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身体是怎么吸收酒的
胃好的话胃吸收,就会出现脸红胃不好的话肝吸收(不好)
酒精进入体内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经过消化酶的分解而被吸收。酒精在胃内可迅速通过简单的的扩散方式吸收20%,80%进入小肠。在胃内的吸收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①胃内酒精浓度低时吸收快,浓度过高,胃粘膜受到破坏,吸收慢;②空腹时吸收快,胃内有食物吸收慢;③酒精与牛奶、脂肪和甜食同时吃下时吸收慢;④啤酒比白酒吸收慢。 酒精被吸收后进入血液,运行全身,并和体内的水分一道分配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包括肝脏、心脏和大脑。
2,酒喝进人体后是怎样的转化过程
喝完酒,酒精是怎样在人体内代谢的,看完后你还喝吗?
00:00 / 01:29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3,白酒能像其他饮料一样被人体吸收吗
酒精主要是胃吸收的,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
同下
你好!酒精主要是胃吸收的,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回答的很正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4,白酒是怎么在体内消化吸收排出的
人喝酒后,酒精被胃及肠壁吸收,溶解在血液中,并在体内循环,使体内各组织吸收。酒精对人体的作用取决于人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浓度高低不仅与饮酒量有关,且与人体分解酒精的速度有关。人体内的酒精90%以上由肝脏氧化分解,所以,人体肝脏对酒精分解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人体分解酒精速度的快慢。 由此可以看出,每个人对酒精分解的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人,肝脏能在五个小时内快速分解体内酒精,能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降到较低。而慢的人,在相同饮酒量、相同时间内,体内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仍会很高,而这些人在驾驶车船时,就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证明这一点,湖北医科大学物理教研室的魏建华和潘传芳两位老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100例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衰变情况的分析,试验对象是100位本校18~45岁,体重65公斤左右的青壮年男子(要求平时饮酒但不嗜酒),分次集中中餐并饮酒150克42度白酒(约含52g纯酒精),分别测量每人在饮酒后1—5小时内呼出气体中酒精的浓度,结果测出他们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为: 1小时内的,最低的酒精浓度(mg/100ml)是58,最高的达到101 2小时内的,最低的酒精浓度(mg/100ml)是29, 3小时内的,只有14人的酒精浓度(mg/100ml)低于20, 4小时内的,38人的酒精浓度(mg/100ml)高于20, 5小时内的,还有17人的酒精浓度(mg/100ml)高于20,28人的酒精浓度在2.6。
5,酒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乙醇的吸收: 饮酒后,乙醇很快通过胃和小肠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一般情况下,饮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在30~45分钟内将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当BAC超过1000mg/L时,将可能引起明显的乙醇中毒。摄入体内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谢而通过呼吸和尿液直接排出外,大部分乙醇需被氧化分解。
乙醇的代谢: 在乙醇的代谢过程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布在肝脏,在胃肠道及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ADH氧化为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肝脏中乙醇还能被CYP2E1酶分解代谢。
6,喝了酒怎么快速排泄酒精
喝酒已是现代人社交的一种方式,在酒桌上似乎没有完不成的事,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喝酒要适度,喝得多伤身,喝得适当养生。要知道喝酒后怎样快速让酒精从尿液排出,我们首先要明白酒在人体中究竟是如何吸收和代谢的?一、酒精的吸收烈性酒一般通过口腔、食管、胃、肠粘膜等吸收到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并于5min即可出现于血液中,待到30—60min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可达到最高点。空腹饮酒比饱腹时的吸收率要高得多。其中胃可吸收10-20%的酒,小肠吸收75-80%。一次饮用的酒60%于一小时内吸收,两小时可全部吸收。二、酒精的代谢我们体内是如何把酒代谢的呢?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被分解为乙酸,继而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三、酒精的排泄酒精在人体内氧化和排泄速度缓慢,所以被吸收后积聚在血液和各组织中(脑组织中的酒精浓度是血液酒精浓度的10倍)。绝大多数酒精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只有极少量(约2%~10%)酒精没有氧化分解直接经肾从尿中排出,或经肺从呼吸道呼出,或经皮肤汗腺随蒸发排除。因此一个人呼出气体的酒精浓度远远低于体内实际酒精的浓度。酒精代谢过程中,还会伴随发生NADH与NAD的比例改变(NAD是一个辅助因子和氢接受体)、半乳糖耐量减低,甘油三酯合成增加,脂质过氧化增加等复杂变化,所以临床上曾有饮酒后的低血糖症及痛风病发作情况,而往往长期饮酒过量者甘油三酯水平高。四、促进酒精从尿液中排出的方法方法一延缓酒精吸收,尽可能降低血液酒精含量。酒精可以迅速在胃和小肠大量吸收,如果胃中有食物,可减少对胃壁刺激,延缓胃排空,降低酒精的渗透性吸收。因此,不妨在饮酒前,吃些东西。方法二稀释酒精,让酒精缓慢吸收。社会上有一种陋习,就是拼酒,大口猛喝酒造成血液中酒精浓度猛然升高,人会更容易出现醉酒,所以建议慢慢小口喝。此外,可通过多喝些水、饮料(不要喝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这些可加速酒精的吸收),来稀释酒精浓度,防止醉酒。方法三不要多种酒混合饮。各种酒的成分和含量不同,醉酒机制不同,几种酒混着喝时,人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摄入多少。此外,身体要同时对几种酒作出反应,很容易出现紊乱,导致醉酒加速。方法四大量饮酒后最好用果汁做醒酒物,特别是橙汁和苹果汁,他们含有果糖,可以帮助酒精更好地燃烧,起到很好的解酒作用。方法五(1)喝葡萄糖注射液:其作用为:①加速乙醇排出。喝葡萄糖注射液后,血糖升高,血容量增加,加速体内液体通过肾脏的尿液排出;②加快乙醇分解。葡萄糖提供能量可加快酒精的分解代谢,且有护肝的作用;③纠正低血糖。(2)促酒精代谢药物:美他多辛。美他多辛是乙醛脱氢酶激活剂,并能拮抗急、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乙醇脱氢酶(ADH)活性下降;加速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和酮体经尿液排泄,属于促酒精代谢药。能对抗急性乙醇中毒引起的ATP下降和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降低,维持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平衡,起到拮抗急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改善饮酒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及改善因酒精中毒而引起的心理行为异常,可以试用于中、重度中毒特别伴有攻击行为,情绪异常的患者。适当补液及补充维生素B1、B6、C有利于酒精氧化代谢。(3)葛根、葛花葛花具有解酒保肝的功效,葛根有生津止渴的作用。酒前喝葛花葛根茶,可以保护胃黏膜;酒后泡点葛根、葛花,可以增加排汗量、排尿量,加速酒精的排出。总之,人体的一系列酒精中毒症状,是血液中酒精含量高而引起的。故应稀释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延缓对酒精的吸收,并促进其在体内的分解和加速酒精的排泄,以达到解酒的目的。正确的解酒方法是加速酒精的代谢,一方面通过排汗,一方面通过排尿。对于较重和严重的酒精中毒者须立即抢救。
7,酒在哪个部位吸收最多
酒对胃,更多的是酒精对胃壁的刺激作用;而肝脏对酒精主要是分解解毒作用,不直接吸收酒精。而直接吸收酒精进入血液最多的是小肠。
酒在胃和肝吸收最多。俗话说:“喝酒不伤胃即伤肝。”
楼上的还真没有医学常识。要知道,所有酒精,哪怕只有一滴也是需要肝脏分解的。吸收?人体是不吸收酒精的。基本知识: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 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
喉咙火辣辣、烧心,指的是酒精对食道、胃的刺激作用。人体吸收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进入血液,然后流经全身各个部位及器官。所以你会感觉到心跳过速、浑身发热。血脂、血糖,都是营养物质,但多了不好。特别是血脂,挂得血管、器官上到处都是,其他营养物质不能进入需要的器官和部位。酒精的分解主要在肝,来的多了,累伤了,就是所说的伤肝。酒精在血管里拿油(溶解脂肪),但不一定停留在哪里,流到脑部,找不到道,就成了脑血栓。所以,喝酒,适可而止。品尝最佳。千万不要灌。一口为喝两口为尝三口为品成杯为灌
肝脏,所以为了保护好肝脏,请不要酗酒
胃和肝脏吸收最多
8,酒在人体内是如何转化的
葡萄酒在人体内的转化 葡萄酒和大多数食物不一样,不需经过预先消化就可被人体吸收,特别是空腹时饮用。在饮用后30-60分钟时,人体中游离乙醇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所饮用的葡萄酒中乙醇总量的75%。如果在进餐时饮用葡萄酒,则葡萄酒与其他食物一起进入消化阶段。这时,葡萄酒的吸收速度也较慢,约需1-3小时。在以后的4小时内,人体血液中酒精的含量很快减少,约在7小时后消失。 被人体吸收后的葡萄酒95%被氧化以提供热能。这一氧化作用主要是在饮入葡萄酒后的开始几小时进行,并且主要在肝脏中进行。根据饮用的葡萄酒量和同时食入的其他食物的种类(特别是葡萄糖),肝脏能固定少量的酒精,从而逐渐净化血液。 饮用要合理而适量 尽管葡萄酒对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是鼓励人们不分场合、不加限量地喝葡萄酒。在适合的场合,适量饮用和正确饮用葡萄酒有益健康。 首先,常饮葡萄酒的人,绝不能忘记喝水。每天的喝水量应在1~1.5升左右。 其次,葡萄酒历来是作为佐餐饮品的,应配合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最好是在进餐时饮用。据测试,在饮用后30~60分钟内,葡萄酒的抗氧化能力则会体现出来。在进餐的同时饮用葡萄酒,将有利于葡萄酒的活性氧消除功能的充分发挥。这样饮用葡萄酒,不仅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可减少对酒精的吸收,血液中酒精浓度可比空腹饮用时减少一半左右。 第三,适量饮用葡萄酒。据澳大利亚科学家1997年的研究结果,对善饮者,男子最好每天饮用1~4杯葡萄酒,女子最好每天饮1~2杯葡萄酒,这些饮用者的心脏病死亡率约为不饮酒者的30%。1997年3月,法国波尔多大学中央医院Dr.0rgozo等报告,每天饮红葡萄酒3~4杯的老人,患痴呆症和早衰性痴呆症的概率为不饮酒者的25%。
喝酒后人的神经会异常兴奋,血管扩张所以面红,红的程度是跟人的血气有关的,血气好肯定是比较红啦,但是过量人就会中毒脸色会发青
喝酒后人的神经会异常兴奋,
9,白酒在人体内怎样分解
酒精中所含的乙醇会通过人体肝脏产生的解酒酶催化、分解成水和其他物质(所以喝酒时感到有尿意,就证明酒精正在你体内进行分解)。由于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酶的含量或者产生速度会有差异。有些人据说会千杯不醉,说到底就是这种酶的分泌比较快,分泌量比较大,所以分解酒精的速度相对较快。有些人会酒精中毒,是因为酒精含量超过肝脏所能承受的程度,而令肝脏超负荷。人体产生的这种解酒酶,其实是蛋白质的一种,它的作用是起催化作用。换言之,即使没有这种酶的存在,酒精也是会分解的。就如同把一杯酒开封,放在一旁一段时间后会变成淡而无味的液体一样。但有解酒酶的催化,这种分解会快N倍。
摄入体内的酒精(乙醇)除极少量经呼吸和尿排泄外,95%以上在体内分解代谢,而肝脏是乙醇代谢的重要器官。在周围组织内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余者在肝内进入糖和(或)脂肪池,或进入三羧酸循环而氧化分解。乙醇和乙醛都可以使人出现头晕、脸红、心跳过速,甚至神态不清等酒精中毒现象,但乙醛的作用比乙醇更大。 酒精在肝内的代谢带来多种后果:刺激脂肪的合成,消耗大量的氧,给肝脏造成缺氧状态,干扰肝细胞atp的产生,影响蛋白质的合成,造成直接损伤,出现肝功能障碍。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快而且完全。一般在胃中吸收20%,其余80%被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胃内有无食物、胃臂的功能状况、饮料含酒精的多少以及饮酒习惯均可影响酒精的吸收。空腹饮酒时,15分钟吸收50%左右,半小时吸收60%-90%,2-3小时吸收100%。酒精还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人在有酒精的空气中工作,有可能因吸入酒精而中毒。酒对人体的作用与其浓度和吸收速度成正比,即浓度越高,吸收速度越快,作用也越明显。 进入人体内的酒,约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液以原形排出。因此,饮酒者都是“一身酒气”,也可用呼吸测酒器检测出来。其余90%经由肝脏代谢。乙醇首先被氧化成乙醛,脱氢后转化为乙酸,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但乙醇的氧化,并不受血液中酒精浓度高低的影响,也不按机体的需要进行,它只按其固定的规律进行,即肝脏以每小时10毫升的速度将酒精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糖,直至消化完为止。
酒精----乙醛-----乙酸, 乙酸再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10,酒在人体中是怎样代谢的
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料量饮酒会引起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酒更易形成乙醇性脂肪肝、乙醇性肝炎和肝硬化。就孕妇而言,还会造成胎儿性乙醇综合症,影响胎儿的发育成长。反对酗酒,劝阻长期大量饮酒,对于保证人民健康是极为必要的。因此,了解乙醇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无疑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乙醇进入人体后很快经口腔、食道、胃、肠等器官直接通过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迅速地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进行代谢利用。胃和肠道吸收的酒精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有90-95%的乙醇在肝脏代谢,其余的在肾脏、肌肉及其其他组织器官中代谢,仅有2%~10%的乙醇通过肾脏、肺和汗液等以原形排出体外。 1.乙醇被氧化为乙醛 当血液中乙醇浓度不高时,在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即adh)催化下,乙醇被氧化成为乙醛;当乙醇浓度过高时,乙醇主要通过adh代谢系统进行氧化,同时还需要借助于过氧化氢氧化酶系统、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和膜结合离子转送系统等进行代谢,进而形成乙醛。 2.乙醛被氧化为乙酸,乙酸再彻底氧化 在线粒体内,乙醛经过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即aldh)转化为乙酸,乙酸以乙酰coa的形式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成h2o、co2同时释放出大量atp。肝脏内adh和aldh在辅酶i(nad+)参与下对乙醇正常的生理 代谢共同发挥作用。h+从底物上转移到nad(氧化型辅酶i),使其转变为nadh(还原型辅酶i),乙醇的代谢速度决定于呼吸链再氧化nadh的速率。 肝脏中的乙醇代谢体系 实现上述两个过程的代谢途径有三个,且每一途径均定位于一个特定的亚细胞结构内。 ①醇脱氢酶(adh)途径:定位于胞质内。其反应方式为: 乙醇+氧化型辅酶ⅰ→乙醛+还原型辅酶i+h+; ②微粒体乙醇氧化(meos)途径:定位于内质网内。其反应方式为: 乙醇+还原型辅酶ⅱ+o2+h+→乙醛+氧化型辅酶ⅱ+2h2o。 该反应需重要辅酶—细胞色素p-450参与方能完成; ③过氧化氢酶(cat)途径: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内。其反应方式为: 乙醇+过氧化氢→乙醇+2h2o 其中,adh和meos是乙醇代谢的主要途径。 醉酒 乙醇从口腔进入人体后,很少部分乙醇在口腔中被吸收,约20%的乙醇在胃中吸收,其余的由十二指肠,空肠吸收。乙醇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至全身。由于酒精作用的器官特异性(嗜肝性),使肝干细胞在乙醇代谢方面占据可极其重要的地位。乙醇随血液循环一到达肝细胞,分解代谢立刻被激活。在三大乙醇代谢体系(adh途径,meos途径,过氧化氢酶途径)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内的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下转变为无毒的乙酸,继而转变为乙酰辅酶a参与机体多种物质的代谢,最后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除体外。 在一般人体中,都存在有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活性基本上是相等的。但是由于人种和个体的差异,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和数量度都不同。其中一半亚洲人的乙醛脱氢酶呈无活性型,因此这些人饮酒后乙醛不能转化成乙酸,而导致血中乙醛浓度迅速上升,产生颜面及全身潮红,心悸波动性头痛,呕吐等反应。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醉酒,因此醉酒是由于乙醛脱氢酶的缺失或者活性不高而造成乙醛不能转变成乙酸,从而产生醉酒的反应。 所以,乙醛的作用才是产生醉酒的根本原因。 解酒原理 解酒的一般机理是:刺激机体产生乙醛脱氢酶并提高酶活性,加速乙醛氧化成乙酸,还可以直接作用于产生的乙醛,减轻乙醛对身体的毒害作用。 注: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比乙醇对人体的毒性更大,它是乙醇毒性的10倍。乙醛具有很大的肝毒性,主要是造成肝细胞发生变化。酒精性肝硬化是乙醛对肝细胞直接作用的结果。
摄入体内的酒精(乙醇)除极少量经呼吸和尿排泄外,95%以上在体内分解代谢,而肝脏是乙醇代谢的重要器官。在周围组织内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余者在肝内进入糖和(或)脂肪池,或进入三羧酸循环而氧化分解。乙醇和乙醛都可以使人出现头晕、脸红、心跳过速,甚至神态不清等酒精中毒现象,但乙醛的作用比乙醇更大。 酒精在肝内的代谢带来多种后果:刺激脂肪的合成,消耗大量的氧,给肝脏造成缺氧状态,干扰肝细胞ATP的产生,影响蛋白质的合成,造成直接损伤,出现肝功能障碍。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快而且完全。一般在胃中吸收20%,其余80%被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胃内有无食物、胃臂的功能状况、饮料含酒精的多少以及饮酒习惯均可影响酒精的吸收。空腹饮酒时,15分钟吸收50%左右,半小时吸收60%-90%,2-3小时吸收100%。酒精还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人在有酒精的空气中工作,有可能因吸入酒精而中毒。酒对人体的作用与其浓度和吸收速度成正比,即浓度越高,吸收速度越快,作用也越明显。 进入人体内的酒,约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液以原形排出。因此,饮酒者都是“一身酒气”,也可用呼吸测酒器检测出来。其余90%经由肝脏代谢。乙醇首先被氧化成乙醛,脱氢后转化为乙酸,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但乙醇的氧化,并不受血液中酒精浓度高低的影响,也不按机体的需要进行,它只按其固定的规律进行,即肝脏以每小时10毫升的速度将酒精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糖,直至消化完为止。 对肠胃道的影响 许多因素会影响乙醇在肠胃道的吸收,如大家所熟知的,空胃饮酒所引起的酒精毒害最显著。食物不但可以减慢乙醇的吸收速率,并可延缓血液中酒精高峰期的到达;除此之外,食物的成分及量都会直接影响乙醇在肠胃道的吸收;例如,可溶解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延缓乙醇吸收的作用大于蛋白质及脂肪。 其它影响胃及小肠吸收乙醇的因素有:乙醇浓度、黏膜的特性及其表面积、黏膜微血管血流量和胃的蠕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乙醇的效率大于胃,这可能是因为肠黏膜表面积较大之故。一、双醣(disaccharidase)的缺乏 大量摄入乙醇对肠道会有直接的毒害作用,尤其是小肠。酒精中毒者有痉挛性的腹部疼痛,特别是在狂饮后。此乃由于乙醇引起双醣的缺乏而造成乳醣不耐(Iactose intolerance)及小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缺损的结果。 对老鼠施予急性乙醇处理,胃及小肠会产生出血性的损伤。酒造成的伤害,其严重程度和肠腔内酒精浓度有直接的关系,小肠损伤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最明显,小肠末端则较不显著。乙醇的作用会降低空肠内乳醣(lactase)及胸腺嘧啶激(thymidine kinase)的活性。 人饮用啤酒后,做小肠之生检(intestinal biopsy)结果显示,尽管啤酒有高含量的麦芽糖,然而小肠内麦芽糖 (maltase)和蔗糖(sucrase)的活性却仍然减少;禁酒两周后,这两种双醣才又增加。 二、乙醇与小肠的吸收 酒精中毒者大量饮酒后会引发一种所谓吸收不良症状(malabsorption syndrom)。叶酸缺乏症(folacin deficiency)是小肠吸收不良所引起,大量摄取叶酸则症状会消失。慢性酒精中毒者(近来一直在喝酒的人)D-木糖(D-xylose)的吸收会有缺损,但是若有充分完全的饮食,即使继续喝酒,上述的损害仍可恢复。一些研究指出,慢性酒精中毒的人,水分和盐的吸收都会减少;长链脂肪酸吸收降低,中长链脂肪酸的吸收则无影响;但这些研究并未指出脂肪的吸收不良,是否是因乙醇对小肠的直接毒害所造成。 慢性酒精中毒音,患叶酸缺乏症很普遍,造成此种维生素之缺乏可能与摄食不足、吸收不良、不能利用以及过量排出等因素有关。而叶酸缺乏又可造成特殊的小肠黏膜不正常,这又会干扰营养素的吸收。酒精中毒者发生数种明显的组织异常包括:绒毛变短、肠黏膜厚度减少、绒毛表皮细胞内大细胞变化。其它维生素的吸收不良,如维生素B1、B12,也会因大量饮酒而发生。 代谢路径 乙醇在体内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会被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在氧化过程中,每克乙醇产生七大卡的热量。虽然某些酒精饮料中含有少量醣类、微量元素或维生素,但主要成分仍是乙醇,因此除了热量外,酒的营养价值极少。代谢后产生的热量如未被使用,则剩余的部分会以脂肪形态贮存;少部分未代谢的乙醇则由尿液、呼出的气体、汗液及乳汁中排出。 肝脏是乙醇氧化的主要部位,人体内只有百分之十到十五的乙醇在其它组织氧化。在肝脏中乙醇先被酒精去氢(ADH)氧化成乙醛,乙醛再经乙醛去氢氧化成醋酸。这两种去氢将其各别受质上的氢离子转移到氧化形的碱醯胺腺嘌呤双核酸(NAD+)上。酒精代谢的速率限制步骤是:乙醇被ADH氧化成乙醛的过程。酒精经上述两种代谢时,会使还原形的NADH对NAD+的比例增加,而改变有机体的氧化还原状态;这种改变会使醣新生成受损(impaired gluconeogenesis)及产生酒精性酮中毒(alcoholic ketosis)。醋酸是酒精代谢最后产物,在肝脏中可转变为醋酸辅A(acetyl-CoA)而进入醋酸代谢的正常途径。 其主要途径是由ADH及辅助因子NAD来达成。另外两个可能的代谢途径则是由微粒体氧化及还原态NAD磷酸盐,或分解及过氧化氢来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