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制酒行业的竞争力大吗
挺大的,现在白酒做的人很多。都在积极拓展市场。
2,白酒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五力”即 1行业竞争对手 2潜在入侵者 3供应商 4替代品生产商 5买方 其实也可以用S WOT分析法即 优势 劣势 机会 威胁 (常用)去图书馆借本儿周三多编写的《管理学》或第三版的《市场营销学》看看 比葫芦画瓢就OK 啦或者 搜一些营销策划书看看或搜索“挑战杯”创业策划大赛的相关视频资料看看
3,怎么分析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力无非从资源、产品、市场以及政策几个大的方面进行细化的分析。
这个回答太笼统
这几项是一个企业经营必须的条件
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相对和绝对方面;亚当斯密分析的相对贸易优势和绝对贸易优势
如果你的企业是做医药的,一下开发出一个癌症或者艾滋病克星的药物,你在行业就是NO.1,这就是绝对优势
还是假设你的企业是做医药的,现在市场上有两家能生产艾滋病克星药物的企业,你是其中一家;你在北方,另一家在南方,因为地域,市场,公关等方面的原因,对方在不进入北方市场时,你在北方市场就有绝对优势;对方在北方市场占据少于50%市场份额时,你就具有相对优势
这个分析比较麻烦一些,一般是从企业战略的层面分析
另外,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往往都是一些难题,对你的成长和知识有很多帮助,也建议楼主以后可以适当的加一些分数;这样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促进
请楼主采纳回答,呵呵
4,保定白酒市场竞争分析
多年来,全国白酒市场硝烟弥漫,众多的企业为争夺市场大打广告战、价格
战、包装战,一批批企业在战场中倒下,又不断地有新生代繁衍而生。
“九五”初期,国家出台了“限制高度酒发展,鼓励发酵酒和低度酒的发
展,支持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的发展”的酒类产业政策,并要求白酒产量和生
产能力维持零增长或略有下降。此后,国家调控成效凸现,白酒的产量逐步下
降,产量由1996年的801.30万吨下降至1999年的502.26万
吨,基本完成了“九五”目标。去年,全国白酒产量进一步下降到476.11
万吨,与社会消费需求基本相当。
今年上半年,国家又开始调整白酒消费税征收办法,对白酒实行从价和从量
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法,在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维持现行按出厂价的25%和
15%从价征收消费税办法不变的前提下,再对每500克白酒按0.5元从量
征收消费税,取消现行的以外购酒勾兑生产酒的企业可以扣除其购进酒已纳消费
税的抵扣政策。此次消费税调整在国内白酒行业引起轩然大波,它对国内白酒业
的影响巨大,除有一部分企业关闭之外,还必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实行空前的大
兼并大组合。专家说,在白酒市场即将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关键时刻,白酒企业
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和改组步伐,形成合理行业结构。根据国家“十
五”规划和食品行业“十五”规划,白酒行业必须在控制总量上做好文章,使产
量与消费需求相适应。要达到这个目标,白酒行业必须尽快压缩过剩的生产能
力,关闭不合格企业,大幅度地减少白酒企业的数量
有假货
路边店铺普遍比超市的贵
销售都不错
一些老白干,大曲,老窖 较受欢迎。
5,酒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笔者曾提出了社会责任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然也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一个酒品在市场上长久畅销,赢得消费者的认同,是一个企业取得较好效益的重要表现,而支撑一个酒品在市场长久、获得认可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除上面所说的社会责任外,还有最根本的两个因素,即质量与文化。 品牌是酒类产品价值体现的重要外在特征,质量才是品牌的生命,品牌的合格需要产品质量的支撑。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期望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的时代,企业必须首先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创造出具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强大生命力的品牌。诚实不欺是企业的伦理底线,也是合格品牌应该具有的另一个基本要求。一个不诚实经营的企业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当然也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很多例子已经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和生命,是品牌的灵魂,消费者喜爱品牌、青睐名牌,甚至不惜高价购买的原因,就是因为品牌或名牌体现出了质量的优势,为企业塑造了良好的公众形象。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难以评估的无价之宝,它代表了企业和产品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质量差了,品牌也就随之倒了。 质量的核心又是什么?是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好的产品质量需要不断创新的技术,精益求精的工艺,严格的产品检验,良好的售后服务……在科技更替非常快的今天,不管什么品牌,质量是它崛起的基础。质量的要求就是“精益求精”。 而那些只想靠讨巧做名牌、做品牌的企业,就不是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朝小道、走捷径”,在“广告、策划、操作”上投机,企图把品牌炒出来的做法,完全是短期行为。当虚拟的光环被拆穿了露出丑柄的身躯的时候,就只能仓皇而退了。 品牌的另一个核心是文化。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而这里所说的文化只是单指品牌文化。笔者认为,文化是酒类品牌价值体现的内在成因。 当前酒类市场上一些品牌所倡导的“福文化”、“家文化”以及“缘文化”等,都是力图抓住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愿望,在酒类品牌上赋予精神与文化的内涵,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而在品牌文化形成过程中,企业要根据市场和顾客的需要,不断检验品牌文化的定位和延伸,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牌文化的创新或整合。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做品牌文化时,一定要保持原有的、积极的文化涵义,即挖掘品牌物理属性和人们主观意识对其所产生的内涵决定作用。同时,创造新的文化涵义,实现从文化环境到产品的转移,提升或重新改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 近几年来,酒类品牌在挖掘文化方面其实走了很多弯路,一些“装神弄鬼”的所谓文化,一些“帝王将相”的所谓文化,严重弯曲了真正的酒文化,使酒类品牌短命、企业短命。 品牌与文化是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创建品牌在追求个性和特色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其社会适应性和人们的文化背景与知识背景、语言环境、民情习俗、宗教禁忌、审美情趣。人们在享受产品本身带来的愉悦时,也同时获得一种超出产品本身的精神愉悦。而这种愉悦又必须是积极的、健康的,这才是一个长久的品牌所应该追求的东西。
搜一下:酒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6,如何分析企业竞争优势
获得企业长久竞争优势要培育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来就是体现在特定的能力上。而这种能力本身又可以视为多种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其具体体现形式分析,可大体分解为十个内容,称之为十大竞争力。 (1)决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不具有这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尸。决策竞争力与企业决策力是一种同一关系。决策频频失误的企业,肯定没有决策竞争力。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企业决策力薄弱。 (2)组织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最终得通过企业组织来实施。也只有当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完成的事务工作,事事有人做,并且知道做好的标准时,才能保证由决策竞争力所形成的优势不落空。并且,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必须以它为基础的。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明确而恰当地界定企业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保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没有恰当的人承担并完成,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何而来? (3)员工竞争力。 企业组织的大小事务,必须有人来承担。也只有当员工的能力充分强,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且具有耐心和牺牲精神时,才能保证事事都做到位。否则,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的空话。保障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证活动的主体——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意愿、耐心和牺牲精神。 (4)流程竞争力。 流程就是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的总和。它直接制约着企业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没有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的运行,也就不会有效率和效益。如果一个企业组织的做事方式没有效率,也就企业组织运行没有效率和效益,这直接是企业没有执行力。 (5)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蒙牛的二十五个法则,之所以能够成为蒙牛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就在于这二十五个法则都变成了蒙牛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于它。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统一,并且腐朽落后,决策就不免频频不失误,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 (6)品牌竞争力。 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它是强势企业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折射体现。因而它也直接构成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没有品牌竞争力,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都不认同企业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结果,企业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更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种资源。因而它是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7)渠道竞争力。 企业要赚钱、赢利、发展,就必须有充分多的客户接受他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宽阔有效的渠道,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隔离,也就必然会惨败无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种资源,渠道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8)价格竞争力。 便宜是客户寻求的八大价值之一,没有不关注价格的客户。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就是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淘汰。因而这一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9)伙伴竞争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万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为过去,要为客户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和价值满足,也就必须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就无法适应客户价值满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强,也就直接是企业支持力和和执行力的提升。 (10)创新竞争力。 一招先,吃遍天,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门。要一招先就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谁能不断地创造出这一招先来,谁就能在这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它既是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十大竞争力,作为一个整体,就体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十个方面的竞争力,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乏或者降低,又都会直接导致这种能力的下降,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但这十种竞争力又各自相对独立。任何一个企业,拥有了这其中任何一种竞争力,也都是市场竞争一个制高点的占领。
一般而言,在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都会有关于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过程及竞争格局、公司行业地位以及自身竞争优势的评述内容,而这些往往是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质地和投资价值最直接的参考依据,而上市公司质地的优劣往往决定着其投资价值的高低,而投资价值又是影响股票二级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对于招股说明书中关于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和地位分析的内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仔细研读。
7,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有哪些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分为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单项指标评价法是就单项指标对比而采用的方法,它直接用某企业单项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基准期数值对比,或用两个不同企业的同一指标同期实际数值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是先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形成一个综合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指标数值得出相应的结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至少在20种以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为以下几种:2.1因素分析法这种方法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采取“由表及里”的因素分析方式,即从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入手,逐步深入到更为内在的属性和因素。一般来说,越是内在的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深刻、越长久,但其产生作用的逻辑因果关系可能非常复杂;而越是表面的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直接、越短暂,但其产生作用的逻辑因果关系也较简单。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或因素可以表现为企业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这类指标可以选择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市场地位的数值,例如,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及其增长率、企业的盈利率、企业规模等。这类指标直接表明企业竞争的结果,可以视为企业竞争力目前的状况,因此,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当前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但是,这类指标并不能说明企业竞争力的原因,所以,它们实际上并没有揭示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而要揭示和评价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就必须进一步评价影响竞争力显示性指标的决定性属性或因素,而在这些属性和因素的背后又有更深刻更内在的因素,而且,在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企业所处的关系环境义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直接或问接的影响。这样,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就会是一组非常复杂的统计数值,而且,有些决定和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可能是难以计量的。因素分析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尽可能地将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内在因素分解和揭示出来。2.2对比差距法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可以采取企业与企业直接比较的方式:假定同类企业中最优秀的一家或几家企业的一系列显性特征对企业间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可以通过本企业和最优秀企业的一系列显示性指标的比较来评估本企业在竞争力上存在的差距。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①选取对比指标;②比较本企业与最优秀企业各指标的差距;③进行综合汇总,评价本企业与最优秀企业之间的总体差距。这种方法同前一种方法的共同之处是都要进行详细的因素分析和统计数值的计算,不同之处是后一种方法是一对一的比较,可以进行多指标的直接比较,而不必进行数值的加总比较,因此可以避免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过程中的主观因素。2.3内涵解析法内涵解析法的特点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重点研究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对于一些难以直接量化的因素可以采取专家意见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与前两种方法主要分析竞争力的外延性指标不同,这种方法重点分析竞争力的内涵性因素。这种方法要达到的目的是揭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对其进行评价。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①确定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因果关系;②通过统计分析、专家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③深入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剖析,发现企业核心理念及其渗透性(即是否贯彻到企业运行的各个部分和环节),以判断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深入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析,具有深刻性,缺点是难以全面计量化,可能含有较大程度的主观性。而且,有些因素在性质上是难以进行企业间直接比较的。2.4综合指数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是一种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其评价的方法是:第一步确定评价项目的权数。由于本指标体系为多层次的,所以既要求一级系统的权数之和为1,又要求各子系统内部各项目之和为l,确定权数的方法目前多采用专家咨询主观定权的方法。第二步计算各子系统的综合平均指标,用事先确定好的项目权数对它们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平均指数。第三步对各子系统的平均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出综合平均指数。包括反映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统计指标W、反映企业产出水平的统计指标O、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状况F、企业资产运营状况A、企业债务水平和偿债能力D、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统计指标P、反映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I、企业服务能力S等8个子要素。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数学模型。评价的标准在于:如果综合平均指数接近于1,则说明甲乙两企业的整体无明显差别: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大于l则说明甲企业优于乙企业;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小于l则说明甲企业劣于乙企业。综合平均指数与1的离差越大,说明不同企业的差异越明显,故各企业能依据综合平均指数的大小,进行企业间的比较,确定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3 对我国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的实证分析在实际对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基于众多评价方法思想,又衍生出了诸多具体的评价操作方法,如密切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等等。但从对上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许多评价都掺杂了评价者的主观判断,比如在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赋权重就经常带有人为的主观判断色彩,这就很难反映问题的实际情况。鉴于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竞争力评价大多归结于可计量的指标予以考察,本文以会计中国际通行的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指标为基础,并结合1995年财政部公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指标,结合统计学科中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统计学科中一种比较科学完善的统计分析方法。它运用数学工具,借助统计方法,能比较科学的反映事实原况,并且其方法的思想有助于使问题得到简化,有利于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较完善的对所选企业样本竞争的评价。3.1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因子分析根据变量间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组内的变量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其出发点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而又尽量不减少信息的丢失,在进行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时,我们抓住这些主要因子有助于对问题的解释和分析。3.2实证分析本文选取了我国股市流通盘中占相当部分的具有代表意义的2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包括钢铁、银行、通讯、航运等重要行业。运用因子分析对其竞争力进行评价,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对它们的分析亦可从个侧面看见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由于潜在竞争能力(如公司文化、公司品牌价值、公司管理、创新精神等)很难获得实际数据,即使得到,其主观因素也非常显著,为简化问题,本文暂不考虑这些指标。竞争力的正确评价,数据的采集应尽量取自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或上市公司年报,显性指标是各种因素在市场竞争中的集中体现,其数据也容易从公开媒体得到。本文以会计中国际通行的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指标为基础,并结合1995年财政部公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资本积累率、股本扩张率、可持续增长率。会计理论中,企业的所有者通过投入资本形成企业资产,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便是通过运营其资产而获得盈利能力的,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体现了资产的利用效率,净资产收益率则反映了企业在资产的周转的过程中,其拥有的净资产的获利能力的大小,它们体现了企业的基本生存能力;企业广义的资产亦包括其债权人投入部分,由于债务契约的存在,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便承担着偿债的义务,背负财务风险,企业的负债与其资产的的比率则反映了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反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选用流动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予以反映;而资本积累率和股本扩张率则分反映了企业净资产的增长与吸收资本的能力,体现了企业规模扩张能力;资产增值率与可持续发展率则很好的反映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反映了企业持续的发展能力,8个指标详见表3.1,20家上市公司的8个指标样本数据如表3.2所示。表3.1 企业竞争力监测指标群落指标名称计量方法指标的性质及主要含义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衡量企业的生存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衡量企业生存能力流动比率流动负债/流动资产衡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衡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衡量企业规模扩张能力股本扩张率股本增加额/原总股本数额衡量企业规模扩张能力资产增值率资产增值额/原资产总额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1-支付现金股利/净利润)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竞争力可以从十个方面加以评价(可设——优 良 一般 差)(1)决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不具有这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尸。决策竞争力与企业决策力是一种同一关系。决策频频失误的企业,肯定没有决策竞争力。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企业决策力薄弱。 (2)组织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最终得通过企业组织来实施。也只有当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完成的事务工作,事事有人做,并且知道做好的标准时,才能保证由决策竞争力所形成的优势不落空。并且,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必须以它为基础的。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明确而恰当地界定企业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保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没有恰当的人承担并完成,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何而来? (3)员工竞争力。 企业组织的大小事务,必须有人来承担。也只有当员工的能力充分强,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且具有耐心和牺牲精神时,才能保证事事都做到位。否则,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的空话。保障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证活动的主体——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意愿、耐心和牺牲精神。 (4)流程竞争力。 流程就是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的总和。它直接制约着企业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没有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的运行,也就不会有效率和效益。如果一个企业组织的做事方式没有效率,也就企业组织运行没有效率和效益,这直接是企业没有执行力。 (5)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蒙牛的二十五个法则,之所以能够成为蒙牛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就在于这二十五个法则都变成了蒙牛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于它。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统一,并且腐朽落后,决策就不免频频不失误,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 (6)品牌竞争力。 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它是强势企业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折射体现。因而它也直接构成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没有品牌竞争力,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都不认同企业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结果,企业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更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种资源。因而它是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7)渠道竞争力。 企业要赚钱、赢利、发展,就必须有充分多的客户接受他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宽阔有效的渠道,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隔离,也就必然会惨败无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种资源,渠道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8)价格竞争力。 便宜是客户寻求的八大价值之一,没有不关注价格的客户。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就是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淘汰。因而这一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9)伙伴竞争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万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为过去,要为客户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和价值满足,也就必须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就无法适应客户价值满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强,也就直接是企业支持力和和执行力的提升。 (10)创新竞争力。 一招先,吃遍天,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门。要一招先就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谁能不断地创造出这一招先来,谁就能在这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它既是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