多,但支持唐伯虎的官员有的是仇人,于是唐伯虎落第,都是性格惹的祸呀!
是的,伯虎只是因为他的同学徐经买了考题,是主考官程敏政的仆人卖的。。。。结果算到了唐寅身上。。。。哎多了个风流才子,少了位读书天才啊。。。。。。。。。
不一定,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那也只是虚名。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凡事无绝对。
4,广西猜码游戏规则是
据我了解广西酒桌上的码有几种,比如白话码,壮话码【有不同的方言码】,还有桂柳话码,客家话码等,当然游戏规则是一样的。但是各种码的助语气不同。你想学哪种?哈哈
答案补充
一般见识,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季发财,六六大顺,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九归真,拾金不昧。随便你怎么喊都得了,一般猜广西码没有0和五的。比如我出四根手指喊七上八下,而你也出四根手指但喊八仙过海。那我就得喝酒了。哈哈
游戏规则十分简单,对饮两人相对同时伸手出指,口中报一数字,与双方伸指数目之和符合者胜,不胜者罚饮。猜拳的呼词从零到十,各地叫法略有不同,东西两广的喊词称为“广码”,但不论喊法如何 ,都为数字。据考证其中还多含有典故,且均有祝福吉祥之意,说来饶有趣味。这里不妨抄录于下:
零:古今都称“宝”,即“元宝”。元宝初为钱币名,因唐时“开元通宝”被人误读为“开通元宝”而得名。我们通常所说的元宝是马蹄形的金银锭。中国人主张财不外露,故划拳行令时,握一大拳头,将财宝死死搂住,日呼“宝不出、宝不露”或呼“元宝一对”。
一:广码中多称“一点点”,也有呼“一心”和“一定恭喜”的。杜甫《高都护骆马行》有“与人一心成大功”句,表同心;《古诗十九首》有“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表专心。精拳时,用来表示同心者饮,诚意者敬。
二:广码中多称“二条”,北方人呼词“二”皆以“二郎担山”为多,意是二郎神杨俄担山压日,来自劈山救母的传说。而南方则呼“两家好”、“哥俩好”更为盛行。
三:广码中多称“三点”,划拳时呼“三星高照”、“三元及第”以及“三状元”的为多。所谓“三星高照”:一为福星,即天官,天官赐福春也;二为禄星,管人间钱财;三为南极老寿星。被三星高照者,福禄寿皆至。“三元”即古时读书人会考,乡试头名为解元,会试头名为会元,殿试头名为状元,合称“三元”。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亦称“三元”。有些地方也有呼“三洋开泰”的。
四:广码中多称“四红”,变有“四喜”、“四季发财”和“四美”等呼词。“四喜’卿“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这四件事历来被看作人生得意之喜事。“四美”则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南朝诗人谢灵运语)。“四季发财”更是明言美词祝你好运。
五:五的呼词更多,广码中多称“五魁首”,也有简单称“五魁”或“五子登科”和“五福”等。五魁就是古时学子苦读《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典著作,祝人在科举场中夺得魁首,求取功名。“五子登科”是指五代窦禹钧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仪、忏、侃、侢、僖相继名列高第。“五福”在《尚书·洪范》中说“人有五福,要格外珍惜”: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修好德(发扬美德百福至),五日考终命(行善而命善终)。
六:广码中多称“六六顺”或“六六大顺”、“六顺”等。《左传》上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七:广码猜拳中拨呼“七巧”。这是指夏历七月初七夜,天上银河灿灿,牛郎织女相会。人间妇女或对月穿针,或呈会品、献女红,以争奇斗巧,各自心中祝祷取胜,并希望天上织女暗中相助,故称“七巧”(又写作“乞巧”)。
八、广码多呼“八匹马”,也有称“八马双杯”和“八仙庆寿”。“八马”就是周穆王有八匹骏马。穆王是个喜远游的天子,常驾八骏到处游玩。相传他驾此八匹马至昆仑山与西天王母娘娘相会,两人在瑶池上待酒唱合。呼“八马双杯”时,输者要饮酒双杯。八仙事迹,在古书《八仙庆寿》、《西游记》等皆有记载。还有《饮中八仙歌提杜甫所述的贺知章、李进、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和焦遂,这八仙皆是唐时嗜酒豪放的诗坛名人。有些地方也有呼“八仙过海”的。
九、又称“久长”(酒常)。《史记》:“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酒友借此表人常聚,酒不尽。
十、清乾隆帝自诩文治武功、福禄寿俱备。于是自称“十全老人”。划拳时多呼“十全齐到”或“全来到”。
5,厦门博状元规则详细
厦门中秋博饼的规则详解 用具:大瓷碗一个、骰子六个 【 状元 】 (按从大到小顺序) 红六勃(六个4); 黑六勃(六个1或2或3或5或6); 状元插金花(四个4、二个1); 五红(五个4); 五子(五个1或2或3或5或6); 四红(四个4)。 【对堂又叫榜眼】 六个骰子的点数分别为1~6即一条龙。 【三红又叫探花】 三个4。 【四进又叫进士】 四个1或2或3或5或6,若还带一个4可多得一个一秀,若带二个4可多得一个二举。 【二举又叫举人】 二个4。 【一秀又叫秀才】 一个4(对堂即一条龙除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月圆之夜,寄情雅玩之时。泛舟鹭江,把酒赏月,陶醉于“烟笼寒水月笼纱”的诗般意境,真是其乐融融。每逢中秋佳节临近,夜色阑珊中的厦门,大街小巷便会传出博饼时骰子撞碰瓷碗的悦耳叮当声。 在古代,“博”是一种棋戏,后泛指赌博运动。当然,沿袭到现在,博饼不再有赌博的意味,而是成为厦门人中秋聚会的保留节目。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地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 厦门的“博饼”,也叫“博中秋饼”、“博会饼”。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据传是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8月15日月圆之时,满怀反清复明之豪气的将士们,难免有思乡思亲之情。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赏月博饼。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13至18,前后6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这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早年,博状元饼,多为亲友或结拜兄弟姐妹间大家出钱,购买一二会月饼,共同博之,谁得“状元”,来年中秋节要赠送一会给大家博。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两会。这样,年年有增无减,会饼越来越多,只好再分开两独立组。一般家庭由长辈主持,每年买一二会,全家围成一圈博之。 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每会饼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全会大小饼以63块为单位,含七九六十三之数,是个吉利数。因为九九八十一是帝王所用的数,八九七十二是千岁数,而郑成功则封过延平王,所以只能用六十三之数。这大小六十三块饼,分别代表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取民间流行的赌具骰子6颗,放在大瓷碗内投掷,依次为序,让参与者博弈玩耍。 中秋博饼 如今“博饼”,不但家庭有,同学、朋友、同事之间也利用中秋节博“状元饼”,单位团体也组织大家博饼,成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社会娱乐活动。每个人在中秋节前后可能会参加多次博饼活动。而且,如今博饼会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奖品也变了味,月饼悄然隐之,被一些日用品,如毛巾、沐浴露、食用油、工艺品等替而代之。曾有人一夜博回两年都用不完的牙膏、香皂,最后只得转送亲朋好友。当然,博饼的乐趣不在于礼品的大小,也不管奖品如何变换,人们看重的是围在一起博弈的乐趣,是大家团圆共享的时刻。 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中秋;一样的中秋月,不一样的月饼文化。中秋明月,遥寄多少思乡情,中秋会饼,抒发多少团圆之意;一轮明月,海峡两岸共赏之,六颗骰子,同胞手足同嬉之。在叮叮当当的响声中,人们欢笑着,把这温馨的时刻传承下去,传递到海峡对岸,传递到五洲四海。 备注: 1、 同是五红或五子所带的点数多;点数少,即带6最大,带1最小。 2、 同是四红所带的点数多;点数少,带12最大,带三最小。 3、 状元插金花及五红、五子、四红带的点数相等则先博者;后博者。 4、 博得红六勃或黑六勃,博饼立即结束。红六勃获未被博取的饼,黑六勃则未被博取的饼大家吃。 5、 如博到状元插金花可兼得还未被博取的对堂,若该选手在以后的轮次中“禄骨”[注],对堂不被追回,只追回状元。 6、 在同一场比赛中,同一选手两次或两次以上博到状元,取其最后一次的成绩为最终成绩。 7、 状元获得者需待本组比赛结束,裁判员宣布最终得主方有效。 8、 五子登科大于一般的状元 注:同一场比赛中同一选手再次博到状元但点数小于先前(先前的状元大于其他选手),也小于其他选手,称为禄骨。
6,我是广西的一直想学猜码又不好意思问人家谁能介绍下猜码
规则: 1.双方各喊一个数,同时出手指,说中两者手指之和即为胜者。 2.在南宁猜码不能喊。 3.想容易赢:一要反应快,二要注意时刻保持清醒,三要学会观察对方出手指的规律;四要学会防止自己出手指的规律被对方抓住, 叫法:一只鸡啊 两只鸭啊 这类型的 注意数字要加重发音
首先你要懂得当地土话规则: 1.双方各喊一个数,同时出手指,说中两者手指之和即为胜者。 2.在南宁猜码不能喊。 3.想容易赢:一要反应快,二要注意时刻保持清醒,三要学会观察对方出手指的规律;四要学会防止自己出手指的规律被对方抓住,叫法 一只鸡啊 两只鸭啊 这类型的 注意数字要加重发音 这就是猜码
猜码又称划拳、猜枚,古今都常用,无论北方南方无论山村水乡还是繁华都市都非常流行。 游戏规则十分简单,对饮两人相对同时伸手出指,口中报一数字,与双方伸指数目之和符合者胜,不胜者罚饮。猜拳的呼词从零到十,各地叫法略有不同,东西两广的喊词称为“广码”,但不论喊法如何 ,都为数字。据考证其中还多含有典故,且均有祝福吉祥之意,说来饶有趣味。这里不妨抄录于下: 零:古今都称“宝”,即“元宝”。元宝初为钱币名,因唐时“开元通宝”被人误读为“开通元宝”而得名。我们通常所说的元宝是马蹄形的金银锭。中国人主张财不外露,故划拳行令时,握一大拳头,将财宝死死搂住,日呼“宝不出、宝不露”或呼“元宝一对”。 一:广码中多称“一点点”,也有呼“一心”和“一定恭喜”的。杜甫《高都护骆马行》有“与人一心成大功”句,表同心;《古诗十九首》有“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表专心。精拳时,用来表示同心者饮,诚意者敬。 二:广码中多称“二条”,北方人呼词“二”皆以“二郎担山”为多,意是二郎神杨俄担山压日,来自劈山救母的传说。而南方则呼“两家好”、“哥俩好”更为盛行。 三:广码中多称“三点”,划拳时呼“三星高照”、“三元及第”以及“三状元”的为多。所谓“三星高照”:一为福星,即天官,天官赐福春也;二为禄星,管人间钱财;三为南极老寿星。被三星高照者,福禄寿皆至。“三元”即古时读书人会考,乡试头名为解元,会试头名为会元,殿试头名为状元,合称“三元”。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亦称“三元”。有些地方也有呼“三洋开泰”的。 四:广码中多称“四红”,变有“四喜”、“四季发财”和“四美”等呼词。“四喜’卿“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这四件事历来被看作人生得意之喜事。“四美”则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南朝诗人谢灵运语)。“四季发财”更是明言美词祝你好运。 五:五的呼词更多,广码中多称“五魁首”,也有简单称“五魁”或“五子登科”和“五福”等。五魁就是古时学子苦读《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典著作,祝人在科举场中夺得魁首,求取功名。“五子登科”是指五代窦禹钧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仪、忏、侃、侢、僖相继名列高第。“五福”在《尚书·洪范》中说“人有五福,要格外珍惜”: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修好德(发扬美德百福至),五日考终命(行善而命善终)。 六:广码中多称“六六顺”或“六六大顺”、“六顺”等。《左传》上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七:广码猜拳中拨呼“七巧”。这是指夏历七月初七夜,天上银河灿灿,牛郎织女相会。人间妇女或对月穿针,或呈会品、献女红,以争奇斗巧,各自心中祝祷取胜,并希望天上织女暗中相助,故称“七巧”(又写作“乞巧”)。 八、广码多呼“八匹马”,也有称“八马双杯”和“八仙庆寿”。“八马”就是周穆王有八匹骏马。穆王是个喜远游的天子,常驾八骏到处游玩。相传他驾此八匹马至昆仑山与西天王母娘娘相会,两人在瑶池上待酒唱合。呼“八马双杯”时,输者要饮酒双杯。八仙事迹,在古书《八仙庆寿》、《西游记》等皆有记载。还有《饮中八仙歌提杜甫所述的贺知章、李进、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和焦遂,这八仙皆是唐时嗜酒豪放的诗坛名人。有些地方也有呼“八仙过海”的。 九、又称“久长”(酒常)。《史记》:“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酒友借此表人常聚,酒不尽。 十、清乾隆帝自诩文治武功、福禄寿俱备。于是自称“十全老人”。划拳时多呼“十全齐到”或“全来到”。
规则: 1.双方各喊一个数,同时出手指,说中两者手指之和即为胜者。 2.在南宁猜码不能喊。 3.想容易赢:一要反应快,二要注意时刻保持清醒,三要学会观察对方出手指的规律;四要学会防止自己出手指的规律被对方抓住,
1.双方各喊一个数,同时出手指,说中两者手指之和即为胜者。 2.在南宁猜码不能喊。 3.想容易赢:一要反应快,二要注意时刻保持清醒,三要学会观察对方出手指的规律.
7,乡试会试殿试
科举称谓
中国历代主要科举称谓
孝廉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为士大夫的主要途径。明清俗称举人为孝廉。
举主与门生 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刺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
贡士 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进士 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 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秀才 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 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 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解元 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
会元 科举制度中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
贡 生 明、清时府、州、县学的生员,凡已考选升入国子监肆业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科举考试称谓
科举知识简介 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序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状元的产生 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跃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童生 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 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 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
会试 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但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
博士 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汉代以后,博士开始在学官,担任教学工作,博士除授予学官外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学博士、卜博士等。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搏士”等。
硕士 在我国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之人,但在古代史籍中不多见,大概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古代常用与硕士含义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学士 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指有学问的人以及久入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为以久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代,学士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与朝政。其中的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作“内相”。到了宋朝,一经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