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喝多少白酒最好,山东人的酒量到底有多恐怖

1,山东人的酒量到底有多恐怖

作为一个山东人现在白酒基本不沾了,最早也就是七八两的量,13年冬天在青岛跟朋友聚会,七个人哈了两瓶茅台、六瓶水井坊、烫了一电水壶的即墨老酒大约四瓶,还有两箱纯生啤酒,当时就吐了一口老血,那感觉比死了还难受,在医院打了三天点滴,打那开始闻到白酒味就恶心。我那几个伙计,有一个吐了也挺惨的,其他几个都没事。所以真的很恐怖。

山东人的酒量到底有多恐怖

2,山东人主要喝高度酒还是低度酒什么度数为主

咱山东人还是爱喝高度酒滴。山东人豪爽,喝酒更是豪爽。据《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显示,70.2%的山东人爱喝50°以上的中度酒,24.7%的人爱喝40°-50°的中度酒,只有5.1%的人喜欢40°以下的低度酒。哪个年龄段的山东人最能喝:20-29岁人群占比31.2%,30-39岁人群占比最多高达48.9%,40-49岁人群占比11.5%,50岁以上的人占3.5%,20岁以下占4.9%。山东有名酒,景芝酒、国井、兰陵酒等都是家喻户晓的老牌名酒了。山东各地市喝酒宣言:德州 — 大部分人沾酒即倒,喜欢低度酒枣庄 — 多数人不胜酒力,喝酒图热闹潍坊 — 大部分人平时很少喝酒,偶尔会潜力爆发临沂 — 煎饼山东第一,喝酒不行淄博 — 喜欢独自喝酒,喝酒看心情滨州 — 没喝多少就开始谈感情东营 — 喝酒不猛,普遍爱喝酒泰安 — 一半爱喝又能喝,一半不爱也不能喝日照 — 喝酒规矩多,战斗力一般烟台 — 酒桌上战斗力惊人,夏天扎啤是主流威海 — 低调喝酒,不逞强聊城 — 女人比男人能喝济宁 — 吃夜市喝啤酒,比较豪爽青岛 — 男女老少,啤酒当饮料济南 — 平时不喜欢,喝起来酒量还不错(莱芜区 — 啤酒狂灌,白酒三杯必倒)菏泽 —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战斗力叫板内蒙,目的是喝倒对方

山东人主要喝高度酒还是低度酒什么度数为主

3,浅论山东人喝酒的123

提山东的民俗风情,就不得不提山东人“喝酒”的习俗。古时水泊梁山一带,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风俗,至今酣畅如当年。来山东,无论男女老少,都必须要来上一口,“不会,也要少喝点”,这是豪情的山东人热情待客的一种体现。山东人的饮酒时的豪气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山东盛产两种东西,美酒与英雄。山东人“喝酒,从客人坐的位置、上菜、喝酒时的规矩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山东人“喝酒”每位客人坐的位置都有一定的讲究,分主陪、副主陪、主宾、副主宾、三宾、四宾,依次类推。“主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一顺位,位置在正冲门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就是庄主,把握本次宴请的时间,喝酒程度等。 “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顺位,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这个位置更多的是带动客人喝酒。“主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顺位,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副主宾” 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顺位,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三宾” 是客人一方的第三顺位,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四宾” 是客人一方的第四顺位,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依次类推。 在山东“喝酒”,不仅仅是上菜,包括倒茶,倒酒等,所有的起始位置都是从主宾位置开始。上的第一道菜,主陪的主人会用公筷给主宾夹一筷,这表示尊重客人,同时说明大家可以吃菜了。无论客人是否喜欢这道菜,应该是感谢之余要首先吃一口的(如果是民族习惯如回民等应在此之前就提出,主人安排的时候会早有准备。如果客人有特殊忌口,这道菜是可以说明原因并拒绝的,主人会把这一筷放在自己盘子里,其他人依然可以接受到开始吃菜的信号)。 喝酒预示着宴会的正式开始。所以喝酒必须是主人开始提议。 白酒的容器一般是三两三或者二两半的,即一瓶白酒倒三杯或者四杯。 山东全省比较正规的白酒喝法是要求第一杯六口喝掉,以后随意。 六口的顺序是,主陪带三口,副陪带三口。 在这之前,客人是不能主动敬酒的。啤酒的比例是一比六或者一比八。六口以后要求全部干掉。在主陪和副陪带完以后,主陪会宣布自由时间开始。一般情况下,主人方的每一位包括主陪和副陪,会跟每一位客人喝一次,热情的主人会跟每位喝两次,所谓“礼仪之邦,喝酒成双”。普通意义上客人再回敬每位主人一次。最后,主陪会招呼大家喝最后一杯,即宴请结束的信号,俗称“门清”,最后一杯要求是要喝完。 整体来说,山东省各地的喝酒规矩不尽相同,喝酒猛烈程度也不尽相同,胶东最甚,如青岛,威海、烟台。因为这些地方靠海边,吃海鲜是不宜喝啤酒的,会得一种叫“痛风”的病,所以靠海边的胶东地区是喝酒最盛的。但山东喝酒非常实在,主人敬客人酒时同时喝掉。所以如果在山东喝酒,碰上一个不能喝的主陪,大家可以轻松许多。 自古山东酒水盛行,民风淳朴。多以喝烈性酒,辛辣酒为多。在白酒竞争激烈的今天,山东现在的年轻人多以喝纯粮食酒,高度酒,高粱原浆酒为主流酒风,现在倡导饮酒品美味,喝酒要健康。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山东人淳厚朴实、豪爽大方、热情好客的性格,“山东大汉”成为山东人性格及体魄的代名词。 山东民情风俗浓郁,人注重乡情、友情、亲情,每逢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各地都举办灯会、山会、庙会、赏月会、联欢会等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表演耍龙灯、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等民间风俗。 形成原因: 1、山东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地域区别、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的交流,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兼有的态势。东部沿海地区,渔业习俗和外出经商的习俗最为突出。而渔村以日照、荣成、蓬莱、长岛等地最具典型性。鲁东南的沂蒙山区,古代文化发祥较早,既有山地特色,又较多地保留着传统的民俗事象。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民俗事象与古老的黄河紧密相连,独具特色。 2、因移民而带来的民俗文化对山东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明初推行“移民宽乡”的民垦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山东、德州、滨州、聊城、泰安、菏泽、济宁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由滨州一带东迁。这样,山西民俗影响山东,如寒食节不生火做饭。鲁西北数县居民(今聊城一带),许多是明代初年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而来,他们居住的地方,年画、泥玩具等民间艺术品,至今与枣强风格相近,如聊城、潍坊一带的布老虎、泥娃娃、木版年画、风筝等,享誉国内外。 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东的多集中在莱州,因此,莱州风俗多有与东邻不相同,还有许多市地有移民至山东各地,民俗也各异。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时的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码头城镇,如山东地段的德州、临清、聊城(东昌)、济宁等,受南北漕运影响,风俗与山东其它地区多有不同。这些城镇中大多都有一个竹竿巷,集中了江南常见的竹编店铺,街面上开设的茶馆,其铺面格局,卖茶、饮茶大致相同。济宁的玉堂酱园由苏州沿运河迁入,其产品至今保持着江南风格,并且仍用“姑苏老店”的招牌。 外出谋职带来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当数历史上的山东人下关东,或称“闯关东”。山东人下关东大致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携家移住东北家村和山区,带有逃荒性质,俗谓“被逼无奈闯关东”;一种是家在山东,但大半生在东北做生意,俗称“住地场”。他们将山东的风俗带去东北,又将东北的习俗携回山东。长期的交流使两地的民俗文化有了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一些内容相同的民间故事,如秃尾巴老李和人参的故事等,在山东与东北同样广泛流传。山东风俗受东北影响以胶东最为突出。 山东地域文化极具个性和包容性。具有悠久历史的风筝、木版年画、剪纸、布玩具、内画壶、鲁绣、鲁锦、鲁砚等传统工艺品,吕剧、柳子戏、山东梆子等地方戏曲,武术、杂技等深受游客喜爱。鲁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首,是北方菜的基础和代表,其中济南菜、胶东菜和孔府菜三大分支各有千秋,相得益彰。 ——?品牌战略营销策划探索者?——

浅论山东人喝酒的123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