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陕北文化
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位于陕西东郊的半坡村,这里的先民们最早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会制做彩陶。
2. 陕北文化概论
由于关中最初并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所以有多种解释。
在秦汉时期,像这样以“关中”、“关外”进行对比叙述的,还有“关内”与“关外”,“关东”与“关西”,“山东”与“关中”等多组对照的地名,汉代还有“关内侯”与“关外侯”的爵位区分,其中不论是地名还是爵名,无一例外都是以函谷关和肴山为基准点分界的。最典型的例子,与函谷关的衰落有很大关系。西汉有楼船将军杨仆,籍隶故函谷关以东的新安县,数有战功,但觉得家在关外,很不光彩,“耻为关外民”,遂上书乞以家财向东迁徙函谷关,使自己变成关中人。汉武帝为了照顾他,特地将函谷关的关址向东迁移了三百里,等于将杨仆的家乡新安县划入了关中。由此产生了今天函谷关新旧两个关址。这个例子说明,西汉时期,划分“关中”与“关外”、“关中人”与“关外人”的主要依据,就是函谷关的位置。汉武帝迁移函谷关,导致将豫西弘农地区也划进“关中”的范围,这种地理分境的遗风,直到唐代仍有影响——唐代的关内道,就包括了弘农地区。要到北宋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划分政区,弘农地区才彻底脱陕归豫。函谷关经过西汉的这次迁徙,又经东汉末年曹操向北改移道路,地形不再如前险要,军事价值已大不如先秦时期。加之西方的潼关代之兴起,函谷关遂逐渐衰落。汉代以后,陕西东方门户的军事攻防战,就主要围绕潼关进行。而由函谷关而来的“关中”这一地名,也经历了由汉至宋的漫长转化期。宋代以后这个地名的所指,就随着秦豫两大政区辖境的重新分割,不再把豫西弘农地区包括在内,而改由潼关以西地区代替,与我们今天的认知完全一致了。现代关中 史念海、李之勤等参与编写的《陕西军事历史地理概述》一书认为: “现在一般所说的关中,是指陕西中部秦岭以北,子午岭、黄龙山以南,陇山以东,潼关以西的区域。……这里不仅将函谷关、萧关划出境外,就连武关也不在其内。”关中特指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或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介于秦岭和渭北山系(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3~800米,东西长约350公里,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后亦称潼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亦有雅称“秦中”之说。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五市及杨凌示范区。东西长约35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米,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几种说法 根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说法,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渭谓渭水(作者按:应作‘汧谓汧水’),雍谓雍山,河谓黄河,华谓华山。但《史记》中有时将汉中、陕北也包括在关中的范围之内。后来还有些说法,大抵都是就关立论的。一说是它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和陇关中间;一说在函谷关和散关的中间。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说法。这些说法虽然晚出,但同战国秦汉时期的所谓四塞意义大体相同,相当符合当时的情况。” 这段说法,相对笼统一些,对于“关中”地名的由来,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论,而是采用了诸说并陈的方法,将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一些说法进行罗列。但其中忽略了相对重要的一种观点。“关中”地名的由来,倘以就关立论而言,检索流行的各种说法,约略有四关说、两关说、六关说、一关说这四说共五种。一,四关说,最初的提出者是东晋人徐广,他在为《史记》“关中阻山河四塞”一句所作的注释中提出:“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徐广认为这就是“四塞”的具体含义。如上引《陕西通史》所说,两关说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西晋人潘岳提出的,他在其著作《关中记》中说:“秦西以陇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间是为关中。” 另一种两关说,是由唐代的一部地记《三辅旧事》中所提出的:“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按:此句转引自南宋程大昌《雍录》,清代张澍辑本及今人陈晓捷注本“补遗”中均未收此句。) 六关说未详所出,大抵是在四关说之外又添加了潼关与金锁关。一关说则是由唐代学者颜师古在为《史记·高帝本纪》所作注释中提出:“自函谷关以西,总名关中。” 上述诸说中,六关说显然是后人的牵强附会,概因其中的潼关,作为关塞兴起的时间很晚。今天可见到的文献中,最早提及潼关这个地名,要到了《三国志》所记述的建安十六年马超据潼关与曹操抗衡时。此前该处并无此关隘名称,仅有“桃林塞”的地名,且其军事上的重要性远不如函谷关。潼关在函谷道的西端,函谷故关在此道东端。作为关中地区军事上据险而守的东大门,潼关与函谷关是在历史上相继兴起并发挥作用的。潼关兴起之后,函谷关就因迁关、改道等原因逐渐废弛。所以,说关中地区的得名同时由于“六关”中的函谷关与潼关,这种说法是很值得商榷的。今天所能见到的先秦古籍,没有哪一种曾提及“关中”这个地名。最早提及并大量使用此地名的,是西汉时期的《史记》。粗略检索可见,《史记》中提及“关中”地名四十余次。其中所记年代最早的一处,是《秦始皇本纪》中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的一条,文中说: “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 除此之外,秦代史事中提及“关中”地名的还有数处。这说明至少在秦代,“关中”这个地名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而潼关关名初见于东汉末年,其建立关隘的时间不会比汉末早很多,这个时间已晚于秦代四百余年,自然不可能是“关中”地名形成的原因。同理,两关说中的“陇关函谷说”,其实也犯了上述的毛病。陇关是西汉时期,为防御匈奴牧骑东进,在陇山上建立以控扼陇道。这个关隘的形成,也要晚于关中地名形成的秦代或战国末期,不可能由一个后代才产生的关塞去给前代已经形成的地理范围下定义。四关说,徐广之后引用者颇多,而在徐广之前从未出现过。因其原是为《史记》中“四塞”一词所作的注解,故推其源流,应是由“四塞说”演变而来。《史记》卷六九记苏秦游说秦惠文王曰: “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 “四塞之国,被山带渭(河)”这个句式后来在《史记》中被反复引用:张仪游说楚怀王、韩生劝说项羽以关中为根据地、娄敬说服刘邦建都关中时均引用此句,仅文字略有出入而已。问题是此句中的“四塞”是否如徐广所解释的“四个关塞”? 关中战国时为秦地,称为“雍”。东汉学者应劭对“雍”字注解说: “雍,塞也。四面有山,雍塞为固也。” 这就将秦国的地形解释为四面群山环抱,山脉阻塞,成为天然军事屏障。在这里,“塞”被解释为“阻塞”、“壅塞”而非“关塞”。《史记》卷七九中又借范睢之口对秦地的“四塞”进行了具体解释: “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奋撃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 这里主要解释的是关中地区四个方向的地形条件,指出秦国可以依靠周围的地形便利进行守战,而非具体指四座关塞。《战国策》中,苏秦游说齐宣王时说: “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我们在网上简单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自古用“四塞之国”来形容的地区,不仅有山东,还有四川、湖南等等,其说法莫不强调的都是这些地区四境皆有天险可为屏障,同样均未将“四塞”具体指向四座关塞。再举个更极端的例子。清代学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中提出: “按班志上党郡下固注曰:有上党关、壶口关、石研关、天井关。颜氏未注。余谓此殆又一‘关中’矣。” 如果这种说法可以成立的话,凡是夹处于东西南北四个著名关塞之间的地区,都可以被称为“关中”,显然这是与我们所谈“关中”为固有名词的理解不一致的。同样,将“关中”理解为“四关之中”或“数关之中”,就未免有些机械了。先秦时期固然函谷、散关、武关、萧关俱已形成关隘,但其中除了函谷关之外,其余几关均未在先秦的军事史上发挥特别大的作用,其重要性也远远不足,“关中”地名的形成,很难说与它们有多少直接的联系。诸关说中,可能唯有颜师古的“一关说”最接近历史真相。在“关中”地名形成的战国末期或秦代,对于秦王国(帝国)而言,最重要的关塞莫过于函谷关,六国由此鼓噪攻秦,秦国也主要由此防御来自东方的进攻,《盐铁论》所谓“秦包商洛肴函以御诸侯”者是也。至秦统一六国后,仍以函谷关为界以区分统一后的地界。《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纪事中提到始皇在各地大造行宫时说: “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这里的“关中”和“关外”,就是以函谷关为界来划定的。“关外”固然指的是函谷关之外,而“关中”指的也是函谷关之中,而非其他某几个关塞之间。如果《秦始皇本纪》中的这句话还不够明显的话,我们可以再来看一看同书《高祖本纪》中鸿门宴之前的一段描述。“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 在这段话中,“关中”、“函谷关”两词频繁出现,可证在楚汉之际,所谓的“关中”,就指的是以函谷关为界的以西地区,与颜师古的说法完全相同。3. 陕北人的文化是什么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壮剧。陕北成为华族(汉代以后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绳结区域”。在陕北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秦汉以前,陕北一直是畜牧区。西汉以后,农耕业才大量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一直到隋唐时期,陕北南界的黄龙山仍然是农耕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天然分界线,这种状况在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从陕北地名中,可以看出古代民族的地理分布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曾指出:“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大部分是地名。”因为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
4. 陕北文化的特点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丰富多彩,它那浓郁的乡土气味和朴实风格,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其中《信天游》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赞誉。《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一种体裁,它的内容和曲调都异常丰富,其节奏一般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旋律有的起伏很大,有的则平稳委婉,有的感情豪放率直,有的则柔和抒情,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在演唱特点上,一种是以声音平直高亢的山歌风格来表现,另一种则以感情细致、声音委婉的小调风格来表现。 陕北民歌的主题 民歌和人民生活的联系紧密,歌唱党、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歌唱劳动、歌唱幸福生活成为陕北民歌的主题。下面谈谈陕北民歌的主题所表现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劳动,创造了财富,也创造了人类的文化。因此,歌唱劳动是一切民歌的共同特点,也是一切民歌的突出主题。一般地说,劳动歌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以劳动生活为题材,表现劳动情绪的劳动歌。这种歌在旧社会往往是劳动者在沉重的劳动之余,概叹生活的艰难和对自己处境的愤懑,反映出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的对立关系。二是歌唱劳动本身,流露出质朴、健康的韵律的劳动歌。这种歌是劳动者在劳动时和着劳动的节拍,夹着劳动呼声或全用劳动声组成的歌。这两种内容的歌,前者内容较为丰富,后者内容较为单纯。 (二)政治歌是人民群众政治态度的晴雨表。其有有战歌,有颂歌,战歌对敌,颂歌对我。反映在陕北民歌中的第二个突出主题,便是劳动人民对封建剥削制度、地主武装的控诉和反抗,对党、对领袖、对革命的热情歌颂。民歌的字里行间充满人民群众对革命领袖真挚的爱戴和深厚的情谊。 (三)生活歌在陕北传统民中极为丰富,题材也较广泛。有反映家庭生活、风土习俗的歌,也有传授自然知道、生产经验的歌。这些歌虽然是点点滴滴,片片断断,甚至有些知识、经验还介绍得不够正确,但是,这些家庭生活、习俗习尚歌,表现了陕北人民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情绪;这些零星的知识、经验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民来说,在他们的知识领域里还是增加了一些东西。民间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是“口头历史课本”。 (四)爱情歌是传统民歌中一枝艳丽的花朵,也是民歌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陕北传统民歌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应该说是情歌。爱情歌同其它各类民歌一样,是劳动人民在爱情生活方式面的真实反映。其中有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之歌,有表示对爱情生活的正确认识与愿望的歌,也有对统治阶级干涉婚姻的强烈反抗的歌。尤其是革命后产生的新情歌,“情歌”的含义已有了新的发展和补充。它虽借助于传统形式,但其中所表现的新道德、新思想、新感情更为可贵,更加动人,不少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情歌所表现的主题,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描写青年男女互相爱慕。眷恋的心情,表现男女青年纯真的思想。爱情的产生和发展,一般都有一个过程,因此情歌中对于爱情过程中青年男女的心理、情态作了细微的描绘。 2.歌颂坚贞不渝、至死不移的爱情,表现劳动人民崇高的思想品德。劳动人民纯真的爱情和封建阶级所希望的虚伪的爱情不同,它是真挚而坚决的。 3、表现离愁别恨和无尽的相思。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在封建统治的残酷剥削、压榨下,农民没有土地、耕牛,生活不下去,被迫背井离乡,异地谋生;或者被迫服役,从而掀起了爱情生活中不平常的波浪——挥泪相别,别后彼此深情忆念。为了寻求精神寄托,排遣这种离愁别恨,表达无尽的思念,便产生了许许多多满腔哀怨、缠绵凄绝的小调。在陕北传统民歌,这类小调情真意实,最能拨动人们的心弦。 4、表现妇女对罪恶的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反抗。维护封建反抗统治的封建制度礼教,都奴虐妇女,扼杀爱情,摧残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造成种种悲剧。但是受伤者的心灵毕竟还在沸腾的胸膛里颤动。在饱含血泪的情欲中,并不令仅都是哀怨的嗟叹,还有倔强愤怒的呐喊,这就是当青年男女的爱情受到阻拦、破坏或者承受着封建婚姻的痛苦时,他(她)们敢于用最大的魄力反对封建社会中一切迫害爱情的罪恶势力和信条。 5.表现新型妇女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思想境界。陕北由于经过了急风暴雨的土地劳动革命的战斗洗礼,无产阶级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青年男女的思想觉悟空前提高,因此,他(她)们把爱情也融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之中,产生了不少富有新气息、新内容、新格调的新情歌,教育了群众,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有的民歌还唱出了妇女毅然走出家庭,夫妻双双闹革命、闯天下的动人情景。 总之,陕北传统民歌中的情歌,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这些优美隽永的传统民歌是昨天、前天陕北高原的儿女用颗颗炽热的心,蘸着蜜糖与苦汁作成的。它所表现的强烈的反封建压迫,要求自由解放的主题,不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就是在封建思想、封建婚姻制度的残余思想影响尚未肃清的今天,仍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许许多多可爱的传奇和可歌可泣的故事,显现了不少勇敢、美的灵魂,至今还在广泛流传,陶冶着陕北儿妇女的情操和风尚。 陕北民歌的体裁 陕北民歌和各地民歌一样,也是体裁多样,曲调纷杂。 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小调分为通行小调(抒情歌、叙事歌、诙谐歌);社火歌曲(秧歌、船曲、灯曲);风俗歌曲(迎亲歌、酒曲、祈雨调、神官调);丝弦小调(榆林小调、二人台、道情、碗碗腔);大型套曲(洛川套曲、审录)、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下面分别介绍陕北民歌的分类和各种体裁的特征。 (一)劳动号子 1.劳动号子的产生 劳动号子是劳动者伴随劳动节奏而唱的民歌。紧张的劳动动作,沉重的体力负荷,赋予了它的歌唱以劳动呼声——吆喝、呐喊的特点。因此民间把劳动号子不叫“喝”,北方叫“吆号子”,南方叫“喊号子”,四川叫“哨子”。劳动号子是人类社会第一种诗歌形式,也是后来一切诗歌的源头之一。 (二)信天游 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山歌体,是山野之歌,因此,神府一带又叫它作“山曲”。它是陕北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种之一。数量最大,曲调最多,内容最广,最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民间曾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之说。 一、信天游的流传 信天游以绥德、米脂一带的最有代表性。*山西河曲、内蒙伊克昭盟、宁夏盐池等邻近地区的信天游,由于受山曲、爬地调以及花儿的影响,别具风味。同时有些歌为几个地方共同所有。 传统的信天游多是表现妇女婚姻、恋爱以及家庭生活中的痛苦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情绪;也有表现在漫长孤独的旅途中脚夫们抒发艰难生活的苦闷以及对家乡亲人眷念;还有反映劳动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表达这些丰富的思想感情,歌手们常常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即兴创作,出口成诗;于是优美动听的歌声就信天而游,遍及山野乡村,因此,人民就把这种形式叫作“信天游”或“顺天游”。随着革命形势的民展,信天游不仅表现劳动人民个人的喜怒哀乐,它还紧紧地和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无数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革命、歌颂新生活的信天游。今天信天游已为陕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情达意最直接最简便最优美的艺术形式。 二、信天游的特点 ①信天游的歌词特点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由于它的词是依声之词,受着乐句的严格限制,因此就形成了两句一节的稳定形式。它用比兴作为形象思维的手段,去选择生活,提炼出内容与形式和谐的统一的艺术形象。这就是“索物托情”或“触景生情”。这两种传统的表达方法在信天游的长期发展中,已成为自己的优良传统,它一般是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比兴的运用,自然巧妙、贴切精当。句式多样,节奏鲜明,押韵方式,灵活自由。读起来琅琅上口,唱起来悦耳动听。篇幅可长可短,两行可作为独立的一首小诗,多行多段有机结合,可使短章变为连续性的长歌,表现更为丰富完整的内容。 ②信天游是一种抒情小曲,如上所说,因为它是户外的山野之歌,环境空旷,又不受劳动动作的限制,所以它在曲调上的特点是粗犷奔放,悠扬高亢,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正如信天游所唱的“空窑里唱曲展不开音”。当然信天游也有缠绵、委婉、细腻、淳厚的曲调,象妇女们思念情人的调子多是如此。 ③信天游的演唱,不受曲调的了限制,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歌唱者的情绪,同一首歌唱出不同的感情,可长可短,可快可慢,同时每段歌词可以用任何曲调配唱,说明信天游的曲调并不固定。 三、信天游的分类基本上分为高腔、平腔两类。 节奏自由、音域较宽、旋律起伏较大、感情奔放的如: (一)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二)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为什么你把洋烟喝。 (三)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的好光(噢)景。 (四)你他*的个打你呀不成你个才,为什么那露水地里穿红鞋。 演唱第一种类型,(例一、二)宜用高腔;演唱第二种类型,(例三、四)宜用平腔。高腔大多用假声,所谓“羊嗓子回牛声”歌唱,由于曲调奔放,悠扬高亢,加之音域宽,跳动大,节奏自由并富于变化,不少曲调用无限延长音和混合拍子,因而唱起来自由舒展,感情奔放,平腔结构紧凑,节奏较整齐,旋律进行比较平稳。 信天游和山西的“山曲”、内蒙的“爬山歌”,都属于山哥歌体,三者不仅在体式、手法以及曲调的灵活性、演唱风格等特点上基本相同外,在语言手法上也有十分近似之处。比如信天游唱:“攮刀子公公死囚汉,水牛角婆婆门上站。”爬山歌则唱:“枪崩鬼公公挨马鬼汉,吊死鬼婆婆门上站。”又如信天游唱“牵牛牛花红通通,露水夫妻一场空。”爬山歌则唱:“雪花打墙冰盖房,露水夫妻不久长。”山曲则唱:“冰凌(这)盖房雪打墙,为下个大闺女不呀久长。”再如信天游唱“牵牛牛开花慢慢红,不估划牵牛牛开花一早晨。”这些句子彼此何其相似!其实这种情况是民间文学口耳相传,地区之间相互影响的必然现象。尽管它们在形式上具有相同之点,或者相似之处,但从民歌所反映的内容、语言,曲调的运用等方面的仔细分析,仍旧可以辨别出它们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的。就以爬山歌而论,它虽然题材广泛,但没有信天游内容丰富完整,尤其是革命民歌部分。在表达感情上,信天游细腻,歌词婉转,富有色彩,爬山歌则含义深远,风格粗犷。在语言运用上也各有自己地区群众地区惯用的方言口语。如爬山歌中常用“拉拉溜”、“漂哨”、“孤哨”、“搭摞”、“恍肠惚刮”、“强强价”等。有时为了押韵或表达强烈的感情,句末运用“勒”、“呀”、“啦”之类的虚词。这些都是信天游里不曾有的。此外,二者都运用叠词,而爬山歌中则运用的较多,在曲调上两者都具有鲜明的各自地方的色彩和乡土情调,但是爬山歌的曲调名称都是以本地区的地方命名的,这是它与信天游在曲调上的显著差异之一。 (三)小调 小调是指流行在群众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各种民间歌曲。如果说信天游是“山野之歌”,那么小调则是“里巷之曲”了。所谓“山野之歌”是说属于山歌体的信天游是在农村流传和发展的一种民歌体裁。所谓“巷里之曲”是说小调的流传与发展更多的与城镇相联系,多数小调是由城镇传往农村的。 1.小调的特点 ①内容丰富,精粗杂陈。小调由于广泛地接触了城乡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加上职业艺人的传播和演唱本的印行,促进了小调在艺术上的更多加工,同时也给小调的思想内容带来了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它不仅反映了农民这一阶层的生活,而且也反映了小手工业者和其它劳动者及商人、市民的生活和意识,因此,小调内容纷繁,精粗杂陈,既有纯朴健康的歌唱,又有带着市民油滑、庸俗的曲调,缺乏象信天游所具有的那种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清新质的情调。但它表达内容和感情婉转细腻,并善于通过叙事的方法抒情达意。 ②题材多样,生活面广。小调所反映的生活面极广泛。它既有表现革命斗争历史和歌唱现实生活的;也有叙述历史事件、传说故事或生活故事的;既反映各种重大的政治与社会事件;也反映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和风俗活动。特别是在革命年代,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编创了许多革命的新小调,发挥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 ③歌词多为分节开形式。句式多样,有五言、七言不等。每段有四句、六句,也有三句、五句的奇数句子。有的歌词较短,有的歌词竟达二三十段。一般词曲较固定,不具即兴编唱的特点。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的,也有齐唱或一唱众合的。 ④由于小调和歌舞、曲艺、戏曲相互影响,从而在艺术上得到了更多的加工。一般说小调节奏、节拍较工整,旋律曲折流丽,丰富多样而又规范,结构清晰完整具有独立性,并且广泛运用衬词、衬腔,常用乐器伴奏,并带引子、过门等套式。 2.小调的分类 根据小调的思想内容,演唱方式和用途,我们把它分为通行小调、社火歌曲、风俗歌曲、丝弦小调、大型套曲五类。通行小调中又有叙事歌、抒情歌、诙谐歌。 通行小调 ①叙事调 叙事歌和叙事诗一样,它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有比较完整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但不作具体细微的描绘。 叙事歌的叙事方式,通常以叙述为主,所谓叙述就是歌手们用第三人称来唱人唱事。有时则把叙述和代言结合起来,用第一人称代替作品中人物的歌唱。何其芳同志曾在《谈写诗》中说:“叙事诗不是在讲一个故事,而是在唱一个故事。”所谓唱故事,就是在叙事歌中不仅仅是叙事,而且要抒情。但这“情”必须结合人物性格和故事的进展。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使叙事和抒情很好地结合起来。谢冤说:“叙事是情的母体,但情却是事的不驯之子。”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是抒情不能空泛,二是叙述宜简,抒情宜繁。这就是说抒情必须在叙事的基础上,所抒发的感情是淋漓尽致,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毫无矫柔装束之态,以增强叙事的特色。 叙事歌通常用用一个曲调多次反复来歌唱多段歌词,专业作者创作的叙事歌曲,大都采用通谱歌的形式,很少采用分节歌的形式。 ②抒情歌 小调里虽有不少叙事歌,但绝大部分是短小的抒情歌。它是诗人歌手因客观事物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情,如对祖国、领袖、故乡、亲人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对敌人和各种丑恶事物的恨,以及男女之间的爱情、朋友之间的情谊等欢乐、痛苦、忧伤、怀念、期望等感情的真切抒发,它不象叙事诗歌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不具体描写人物,一般没有情节,而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③诙谐歌 诙谐歌是用诙谐的笔触逗人笑乐的歌。一般具有生动的情节描述,幽默风趣,活泼欢快,能给人以无限乐趣和兴味。它可以赞扬先进、美好的事物,表现劳动人民机智、幽默的性格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可以讽刺嘲笑丑恶腐朽的事物。 此外,小调中有些作品,题材、内容基本相同,却有不同的几种曲调或者同一曲调却有几中不同题材和内容的唱词。这种异变,正是口头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 产生这种异变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民歌在劳动群众口头流传,没有物质形式把它固定下来,或者传唱者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有意或无意进行改作,所以一首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往往被变动它们的面貌。产生这种异变现象的原因之二,是地区间的相互影响。
5. 陕北民族文化特征
住窑洞,睡火炕,骑毛驴,吃杂粮,白头巾,缅裤裆,红腰带,嗓门亮,走山路,脚力壮,做女红,绣活强,十几岁,搞对象,浪三浪,家丁旺,阳坡地,拉家长,说土地,道牛羊,赞后生,夸婆娘,夏日短, 秋风凉,冬天冷,春种忙,黄沙起,半年扬,老风俗,渐改良,建家园,出力量,稻麦熟,林果香,看陕北,好风光。
一、衣、食、住“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要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陕北乡民的基本服饰是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
有的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靴,这些均反映了在陕北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从事农耕、游牧等不同生计活动的需要,以及历史上各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服饰文化的相互影响与继承。《汉书·匈奴传》载匈奴服饰:“自君王以下,盛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方向旃裘”。《旧唐书·党项传》载党项服饰:“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毯”。
大裆裤、裹腿、头上扎羊肚手巾显然是由游牧民族服饰演化而来。陕北人的饮食烹饪习惯以熬食为主,其中手抓羊肉、风干羊肉、羊杂碎、腌酸菜、大烩菜、熬豆角、熬土豆、炸油糕、油馍馍、煎饼、荞剁面、荞面圪坨等历史上有名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多与在陕北居住的游牧民族饮食习惯有关。
如炒米、炒面、奶茶、奶酪,就与蒙族习惯相同。陕北人还喜欢散生葱、蒜、韭菜等来调味,这与契丹、女真及其后满族的饮食习惯传入有关联。与中原地区的饮食习惯比较,陕北人的传统肉食以羊肉、鸡肉为主,极少食用马、骡、驴等大牲畜肉,鱼类食物也很难在传统食谱中找到,只是近代才开始在城市居民中普及。
旧时陕北人多穴居陋处,有浓厚的原始遗风。窑洞是自古以为最具陕北民居的代表性的建筑,陕北有半地穴式土窑洞,有秦汉以扣的崖面式土窑洞和明代后期开始的青砖窑洞,稍富裕者,用石头或砖砌成窑面(俗称接口子石窑)。
更富裕者,则整体全用砖、石加工砌成,门在用细凿凿出石面,或用水磨砖砌合,窑前再加穿廊和抱厦,颇为实用、壮观,窑上门窗加工或各种纹样图案,增加美感。更有少数极富人家,将空洞建筑与庭院建筑结合,门前蹲石狮,大门修门楼,门内有照壁、厢房,庭院分为二进、三进、三院、五院多种,与正窑、下院松成和谐有序的整体结构,极尽洞居室之实用、华美。
窑洞是最具陕北特色的民居文化现象,其建筑就地取材,依山傍势,冬暖夏凉,充分显示出与自然、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陕北民众平和、宁静、现实的审美心态。二、生育、婚姻、丧葬陕北许多群众在生育观念上,喜多生且贵子轻女。
这是由陕北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广人稀、家庭劳动力多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决定的,也是人类重视生命的自我延续,重视家庭、繁衍与兴旺的封建传统观念一脉相承的。陕北许多地区在育婴过程中留有“睡扁头”的旧习,以罂儿的后脑部枕骨睡扁平为美,该习惯与中原地区迥异,而与满族祖先慎人与女真人一直延续下来的习俗有关。
陕北还有给孩子“保锁”的乡俗,认为娃娃三魂六魄不全,为了消灾免难,平平安安,便请法师或道士给娃娃“保锁”。保锁有固定的法事议程,锁一般为银锁,锁上还配有七彩丝线和神符纸条,等娃娃长到12岁时,认为魂魄已全,再请原法师来开锁,即给被保锁的孩子举行解锁过关仪式,这显然与萨满教在陕北的长期流行有关。
婚俗在陕习俗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一样,婚姻礼俗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6. 关于陕北历史文化的问题
1,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2,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曲艺说书形式,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
3,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4,转九曲
“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它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祀活动,人们为得是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驱逐邪魔,消灾免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安宁健康,幸福美好。
转灯一般设在正月十五元宵之夜进行,部分村庄也有固定日子,如正月初五、初七、初八、十三等,也有不少村庄在正月闹起秧歌后,或外村秧歌队进行慰问之时,随便进行,没有固定日期。
5,妇女习俗
以前受“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陕北男主外,女主内的风俗习惯已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后妇女得到彻底性解放,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关于禁忌,有的逐渐被抛弃破除,有的被纳入精神文明的行列继续沿用。
7. 陕北文化的认识
唐三彩陶。
2.
面花。面花的制作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北,当地人称为花馍。
3.
眉户。它是由民歌脱胎发展而来的。
4.
户县农民画。源于民间,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
5.
陕北剪纸。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她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
6.
凤翔彩绘泥塑。以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生动逼真而享誉海内外。
7.
凤翔木板年画。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扎根于农村。
8.
仿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复制品也日渐成为中外游客理想的纪念品和礼品。
9.
仿秦铜车马。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10.
秦腔。秦腔最为著名皮影戏。
陕西简介:
1.
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省会古都西安。
2.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
3.
位于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4.
陕西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全省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
5.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及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王朝,有五个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世界遗产: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大明宫、未央宫、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
地势特征: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
气候特征:
1.
境内气候差异很大,由北向南渐次过度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
2.
整体属大陆季风性气候。
行政区划:全省设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3个县级市、78个县和26个市辖区,1140个镇,74个乡,206个街道办事处。
陕西分为三大方言区:
1.
关中方言区(属中原官话区)。
2.
陕北方言区(属晋语区)。
3.
陕南方言区(属西南官话区)
8. 陕北特色文化有哪些
陕北黄土高原代表性文化,安塞腰鼓,信天游文化,面食文化,剪纸文化,窑洞文化。