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中国五朝古都,二锅头酒是京城酒文化的典型代表,已有800年的历史。它座落在北京北郊昌平区风景秀丽的军都山下,是北京大型的白酒酿造企业之一。牛子厚派人在北京城外设立了一个粥场,无偿地向百姓们提供粥饭,“牛善人”的名号自此响彻北方地区。
北京二锅头哪种最畅销?
谢邀答题。说到北京二锅头,不外乎您常听说的三种:红星二锅头,华都二锅头,牛栏山二锅头。北京是中国五朝古都,二锅头酒是京城酒文化的典型代表,已有800年的历史。它是由烧酒发展而来的,明代北京志中提到 "京师之烧刀与棣之纯棉也"。京城酿酒技师在蒸酒时将第一锅流出的酒头去掉,第三锅流出的酒尾也去掉,取第二锅流出的中段酒,称之为"掐头去尾截取中段" 工艺,这是我国最早以工艺命名的白酒,是我国酿酒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几百年来被继承发扬并流传至今俗称"二锅头"。
(摘自百度)红星二锅头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中华老字号企业。红星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红星独有的“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始建于1949年 5月,是中央税务局筹建的我国第一家国营酿酒厂。可谓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对于红星二锅头,小编印象最为之深刻的就是“扁小二”。每瓶100ml即2两,刚好一口杯,常喝酒的朋友们肯定都了解。
一口杯的量,小酌怡情,一人一餐一杯酒,惬意!不管您是拍个黄瓜,还是凉拌个耳丝,配以小二,美!56度白小二,46度绿小二,根据您个人喜好选择。红星二锅头随着客户需求的不同,也供应不同品种规格和品类的白酒:红星大二、红星小二、浓香光瓶、蓝瓶系列、苏扁系列、古酿系列、大容量桶装、青花瓷系列、清香盒装酒、浓香盒装酒。
品种之多,满足各个层次客户的需求,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了。华都二锅头北京华都酿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昌平酒厂成功改制而成的股份制企业。它座落在北京北郊昌平区风景秀丽的军都山下,是北京大型的白酒酿造企业之一。公司是生产白酒、酒精、食品、二氧化碳等产品的国家大二企业和北京市最佳经济效益企业。1949年4月建厂前曾是为宫廷御酒坊提供酒基的源地。
说到华都二锅头,就不得不提到小编的童年了。小编昌平人,刚一记事儿起,就认识老爸饭桌上的大绿棒子,粉红色的标牌刻印有十三陵的图案,作为土生土长的昌平人,对这款酒有着独特的热爱。出胡同,就是街坊开的小卖部,依稀记得我会走路后,我就肩负了给老爸买酒的重任。华都二锅头,老爸必须喝65度的。高度清香型白酒,入口柔,进入喉咙开始发烫,顺着喉咙一转而下,温热而满足。
记忆中的童年,老爸每餐必喝上一杯65度华都二锅头,无论是鸡鸭鱼肉硬菜的搭配,还是一碗清冽的白菜炖豆腐,酒菜混合的味道都是一种谜之美好。华都二锅头老产品:有华都牌华都酒、燕岭春酒、二锅头酒、白干王酒、北京贡酒、金贡酒、华都珍藏一号系列产品天地缘酒、京粮液、十三陵老酒等。公司生产酱香、清香、浓香、兼香四大香型白酒,同时还生产养生白凤酒、虫草补酒、健力养元酒、鹿血御酒、鹿鞭御酒等滋补营养型产品。
新产品:华都珍藏一号系列、红华都、华都贡、华都六年、华都老酒系列 十三陵二锅头系列 华都脸谱二锅头系列 华都大师酒 华都盛世典藏酒等产品。牛栏山二锅头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建于1952年10月,牛栏山地区的饮酒文化,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3000年以前的西周时期。1982年在牛栏山酒厂附近出土的鼎、觯、爵等八件青铜器皿中,有五件都与酒有关。
这些青铜器经有关专家分析推测,应在我国的西周年间。而牛栏山二锅头的酿酒历史可上溯到清朝年间,据《顺义县志》记载:“造酒工:做是工者约百余人(受雇于治内十一家烧锅)。所酿之酒甘冽异常,为平北特产,销售邻县或平市,颇脍炙人口,而尤以牛栏山酒为最著。” 此处所提及的“烧酒”,即是指牛栏山二锅头酒。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牛栏山二锅头酒已成为中国白酒清香型(二锅头工艺)代表,深受消费者青眯。
说到牛栏山二锅头,小编可算是有一定的发言权,这是小编最爱的一个品牌。最初接触牛栏山二锅头,就不得不说“白牛二”了。白牛二是一款性价比高,口感柔和的清香型白酒,入口柔,不上头,小编一个人半斤妥妥儿的。后续慢慢接触了各个等级的清香型牛百年,无论是宴会用酒还是其他,味道都是极好的。不管您最爱哪一种二锅头,小编在此奉劝您: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清末民国吉林首富牛子厚,究竟有多牛?
船厂牛家是清朝时期的一大豪族,他们与当时的山西亢家、沈阳郎家、河北刘家齐名,被称为“中国北方四大家”。牛家在清朝末年走向了巅峰,而时任家主的第四代传人牛子厚,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牛人”。(牛子厚旧照)那么,牛子厚到底有多牛?在清朝初年,牛家还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家族。甚至因为家庭生活困难,牛家人不得不四散逃荒。
为了日后方便相认,牛家人砸碎了家里仅有的一口铁锅,家中几兄弟各拿一块,以此作为日后相逢的凭证。等来到吉林后,牛子厚的祖辈牛金玉先是种地、开垦菜园,后来又进入东部山区挖人参、淘砂金。为了谋生,牛金玉经历了无数磨难,生活过得十分艰苦。但皇天不负有心人,据民间的说法,牛金玉在山区挖到了一块“狗头金”,约有一斤多重。
将这块金子变卖之后,牛金玉终于有了创业的资本。乾隆年间,牛金玉办起了一个兼营油盐烟麻的大车店。当时松花江上舟船络绎不绝,牛家店铺的生意兴隆,事业也开始慢慢做大。嘉庆二年,牛金玉正式将店铺定名为“源升庆”,牛家由此开始建立起他们的商业帝国。牛金玉死后,牛家产业在牛升云和牛化麟的经营下,规模越做越大。在1881年牛化麟病逝后,牛家在吉林已经有了二十多家“升”字号产业,而这一偌大的家业却被传到了仅有15岁的牛子厚身上。
牛子厚在上位之后,并不插手“源升庆”总店和各个分店的经营管理。他以自己独到精明的眼光,大力开拓了绫罗绸缎、金银玉器、粮米、木匠铺、点心铺、金融钱庄等众多行业。牛子厚的生意策略非常具有超前意识,他投钱给各个店铺,却只是作为财东身份,基本不插手管理。相应地,他举贤用能,让专门人才各司其职。(被赈济的灾民,图取其意)这一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到了后来,牛家的产业几乎涵盖了居民和官绅的所有生活需求。
到1907年,在吉林商会20位会董的选举中,有6位都来自牛家的商铺中。甚至按照当时吉林20万人口来算,几乎平均每20个家庭中,至少就有一人在牛家“升”字号企业中上班。不仅如此,除了在吉林独霸一方外,牛家的“升”字企业还遍布全东北地区,当时的各种商号共计达到300多家。“升”字企业俨然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超级大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牛子厚的商业手段。
除了商业才华突出之后,牛子厚“乐善好施大善人”的形象,也是他声名远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在其父牛化麟时代开始,牛家就常常接济当地的贫民。牛子厚继承家业后,直接在吉林开设了“粥棚”,无偿地向穷苦人施予粥饭。后来他又创办了“三皇会”,专门作为当地盲人的聚会场所。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众多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牛子厚派人在北京城外设立了一个粥场,无偿地向百姓们提供粥饭,“牛善人”的名号自此响彻北方地区。光绪帝和徐世昌,都曾先后向他颁发过“乐善好施”的牌匾。牛子厚平日里有众多的业余爱好,摄影、园艺、算卦,他均有所涉猎。但他最大的爱好,还得数戏曲。(光绪旧照)牛子厚的母亲特别喜欢看戏,但吉林身处边陲之地,通常没有大的戏班来演出。
为了帮助母亲看戏,牛子厚在1901年通过京剧艺人叶春善,请到了北京“四喜班”来吉林演出。在接触过程中,牛子厚对诚恳的叶春善十分欣赏。他请求叶春善开办一个京剧科班,由牛家出资支持,未来可以在吉林和北京两地来回演出。叶春善思考良久不敢答应,唯恐辜负了牛子厚。不过在牛子厚的多次请求下,叶春善最终还在1904年招收了第一批弟子。
牛子厚有三个儿子,分别叫牛喜贵、牛连贵、牛成贵。他在儿子名字中各取一字,正式将这个科班取名为“喜连成科班”,后又改名为“富连成科班”。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好的技艺,牛子厚又聘请了萧长华、苏雨卿、唐宗成等京剧名师分科执教,科班影响力越来越大。在1904年到1944年这段时间里,这个科班共培养了700多名京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