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竹仙竹筒酒是什么酒呢
品竹仙竹筒酒是土家竹筒酒在楠竹长到成型的时候,通过特殊的技术和手段把酒灌进去的,然后再让竹子和酒一起生长,土家族的竹筒酒是原生态的竹筒酒,没有经过任何的再处理和加工的。
广义上说,竹筒酒是指盛装于竹节之中的酒。 品竹仙竹筒酒的基酒选用正规厂家出产的优质高粱酒,经秘法配制,辅以10余味中草药泡制,于竹酒之中蕴含特定时间后精酿而成。 品竹仙竹酒由于是采用活竹种植,最大限制的保持了活竹的生态、自然。因此,又被称为鲜竹酒、活竹酒、青竹酒、原生态竹筒酒和竹仙酒。
2,散装白酒用什么盛装
超市里就有装酒用的玻璃罐子还不用,还有个龙头一样的,方便还卫生。
玻璃瓶最好!
你记得电视古代片上酒坛子吗?这个装酒是最好的,现实中也可以买得到的,我是郑州一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员工,我公司是专业的白酒设备酿酒设备,我们公司就是用这个酒坛子装酒的,这个百度知道上面是不可以留电话的,你进我的网址我把详细地址发给你好吗?
散装白酒如果要托运的话最好采用矿泉水瓶;如果数量较大,可用东山牌50斤和20斤装规格的高强度塑料桶储存,用薄膜塑料进行密封后没有问题的!
玻璃瓶子。别用有龙头的。龙头大多都是塑料做的,塑化剂就是这么来的。如果有条件,无釉陶瓷罐更好
3,四物汤先要加入适量的酒是指什么酒
以现在的思想,普通的白酒即可,用于活血
可以。 制作方法: 1.原料验收:挑选成熟红色、黑紫色,无变质现象的桑果。剔除外来杂物,用不漏的塑料桶、竹编筐或不锈钢容器盛装,不得使用铁制品。 2.破碎添加:准备好酿酒的玻璃瓶子洗净晾干,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手将桑果捏碎装瓶。按1千克原料加水1.5—2千克、白糖0.5千克、偏重亚硫酸钾(k2s2o5)20—25毫克,搅拌均匀。加入培养旺盛的酵母液3%-5%。在磨砂的盖子包上几层纱布(用纱布不至于密封过头,因为发酵过程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如果太密封,可能会把容器胀裂甚至爆炸)。放在温度22°左右通风的地方。 3.分步发酵:发酵分1发和2发。1发的目的是酒精转化过程,时间约10天左右,当主要发酵过程基本结束,容器内形成十分明显的分层现象之后,可进行分离。 分离时采用纱布,将酒液和酒糟一同倒入纱布袋内,采用手工压渣,将虑出来的酒液重新装入干净的瓶子。 而2发是利用未完成的发酵过程,使初酒尽快脱离与氧气的接触状态,最大限度的保持桑葚果的风味。(需要注意的是在酿制过程中注意遮光)。待酒液完全澄清后,桑葚酒就酿造完成。
4,四物汤加入适量的酒加水煮请问是什么酒多少为适量
材料: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15克。做法:在所有药材里先加入适量的黄酒或粮食酒,再加水煎煮即可煮到最后只剩一碗水的量..适量:只要药材可以湿就可以了。
可以。 制作方法: 1.原料验收:挑选成熟红色、黑紫色,无变质现象的桑果。剔除外来杂物,用不漏的塑料桶、竹编筐或不锈钢容器盛装,不得使用铁制品。 2.破碎添加:准备好酿酒的玻璃瓶子洗净晾干,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手将桑果捏碎装瓶。按1千克原料加水1.5—2千克、白糖0.5千克、偏重亚硫酸钾(k2s2o5)20—25毫克,搅拌均匀。加入培养旺盛的酵母液3%-5%。在磨砂的盖子包上几层纱布(用纱布不至于密封过头,因为发酵过程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如果太密封,可能会把容器胀裂甚至爆炸)。放在温度22°左右通风的地方。 3.分步发酵:发酵分1发和2发。1发的目的是酒精转化过程,时间约10天左右,当主要发酵过程基本结束,容器内形成十分明显的分层现象之后,可进行分离。 分离时采用纱布,将酒液和酒糟一同倒入纱布袋内,采用手工压渣,将虑出来的酒液重新装入干净的瓶子。 而2发是利用未完成的发酵过程,使初酒尽快脱离与氧气的接触状态,最大限度的保持桑葚果的风味。(需要注意的是在酿制过程中注意遮光)。待酒液完全澄清后,桑葚酒就酿造完成。
5,贵州苗族人一般都喝什么酒
贵州苗族人一般饮用拦路酒,主要以当地优质糯米、野果、山泉水为主要原料,用古老传统工艺,天然发酵,密封窖藏而成。具有入口醇厚、回香持久、补中益气、养颜驻容、驱寒除湿等优点。是苗族用来招待贵宾的佳酿。拦路酒是苗族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欢迎贵宾的隆重仪式。扩展资料喝酒注意事项酒精对人的损害,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它使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过量的饮酒还会损害肝脏,慢性酒精中毒则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慢性酒精中毒,对身体有多方面的损害。酒醉后最好不喝浓茶,可喝点淡茶。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使头疼加剧。如果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吃些水果,或喝些果汁。因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中和酒精。食饮结合。饮酒时,吃猪肝能防止喝醉。因猪肝营养丰富,可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丢失,而猪肝是维生素B最丰富的食物,故吃煮猪肝或炒猪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拦路酒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喝酒
米酒 自己做的
贵州苗族一般都喝自己酿造的黑糯米酒,长期饮用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不过不在当地一般喝不到的,现在有一款叫黑阳大帝的黑糯米酒,就是按照贵州苗族人的工艺酿造的,口感好,效果也不错
苗族人民秉性豪爽,热情好客,酒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接待亲朋的佳品。 如有贵客进寨,得按苗家礼俗喝拦路酒。从寨脚公路开始,一直到寨头的进寨门楼,通常设有12道迎客拦路酒卡。每道酒卡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两土碗,表示福寿双全。最后一道酒卡是进寨门楼,土碗换成了大牛角。能够打“通关”的人,就是“海量”了。不过不善饮酒的客人也不必担心,只要你双手背在身后,弯腰用唇轻触酒杯即离,并有礼貌他说一声“兜社莫”(苗语“谢谢你”)就可以“过关”了。主人虽然好客,但绝不会强人所难。 小贴士:苗族人民还有牛角酒、双脚走路酒、团圆酒、祝颂酒、交怀酒、送别酒等等众多独特的饮酒礼节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6,大羹与玄酒是什么
这里要说的“大羹”与“玄酒”,在先秦文献中曾提及,是两样很特别的饮食。这两样饮食透露了调味工艺出现前人类饮食生活的重要信息。先说“玄酒”。玄酒在贵族的饮食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礼记·礼运》说进食时要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其他好酒更受重视。又说“玄酒以祭”,是指举行祭祀时一定少不了玄酒。在《礼记》的其他食礼条文中也提到玄酒,说玄酒要用漂亮的酒器盛装,并说“尊有玄酒,教民不忘本也”。何谓“玄酒”?清水而已,以酒为名,古以水色黑,谓之“玄”。太古无酒,以水为饮,酒酿成功后,水就有了玄酒之名。周礼用清水作为祭品,表现了当时对无酒时代以水作饮料的一种追忆,并以此作为不忘饮食本源的一种经常性措施。该祭法的施行,可能在周以前就有很久远的历史,应当是产生于更早的史前时代。再说“大羹”。羹是中国古代很流行的馔品,它是将肉物菜料一锅煮的食法,尤其是在油炒方法没有推行的时代,人们享用的美味多半是由羹法得到的。《仪礼·士昏礼》说,大羹要放在食器中温食,又说大羹温而不调和五味。《周礼·天官·亨人》说,祭祀和招待宾客都要用大羹和铏羹。商代象牙杯何谓“大羹”?注家以为是煮肉汁,而且是不加调味料的肉汁。用大羹做祭品,同用玄酒一样,是为了让人能回忆饮食的本始,同时也是为了以质朴之物交于神明,以讨得神明的欢心。招待宾客亦用大羹,则是很尊贵的馔品,而且要放在火炉上,以便在用餐时能趁热食之。由于大羹不调五味,热食味道略好一些,所以须放在炉火上。考古发现过周代的不少炉形鼎器,器中可燃炭,可能就是用做温热大羹的,考古学家们称它们为“温鼎”。我们不知道史前人类只限于享用大羹玄酒的时代延续了多久,恐怕要以千百年计。换句话说,人类历程中的绝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无滋无味中度过的。当以甜、酸、苦、辣、咸这五味为代表的滋味成为人类饮食的重要追求目标时,烹饪才又具有了烹调的内涵,一个新的饮食时代也就开始了。这个时代的开端并没有导致大羹玄酒完全从饮食生活中退出,但它确实是个重要的开端。五味调和的饮食时代,可能发端于原始农耕文化。食用谷物时更需要佐餐食物,多变的滋味能使进食过程变得较为顺利。相反,狩猎游牧时代的肉食,本身可能提供稍为丰富的滋味,不大容易使人产生变味的动机。五味中,至少酸、苦、辣、成本来是不能列为美味的,可在适度使用后,却都能变为受欢迎的滋味,人类味感的多重性、多变性与兼容性,在五味使用的初期就一定形成了。
雪羹酒 配方:海蜇500克,荸荠100枚,白酒2斤。 制作方法:将海蜇切碎,荸荠削皮,与芒硝一同浸入白酒中,密封浸泡10天后,可以食用。 功效与主治:泻热化痰,软坚散结。用于治疗痰热咳嗽。 服法:每日早晨取荸荠服食,每次5~7枚,渐渐可增加到10枚。 说明:本酒为清代医家王孟英的雪羹汤改制酒剂,适用于咳嗽,咯黄色痰,痰多者,对寒痰咳嗽者不宜服。
7,酒是怎么分类的汾酒属于白酒吗花雕属于什么酒呢
都是白酒吧,我感觉
汾酒属于白酒花雕属于黄酒中国酒的分类:我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酿造出许多被誉为「神品」或「琼浆」的美酒。著名唐代(618-907)诗人李白、白居易、杜甫等都有脍炙人口关于酒的诗篇流传至今。据历史记载,中国人在商朝时代(约3,700年前)已有饮酒的习惯,并以酒来祭神。在汉(25-189)、唐以后,除了黄酒以外,各种白酒、药酒及果酒的生产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国酒品种繁多,风格独特,大致分为:1、按酒精含量分:˙高度酒(51%-67%)˙中度酒(38%-50%)˙低度酒(38%以下)2、按酒的含糖量分:˙甜型酒(10%以上)˙半甜型酒(5%-10%)˙半干型酒(0.5%-5%)˙干型酒(0.5%以下)3、按酒的制造方法分:˙酿造酒˙蒸馏酒˙配制酒4、按商品类型分:˙白酒˙黄酒˙啤酒˙果酒˙药酒˙仿洋酒二、黄酒:黄酒是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31616663我国特有的传统酿造酒,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因其酒液呈黄色而取名为黄酒。黄酒以糯米、大米或黍米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而成。黄酒为低度(15%-18%)原汁酒,色泽金黄或褐红,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浸出物,营养价值高。成品黄酒用煎煮法灭菌后用陶坛盛装封口。酒液在陶坛中越陈越香,故又称为老酒。黄酒之分类:黄酒品种繁多,制法和风味都各有特式,主要生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一带,以浙江绍兴的产品最为著名。黄酒大致可分为:1、按原料和酒曲分糯米黄酒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黍米黄酒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大米黄酒为一种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吉林及山东。红曲黄酒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福建及浙江两地。2、按生产方法分:淋饭法黄酒将糯米用清水浸发两日两夜,然后蒸熟成饭,再通过冷水喷淋达到糖化和发酵的最佳温度。拌加酒药、特制麦曲及清水,经糖化和发酵45天就可做成。此法主要用于甜型黄酒生产。摊饭法黄酒将糯米用清水浸发16至20天,取出米粒,分出浆水。米粒蒸熟成饭,然后将饭摊于竹席上,经空气冷却达到预定的发酵温度。配加一定分量的酒母、麦曲、清水及浸米浆水后,经糖化和发酵60至80天做成。用此法生产之黄酒质量一般比淋饭法黄酒较好。喂饭法黄酒将糯米原料分成几批。第一批以淋饭法做成酒母,然后再分批加入新原料,使发酵继续进行。用此法生产之黄酒与淋饭法及摊饭法黄酒相比,发酵更深透,原料利用率较高。这是中国古老的酿造方法之一。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盛行。现在中国各地仍有许多地方沿用这一传统工艺。著名的绍兴加饭酒便是其典型代表。3、按味道或含糖量分:˙甜型酒(10%以上)˙半甜型酒(5%-10%)˙半干型酒(0.5%-5%)˙干型酒(0.5%以下)4、按其它不同方式分:根据酒的颜色取名:˙如元红酒(琥珀色)˙竹叶青(浅绿色)˙黑酒(暗黑色)˙红酒(红黄色)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取名:˙加饭酒(原料用米量加多)˙老廒酒(将浸米酸水反复煎熬,代替浸米水,以增加酸度,用来培养酵母)根据包装方式取名:˙花雕(在酒坛外绘雕各种花纹及图案)根据特殊用途取名:˙女儿红(女儿在出生时将酒坛埋在地下,待女儿出嫁时取出,敬饮宾客)三、中国白酒:白酒是中国传统蒸馏酒。又称「烧酒」及「白干」。据《本草纲目》纪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