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人与“八大铁帽子王”合称“十二大铁帽子王”。巴布扎布的蒙古骑兵被东北王张作霖一通狂揍,两个月不到便狼狈败回内蒙。僧格林沁是清朝的“铁帽子王”,但不在上述“十二大铁帽子王”之内。巴布扎布和两个儿子:1911年十一月,外蒙古活佛哲必尊丹巴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成立了"大蒙古帝国",自称"日光皇帝"。
孙红雷在《蒙古王》演技你觉得怎么样?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楼主您好,非常愉快解答你的问题和提问,我来谈谈我的观点吧,因为对此类问题有很多的研究,针对这个回答,发表一下我的看法:电影方面,他出道即巅峰,就是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此后就一直没回到那个水平。07、08年是他产量及其质量都很高的一段时间。在谢尔盖·波德罗夫的《蒙古王》里,他作为主要配角发挥得很好,此片也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梅兰芳》里有也有出色的表演。
至于电视剧,让他真正步入一线大明星队伍的《潜伏》是质量相当高的国产剧,一年后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也还行。最近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有走下坡路的趋势,综艺节目害死好演员,就是这么个意思。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怎样看待民国时期的蒙古大土匪巴布扎布?
巴布扎布就是一个日俄的帮凶。 巴布扎布一生都是在投靠俄、日和搞分裂中国中度过的。他组织一帮土匪,到处抢掠,还经常叫板中央政府。俄国和日本则把他当作棋子,谋取最大的侵略利益 日俄战争期间,巴布扎布投靠日军,被日本人任命为彰武县警察队长。巴布扎布和两个儿子:1911年十一月,外蒙古活佛哲必尊丹巴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成立了"大蒙古帝国",自称"日光皇帝"。
巴布扎布携带家人及部众两千余人,投奔外蒙古库伦政府,被哲必尊丹巴封为"镇东将军"、"镇国公"。哲必尊丹巴: 辛亥革命后。日本帝国主义乘机想把“满蒙”从中国分裂出去,妄图建一个满蒙傀儡王国。为此注意收买一些满蒙地区的地方武装势力。1915年冬,巴布扎布率领的外蒙古骑兵在北洋政府军打击下,败走贝加尔湖东的哈拉哈庙。
此时,日本派人勾结巴布扎布,从此这个巴布扎布就被“满蒙独立”这个画饼给迷住了。前清肃亲王组织“勤王军”,想与革命党开战,与巴布扎布一拍既合。巴布扎布与日本人川岛浪速招募5000余人,策划攻占奉天,在东北建立“满蒙王国”。1916年7月,巴布扎布率蒙古骑兵3000余人,打着“勤王复国军”旗号,向南满进发。
他自称“统率蒙古军司令大臣”,到处张贴“恢复杜稷”布告。日本人宣扬巴布扎布为"蒙古独立的英雄"。但是巴布扎布的蒙古骑兵被东北王张作霖一通狂揍,两个月不到便狼狈败回内蒙。匪徒北逃时,沿途四出抢劫烧杀,其队伍向东、西散开达数百里,致使吉、奉二省遍地皆匪。劫掠:梨树、双山、怀德诸县所遭蹂躏,更是惨不忍睹。当年9月,巴布扎布率骑兵包围了林西县城。
虽然事先得巴布扎布将要攻打林西县的情报,但蒙古骑兵不处很快,在防守林西的毅军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巴布扎布已经赶到,这伙马匪在县城外大肆烧杀民,烧毁房屋千余间,杀死群众300余人,奸淫妇女不计其数。 当时驻守林西县城的是北洋政府直系的毅军,林西镇守使米振标坚闭城门,巴布扎布几次攻城,均被击退。巴布扎布在东山架起大炮,向城内轰击,炸死百姓9人。
巴布扎布的匪徒善于在大草原驰骋作战,不善于攻城,也没有攻城器械,虽然人数众多,但就是拿不下林西城。战斗:正当两军相持不下时,林西城中一个老汉来见守城将领米振标。米振标认得这个老头就是在县衙前卖烟的,此人原是东北军炮兵小队长,发炮极准,在一次战斗中因伤退伍。老头此次主动来见米振标,便是因其儿子在外被巴布扎布杀害,特向米振标讨令发炮轰死这帮马匪。
米振标深知老汉之能,当下便带着老头上了城墙。老汉熟练地摆弄了一会儿大炮,便请示说:“请将军指示发炮方向。” 只见城外红旗招展处,有一人耀武扬威,骑一匹高头大马,正在左挥右指,米振标指向红旗所在,说:“就是那了。”卖烟老汉调整了一下炮口,点燃引线,“轰”地一声巨响,只见城外红旗下横七竖八的躺着十多个人,许多匪徒仓惶逃窜,口中还叫着“镇国公被炸死了!” 巴布扎布死后,他手下这些匪徒逃到乌苏伊肯(今巴林右旗北部),被毅军主力包抄,击毙200多人,余者溃散。
巴布扎布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甘珠尔扎布和正珠尔扎布继续投靠日本人,搞“满蒙独立”活动。 甘珠尔扎布1902年生, 13岁时被送往日本留学。1927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回国后与肃亲王善耆之第十四女金璧辉(川岛芳子)结婚,但仅仅三年之后,与性格乖张不羁的川岛芳子离婚。甘珠尔扎布和川岛芳子:1928年,甘珠尔扎布与其弟正珠尔扎布面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佃英太郎,请求支持他们搞“内蒙独立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甘珠尔扎布在日军的支持下,组建了“内蒙自治军”,自任总司令。日军派退和田劲为顾问,给甘珠尔扎布送去2挺机枪、3000支步枪、60000发子弹和40枚手榴弹。10月13日, “内蒙自治军”千余人,从大林向通辽进攻,遭到东北军骑兵第三旅和抗日义勇军的猛烈还击。日本派松井清助大佐为蒙军顾问,并带去迫击炮、轻重机枪等武器,组织蒙军进攻通辽。
伪满洲国成立后,甘珠尔扎布任伪满第九军管区中将司令。日本投降后,甘珠尔扎布作为伪满战犯被送往苏联。1950年送回中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1966年被特赦后回海拉尔居住。1970年病故。小儿子正珠尔扎布作为伪满战犯,于1960年11月被特赦,安排到海拉尔国营林场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被关押,1967年11月中旬自缢身亡。
僧格林沁是清朝的铁帽子王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先说说“铁帽子王”是怎么回事儿。“铁帽子王”的说法,仅见于清朝,但并不是清朝才有。清朝以前,叫免死铁券,由皇帝赏赐给大臣,可以免死,还可以世袭。大家看《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子孙,他嘴里经常念叨自己家里有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赏赐的“丹书铁券”。这“丹书铁券”就是免死铁券。到了清朝,拥有免死资格的,都是功劳比较大的王爷,人们就用“铁帽子王”来形容,形象又贴切。
“铁帽子王”里面的“铁”,跟现在人们常说的“铁饭碗”里的“铁”意思差不多,比喻那顶封王封爵的“王冠”有如钢铁铸就,摔不烂打不碎,代代相传。当然,“铁帽子王”只是民间的说法,其书面专用语是“世袭罔替,配享太庙”。在清初,有八位皇亲宗室凭借赫赫战功获得了“世袭罔替”,即爵位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世称“八大铁帽子王”。
他们分别是:礼亲王代善、成亲王岳托、颖亲王萨哈廉、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郑亲王济尔哈朗、晋亲王硕塞。清代中后期又加入了硕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这四人与“八大铁帽子王”合称“十二大铁帽子王”。虽然清朝统治者初封时信誓旦旦地称这十二家王爷的王爵“世袭罔替”,但也并不真是“世袭罔替”。
历史上“铁帽子王”自身因罪被处理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说,“铁帽子王”萨哈廉的儿子、郡王阿达礼曾在皇太极死后秘密向多尔衮劝进,结果被以“叛逆和扰乱国政罪”处死。另一个“铁帽子王”豪格在入关追击李自成、下江南灭南明的过程中劳苦功高,最后却被多尔衮诬陷下狱,不但“铁帽子王”被削除,还惨死于牢狱之中。多尔衮狠辣整人,其死后也被人整,被顺治追论为“逆谋”大罪,削去“铁帽子王”,黜除宗室,籍没所有家产,还被挖坟掘墓,焚骨扬灰。
鉴于清初所封的“八大铁帽子王”的种种惨烈下场,到了清朝中叶,乾隆皇帝进行了重新审定,着力于继绝昭屈,恢复了礼、睿、肃、郑,豫等全部“八大铁帽子王”王号,声称要使其后世子孙得以承继福荫。但乾隆死后,“铁帽子王”被削之事还同样有发生。比如说,同治年间,世袭的郑亲王端华、世袭的怡亲王载垣就因罪被赐自尽,两个“世袭罔替”的亲王王爵被削。
僧格林沁是清朝的“铁帽子王”,但不在上述“十二大铁帽子王”之内。他是成吉思汗的第26代侄孙、道光皇帝的姐姐的养子,在打败太平天国北伐军中战功卓著,被誉为“有清三杰”,受封博多勒噶台亲王,获“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的破格待遇,称得上清朝极为特殊的一个“铁帽子王”。对清朝而方,僧格林沁是“国之柱石”;但对太平军和捻军来说,却是一个屠夫、杀人狂。
在连镇战斗中,僧格林沁将太平军战俘全部“剖视肠腹”,还作祭文高声朗诵:“渠魁既歼,贼党悉擒。剖其心肝,慰尔忠魂。”除了剥皮、摘心、凌迟太平军战俘,僧格林沁连降兵也肯不投放过。咸丰五年,四川人萧风山、安徽人钟有年带领水手91人出降。僧格林沁传令,萧风山凌迟,其余一律斩首。僧格林沁最狠毒的时刻就是处死捻军总头领张乐行那一回。
他在义门大周营前先于张乐行之前对其子张喜、义子王宛儿施以活剐极刑。剐毙了张喜、王宛儿,又下令刽子手用铁钩将张乐行的大肠从肛门勾出并拴在马桩上,寸寸切割,还担心张乐行的痛苦程度不够,每割一刀,都浇上盐水。而当张乐行因为剧痛昏倒,刽子手必要用冷水将之浇醒才继续施刑。整整一天下来,张乐行被被剐了一千多刀,最终只剩头颅完好。
留下头颅的目的,一则是要张乐行能亲眼看到自己全身的肌肉被一片片剐下,再一则是要留下完好的头颅示众。张乐行所受惨刑,乃是千古罕有。不过,僧格林沁曾在咸丰九年的大沽口保卫战中抗击英法联军,一举击沉英军炮艇4艘,击伤6艘,重伤英军司令何伯,创造出1840年外强入侵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打出了中国军队抵制外侮的勇气和决心。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又是一个民族英雄。这个民族英雄最终在追击捻军的过程中被捻军的“画圆圈”战法所累,在曹州(今山东菏泽市)城西北20公里处的高楼寨中伏,死于捻军中一个名叫张皮绠的十六岁少年之手。张乐行大仇得报,当时捻军流行唱:“张皮绠,真正强,麦稞地里杀僧王!”僧格林沁死后,同治帝为之号啕:“方期天鉴忠忱,克竟全功,长承恩眷,乃猝遇贼伏,力战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