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仙李白能喝多少酒呢
李白,人送雅号"酒仙", 李白诗文的饮酒诗一百七十首,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杜甫曾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可见李白对酒的痴迷,他也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复一杯。""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么李白是不是真的量如江海呢?还真不是。《公羊传》:"熊蹯不熟,公怒,以斗击而杀之。"这斗就是喝酒的杯子,能随手当作武器,体积自然不大。还有另一种称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来的形状就是这种斗的样子,这种斗有长长的柄,实际是盛酒的勺子。《 诗经 ·大雅行苇》有"酌以大斗,以祈黄考"。朱熹注,"大斗,柄长三尺。"古代的三尺,也就是现在的二尺多一些。大斗如此,小斗一定更小。出土的青铜斗看,容量相等于家里饭勺大小,和现在常用的一个玻璃杯差不多,三两左右。唐朝是没有蒸馏酒的,在元朝时期蒸馏技术才传入中国。没有蒸馏过的酒度数很低,唐朝时期度数最高的酒也不会超过二十度。白居易有句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其中的"绿蚁"并不是指绿色的蚂蚁,而是指新酿的米酒上漂浮的绿色酒渣。李白的诗词"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也提到新酿酒是绿色的。当时酿酒多采用粮食加水加酒曲,将原料放入大翁中盖上盖子密封,等发酵完成后,撒上石灰停止发酵,以防止变成醋。发酵的过程中,大部分谷物都糖化了,糖化后只有极少一部分还能继续酒化,所以唐朝的酒主要味道是甜,而不是辣。所以说李白只是好酒,酒量一般。但是醉酒后文思泉涌,"斗酒诗百篇"这个是真厉害。李白之死,一直众说纷纭,《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民间传说李白在江上饮酒,喝醉了跳进江中捉月溺亡。这里提醒大家"饮酒有风险,量小需谨慎"!
2,李白酒量多少呢
古人好喝酒,经常豪饮,“诗仙”李白就是如此。在李白的很多诗句中,我们都看到了他豪饮的场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杯莫停”等等。李白的好友杜甫也曾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由此可见,大诗人李白爱喝酒是真实的历史。那么李白的酒量有多大呢?杜甫说李白能喝一斗。斗,古代计算容量的工具。在唐朝,一斗酒大概有10斤左右。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齐威王问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回答道,“臣一斗亦醉,一石亦醉。”无数资料表明,古人确实能喝酒,一斗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这与古代酒水的度数有关,古代酒水的度数很低,没有现在的高纯度酒水,或者说没有蒸馏酒。不会喝酒的人,如今喝酒后感觉辣的要命,可在唐朝却不是如此,当时的酒水是甜,类似如今的酒酿。那时的酒都是自然发酵酒,粮食发酵的酒达到一定程度后,酒精度是无法进一步提高。比如大家熟悉的武松景阳冈喝上十八碗,然后打虎,其实喝的就是粮食的发酵酒,跟喝糖水一样,否则早就昏迷不醒了。如此说来,李白便饮酒边作诗,喝个10斤酒也不是很多。到了宋朝,文人的酒量一下子小的很多,比如范仲淹有诗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究其原因,是因为此时中国的酿酒工艺也有了极大的提升,酒精浓度大为提升。其实,在唐朝诗人中,李白的酒量也不是最大的。比如“三仙”的酒量就大大超过了李白,“一仙,汝阳(唐玄宗的侄子李进)三斗始朝天(面见皇上),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二仙,左相(唐玄宗天宝初期的左丞相李适之)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三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总之,李白在当时确实能喝酒,外加他的名气,尤其李白很多诗作中都有关于他喝酒的诗句,因此误认为李白的酒量很大。
3,李白的酒量有多高
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没有之一。他的诗篇,传承千年,跨越时空,甚至涵盖了不同的阶级与人群。李白的诗,与酒是密不可分的。据统计,李白的诗中,至少有六分之一有酒。即便是没有写到酒的诗,估计也是在半醉半醒之中写下的。 问题来了,李白这么爱喝酒,他究竟能喝多少酒? 杜甫曾经写了一首《饮中八仙歌》,李白部分是这样写的: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代的斗比现在的要小,而且还区分大斗和小斗。一大斗酒大约合现在的6000毫升,重约12斤。一小斗酒才2000毫升,最多四斤酒。唐代的时候还没有发明蒸馏技术,最好的酒也不过二十度,一般的酒都在十度左右,比啤酒略高而已。李白本来就喜欢夸张,估计用的是小斗,也就是四五瓶啤酒的样子。关键是李白喝了四五斤酒,他,居然喝醉了!而且是醉得很厉害,“长安市上酒家眠”。皇帝派人来喊他,他都不肯去。可见李白的酒品不咋地呀! 在《将进酒》中,李白写道:会须一饮三百杯。甭管多大的杯子,三百杯也实在太多了。就算是一两一杯,就是三百两,按现在的算法,就是三十斤。如果用唐代的鹦鹉螺酒杯,高2.5厘米、口径12.5—4.7厘米,据说能盛两升酒。三百杯就是六百升!就算是小升,每升按现在的200毫升计算,600升也有120000毫升,也就是现在的120升!230多斤酒!一个大缸可能都盛不下!这么多酒,李白可以进去泡澡了。 其实,这里的三百杯是夸张了,源自汉代的一个典故。 郑玄是马融的学生,师徒俩都是大儒。马融气量很小,害怕学生的成就超过自己。当郑玄被袁绍征召时,马融就请杀手在半路截杀郑玄。送别郑玄时,马融叫学生们每人敬酒三杯,想把郑玄灌醉,方便刺客下手。结果郑玄酒量太大了,从早喝到晚,喝了三百杯酒都没醉。就此留下了这个典故。 李白提到这个典故,并不是自己喝了三百杯酒,而是非常羡慕郑玄的酒量。 我们再来看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可怜的李白在喝闷酒,没有人陪他。喝了多少呢,只有一壶酒。酒后的结果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一个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这不是典型的喝大了?就算是李白选了一个大酒壶,能装得下一斗酒,也不过是四五斤的样子。 我总感觉唐朝的人酒量不好。《饮中八仙歌》中说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就这酒量,还位居八仙之首。杜甫没有具体说贺知章喝了多少酒,却说他喝多了,掉井里了。不过,杜甫说的水底眠就有了调侃的味道了。人家贺知章是掉在了一口枯井里,睡了大半天,才被家人找到。 最能喝的人是李适之,他每天喝酒的花费就是一万钱。按每斗300钱计算,李适之每天都要喝掉33斗酒。每斗4斤,算下来还有130斤酒。不过,李适之家里有钱,人家可能会买更贵一点的酒,比如精酿啤酒,也未可知。 焦遂能喝五斗酒,还挺清醒。汝阳王三斗就不行了。李白只有一斗酒的量。最困难的就是张旭先生了,只能喝三杯。 换算成现在的啤酒,李白先生就是四五瓶的酒量。张旭属于酒精过敏,一两瓶就醉了。汝阳王能喝一打,焦遂能整24瓶的一大箱! 其实,唐朝还有一位酒量更差的大诗人,他就是白居易,有诗为证“未尽一壶酒,已成三独醉”。有一天,白居易请了两位朋友来家里喝酒,一共只有一壶酒,还没有喝完,哥仨都醉倒了。就算是能装一斗酒的大壶,四斤,白居易也不过是一两瓶啤酒的量,和张旭相差不多。李太白和他们比起来,自然就算是海量了。 据说,酒量是越练越大。普通老百姓是喝不起酒的,300钱一斗,简直就是天价!唐代的一斗米才卖五钱。酒的价格是米价的60倍!只有像饮中八仙这样的人才喝得起,可惜的是,李太白练了一辈子,酒量也只是停留在五六瓶啤酒的水平上。最后一次喝酒,是在马鞍山的采石矶上。估计是喝到了五瓶以上。喝到兴起,李白又跳又唱,低头一看,月亮怎么掉进长江里去了!不行,得赶紧把它捞出来!李白脱去衣服,一个猛子跳进长江,自此,一代大诗人,卒。可见,酒量太低,有可能会致命的。 采石矶上至今仍留有李白的衣冠冢,还有人带了酒去祭拜这位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