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来源与文化是什么,白酒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

1,白酒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到上古时期。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说明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以后经过夏、商两代,饮酒的器具也越来越多。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铜酒器占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确实很盛。早初酒应当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才出酒的,无论是吴姬压酒劝客尝,还是武松大碗豪饮景阳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酿酒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而为蒸煮、曲酵、馏、最大的突破就是对酒精的提纯。数千年来,中国的酿酒事业,在历史的变迁中,分支分流以至于酿造出了许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各类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礼酒俗,无不构造出一个博大的渊深的名酒古国。历史文化古代文人饮酒时追求的清雅意境,我们今天已无法再亲眼见识了。幸运的是,从《红楼梦》、《镜花缘》等小说和记载酒令的书籍中,我们尚可略见端倪。中国的酒文化,彰显着独特的品位、风格和神采,彰显着特有的境界和风光。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早已成为文化中的瑰宝。酒文化的真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真精神一脉相承。只有在中国文化宏大的背景下,去领略、鉴赏和品味酒文化的真精神,才能使酒文化弘扬、光大。

白酒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

2,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白酒起源是什么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而这个只是我国酒的雏形,由于技术的缺乏,这种酒只是发酵酒,度数很低。到了宋代之后技术革新,才有了蒸馏酒的存在。中国酒的历史十分久远,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形状和甲古文、金文的酒字十分相似的陶罐。这一点就说明了早在距今6000多年以前,中国的酒就已经产生了。但是,究竟是谁发明了酒,白酒文化渊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而关于白酒的起源则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这几天酒姐详细的查询了各种历史资料,给大家整理了一篇“中国白酒简史”的文章,让大家读懂中国的白酒。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东亚大陆流域的先民就已开始进行酿酒和制作相关的酒器。比如仰韶文化遗址中就陶制酒器,包括五个小杯,四个大杯和一件葫芦瓶。遗址位于陕西眉县马家镇杨家村,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出土最早的酒陶器。各地区水质气候微生物环境等自然条件迥异,酿造技艺也各有特点,国家在对不同种类的名酒研究中,找出其在色香味及触感中的不同特点,在1979年全国白酒评酒会上明确了中国白酒划分为五种香型。“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曹操这首《短歌行》中,可以看出,中国最早酿酒的人是杜康。 当然这都是传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重点在这个长字。所以,在中国,基本上各种文化都具有很长的历史。中国白酒的历史,也是中国白酒文化。白酒文化可以算得上是文化精髓了,也许生活在现在的你感觉不到。

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白酒起源是什么

3,白酒的文化和历史

所谓历史,便是指过去的事,而对于白酒的“过去”而言有三个最重要的问题分别是:白酒是什么、白酒从哪里来、白酒的发展过程。我们一一来看,首先便是“白酒是什么”。中国白酒,是指以粮谷为主要原料,用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调而制成的蒸馏酒。其中有两个关键词需要特别注意:其一是“蒸馏酒”,白酒属于“蒸馏酒”,度数很高,在世界上被称为“烈酒”,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朗姆酒并称世界六大烈酒;其二要注意的是白酒的糖化发酵剂为曲类,国外烈酒多以麦芽为糖化剂,以酵母为发酵剂。正是由于发酵过程的不同,白酒具有相较其他烈酒更为复杂的香气。知道了白酒是什么,我们再来看白酒哪里来的。我们已经说过白酒必须要有“复式发酵法”和“蒸馏”两个前提条件,我们就以时间为线索还原一下白酒出现的重要时点。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公元前3500年—前2240年)以前便有了酒的雏形,据推测最先出现的酒是乳酒,是游牧时代用兽乳发酵的酒,此后出现了果酒,然后出现了谷物酒。在商周时期,复式发酵法出现,复式发酵法以谷物为原料,首先微生物借助曲药将谷物类的淀粉水解为糖分(发酵中称为“糖化”),然后将糖分发酵为酒(发酵中称为“酒化”)。宋元时期蒸馏器出现,白酒的雏形正式诞生。值得注意的是,最早的酒除了奶酒、果酒,就是谷物酒,也就是黄酒的雏形,而白酒的雏形起源于宋末元初,真正流行起来也就百余年的时间。关于酒有两个不得不提的酿酒大师,一是仪狄,二是杜康。仪狄,最早来源于《吕氏春秋》的记载,仪狄作酒。正因如此仪狄被后世酒企当做祖师爷,还有一位祖师爷名气更大,就是杜康,杜康酿酒的“三滴血”传说相信大家都听过。Ps:三滴血的故事话说当年杜康酿酒的时候发现酒里有“土味”。他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无法去除“土味”,提升酒的品质。有天晚上杜康梦见一个头发也白、胡子也白的老神仙,老神仙告诉他,去除土味,需要在某年某月某日在某个路口等三个人,各取一滴血,加入酒中就能去除土味。在特定的那一天他如约来到路口等待。太阳刚升起来,就遇到一个风度翩翩书生,顺利求得“一滴血”;等到日上三竿时,遇到一个骑着快马的勇武将军,也很顺利求得“一滴血”;之后的杜康一直等到太阳快下山时,好不容易来了一个人,却是个疯子,杜康也只好“抢”来一滴血。这三滴血汇合后滴入酒坛,酒香四溢,自此酿酒再无“土气”,唯有“醇香”。正是因为有了这三滴血的缘故:刚开始喝酒时,大家推杯换盏敬酒;酒过三旬之后,大家豪情万丈干杯;如果不收量,再开始喝酒,想起心中的高兴事、不快事,有大笑的,有大哭的,还有六亲不认的。或许这三个阶段,就是书生、武将、疯子的血在起作用。最后关于白酒的发展过程一言以蔽之,起源不晚于元朝,成熟于明清,流行于当下。元朝以后的几百年,截止到民国,烧酒是非主流酒类,即使是在西南地区(川黔)也属于非主流。即使在明清时期,有钱有势的人也偏爱黄酒,有诗云“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就是黄酒与白酒地位的写照。一直到民国,中国酒文化的主体都是黄酒,而非今日大红大紫的白酒。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时常去鲁镇酒店喝酒,温两碗黄酒,要一碟茴香豆。黄酒需要粮米来酿酒,而清末到民国,战乱不断,粮食供应紧张,自然没有多少余粮去酿酒,黄酒逐渐成为奢侈品,白酒进一步民国得到普及。,西南地区的白酒逐渐影响主流人群。慢慢的白酒取代黄酒成为了主流。

白酒的文化和历史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