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敬的意思(诚心敬意的意思)

1. 诚敬的意思

1. 诚敬的意思

【诚敬】1.诚恳恭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 班固 之祀 蒙山 ,祈祷之诚敬也; 潘岳 之祭 庾妇 ,奠祭之恭哀也。”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三折:“小生等待许久,不见贤士到来,蔬食薄味,与贤士饯行,略表诚敬之心也。” 许地山 《危巢坠简》一:“表示他底诚敬的不是剑,也不是旗,乃是把他全副身心献给国家。”2.忠厚端肃。 唐 柳宗元 《安南都护张公志》:“易皮弁以冠带,化奸宄为诚敬,皆用 周 礼,率由 汉 仪。”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 信可 讳 錡 , 永福 人,诚敬而疏通,博学而和粹。”3. 程 朱 学说中所谓存诚与居敬的并称。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中:“ 欧公 《寄常秩》诗云:‘笑杀 汝阴 常处士 ,十年骑马听朝鸡。’ 伊川 云:‘夙兴趋朝,非可笑事, 永叔 不必道。’夫诗人之言,岂可如是论哉! 程子 之诚敬,亦已甚矣

【谦和】谦虚平和。《晋书·良吏传·邓攸》:“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 唐 元稹 《徐智岌右监门卫将军制》:“端介而不失人心,谦和而能宣朕命。”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 马希贤 先生是一个谦和的人。”

就是一种一心向善,心如止水的境界。

2. 诚心敬意的意思

2. 诚心敬意的意思

和的成语:

和蔼近人 ,和蔼可亲, 和璧隋珠, 和而不唱,和而不同, 和风丽日, 和风细雨 ,和光同尘,和合双全 ,和和睦睦, 和和气气, 和乐且孺

诚的成语:诚欢诚喜,诚惶诚惧,诚惶诚恐,诚恐诚惶,诚心诚意,诚心敬意,诚心实意,诚心正意,诚意正心,诚至金开,抱诚守真,赤诚相待

3. 诚敬意思是什么

诚是诚敬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内心对世界的万事万物是诚敬还是不诚敬的意思、

君子处世,对世界万事万物都怀心一颗恭敬诚敬的心。这是儒家对君子怀有诚敬之心的描述。但有些人做不到对万物诚敬,所以就不能称为君子。仅供参考。

4. 诚敬的意思是什么解释

指的是值得真心诚意对待的意思。

“诚”的基本含义为真心,如诚恳;引申含义为实在,的确,如诚然。

在现代汉语中,“诚”还有真诚的意思,如诚敬。

“诚”,初见于秦系简牍时代,形声字。言表意,表示言语真诚;成表声,兼表真心成全他人。形旁简化。本义是真心实意。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诚”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5. 诚敬的近义词

【解释】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出处】《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结构】联合式。

【用法】现多含贬义。一般作主语、宾语。

【正音】从;不能读作“chónɡ”。

【辨形】四;不能写作“寺”。

【近义词】逆来顺受、百依百顺

【反义词】倒行逆施、大逆不道

【例句】

(1)此人并没有什么实际本领;光凭~混饭吃。

(2)不彻底砸烂~这个精神枷锁;就没有社会主义时代的真正的男女平等。

Ⅳ 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文言文。多多益善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版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权。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Ⅳ 成语谜语:仁义礼智信(打一成语)的相关文章推荐

仁义礼智信抄(打一成语)(打一成语谜语) 谜底:二三其德

6. 敬诚是什么意思

道德积身惟敬诚,这是古代楹联中的一联。其意思是,一个人即是自身道德修养境界很高了,甚至达到了仁的境界了,其修养道德的方法也只是对天下的万事万物始终保持一颗恭敬诚敬的心。这句话告诫我们,修养道德没有特别的途径,只有让自己的心始终保持试敬之心才是唯一的途径。

7. 诚敬的句子

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

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拜贺庆吊之礼——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

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

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衣物。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冠笄之礼。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

现代成年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年人的成年意识。婚嫁是人生的大事,传统社会十分看重。传统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的高潮在亲迎,新郎要到女家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结发礼与合卺礼。

大婚之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开始举行。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

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

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8. 敬谨的意思

愿意。

敬为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

敬的详细解释

〈动〉

(会意。从攴( 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 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敬,肃也。——《说文》

毋不敬何允。——《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少仪》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

敬德之聚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敬诺。——《战国策·赵策》

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敬闻命关。——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敬让(恭敬谦让);敬诚缉熙(恭敬诚实而光明);敬身(施礼);敬慎(恭敬谨慎)

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敬,警也,恒自肃警也。——《释名·释言语》

既敬既戒。——《诗·大雅·常武》。笺:“敬之言警也。”

敬事而信。——《论语·学而》

居敬而行简。——《论语·雍也》

慎始而敬之。——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敬事(谨慎做事;恭谨伺侯);敬信(慎重而守信);敬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敬逊(敬慎谦逊);敬虔(庄敬虔诚);敬明(谨慎严明)

尊重,尊敬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北虽貌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敬学(尊重学问);敬服(敬伏。敬重佩服);敬事后食(先考虑国事然后考虑自己);敬老(尊敬老人);敬老慈幼(尊敬老人,慈爱儿童);敬老怜贫(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有礼貌地送上 [茶、酒、烟等] 。

如:敬酒;敬烟;敬茶;敬奉(以物敬人的敬词);敬赵(完璧归赵;奉还)

〈名〉

敬意或谢意 。

如:喜敬;贺敬

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 冯梦龙《警世通言》

又如:节敬;茶敬

9. 至诚恭敬是什么意思

  念经有没有功德是看能否摄心净念,如果能不起妄想杂念,以至诚恭敬之心,将每个字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到清清楚楚,则功德很大。和人数多少没有任何关系。

10. 诚敬文化的意思

指的是:孝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做为子女,不但要孝,更注重“顺”,顺从父母的意愿)父母的儿子,父母死后守孝的儿子。

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

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地照顾父母;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精心照料;父母过世时,要以最哀痛的心情来追思父母。

1)孝顺父母的儿子   《诗·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庄子·天地》:“孝子操药,以脩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

”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 2)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   《礼记·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3)祭祀时对已故父母的自称   《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

”《新唐书·礼乐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摄祭,则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 4) 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   《后汉书·蔡邕传》:“又市贾小民,为 宣陵 孝子者,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

”《明史·孝义传一·李德成》:“ 洪武 十九年举孝廉,屡擢尚宝丞。

二十七年旌为孝子。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